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留宿宮中

“沈卿,你為何要選擇出現在崇祯十六年,能否再早幾年?”

崇祯問出這個問題,充分的暴露了他對接下來不到一年時間內,是否能保住大明的信心,是完全不夠的。

可是,別說早幾年,沈浪壓根就沒想過要來明朝。

就算來明朝,他也不想來到烏煙瘴氣的崇祯時期,這不是不受他自己控制嗎?

于是,他事實求是的道:

“因為傳送我過來的那扇金門,并非我所處時代的産物,我之前也從未聽聞過。”

“也許是我所處時代幾百年後的東西吧,不知為何會出現在我家倉庫中。”

“正因為如此,我才毫無準備的被傳送到了崇祯十六年,而且還是直接出現在了乾清宮。”

沈浪這麽一說,問題就大概能解釋得通了,崇祯也基本相信了。

“那通過何種方法能夠再開啓傳送呢?我大明的人也可以傳送到你所在的時代嗎?”

“通過那把長長的鑰匙,之前被侍衛搜走的那把。”

“至于大明的人能否傳送,這個我不知,因為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傳送。也許可以正常傳送,也許傳送過去就剩一堆枯骨了。”

崇祯輕輕的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而王承恩連忙将那把鑰匙拿了過來,卻是不敢再像先前那般直接觸碰了,生怕觸動傳送通道,将自己傳送到了幾百年之後。

之所以連鑰匙的秘密都沒有保留,沈浪也是深思熟慮過的,之前王承恩問他是如何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說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鑰匙在崇祯手上,不說實話恐怕不容易将鑰匙拿回來,而且真要離開還需要動用那鑰匙。

Advertisement

編一個謊言,需要十個謊言去圓,一旦露出破綻,以崇祯多疑的性格,恐怕不會再相信自己了。

畢竟,自己這個突然出現的外來人,本身就容易讓人産生戒心。

而且,鑰匙對崇祯的用處不大,他自己現在不可能丢下大明想着傳送到未來世界。

派人去的可能性也不大,先不說會不會成功,就算成功的傳送了。

一個對後世一無所知的大明人,而且沒有身份,根本難以活動。

他崇祯還得擔心派出去的人在見識到了後世的繁華之後,會一去不回,而他崇祯一點辦法都沒有。

與其這樣,那還不如選擇相信沈浪,沈浪即便一去不複返,他崇祯也沒有損失什麽。

畢竟沈浪本就不屬于這個時代,只是偶然闖入。

如果沈浪回去之後又回來,并真的帶來了一些有用的東西,那他崇祯就賺大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沈浪的分析和猜測。

如果最終崇祯不按這種套路出牌,将鑰匙沒收了,或者扣住他沈浪不讓回去,那他也只能認了。

想問的問題已經問得差不多,夜色已深,崇祯揮手讓王承恩找來幾個大漢将軍。

然後,他親自走到沈浪背後,将捆住沈浪的繩子解開,誠懇的道:“是朕誤會沈卿了,讓沈卿受苦了。”

沈浪揉了揉綁得有些發酸的手臂,連忙客氣的學着電視劇中的樣子,躬身回道:“微臣不敢。”

崇祯立即端出皇帝架子,對一旁的王承恩道:“王伴伴,夜已深,沈卿也受了不少苦,你親自安排沈卿去休息吧。”

“沈卿是朕的貴客,不得怠慢,沈卿的事,也不得向任何人提起。”

王承恩立即意會崇祯的意思,連忙躬身應諾:“是,萬歲。”

王承恩轉過身,對沈浪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沈浪心中微嘆一聲,看來崇祯并不打算立即放自己離開,無奈只能跟着王承恩走出了乾清宮。

沈浪的裝扮太過顯眼,所以王承恩拿了一套小太監的衣服讓他穿上,然後将他帶到自己離乾清宮不遠的直房中,這裏有他的住所。

能在這個位置有一個自己的住所,這本身就說明了王承恩在宮中的地位。

皇宮內的規章制度是非常嚴的,畢竟紫禁城是屬于皇帝和嫔妃們生活居住的地方。

像更多的宮女太監,他們是沒有資格在紫禁城內居住的,只能居住在紫禁城外的皇城中,而普通老百姓是無法進入皇城的。

皇城不代表紫禁城,皇城比紫禁城範圍更大,将紫禁城包裹在中央。

如萬歲山、太液池、司禮監等等都在皇城中,但卻在紫禁城外面。

宮女太監每天都實行着嚴格的打卡制度,每天早上準時入宮當值,晚上宮門上鎖後只留下少數當值人員和王承恩這樣的貼身大太監。

其餘人都要出宮,回到他們位于萬歲山北面的住所居住,周而複始。

按例,沈浪這個正宗男人是嚴禁在皇宮中留宿的,絕大部分太監都沒資格,何況他連太監都不是。

但是,他的身份太特殊,崇祯只能破例将他隐藏在宮中,這要是讓那些大臣知道,肯定要被噴了。

所幸知道沈浪存在的人不多,親眼見到沈浪出現的也就崇祯自己和王承恩兩人,要封鎖沈浪的存在還是很容易的。

王承恩再三叮囑沈浪,讓他呆在住所中哪裏都不要去,每日三餐他會親自送來。

沈浪本是軍人出身,雖然只當了兩年的義務兵,但是軍人的一些良好作風已經養成,遵守規章制度,也耐得住寂寞。

所以,崇祯安排他在這間屋子裏呆着,他也配合安排,心安理得的住了下來。

身為大太監的住所,這間直房占了一大塊區域,裏面大小房間就有十幾個,而且與其他大太監的直房是獨立分開的。

身份不夠的人沒有經過允許是不能靠近的,身份夠的人也不會親自到太監住所。

即便是其他大太監,沒有經過王承恩的應允,也不敢輕易闖入,否則就太得罪人了。

原本崇祯信任的大太監有好幾個,比如曹化淳、高起潛、杜勳等。

但他們告假的告假,監軍的監軍,現在留在宮中服侍崇祯的大太監主要就是王承恩了。

所以這片區域比較清靜,只是因為是太監的住所,沈浪心裏多少有些膈應。

無奈,他只能翻閱一些書籍來打發時間了。

而這幾天,崇祯和王承恩也沒有閑着。

崇祯讓王承恩安排心腹去查探周延儒的動向,不用進入軍營去查看周延儒在幹什麽,只要查清他有沒有與鞑子的交戰記錄就可以了。

這事辦起來容易,是一份大功勞。

王承恩這種大太監,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心腹,崇祯将這個任務将給他,充分說明了對他的信任。

王承恩自然領會,心中對沈浪充滿感激。

因為他清楚,沈浪那句“陪伴陛下走完最後一程的,只有眼前這位王公公。”,這句話的分量是非常重的。

沈浪以未來人的身份證明了他王承恩對大明,對崇祯的無比忠貞。

現在又多了這樣一重一起上吊的交情,崇祯怎能不更加寵信他王承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