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崇祯的糾結心态

沈浪給崇祯這個當朝皇帝的震撼可不止這一個,又繼續道:

“這還只是這一個條約,清廷簽下的條約數不甚數,其中與倭寇簽的《馬關條約》,也要賠款兩億兩白銀。”

“倭寇利用這些銀子大肆發展軍力,進一步侵略我國,給我國造成巨大災難,國土淪喪,多少同胞被倭寇血腥屠戮。”

“我中華大地死傷在倭寇手中有多少人,陛下您知道嗎?三千五百萬哪,差點被這彈丸小國亡國亡種,何等奇恥大辱。”

“我大明萬歷三大征打得他們連爹媽都不認識,卻在後世連遭此等欺辱。”

“我輩子孫何其痛恨,恨不得早生七八十年與倭寇拼殺一場,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是歷史無法改變,我沒能回到七八十年前,卻沒想到,回到了三百多年前,讓我遇到了陛下,這是老天給我的機會啊。”

“我滅不了七八十年前的倭寇,滅了三百多年前的倭寇也是一樣。可我一個人做不到,唯有陛下您才有希望啊。”

“如果能避免後世的那些劫難,帶領我華夏子孫走向繁榮昌盛,陛下您,将是曠古明君,千古一帝啊……”

崇祯怔怔的聽着沈浪的激昂陳詞,切身的感受到了沈浪情緒的波動和變化。

悲憤滿清統治者的昏庸無能,痛恨倭寇的殘忍毒辣,痛惜無數死難同胞。

這一切一切的情緒不似作假,沈浪的雙眼仿佛都要噴出火來。

站在他身前的崇祯是能夠切身體會到的,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牙關緊咬,心潮澎湃。

可是,一想到現在的大明被這樣的滿清來去自如,崇祯心中不由一陣汗顏。

連這樣的鞑子都抵擋不了,怎麽去滅沈浪口中的倭寇?

所以,被沈浪一番話剛提起來的精氣神兒,一下子洩了不少。

Advertisement

“曠古明君,千古一帝”這八個字太沉重了,崇祯自然渴望,但卻不敢去想,目标太遠大了。

說白了,崇祯在知道了這麽多後世的歷史進程之後,他只感受到了接下來幾百年歷史走向的無比殘酷,自信心還是沒有建立起來。

他崇祯只想保住大明就阿彌陀佛了,哪敢想那麽遠。

沈浪本以為崇祯會受到莫大感染,一把解開自己身上的繩索,然後再一把握住自己的手,神情激動的道:“好兄弟,我們一起幹。”

卻沒想到,這貨猛吸一口氣之後,沒停留兩秒就洩了出來。

老子扔這麽大一塊石頭,水花都沒有濺起來一朵,太尴尬了。

其實,這也不怪崇祯,而是沈浪沒有切身體會到崇祯這些年是怎麽過來的。

他這個皇帝當得不是享受,而是純粹的煎熬,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的頭發就白成這樣了。

歲月抹滅了崇祯不少的雄心壯志,如果是崇祯初年,可能他會像沈浪所想的那般豪情萬丈吧。

這些年很多人給崇祯做出過保證,給他編織了美夢,但最終證明這些都是騙局,他不敢再輕易相信了,所以變得越來越多疑。

沈浪猶自不死心,再敲一棒子,大聲道:“陛下,大明一亡,丢的不僅僅是漢家江山,更是子孫後代幾百年,甚至千年的國運哪。”

沈浪這句話的牽扯就大了,好像是在說,你崇祯如果丢了大明,不但是亡國之君,後世那麽多的屈辱,也要算一份到你頭上。

崇祯心頭不由一顫,感覺整個身子又沉重了不少。

他不知道後世史書對自己的評價如何,但真的要把這樣一份罪責算到他崇祯頭上,他也無話可說。

因為他确實是漢人王朝最後一個正統皇帝。

這不但是大明的國運壓在他身上,後世幾百年的國運也要他崇祯負一份責任。

一旦亡國,這不僅僅是對不起朱家列祖列宗,這是連華夏祖先都對不起了,崇祯心中惶恐不已。

沈浪該說的都說了,如果崇祯還是扶不起的阿鬥,那他也沒辦法。

他認為自己的思路并沒有多大的問題,這是後世正常的銷售套路。

先抛出危機,将崇祯吓住,告訴他大明只有不到一年就要亡了。

如果大明亡了,你的責任可就大了,比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責任都大。

再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自己知道歷史走向,還可以從未來帶來技術和物資,未必不可能在接下來一年中扭轉乾坤。

最後一招,畫個大餅,如果挽大廈于将傾,帶領大明走向強盛,你将是曠古明君,千古一帝啊。

崇祯一開始就是一個很有抱負的皇帝,夢想着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說他不想成為千古一帝是不可能的。

只是沒想到,經過歲月的磨滅和時局的一次次毒打,心中的抱負被一點點消磨了,已經所剩無幾。

三人都沒有再說話,崇祯有些蹒跚的在大殿中踱着步,似乎又老了幾歲似的。

想起沈浪說可以将幾百年後的好東西帶過來,崇祯又似乎生起希望,問道:

“沈卿所在的時代都可以飛到月亮上去,想必武備一定很強大吧。”

“沈卿能否給朕采買一批強大的軍備,沈卿如果有何其他要求,都可以向朕提出,朕盡力滿足你。”

崇祯說出這些話時,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因為他連孫傳庭部的刀槍棍棒都采買不齊,拿什麽去買幾百年後的強大兵器?

沈浪沒想那麽多,他對這個問題是有預期的,崇祯在知曉後世歷史的一些信息之後,如果不問這個問題才不正常。

所以沈浪是想過要怎麽回答的,無非兩個方向:一種是實話實說,一種是欺騙。

實話實說自然是說自己有錢也買不了,欺騙則是拍着胸脯保證說沒問題,等崇祯放了自己就一去不複返。

實話實說肯定會讓崇祯失望,但欺騙的話恐怕也不是高明之舉。

崇祯本就多疑,他沈浪來的時候是空着手的,如果現代武器這麽好弄,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為什麽不帶?

而且,沈浪現在只是猜測通過鑰匙能夠再回去,但萬一回不去呢?

你回都回不去,你說你能弄到未來武器,這怎麽解釋?

再退一萬步,沈浪真的帶着一批恐怖的武器過來了,他崇祯能夠放心嗎?

他不怕這些強大的武器流落到別人手上而不受控制嗎?

所以,之前在準備答案時,沈浪經過衡量,還是準備實話實說。

于是,他直接道:“陛下,我所在的時代,武器管制非常嚴,比大明還嚴格,連刀都有嚴格的管控條例。”

“因為那時的人們對人的性命非常重視,死了人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如果一次傷亡幾十人,那是可以驚動全國的大事情。”

“而我們有很多武器都可以輕易的造成成千上萬人的傷亡,所以國家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武器流落到民間的。”

“誰敢私藏或者買賣這些武器,都是重罪。”

聽到沈浪所說,崇祯輕嘆一聲,但并沒有多大失望。

看來正如沈浪所想的那般,崇祯對這個還是抱有很大戒心的。

想要,但又怕反噬自己,所以他之前才對這個問題并沒有那麽熱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