第3章 「頻捷」小加工作坊;

厲雲遲是一家公司名叫“「頻捷」。”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管理,在這個公司今年也呆到第八個年頭了。

說是公司,「頻捷」主打的是消防器材這種跟人命息息相關的閥門,他們的産品質量過硬,每個産品在出廠前都絕對不是抽檢,而是選擇全檢全試壓,雖然人工上很耗時間,但确保了産品質量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他們跟國內大大小小,甚至是許多叫得上名字的龍頭企業都有合作,那些企業送檢的時候也會選擇他們公司的産品,然而他們的産品卻沒有自己的品牌……

最開始,他們拖欠着高額的材料費和上百員工的員工工資,只能眼巴巴的傻傻等着客戶收到貨之後将剩下的貨款打到自己賬上,才能去解決那些拖欠的費用,一旦客戶資金上出現問題嚴重拖欠貨款,上百名員工都只能眼巴巴的喝着西北風。

他們公司的名字在業內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然而業外的人卻從來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就是——加工商。

加工商,在合同上也稱乙方。甲方在合同上就是爸爸。

那麽作為一個甲方需要什麽呢?首先你需要一個已經注冊的正式公司,可能還需要若幹個辦公室。

其次,你需要不知道多少名業務員,能夠推銷出去自己的産品。

然後,你需要幾名技術人員,否則乙方的産品合不合格你都不知道了不是嗎?

甲方爸爸是絕對不能被乙方牽着鼻子走的。最後,你需要一個臨時倉庫來存放貨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甲方爸爸拿出資金,委托乙方加工,産品會在出廠的時候就套上甲方爸爸公司的名字。

甲方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賣出去,拿了錢之後将需要付的貨款付給乙方,交掉該交的稅之後,剩下來的就是甲方爸爸的純利潤。

而乙方就是那個最辛苦且最苦逼的存在。

從産品材料的進貨,到下料加工,到生産,電鍍或酸洗,再到裝配,包裝發貨等所有的費用都只能暫時自己承擔。

為了能夠供上甲方爸爸有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無理要求,他們還需要存下部分庫存,這些庫存一旦甲方爸爸不需要了,砸在手裏的風險也只能自己承擔。

然而作為一個乙方,「頻捷」無疑算是比較成功的,那種可能幾個月才能發一次工資,一次發幾個月工資這種情況,持續到三四年前已經宣告完結了!

Advertisement

雖然偶爾還是會遇上幾個囊中羞澀的甲方,但只要爸爸足夠多,就不怕沒爸爸給你零花錢。

一般來說,乙方的收入來源全靠甲方,一旦甲方的貨款打不過來甚至破産,乙方也将面臨破産的危險。

然而「頻捷」這幾年做到了什麽程度呢?

他的甲方爸爸幾乎遍布全國,廣撒網,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管你在哪個公司購入哪款産品,哪怕品牌不同,款式不同,購買金額不同,拆開之後,十之八九都是「頻捷」這家小加工作坊做出來的。

稍微一兩個甲方爸爸付不出貨款對于現在的「頻捷」來說,那也不過是微微一笑,一點兒都不慌,最多不輕不重的催促一句:“那請您務必盡快把貨款打過來哦……”這種程度而已了。

當然,不管怎麽說,貨款是絕對不能不要的。

身為員工,催款不光是分內的事情,貨款到手更是保證工資能準時發放的基本,別家員工也許不會在意老板的錢到不到賬,但經歷了那麽多年不按時發工資的「頻捷」員工,對于老板應該收到的貨款,看得倒是跟自己的錢一樣的重要!

然而精明的員工再多,也填補不了身為老板腦子有坑的窟窿……

「頻捷」老板姓王,人稱隔壁老王,要說這位王老板腦子有坑還真不是冤枉他。有坑到什麽程度呢?

舉這樣幾個例子……

曾經,「頻捷」的其中一個甲方爸爸在資金上出現了一些困難,賺的錢填補不上花出去的錢,連貨款都付不出來。

他的各大乙方小弟也不是傻子,對于不給錢的甲方爸爸,那還能當祖宗給供起來嗎?當然是有多遠推多遠啊!

連貨都拿不出來還賣什麽?更談何貨款?簡直惡性循環,眼瞅着就要破産了。

就在這個時候,這位甲方爸爸找上了「頻捷」這個小作坊,而那個時候,這位甲方爸爸已經欠這家小作坊五十多萬的貨款了。

這位甲方爸爸首先,一個電話,不打客服不打銷售,直接打到了這位腦子有坑的隔壁老王手上。

甲方爸爸:“小王啊!我這周末就要一批貨,你抓緊給我發出來可以吧!”

隔壁老王:“額……這個……”

甲方爸爸:“我馬上讓財務給你轉三成的貨款,剩下的收到貨馬上打過來。”

隔壁老王:“哦!好的好的!”

甲方爸爸:“以後我的貨款都會在收到貨運的提貨消息之後馬上打過來,如果你們沒有收到貨款,可以讓貨運站扣着那批貨不讓我們提走。”

隔壁老王:“哦……好的好的!”

甲方爸爸:“那之前我欠你那五十萬咱就算了吧!”

隔壁老王:“哦……好的好的!”

神他媽的好的!知道老板的這一舉動之後的員工,恨不能把老板按在地上揍一頓!那是他們全廠近半個月的工資啊!

再說第二個例子……

隔壁老王有一次出差,身邊只帶了個司機,其他誰都沒帶,經過一處小巷的時候出了個小車禍,沒撞上,就一點兒小刮蹭。

隔壁老王從車上下來,蹭了他們車的肇事車輛司機全程戰戰兢兢,眼睛都不敢多撇一眼隔壁老王的車子。

肇事司機內心:“完了完了,撞上路虎了,這次肯定要賠死了……”

隔壁老王漫不經心,看了看自家「大老虎」車屁股上掉的那塊漆,又看了看對方車頭上掉的那塊漆……

隔壁老王:“嘶……我看你這車也不貴,蹭得呢……也不怎麽嚴重,這樣吧!給你二百塊錢,你自己回去補個漆行吧!”

肇事司機笑意都掩藏不住:“好的好的!”

隔壁老王的司機此時內心是崩潰的:“你丫是不是腦子有坑!被撞的是誰啊!是你!是你!是你啊!”

然而心裏想歸想,遇上一個腦子有坑且脾氣不太好的老板,司機也只能暗暗當成什麽都沒聽見,反正車也不是他的車,錢也不是他的錢……

這位隔壁老王不光是在金錢方面的事情上腦子有坑,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偶爾也會腦子抽抽兩下。

比如說有一天……

隔壁老王叫住自己工廠裏裝配車間的一位主任。

隔壁老王:“诶!小楊啊!你那個減壓閥的事情安排下去了沒有。”

小楊:“哦!我已經跟小邱(加工車間的另一位車間主任)說過了。”

隔壁老王:“哦!那你跟他說一下。”

小楊:“我已經跟他說過了。”

隔壁老王:“不是……你現在跟他說一下!”

小楊:“我已經跟他說過了!”

隔壁老王:“诶你這人怎麽這麽犟呢!”

小楊:“我!”艹……

然而對方是老板,後面的這個字還不能說……只能憋着……憋到斷氣……

人家看在眼裏,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想,這麽一個腦子缺根筋的老板,是怎麽在這麽不靠譜的前提下,将一個全公司加上管理層才一百四十幾號人的小破加工作坊,做到如今這樣,年産值近一個億,在圈內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加工公司的呢?

又有多少人會想,既然他一個加工作坊都能做到這種程度,為什麽他不開創自己的品牌,自己賣自己的貨呢?

對于這些,隔壁老王當然也不是沒有想過,是個人就會有野心,能自己賣出去一手價,為什麽要在別人手上轉一手,讓別人跟他分這一杯羹?

但是隔壁老王雖然平時缺根筋,但在這件事上意識卻格外清醒。

否則,光靠公司裏的其他人替他操心,那不就跟把自己的腦袋放心放在別人手上,手下人想你生就生,想你死就死一樣了嗎?

作為一個加工作坊,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呢?妥善的管理嗎?

管理當然是要的,卻也不必要像其他正兒八經的公司一樣,光管理人員占一半,管理人員跟員工幾乎一比一那麽誇張。

他要那些坐在那裏吃幹飯,一天到晚閑着沒事兒幹的管理幹什麽?

說穿了,加工作坊就要有加工作坊的自我認知,當你是一個加工作坊,将自己的貨物送到其他大公司手上的時候,你跟所有甲方公司就都是合作共贏關系,尤其是做到他這種程度,跟所有甲方老總都是朋友,大家都是兄弟,因為他們産品的質量,為了貨源,萬一他這小加工作坊有點兒什麽事兒,只要是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誰都會想着幫一把,這也是為了他們自己,但是如果他做了自己的牌子之後呢?

當不成兄弟那就只能是對手,現在「頻捷」的依仗是所有他背後的甲方爸爸,如果這些依仗最後都變成了對手,那等待他這小破加工作坊的,就只剩下死路一條……

避免可能被炮灰掉的最大危機之後,剩下來的那些,還真就沒那麽重要了,只要他把技術和銷售抓在自己人手裏,剩下來的手下人,他甚至可以不用擔心,因為他們跳槽到其他公司而給他們公司造成什麽損失。

有的時候人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生物,有些人看起來聰明無比,卻偏要在一些地方犯蠢。

有些人看起來蠢得讓人忍不住撓頭,卻又不見得就是真的蠢。

相反,蠢鈍甚至還能成為保護色,讓你忍不住就會泛起「啊!這個人這麽笨!有必要對這個人警惕到這種程度嗎」的錯覺……

作者有話說:

隔壁老王這二三事,小赤在寫亡靈複仇屋的時候有加在作者有話要說裏,具體加在哪一章後面小赤不記得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一下。

然後是上章重點,一個是貼在門上,卻被雲遲和厲雲遲都無視了的符咒,一個是雲遲路過廚房而不入。本章沒有重點,就是寫寫隔壁老王,笑笑而已。

然後楔子不是倒敘,這本是按順序下來的,從第一章開始就是雲遲自己删除記憶之後的故事。最後祝有緣看過來的朋友們平安喜樂。拜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