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陳修遠
沈辭收回匕首,仰首阖眸,盡量在腦海中驅散先前的念頭……
他是魔怔了才會在這個時候去想這些。
他太熟悉陳翎。
那天意識模糊的時候,耳邊哪一句不是陳翎的聲音……
他對陳翎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愫,也知曉君臣有別,如果不是玉山獵場,他不會去想,更不會對自己承認……
他喜歡陳翎,超出了他心底應當有的界限。
——孤念你們沈家一門忠烈,此事至此不會再節外生枝,但從今日起,你給孤滾出東宮去!
——沈将軍,殿下有句話讓帶給沈将軍,此去立城路遠,日後,沈将軍無事,就不必回京了。
他其實慶幸,陳翎并不知曉。
已經時過境遷四年了,他希望她永遠都不知曉……
眼下,還沒脫離譚進的圍追堵截,他哪裏還有心思去自尋煩惱?
興許,譚進的人明日就會攆到雀城,他要做的,是安穩将陳翎送到平南郡,不讓她落在譚進的人手裏……
他知曉譚進是什麽樣的人。
他只想安穩送陳翎這一程……
沈辭仰首靠在春亭的石柱處,眉頭攏緊。
但人是有貪念的。
Advertisement
見不到,便幾年見不到也不會如何。
但見到,就由不得自己,不想見到……
沈辭睜眼,目光空望着夜空星辰,久久不能回神。
如果這一趟沒回來,他興許永遠都不會知道,陳翎把阿念帶在身邊……
***
臨近夜深的時候,薛超回了苑中。
“将軍。”薛超拱手。
“怎麽樣了?”沈辭收起思緒。
薛超擡頭,朝沈辭道起,“将軍,都打探過一番了,城中風平浪靜,附近還算安全,明晨應當可以上路,暫未聽說往北的路上有大的動靜。”
沈辭蹙眉,“結城那邊呢?”
薛超應道,“也打聽過了,結城城內眼下還亂成一鍋粥,還在封城中搜人中……看樣子,韓将軍和郭将軍是有機會再拖上三兩日,讓我們從雀城附近平安脫身的,屆時,韓将軍和郭将軍也會設法離開結城。”
韓關和郭子曉都是沈辭身邊的副将,所以薛超口中稱的都是韓将軍和郭将軍。
沈辭颔首。
按照早前同韓關,郭子曉的約定,是再等個三兩日,韓關和郭子曉就會想辦法從結城離開。
等從結城脫身後,他們其中一人會繼續留下蛛絲馬跡,帶着譚王的人在結城附近繞圈子,也會做出去楯城冒險的跡象。
另一人來趕來同他們一道。
很大可能,會是韓關帶着譚王的人繞圈子,郭子曉來尋他們。
眼下還有方嬷嬷在結城,韓關和郭子曉要帶着方嬷嬷不動聲色從結城脫身可能沒那麽容易,所以郭子曉帶着方嬷嬷攆上他們的時間還不一定……
他們不能留在雀城冒險,明晨一早就要走。
沈辭看向薛超,開口道,“薛超,你今晚先出發探路,摸清楚路上有沒有危險,我帶陛下和殿下明晨走,讓小五斷後。我們一路往北,走廖鎮-清關-魚躍-聘陶這條線,如果順利,應當在半月內于唐鎮彙合。記得,路上有任何消息,想辦法傳到我這裏來。”
薛超拱手,應聲,“是!”
在軍中,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沈辭的話就是軍令。
沈辭說完,薛超當即應聲,但薛超說完,腳下卻并未移步,應當是還有話要提。
薛超是沈辭在駐軍中的近衛,自沈辭去立城駐軍起,薛超就一直跟着沈辭。
眼見沈辭的目光詢問般朝自己看過來,薛超這點默契還是有的,“将軍,屬下是在想,為什麽不尋別處的駐軍或官邸的人護送陛下和太子,若是有駐軍和官邸的守軍護送,陛下同太子應當會安穩不少……”
沈辭看了看他,溫聲道,“譚王攻陷懷城有恃無恐,這麽大規模的調兵,他原本也沒有想留退路。懷城周圍就算不全是譚王的人,至少有很大一部分,譚王敢猖獗到這種程度,屈光同,付門慈是浮出水面了,沒浮出水面的呢?只能小心謹慎,等到平南才算安穩……”
薛超會意,“屬下明白了,那将軍保重,薛超先行了。”
“好!”沈辭又看向他,沉聲道,“薛超,你自己多小心,這裏雖不是西戎,但譚進手下的人也不好應付,不要掉以輕心了。”
薛超笑,“将軍放心,将軍的話薛超記在心中,不會貿然行事。”
沈辭颔首。
……
再晚些時,唐五也折回了苑中,見沈辭一人守在苑中,便喚了聲,“将軍~”
沈辭看他,“這麽晚……”
他知曉小五是替陳翎做事去了,唐五也應道,“陛下讓我去送信,分了好幾處,也分了起碼十來封信,中途還繞了好多回圈子,耽誤了不少時間……”
沈辭蹙了蹙眉頭,小五口無遮攔。
話音未落,沈辭出聲打斷,“小五,管好自己的嘴……”
沈辭開口,正說得興致勃勃的唐五也忽然反應過來自己說多了,習慣了在将軍面前什麽都說,眼下是真的說漏嘴了!
唐五連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
沈辭惱火看他。
唐五趕緊噤聲,一面繼續用手緊緊捂住自己的嘴,一面轉了轉眼珠子,用手心處“嗡嗡嗡嗡”的聲音說道,“陛下特意囑咐了,不讓我說出去的……我一看到将軍就給忘了……”
倒是會推!推到他這裏來了。
唐五年幼,不同韓關和郭子曉幾人。
沈辭一直喚他小五。
小五的爹早前曾是立城駐軍的将領,後來戰死邊關,小五子承父業,沈辭便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照看。
小五雖然年幼,但功夫很好,人也機靈,就是話痨一個。
韓關和郭子曉幾人嫌他吵,這一趟都不想帶他,但小五同老齊要好,要來看雲娘,所以才一道跟來。
一路上,韓關和郭子曉都想封上他的嘴,也就薛超能同小五在一處……
早前聽聞這一趟要見天子,小五是最激動的一個。
小五出生在邊關,別說天子和京城,他連立城邊關都未離開過。
這次見到陳翎,陳翎見小五機靈,讓辦事,小五激動得心中沒譜……
其實原本小五跟他多年,西戎便潛入過多次,很穩妥,這次是在他面前習慣了悉數交待,才會口無遮攔說了出來。
見小五一幅要哭出來的模樣,沈辭提醒,“以後仔細些,記得天子跟前,嘴要帶上閥門,尤其是哪些當說的,哪些不當說的,心中要有個準數。在我面前是,在韓關,子曉,薛超面前都是,記住了?”
沈辭敲打了一回,小五才沉下來了,一面點頭,一面上前撓了撓後腦勺,央求道,“将軍,你別告訴陛下……”
沈辭看他,“你以為我閑,有時間嚼你舌根子?”
聽他是這語氣,唐五眼中頓時微舒。
因為同沈辭親近,便也敢在他身側坐下,咧嘴朝他笑着打趣道,“誰知道呢!萬一将軍因為陛下信任我,讓我去做事情,沒讓将軍去做事情,将軍心生妒忌,公報私仇,特意……”
“特意”後面的話還沒出口,小五整個人就被沈辭一腳踹了下去,“給你能耐了!”
“疼疼疼!将軍,我屁股都摔壞了!”唐五吃痛。
沈辭好氣好笑。
等小五一面捂着屁股起身,一臉委屈看向沈辭,沈辭才開始認真,“說正事了!我讓薛超連夜出發,先去前面探路,明日晨間我會帶天子和太子先走。小五,你留下來斷後,遲一日再離開雀城。”
一說到正事上,小五當即就不馬虎了,“知道了,将軍!”
沈辭再次囑咐,“還有,記得盯緊結城方向的動靜,韓關和子曉都不在,你自己一人在雀城務必謹慎小心,不可大意了。譚進的人不必西戎兇悍,但心機手段是有的,不一定比西戎人好對付!”
小五保證,“将軍放心!我不耍小聰明,凡事小心謹慎,盡快和将軍彙合。”
交待完這些,沈辭的語氣也緩和下來,“還有,自己注意安全,盡可能等到子曉同行,子曉差不多後日或是大後日就會從結城脫身,往這邊攆,應當還帶着方嬷嬷。你屆時盡量押後,與同子曉彙合後再攆上來,不要打草驚蛇。”
“是!末将聽将軍的。”唐五‘鄭重’拱手。
頭頂上又挨了一拳。
***
結城官吏內,屈光同快步入內。
屋中只有譚進一人,屈光同換了稱呼,"叔父!"
譚進臉色不怎麽好看,但也未見慌張淩亂之色,“找到的人都審了嗎?”
屈光同應道,“審了,但都是硬骨頭……”
聽到這句,譚進心中基本有數,沒多費唇舌再多問,而是将目光聚焦在跟前的地形圖上。
屈光同繼續道,“還有兩人,也是天子身邊的禁軍,在抓到的時候就咬舌自盡了……”
譚進聽完,聲色如常,“都是天子身邊的禁軍,自然對天子忠誠,咬舌自盡,硬骨頭都在情理中,不必患得患失,繼續搜城就是,只要天子還在城中,就繼續封城搜人,他只要出不去,就是甕中捉鼈,看他能藏到什麽時候……不急……”
屈光同卻目露遲疑,“叔父,這一趟原本是想攻下懷城,抓了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再用天子來制衡敬平王府……但眼下天子不在手中,懷城的事,風聲也遲早會傳到敬平王府耳朵裏,會不會遲了?”
譚進輕嗤,轉眸看他,“怕什麽?”
屈光同如實道,“叔父,我是怕敬平王府不好對付……”
屈光同稍許掂量,還是開口,“畢竟,天子姓陳,敬平王也姓陳,一脈同宗……”
譚進原本也盯着地形圖看了許久,有些膩味了,正好屈光同問起,譚進便轉身,踱步至他近處,“署衆(屈光同字),還記不記得我同你說起過,先帝也好,天子也好,他們能安穩坐在今日的位置上,都是因為敬平王陳勉之?”
屈光同颔首,“叔父提起過,敬平王府是陳家最大的屏障,尤其是老王爺陳勉之,他是天子祖父的親兄長。因為老王爺的緣故,天子的江山坐得很穩,但眼下老王爺過世了,只剩了兩個孫子,雖然陳修遠繼承了王位,卻不成氣候,所以,眼下是起事的最好時機……”
屈光同說完,又看了譚進一眼,“叔父,但署衆在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還死而不僵,眼下的敬平王府雖然沒了老王爺,少了一根支柱,但敬平王府畢竟還是敬平王府,萬州的底蘊在,始終不容小觑了,怕會因小失大……”
譚進低眉笑了笑,再擡眸時,沉聲問道,“署衆我問你,天子姓陳,陳修遠也姓陳,天子的江山又是因為敬平王府而坐穩當的,你若是陳修遠……你眼不眼紅?”
屈光同怔住。
譚進繼續道,“早前的天子姓趙,是陳翎的祖父運氣好,尚了公主,後來成了天子,但當時誰不知道陳翎祖父的兄長陳勉之才是手握重權的一個。陳勉之與陳翎的祖父手足情深,所以對他的祖孫也處處護着,這是他們兄弟二人之間沒有間隙,那陳家其他子孫同陳翎呢?”
屈光同腦海中漸漸清晰,眸間也漸漸回過神來。
譚進輕哂,“如今陳勉之死了,陳修遠同陳翎雖是堂兄弟,那也是快到三輩開外了,你仔細想想,你見過陳修遠同陳翎走得親近嗎?”
屈光同恍然大悟,“是不曾……”
屈光同詫異,“所以,叔父的意思是,這次的事,敬平王府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會管?”
譚進搖頭,“不是不會管,只是不會竭盡全力,他們要的只是這天下還姓陳,旁人看到敬平王府為天子奔波效勞,死而後已,這就夠了。至于陳翎是死是活,對陳修遠來說,并不重要……”
屈光同心中駭然,若不是叔父提起,他全然想不到此處去。
譚進笑道,“君臨天下的滋味,誰不想嘗嘗?當年陳勉之不想,不代表他子孫後代不想……所以,陳修遠會出現,但只會在塵埃落定的時候,要麽以力挽狂瀾,要麽是憑吊天子的姿态最後出現。”
屈光同茅塞頓開,所以,眼下根本輪不到擔心敬平王府的時候……
敬平王府也根本不會過早得卷入這場紛争中。
早前是一眼障目了。
譚進重新踱步回地形圖前,沉聲道,“所以,眼下我擔心的倒不是敬平王府,而是有人特意混淆我們視線,故布迷障,帶着我們的人在結城城中到處亂竄,拖延時間,實則是掩人耳目,天子可能根本沒來結城,也可能……是來了結城,但又已經離開了,我們并不知曉,還在結城搜人。”
屈光同不由皺眉,“天子身邊的禁軍在結城不假,若是真如叔父所料,那也是天子真來過,而後走了,留下了人在結城帶了我們兜圈子……若是如此,那天子的城府也實在太深了……”
譚進淡聲,“陳翎是最像他祖父的一個,我早前就說過他是只狐貍,狡猾,不容易對付。你讓人告訴付門慈,讓他看好楯城,一只蒼蠅都別放過去。”
“是!”屈光同拱手。
“還有……”譚進目光看向地形圖,“多帶些人,往北搜。”
“往北?”屈光同意外,“往北繞遠,必定兇險,天子豈會不知?”
譚進笑,“越危險的地方才是越安全的地方,陳翎身邊肯定有人,但不是石懷遠,石懷遠還給不了陳翎北上的底氣……陳翎,應當很信任這個人……”
譚進言罷,又朝屈光同道,“今日再搜一日,明日調轉重心,往北去搜天子。”
“是!”屈光同應聲。
***
天色将明,馬車梧城城郊一處苑落門口停下。
馬車上的簾栊撩起,劉子君問道,“主家在嗎?”
侍衛應道,“已經在等大人了。”
劉子君快步入內。
此處苑落僻靜,周遭人跡罕至。
苑中有侍衛在給馬匹喂草飲水,但凡看得仔細,又識貨,便知曉這匹馬是羌亞上供的汗血寶馬。
劉子君入了屋中,快速說起打探的懷城和結城之事。
陳修遠一面聽着,一面緩緩放下手中的茶盞,漫不經心道,“譚進慣來自負,覺得祖父過世,敬平王府和陳翎就都沒有屏障了。他殺了陳翎一個措手不及,但陳翎只要回過氣,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以陳翎的謹慎,還有譚進的傲慢,我猜譚進這回很難收場……”
劉子君問道,“那主家,我們是要做什麽,還是先等等看?”
陳修遠指尖輕敲桌面,目光看向杯盞中的漣漪,心中思忖着。
劉子君又看了看他,試探道,“要幫天子嗎?”
劉子君開口,陳修遠指尖微微頓住,連帶着杯中的漣漪也跟着緩緩停了下來,尚存了幾分潋滟……
陳修遠重新端起茶盞,将這幾分潋滟輕輕抿入喉間,低聲道,“幫,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祖父過世前,我答應過祖父會照顧陳翎,既然答應了,就是我同祖父之間的事……”
劉子君不奇怪。
王爺是老王爺一手帶大的,祖孫二人感情很深。
王爺是天子的堂兄,在天子一事上,老王爺有交待,王爺便會做。
但畢竟敬平王府畢竟不像那樣,同天家如此親厚……
劉子君嘆道,“眼下只知曉天子從懷城逃出來了,譚王在結城封城搜人有兩三日了,只怕是天子還在結城,可要讓人去探探?”
陳修遠颔首,“探,但也要探別的。”
劉子君拱手,“請主家明示。”
陳修遠目光繼續看向茶盞中未盡的漣漪,輕聲道,“如果陳翎已經脫身,他一定會讓人送書信給他的心腹……不是平南侯府,也不是敬平王府,是他自己一手提把起來的新貴和世家,譬如曹之都,霍連渠,褚平輿,安允白……”
劉子君一臉懵。
陳修遠繼續道,“這些人,陳翎雖然沒把他們放在朝中,放在四處,官階也不起眼,但各個手中握有實權。一旦陳翎召喚,這些人會拼死救駕。你讓人去找,結城附近,同一時間哪處地方的驿站往這幾處送過書信,一定能找得到陳翎蹤跡。”
劉子君若醍醐灌頂。
只是,劉子君詫異,“這種事情,是天子隐秘,王爺如何知曉的?”
陳修遠薄唇微抿,未置可否,清朗俊逸的面容上挂了一絲淡淡笑意,精致的五官猶若镌刻,卻未再言及此事,轉而道,“劉叔,我其實好奇,究竟是陳翎的命太大,還是有誰這麽不怕死,敢伸手進譚進這只老虎的口中,掰開獠牙救人……”
如果要他猜,那他一定猜是沈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