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

陳鈞果然所言不假,四皇子也與三皇子一樣同意從旁勸谏齊王,如此一來,太子、三皇子與四皇子可分三股力量和齊王周旋,勝算也更大。

達成協議之後,四皇子陳匡與高辭談起了齊國的局勢,也時不時回想起一些舊事來,北唐素對此不甚明了也不便多言,只安靜的坐在高辭一旁,但心中卻一直想着剛才那名矮小方士,緣何會令她如此心神不寧,甚至是一種言說不了的壓抑。

“北唐先生,關于此事你覺得如何?”陳匡突然看向她問道。她對兩人的談話本就沒有細聽,被陳匡如此一問突然不知如何回答,陳匡和高辭正看着她期待她會有更妙的見解,她心中尴尬,與其出醜不如直接開口問問那名方士。

北唐素拱手一揖道:“在下想鬥膽問四皇子,方才與您正交談的那位是?”

陳匡聽她如此一問,忽然極為蔑視的哼了一聲:“那人,的确是關鍵所在,北唐先生果然洞察力驚人。他是父王面前的紅人,叫做枯玄,父王尊稱其為‘陵源真人’聽說是名求仙問道、通達鬼神的方士,于煉丹之術也頗為精通。在二哥離宮這段時間,父王一直讓他常伴左右,信賴有加,他還鼓吹父王也同來求仙只将朝政之事交給大臣們便可,俸祿也快與丞相旗鼓相當了且時時為父王供上所謂的“強身健體”之藥。近來又聽聞他要為父王煉犬長生不老’藥,如此荒誕無稽之事我怎能輕信。故特意将他叫至此處,假借着讓他看看風水的借口想盤問他一些事情。”

高辭皺眉道:“宮中竟混入這種人,齊王當真糊塗。”

“沒錯,父王寧願相信一個來歷不明的方士也不願信身邊的忠臣,那方士不過是在他面前表演了多次捉妖之術而已,也不知他葫蘆裏賣了什麽藥。”

北唐素一聽立即詢問陳匡道:“捉妖之術?他如何捉妖的?”

陳匡想了想說道:“我也不甚了解,都是聽旁人說的,似乎是往所謂的妖物身上貼了些符,又念念咒什麽的。此舉一出倒讓不少大臣信以為真,都站到他那邊去了。”

“妖物?宮中何來妖物?”

“禦花園的池子裏本無魚,但數年之前突然出現了鯉魚,總以為是宮人偷偷放生的也就無人在意,多年來一直平安無事,但枯玄前段時日說禦花園池子中的這條鯉魚是父王病痛的罪魁禍首,當即就給它作法,往水裏投了許多符,那鯉魚果不其然一遇符就動彈不得,他再念了念法咒便死了。”陳匡說着滿臉的難以置信,卻總覺得有些詭異之處。

北唐素一驚,心中隐隐感到那枯玄可能有不少問題,卻說不出問題究竟在哪裏,思忖了一番又向陳匡問道:“現在可否帶我們去那池子一觀?”

“這……現在恐怕不行,自從出了這件事之後,父王便一直派人把守着。”陳匡為難道。

“罷了,也不強求,望四皇子多加留心枯玄的行蹤,此人對齊國極為不利。”北唐素再揖,俯身一躬說的極為鄭重。

“那是自然,我定會留意的,有情況會再與兩位商讨。”

“今日多謝四皇子了,我與将軍也不便叨擾您,就此告辭了。”

Advertisement

北唐素不再與陳匡多言,直接拉着高辭一路走了。折至所住的別館時高辭才問道:“為何突然走的如此匆忙?”

“那個枯玄問題很大。”

“是說他奸邪谄主之事?”

“不止如此,他在齊王身邊仗着自己所說的‘通神靈’之術就進讒言,鼓吹齊王脫離朝政此為其一,其二他以此術收買人心,不止齊王,連不少大臣也上了當。再者,我懷疑他的那些咒法都是禁術……”北唐素越說語氣越凝重,心裏也不由恐慌起來。

“前兩者我能明白,但是那個禁術是怎麽回事?”

“我還不能确認,但是如果他真用了此術會對我很不利。”

高辭一聽慌了神,但同樣也大惑不解,北唐素看了看他便知他心中疑惑,立即答道:“你忘了我本是靈獸麽,他那法術捉的根本不是妖,而是在宮中彙聚、法力低微的靈獸,你還記不記得四皇子說禦花園池中本無鯉魚?我懷疑那鯉魚也是由園中靈氣彙聚而成的,才這麽幾年自然法力微薄,被枯玄一殺即死,也難怪我見到他時心裏不由自主的恐懼起來,可見他的法力并不低。但是我現在還不敢貿然定奪,所以我才急着要去那池子一探究竟,若是真如我猜想的這般,我的處境就危險了。今日那一面他可能對我無甚印象,但以後就說不準了。”

“那、那他若是知曉你身份,會如何……”

“會殺了我。”北唐素接着高辭的話說下去,臉上卻異常冷靜。

高辭心中一顫,雙眉擰起,略帶兇狠。他自然不會允許誰傷她性命,當即拉着她的手說:“我們現在就去那個池子看看!”

北唐素奮力拖住他才止了步,按住他的手搖頭道:“要去也不是現在去,夜裏可能更方便我們行動。”

高辭看着她想了想,輕嘆一聲道:“那就聽你的,晚上去。”

“嗯,要夜深了才行。”

高辭點頭,話別過後便各自回了屋。

兩人都未曾入眠,直至天近四更,相約好了悄悄溜出別館碰面,一路毫無猶豫地直奔禦花園。果不其然,即使夜裏也有人把守在池子周圍,但畢竟夜深,防備似乎也松懈了些,北唐素與高辭趁着兵将換班,迅速從躲避的假山後走了出來,潛至池邊,北唐素伸手入了冰冷的池水中,但立即又慌忙抽了回來,微微皺眉道:“果然曾有靈獸栖息的痕跡,但是枯玄的法術當真霸道,才這麽一會兒我就覺得流散了些許靈力。”

高辭拉過她的手看了看,自然瞧不出任何端倪,但心知此事可能關乎她的性命,不由憤慨道:“實在可恨,雖知他圖謀不軌,但此人如今仰仗着齊王的威勢,根本無法出手,難道只能坐以待斃了嗎……”

她搖搖頭,現下雖想不出何種妙計,但卻頗為自信道:“并非坐以待斃,而是靜觀其變,我們好歹還有陳鈞、三皇子與四皇子,我也不信朝中大臣個個都對他俯首陳臣,只要有人對他不滿,那就有機可趁。”

王宮中似乎消息走漏的異常之快,且越傳越出人意料,不過短短三天,就有大臣紛紛言說高辭身邊那位清癯瘦弱的小謀士才能出衆、見解獨到,是個良才。如此贊賞的言論在常人聽來或許令人欣喜,但這卻大大使其處于不利地位,北唐素心中明白,這些話傳到枯玄耳中必然會讓他視自己為眼中釘,而她的身份又是令他除掉自己的最好借口,陳鈞同另兩位皇子的勸谏又還未奏效,這一意外的确是她始料未及的,只怪自己鋒芒太露,一心急于求成。

她坐在燈下心中急躁,表面上卻絲毫不亂。

門外突然響起宮女的叫聲:“高将軍且慢,待奴婢向公子禀報後再進去吧!”

“不必了,我找她說話不需要禀報來禀報去的。”高辭應聲推門而入,見到她便落落大方的笑着将藏在他背後的一把瑤琴拿出,遞至她眼前:“試試看如何。”

北唐素心中自然納悶:“這琴從哪兒弄來的?”

“這裏恰好有,我便讨來一用。我還記着你以前說你會彈琴,這幾日四處奔忙也沒好好休息,就當做得空玩樂一回吧。”說着他拿過一旁的小幾,放上瑤琴,随意的在弦上撥弄了兩下,她從自己的思緒中回來,輕輕推開他的手道:“不是這樣。”說罷指尖微動,音律婉轉,如行雲流水般悠然響起,時而舒緩時而激越,直入人心神。

一曲終了,高辭面露笑意道:“雖然我并不懂音律,但依然覺着好聽。”

北唐素自己卻笑不起來,輕撫着琴弦的指腹忽然止住了動作:“我曾在書上讀過‘女子無才便是德’,現在忽然想起這句話來,是不是我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高辭以手覆住了她按在琴弦上的手:“要用何标準來判定對與錯?興許我們都有錯,也可能我們都沒錯,無須為這種虛無的東西自責,你有上天賜予的才智,大概就是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吧。”

“才智、大任,令人煩憂。”

高辭笑道:“若是你連帶兵打仗都會,那才令人煩憂吧。”

“帶兵打仗我自是不會,倒是你……”她忽而想到之前一戰,一晃眼也過去了半月餘,“你手臂上的傷還疼麽?是不是全好了?”說着便想拉起高辭的袖子查看。

“早不疼了,受傷對我而言是家常便飯的事。”

“不行,我得看看,你是因我而受的傷,我心裏不放心。”

“好好好,給你看便是。”高辭小心的挽起了袖子,右臂上赫然一塊醜陋而刺目的瘢痕,像紮了根一樣停駐在這條結實的手臂上。她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由伸出手,指尖撫過凹凸不平的肌理,心裏一陣酸澀。

“這麽一來,我們倆是不是就此兩清了?”高辭笑着,說得輕描淡寫。

“你何必在意這個。”

“我怎麽能不在意?”高辭手臂一甩放下了袖管,兩手牢牢環住了她,正色道,“我打心底裏喜歡你,在意你,痛我可以忍,但是這種感情我不能忍……”北唐素沒有反抗,卻把額頭抵在了他寬闊的胸膛上,埋首說道:“喜歡,是什麽樣的感情?”

“興許是想待那人好,但不求回報吧。”

她低嘆一聲,恍然嗅到了他身上特有的味道,腳下刻意退了半步。我又何嘗不想待你好些?這句話在她腦中盤旋卻遲遲未說出口。

正想着,此時外頭忽然響起了敲門聲,一位宮女在門外說道:“丞相有請高将軍與北唐公子。”

“丞相?”兩人相視,異口同聲道。

“正是丞相鄭大人,還請二位速速前往。”

“好,我們這便去。”

兩人雖不知鄭大人尋他們究竟何事,但畢竟一國丞相相請哪能怠慢,不及多想便匆匆前往。鄭大人剛一見二人,還不等他們行禮就“撲通”跪在了地上:“高将軍、北唐小公子!老臣懇請二位救救齊國吧!”

“鄭大人快快請起,有什麽事起來再說。”他們俯身要扶起鄭大人,他卻仍舊跪在地上巋然不動,臉色肅穆道:“兩位不答應老臣,老臣就一直跪着!方士枯玄妖言惑主,全朝上下無人能奈他何啊!”

“枯玄……鄭大人求我二人意欲何為?”北唐素見他沒有要起來的意思,怕是不讓他将所求之事一一說完就不會起來了。

“枯玄僅僅一介方士卻常常旁敲側擊讓大王不理朝政,而且……”

“而且他以少量‘鈎吻’入藥,假借強身健體之辭騙父王飲下,旁人哪敢多言,如此一來便可達成慢性中毒之狀。”鄭大人身後的帷幔邊忽然閃出一個人影,搶過他的話繼續不緊不慢的說着,并伸手攙起了長跪着的鄭大人。

“陳鈞?!”北唐素和高辭驚訝中又帶着喜悅之情,入王宮多日,陳鈞一直在齊王側勸谏,與他二人已有多日不見,現下竟出現在鄭大人府中。

陳鈞向他們揮揮手道:“鄭大人把我們三人一同叫來商讨此事的。我同三弟、四弟勸谏父王多日,每每有所動搖之時都會有枯玄暗中插足。先前我剛見到父王就覺得他不大對勁,後來發覺枯玄每日都會派人送來名喚‘瑞康’的湯藥,我偷偷撿了些藥渣子給太醫才查出那個枯玄老道在藥裏做的手腳。”

“那他是要謀害齊王?”北唐素問道。

鄭大人點頭:“正是如此,三位想想,他區區一個方士,為什麽要害大王的命?他想做上大王顯然是不可能的,齊國上下沒有人會服他,故而做出此舉的緣由恐怕是因為……”

鄭大人頓了頓,陳鈞、高辭與北唐素三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道:“他是別國奸細!”

“三位都是聰明人,既然如此那就必須找出相應的證據,這也是我請三位來此的目的。”他側了側身,看向高辭說,“此事托付旁人都不放心,唯有你可以。”

“您請說,只要高某可以做到,定當竭盡所能。”

“枯玄在宮外有一處大王賜的府邸,若是奸細的話一定可以在他府中找出些許蛛絲馬跡。高将軍行軍打仗身手了得,只需夜間悄悄潛入其中便可。而太子殿下……”他看向陳鈞鄭重道:“夜裏行動須得有一人拖住枯玄,大王身體時常不适自然不行,如此一來便要太子出馬,尋個理由将他牽制住。”

陳鈞胸有成竹的一笑:“放心,這種理由我可多着呢。”

“至于北唐小公子,你也得跟着高将軍一同前往。”

陳鈞一聽當即橫眉:“等等!為什麽他也要同去?!”北唐素也不免疑惑,鄭大人解釋道:“那宅子異常宏大,僅高将軍一人是不能盡數搜遍的,而且枯玄多疑,如果不出意外我猜他會設下不少巧妙的機關。”

機關?北唐素頓時起疑:“僅憑鄭大人的片面之詞,恐怕難以取信于我,若此行是個陷阱,那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

“老臣不敢欺瞞諸位。”說罷鄭大人抽出身邊的佩劍,“如若有半點假話,蒼天在上,讓我鄭禺靖死無葬身之地。任丞相之職四十八載,輔佐兩代君王,一心只為齊國,我明白小公子你的顧慮,吾便在此以血起誓!”長劍倏忽間劃開了蒼老而褶皺的手腕,鮮血如注。

“這麽大年紀了,別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啊!”陳鈞慌忙上前按住鄭大人的傷口,叫宮女太監一路拿了許多止血的布條和傷藥,手忙腳亂的替他在傷口上裹了厚厚一層,高辭和北唐素也為他打打下手,絲毫不敢聲張。

鄭大人瞧着陳鈞如此焦急,心中不免有些欣慰,這太子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當初齊王一聲令下捉拿出逃太子時他便極力勸阻,奈何王命難違。如今看到陳鈞心懷救國之志冒險返回,又不顧性命之憂勸谏齊王,不禁老淚縱橫:“太子殿下,若是齊國能渡此難關,齊王之位能傳至您手,老臣也還有力氣輔佐您的話,當真是榮耀之至了!”

“你就別說這種話了,八字還沒一撇呢,一會兒我讓人扶你進去休息。”陳鈞說着覺得不放心,又在他手腕處卷了兩層布。

鄭大人咳了兩聲,蒼白的臉上泛出笑意:“太子殿下過去總也不尊敬老臣,如今太子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了,無論是大王還是老臣,都覺得放心了。”

陳鈞撇撇嘴,無奈一笑:“哪裏是不尊敬,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而且身為太子總要做些太子該做的。好了,今天談論的事除天地知曉以外,只有我們四人知道,接下來要怎麽做我們心裏有數,請鄭大人放心。”

“好,那老臣靜候佳音。”

陳鈞果然所言不假,四皇子也與三皇子一樣同意從旁勸谏齊王,如此一來,太子、三皇子與四皇子可分三股力量和齊王周旋,勝算也更大。

達成協議之後,四皇子陳匡與高辭談起了齊國的局勢,也時不時回想起一些舊事來,北唐素對此不甚明了也不便多言,只安靜的坐在高辭一旁,但心中卻一直想着剛才那名矮小方士,緣何會令她如此心神不寧,甚至是一種言說不了的壓抑。

“北唐先生,關于此事你覺得如何?”陳匡突然看向她問道。她對兩人的談話本就沒有細聽,被陳匡如此一問突然不知如何回答,陳匡和高辭正看着她期待她會有更妙的見解,她心中尴尬,與其出醜不如直接開口問問那名方士。

北唐素拱手一揖道:“在下想鬥膽問四皇子,方才與您正交談的那位是?”

陳匡聽她如此一問,忽然極為蔑視的哼了一聲:“那人,的确是關鍵所在,北唐先生果然洞察力驚人。他是父王面前的紅人,叫做枯玄,父王尊稱其為‘陵源真人’聽說是名求仙問道、通達鬼神的方士,于煉丹之術也頗為精通。在二哥離宮這段時間,父王一直讓他常伴左右,信賴有加,他還鼓吹父王也同來求仙只将朝政之事交給大臣們便可,俸祿也快與丞相旗鼓相當了且時時為父王供上所謂的“強身健體”之藥。近來又聽聞他要為父王煉犬長生不老’藥,如此荒誕無稽之事我怎能輕信。故特意将他叫至此處,假借着讓他看看風水的借口想盤問他一些事情。”

高辭皺眉道:“宮中竟混入這種人,齊王當真糊塗。”

“沒錯,父王寧願相信一個來歷不明的方士也不願信身邊的忠臣,那方士不過是在他面前表演了多次捉妖之術而已,也不知他葫蘆裏賣了什麽藥。”

北唐素一聽立即詢問陳匡道:“捉妖之術?他如何捉妖的?”

陳匡想了想說道:“我也不甚了解,都是聽旁人說的,似乎是往所謂的妖物身上貼了些符,又念念咒什麽的。此舉一出倒讓不少大臣信以為真,都站到他那邊去了。”

“妖物?宮中何來妖物?”

“禦花園的池子裏本無魚,但數年之前突然出現了鯉魚,總以為是宮人偷偷放生的也就無人在意,多年來一直平安無事,但枯玄前段時日說禦花園池子中的這條鯉魚是父王病痛的罪魁禍首,當即就給它作法,往水裏投了許多符,那鯉魚果不其然一遇符就動彈不得,他再念了念法咒便死了。”陳匡說着滿臉的難以置信,卻總覺得有些詭異之處。

北唐素一驚,心中隐隐感到那枯玄可能有不少問題,卻說不出問題究竟在哪裏,思忖了一番又向陳匡問道:“現在可否帶我們去那池子一觀?”

“這……現在恐怕不行,自從出了這件事之後,父王便一直派人把守着。”陳匡為難道。

“罷了,也不強求,望四皇子多加留心枯玄的行蹤,此人對齊國極為不利。”北唐素再揖,俯身一躬說的極為鄭重。

“那是自然,我定會留意的,有情況會再與兩位商讨。”

“今日多謝四皇子了,我與将軍也不便叨擾您,就此告辭了。”

北唐素不再與陳匡多言,直接拉着高辭一路走了。折至所住的別館時高辭才問道:“為何突然走的如此匆忙?”

“那個枯玄問題很大。”

“是說他奸邪谄主之事?”

“不止如此,他在齊王身邊仗着自己所說的‘通神靈’之術就進讒言,鼓吹齊王脫離朝政此為其一,其二他以此術收買人心,不止齊王,連不少大臣也上了當。再者,我懷疑他的那些咒法都是禁術……”北唐素越說語氣越凝重,心裏也不由恐慌起來。

“前兩者我能明白,但是那個禁術是怎麽回事?”

“我還不能确認,但是如果他真用了此術會對我很不利。”

高辭一聽慌了神,但同樣也大惑不解,北唐素看了看他便知他心中疑惑,立即答道:“你忘了我本是靈獸麽,他那法術捉的根本不是妖,而是在宮中彙聚、法力低微的靈獸,你還記不記得四皇子說禦花園池中本無鯉魚?我懷疑那鯉魚也是由園中靈氣彙聚而成的,才這麽幾年自然法力微薄,被枯玄一殺即死,也難怪我見到他時心裏不由自主的恐懼起來,可見他的法力并不低。但是我現在還不敢貿然定奪,所以我才急着要去那池子一探究竟,若是真如我猜想的這般,我的處境就危險了。今日那一面他可能對我無甚印象,但以後就說不準了。”

“那、那他若是知曉你身份,會如何……”

“會殺了我。”北唐素接着高辭的話說下去,臉上卻異常冷靜。

高辭心中一顫,雙眉擰起,略帶兇狠。他自然不會允許誰傷她性命,當即拉着她的手說:“我們現在就去那個池子看看!”

北唐素奮力拖住他才止了步,按住他的手搖頭道:“要去也不是現在去,夜裏可能更方便我們行動。”

高辭看着她想了想,輕嘆一聲道:“那就聽你的,晚上去。”

“嗯,要夜深了才行。”

高辭點頭,話別過後便各自回了屋。

兩人都未曾入眠,直至天近四更,相約好了悄悄溜出別館碰面,一路毫無猶豫地直奔禦花園。果不其然,即使夜裏也有人把守在池子周圍,但畢竟夜深,防備似乎也松懈了些,北唐素與高辭趁着兵将換班,迅速從躲避的假山後走了出來,潛至池邊,北唐素伸手入了冰冷的池水中,但立即又慌忙抽了回來,微微皺眉道:“果然曾有靈獸栖息的痕跡,但是枯玄的法術當真霸道,才這麽一會兒我就覺得流散了些許靈力。”

高辭拉過她的手看了看,自然瞧不出任何端倪,但心知此事可能關乎她的性命,不由憤慨道:“實在可恨,雖知他圖謀不軌,但此人如今仰仗着齊王的威勢,根本無法出手,難道只能坐以待斃了嗎……”

她搖搖頭,現下雖想不出何種妙計,但卻頗為自信道:“并非坐以待斃,而是靜觀其變,我們好歹還有陳鈞、三皇子與四皇子,我也不信朝中大臣個個都對他俯首陳臣,只要有人對他不滿,那就有機可趁。”

王宮中似乎消息走漏的異常之快,且越傳越出人意料,不過短短三天,就有大臣紛紛言說高辭身邊那位清癯瘦弱的小謀士才能出衆、見解獨到,是個良才。如此贊賞的言論在常人聽來或許令人欣喜,但這卻大大使其處于不利地位,北唐素心中明白,這些話傳到枯玄耳中必然會讓他視自己為眼中釘,而她的身份又是令他除掉自己的最好借口,陳鈞同另兩位皇子的勸谏又還未奏效,這一意外的确是她始料未及的,只怪自己鋒芒太露,一心急于求成。

她坐在燈下心中急躁,表面上卻絲毫不亂。

門外突然響起宮女的叫聲:“高将軍且慢,待奴婢向公子禀報後再進去吧!”

“不必了,我找她說話不需要禀報來禀報去的。”高辭應聲推門而入,見到她便落落大方的笑着将藏在他背後的一把瑤琴拿出,遞至她眼前:“試試看如何。”

北唐素心中自然納悶:“這琴從哪兒弄來的?”

“這裏恰好有,我便讨來一用。我還記着你以前說你會彈琴,這幾日四處奔忙也沒好好休息,就當做得空玩樂一回吧。”說着他拿過一旁的小幾,放上瑤琴,随意的在弦上撥弄了兩下,她從自己的思緒中回來,輕輕推開他的手道:“不是這樣。”說罷指尖微動,音律婉轉,如行雲流水般悠然響起,時而舒緩時而激越,直入人心神。

一曲終了,高辭面露笑意道:“雖然我并不懂音律,但依然覺着好聽。”

北唐素自己卻笑不起來,輕撫着琴弦的指腹忽然止住了動作:“我曾在書上讀過‘女子無才便是德’,現在忽然想起這句話來,是不是我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高辭以手覆住了她按在琴弦上的手:“要用何标準來判定對與錯?興許我們都有錯,也可能我們都沒錯,無須為這種虛無的東西自責,你有上天賜予的才智,大概就是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吧。”

“才智、大任,令人煩憂。”

高辭笑道:“若是你連帶兵打仗都會,那才令人煩憂吧。”

“帶兵打仗我自是不會,倒是你……”她忽而想到之前一戰,一晃眼也過去了半月餘,“你手臂上的傷還疼麽?是不是全好了?”說着便想拉起高辭的袖子查看。

“早不疼了,受傷對我而言是家常便飯的事。”

“不行,我得看看,你是因我而受的傷,我心裏不放心。”

“好好好,給你看便是。”高辭小心的挽起了袖子,右臂上赫然一塊醜陋而刺目的瘢痕,像紮了根一樣停駐在這條結實的手臂上。她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由伸出手,指尖撫過凹凸不平的肌理,心裏一陣酸澀。

“這麽一來,我們倆是不是就此兩清了?”高辭笑着,說得輕描淡寫。

“你何必在意這個。”

“我怎麽能不在意?”高辭手臂一甩放下了袖管,兩手牢牢環住了她,正色道,“我打心底裏喜歡你,在意你,痛我可以忍,但是這種感情我不能忍……”北唐素沒有反抗,卻把額頭抵在了他寬闊的胸膛上,埋首說道:“喜歡,是什麽樣的感情?”

“興許是想待那人好,但不求回報吧。”

她低嘆一聲,恍然嗅到了他身上特有的味道,腳下刻意退了半步。我又何嘗不想待你好些?這句話在她腦中盤旋卻遲遲未說出口。

正想着,此時外頭忽然響起了敲門聲,一位宮女在門外說道:“丞相有請高将軍與北唐公子。”

“丞相?”兩人相視,異口同聲道。

“正是丞相鄭大人,還請二位速速前往。”

“好,我們這便去。”

兩人雖不知鄭大人尋他們究竟何事,但畢竟一國丞相相請哪能怠慢,不及多想便匆匆前往。鄭大人剛一見二人,還不等他們行禮就“撲通”跪在了地上:“高将軍、北唐小公子!老臣懇請二位救救齊國吧!”

“鄭大人快快請起,有什麽事起來再說。”他們俯身要扶起鄭大人,他卻仍舊跪在地上巋然不動,臉色肅穆道:“兩位不答應老臣,老臣就一直跪着!方士枯玄妖言惑主,全朝上下無人能奈他何啊!”

“枯玄……鄭大人求我二人意欲何為?”北唐素見他沒有要起來的意思,怕是不讓他将所求之事一一說完就不會起來了。

“枯玄僅僅一介方士卻常常旁敲側擊讓大王不理朝政,而且……”

“而且他以少量‘鈎吻’入藥,假借強身健體之辭騙父王飲下,旁人哪敢多言,如此一來便可達成慢性中毒之狀。”鄭大人身後的帷幔邊忽然閃出一個人影,搶過他的話繼續不緊不慢的說着,并伸手攙起了長跪着的鄭大人。

“陳鈞?!”北唐素和高辭驚訝中又帶着喜悅之情,入王宮多日,陳鈞一直在齊王側勸谏,與他二人已有多日不見,現下竟出現在鄭大人府中。

陳鈞向他們揮揮手道:“鄭大人把我們三人一同叫來商讨此事的。我同三弟、四弟勸谏父王多日,每每有所動搖之時都會有枯玄暗中插足。先前我剛見到父王就覺得他不大對勁,後來發覺枯玄每日都會派人送來名喚‘瑞康’的湯藥,我偷偷撿了些藥渣子給太醫才查出那個枯玄老道在藥裏做的手腳。”

“那他是要謀害齊王?”北唐素問道。

鄭大人點頭:“正是如此,三位想想,他區區一個方士,為什麽要害大王的命?他想做上大王顯然是不可能的,齊國上下沒有人會服他,故而做出此舉的緣由恐怕是因為……”

鄭大人頓了頓,陳鈞、高辭與北唐素三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道:“他是別國奸細!”

“三位都是聰明人,既然如此那就必須找出相應的證據,這也是我請三位來此的目的。”他側了側身,看向高辭說,“此事托付旁人都不放心,唯有你可以。”

“您請說,只要高某可以做到,定當竭盡所能。”

“枯玄在宮外有一處大王賜的府邸,若是奸細的話一定可以在他府中找出些許蛛絲馬跡。高将軍行軍打仗身手了得,只需夜間悄悄潛入其中便可。而太子殿下……”他看向陳鈞鄭重道:“夜裏行動須得有一人拖住枯玄,大王身體時常不适自然不行,如此一來便要太子出馬,尋個理由将他牽制住。”

陳鈞胸有成竹的一笑:“放心,這種理由我可多着呢。”

“至于北唐小公子,你也得跟着高将軍一同前往。”

陳鈞一聽當即橫眉:“等等!為什麽他也要同去?!”北唐素也不免疑惑,鄭大人解釋道:“那宅子異常宏大,僅高将軍一人是不能盡數搜遍的,而且枯玄多疑,如果不出意外我猜他會設下不少巧妙的機關。”

機關?北唐素頓時起疑:“僅憑鄭大人的片面之詞,恐怕難以取信于我,若此行是個陷阱,那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

“老臣不敢欺瞞諸位。”說罷鄭大人抽出身邊的佩劍,“如若有半點假話,蒼天在上,讓我鄭禺靖死無葬身之地。任丞相之職四十八載,輔佐兩代君王,一心只為齊國,我明白小公子你的顧慮,吾便在此以血起誓!”長劍倏忽間劃開了蒼老而褶皺的手腕,鮮血如注。

“這麽大年紀了,別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啊!”陳鈞慌忙上前按住鄭大人的傷口,叫宮女太監一路拿了許多止血的布條和傷藥,手忙腳亂的替他在傷口上裹了厚厚一層,高辭和北唐素也為他打打下手,絲毫不敢聲張。

鄭大人瞧着陳鈞如此焦急,心中不免有些欣慰,這太子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當初齊王一聲令下捉拿出逃太子時他便極力勸阻,奈何王命難違。如今看到陳鈞心懷救國之志冒險返回,又不顧性命之憂勸谏齊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