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新年将至【三合一】回家過年……
“小竹老板,你有沒有考慮過程氏集團的工程隊?”
兩人回頭一看,是鄭經年來了。
竹笙還真沒注意到過什麽程氏集團不程氏集團的……簽合同時主體公司不是嘉裕廣場那邊就是玉華公司。
“你能介紹人來?”
一聽竹笙的疑問,鄭經年滿臉可算找到我能發揮作用的地方,飛快地介紹着,“能!我任職的公司,就是程氏集團的,程二公子也吃過這菜呢!”
他這會兒也沒有藏着掖着,飛快吹了波老板。
什麽當時他也糾結這個價格是不是貴了,他還在猶豫要不要進貨,最後是程二公子同意了這個決定,還有程二公子和程大公子的關系不錯,他們餐飲線和地産線才合作搞了美食節的活動……
這話說的,讓人一聽就對程二公子非常有好感。
最後,鄭經年介紹道,“村長和小竹老板要是有意修路,找不到工程隊,完全可以找程二公子從中間介紹,咱們都是什麽關系了,這路要是修好了也有利于我們進貨,價格上都好說!”
村長聽得也高興地不行,這可不就是峰回路轉了?
不過借的是竹笙人情,他又有些慚愧,不知道竹笙同不同意,往她那邊看去。
“路肯定是要修的,既然鄭經理你都這麽說了,那我們就多謝好意了。有什麽聯系方式,稍後我親自聯系一下?”
鄭經年高興地一拍手掌,“這個好說,這次我來給小竹老板拜早年,還帶了個新款智能手機,現在都能用上了。”
竹笙親自聯系了一下那位程二公子。
這的确不是什麽大事,又不是不給錢,更何況以安家和程家的競争關系,早就不缺下面這一點點小麻煩了,程二公子在電話中就應了下來,沒兩天又給了下面工程隊的電話。
後續的事情竹笙沒有太參與,把電話給村長,就是村長和對方協商這路要從哪裏修到哪裏,又要怎麽修了。
Advertisement
村長接了過去,似乎重新燃起了動力,整天在村子裏走來走去,似乎還準備過兩天和大家都說一下這事兒。
據他說,已經給工程隊那邊打過電話,也許人家年後就來看看。
可以預見,要不了太久,也許是半年,也許是大半年,等這條路修好,人們出村子就會更方便,無論是小孩去隔壁村那裏上學,還是村民們買賣自己種的農家菜、采收的山貨,亦或是像竹笙這樣簽下訂單穩定供應,村民們的日子也将過得越來越好。
像是之前因為路況不方便,只能趕場就近賣米,還被米販子壓價的情況,肯定也會緩解不少。
到時候竹溪村的村民完全可以呸一口,“我的米就是好!大不了我多走兩步到縣城去。”
而竹笙接待完來拜早年的鄭經年,把人送走,又帶着石厚從山上下來。
竹溪村快要過年了。
她倒是沒什麽親人,從養母家搬走後更是沒多少人來往了。但林奶奶念叨了好幾次,“竹笙啊,這都過年了,你往日忙,一直呆在山上,現在多下來陪陪林奶奶呗……”
石厚的母親對兒子也是望眼欲穿,雖說是就近工作,她還能時不時上去看看,但哪有之前在家裏時看得多呢?
竹笙想想,确實該放年假了。
她幹脆帶着石厚下來,把山上的雜物大半托付給了張大年,只是讓石厚有空了上去看看,做個樣子,別讓人以為山上沒人了。等這幾天過去,之後再給張大年調休幾天。
竹溪村在鄉下,沒有什麽限制,越是臨近年關年味兒越濃,留在村裏的人家把屋子一通裝飾,貼上早就買好的對聯、福字,在外打工的人也陸陸續續回來,把平日略顯空曠的村子填滿。
每當有一家回來了人,當天晚上他們家的燈就要亮好久,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話笑鬧,第二天就看見帶着孩子出來走動,讓人瞧得羨慕。
“看,我爸給我買的新衣服!”
“我媽媽給我買了鞋!”
“叔叔還給我帶了好吃的糖!”
小孩子們早就放假了,見到親人拿了禮物滿村子亂竄。
好些大孩子拿着鐮刀,屁股後面跟着一串小屁孩,上山砍細細的竹枝下來,弄成二十厘米一截,外面一個稍微粗一點的竹筒,裏面是細細劈出來的撞針,組裝一下,再塞幾個小拇指尖大小的野果,就能制作成一種竹筒炮。
他們或是找個東西在哪裏噼裏啪啦打上一通,比誰打得準,或者幹脆互相打起仗來,有時旁人經過被他們的野果、紙團打中,準得說上兩句,他們就哈哈哈一陣,飛快地跑了。
竹溪村外出打工的人一點都不少。
竹笙有了智能手機,在不少貧困人家眼裏那可真是稀奇了。其他人頂多買個耐摔的老式手機,連舍得買直板機的人家都不多。反正就打個電話,多費那些錢幹啥!
除了一些去用村子裏公用電話的,也有鄰近的等不及了來找竹笙借,順便瞧一眼這智能機什麽樣。
在小孩子眼裏這更是神奇,他們都圍着竹笙轉,咬着手指問,“竹笙姐姐,可以給我瞧瞧那個手機,玩一會兒不?”
不過清閑只是小孩子的。大人們都要忙着準備過年的各類吃食,祭拜用的物品等等,去趕場碰上好東西了恨不得多買點回來。
竹溪村是雜姓村,早先也有少數民族混居在一起,後來習俗都漸漸一起過了,因此過年除了祭拜祖先,還會祭拜竹神。
竹笙前兩天還聽林奶奶打電話給在外面的孩子,問對方回不回來過年,那通電話大概講了許久,對方最後也說回來了。
既然林奶奶的兒子回來,竹笙就不整天呆在林奶奶那邊打擾人家了。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傳統年俗順口溜已經把每天安排得好好的。
竹笙就把自己的竹屋收拾起來,按照習俗打掃屋子、采買食材,做豆腐,割肉。
當然,她做壞的更多,實在是沒有那個本事。
蔡蓉帶着石厚來看了幾次,笑話她,“這豆腐不是這麽磨的……”然後上手幫起忙來。
竹笙見狀,又喊着石厚上山拎兩只雞下來。她承包的是小山包,離村子不算遠,走路上去一個多小時左右。
眼下快二月了,在山上養的雞,也差不多可以出欄了。
這時間趕得剛好,竹笙可以先自己吃一點,給相熟的、照顧過她的村民送一點兒,她親友不多,拜完年,過了大年初五就能繼續忙活起來,把雞先賣了。
賣的對象,自然也是之前簽過合同的玉華餐廳。
竹笙還在竹屋和蔡蓉學怎麽做豆腐,這會兒是石厚一個人上山的。
路他走得很熟,一到山上那片地,走過圍起來的藩籬,張大年就冒了出來,繞着石厚看了一圈,失望地問,“老板呢?”
他在山上呆了這麽久,好久都沒看見老板了。這鬼啊,一旦不多在上司面前晃晃,機會都要被後來的這些給搶走了!
石厚搖了搖頭,“我一個人上來的。”
他這麽一說,張大年的眼神就變了幾分,随着他身體站直,雙臂環抱,那分氣焰漸漸也嚣張起來。
之前竹笙總是在這邊呆着,他不好光明正大地搞事兒。
但是都在同一個老板手下工作了,怎麽能不确定一下地位?
分明他是先來的,還肩負了給老板聯絡同盟、培養雜兵這些重要任務,這個石厚比他晚來,卻一點也不尊重他。
他也不是沒有想指點一下這小子,讓他為老板分工,可是他說了半天,他都一副沒聽懂的模樣。
笨成這樣,怎麽行啊?
況且最近,他在外面忙活着又是種竹荪、又是養雞,偏偏這家夥種菜先讓老板獎勵了,還帶走了幾只他養的雞!
這可都是他的功勞,結果他得呆在這裏出不去,哪有這樣的道理?
“你上來做什麽?”
“老板讓我拎兩只雞下去。”石厚憨憨地答了,也沒把張大年的別扭放在心上。
唉,這家夥跟小媳婦似的,整天也不知道想什麽,看見他就咬牙切齒,然後說一些什麽“共商大計”、“卧底功勞”、“聯絡同盟”之類奇奇怪怪的話,似乎挺以那些為榮。
石厚反正是聽不懂,也不會往外說,就悶在肚子裏了。
張大年一見他又要帶走自己養的雞,心中難免憤恨。他養這雞養得多不容易?整天趕着在竹林裏到處跑,好不容易有那麽幾只開啓了一點靈智,眼看着都能訓練戰陣了,又要少了。
他哼了一聲,“行,我養出來的雞就在那邊,你親自去抓吧。”
他一邊說着,一邊調動了一點力量給雞群發出訊號,這是他日常訓練時常做的,等會兒這些雞就會結成戰陣,他到要看看這個蠢蛋能不能抓住!
石厚對張大年的變臉已經見怪不怪了。他把袖子挽起來,往竹林裏走去,看到了兩只動作矯健、活蹦亂跳的,就伸手去抓。
如今這些雞都長到膝蓋了,瞧着比一般的要高大不少,得益于充足的飼料喂養和竹笙時不時加的靈泉,再加上天天被張大年放在竹林裏訓練,頗有幾分本領。
石厚的手才過去,一只雞就撲棱棱飛起來,嘴裏“咕咕”叫喚着,鋒利的爪子擡起就往下狠狠抓去,另一只雞好似也聽得懂似的,轉身跟着扇出一翅膀配合。
石厚躲閃不及,直接就被抓出了一道血痕!
張大年看着那血痕,嘴角不覺咧開,猛地一跺腳,只覺得自己心中出了一口氣,舒服多了。
石厚回頭看了眼,還是不懂張大年在高興什麽。他抓不到,老板還是會要抓兩只下去,最後不也得落在張大年頭上嗎?
張大年笑得正開心,臉色忽而一變,刺溜一聲鑽進了地裏,覺得不保險,又鑽進了後面的竹子中,對石厚焦急地說道,“外面來人了,你快把他打發走。”
一道青棱棱的光從空中劃過,驟然在藩籬外停下,顯露出一個瘦瘦高高的身形來。
石厚把袖子放下來,走了出去,擡頭一瞧,竟然還是個熟人——當初來竹溪村買米的冤大頭,來自青山觀的道士。
石厚那會兒腦子還沒完全好轉,只記得大家八卦了他好久,猜測是不是人家是不是吃素但是要的品質好,又有錢,才能一下子以120元的高價買那麽多米。
當然,這會兒石厚已經能理解,小竹老板這裏的都是靈米,連張大年那個老鬼都喜歡吃,也難怪那道士喜歡了。
“敢問老板可在?快過年了,我來送份年禮。”來人朗聲道,正是當初親自來買米的大師兄徐鶴。
自從以門派名義買了米回去,青山觀全觀都被震驚了。
剛開始他和師弟兩人還沒上報,只是迫不及待地去膳堂那邊把米煮上。可是緊接着,随着米飯煮熟,那股氤氲其中的靈氣也從膳堂頂上傳出。
濃郁的靈氣質地極為純淨,毫無雜質,更沒有什麽狂躁之意、血腥、怨恨之氣。
既然快到飯點,不少弟子都過來要吃飯了,被那靈氣一激,下意識運轉功法,結果,好幾個卡在臨界點的師兄弟幹脆就突破了!
如今雖說不完全是末法時代,但到底靈氣不比以往,修行者數量銳減,修行難度增加。
古書上說什麽頓頓食用靈氣食材、出入皆能禦劍、身上遍布法寶……那都是什麽年代的事兒了?
太奢侈了,太奢侈了。
但是這靈氣一出,大家都能猜到是高品質靈氣飯食中自帶的,徐鶴和師弟幹的事霎時曝光,好幾人驚呼:
“怪不得你回來時對今年靈米歸屬毫不在意,原來在外面都先找到了!”
“這種好東西,大師兄你怎麽能獨自藏着掖着呢?”
一看飯都煮好了,大家趕快拿碗去盛飯。
徐鶴直呼,“不用急,不用急!明年還能再買!”
“大師兄真是說笑了,這等好東西不先搶到手,明年誰知道能有多少?”
最後鬧到掌門來了,才問清楚這靈米竟然是用錢買來的。
再一問是何人種出來這等靈米,竟然是鄉野普通小兒!
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竊竊私語着,“那她肯定實力高強。”
“靈力旺盛。”
“說不準有什麽法寶。”
“也可能是天賦出衆。”
除了這些原因,他們真是想不明白。但所有人一致贊同要和對方打好關系,好明年接着買靈米。畢竟,能種出來靈米,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種出來其他好東西了。
石厚拉開藩籬上的門栓,對徐鶴說道,“老板不在山上,禮物可以留下,稍後我會轉告的。”
說完,他也沒管徐鶴了,繼續回去抓雞。
張大年見石厚回來,還以為外面人走了,從竹子裏一個晃身出來,剛要說石厚兩句,身形又是一僵。
只聽旁邊拐角處那道嗓音漸近,“小哥可是在抓雞?這雞不好抓,我瞧你手上還有傷勢,不如讓我來幫忙吧?”
張大年上下牙一磕碰,撈住石厚的手臂質問道,“你怎麽還沒把他打發走?”
石厚不理解為什麽張大年這麽怕對方,疑惑道,“我剛剛說他可以走了。”
可是他還是過來了!
張大年不知道該怎麽給石厚解釋,他在石厚面前是吹噓過天下除了老板沒有他怕的人,可是……可是這家夥還和他打過一場,本身修為不俗,說不準就能認出他來,這怎麽了得?
眼下他訓練的可都是不能被外人看到的東西,尤其是那戰雞,還有庫房裏的靈米,還有那些靈蔬,萬一被看見了,他謀劃了許久的同盟豈不是就暴露了?
這個傻子,他懂不懂老板的大業即将有可能因此毀于一旦!
張大年深深地嘆口氣,覺得肩膀上的任務更重了。
之前竹笙賣靈米時張大年在外面跑市場,根本就不知道徐鶴是已經來買過靈米的熟客。
他這會兒還深切地懷着一股悲壯,覺得這份大業只能靠自己了,最後站了出來,裝作自己是普通人,對徐鶴喊道,“不用你幫忙,不過是抓幾只雞而已。”
徐鶴走進了,看到竹林裏的雞,不出他所料,長得壯實極了,體內也充滿了靈氣,讓他一眼就饞上了。
如果能順便買點兒雞回去,門派裏的師弟師妹們肯定會高興瘋了吧?
他幫忙的心思頓時更加迫切了,“沒事,這雞并不普通……”
能想到用戰陣的形式鍛煉雞,保持雞肉緊實,讓靈力遍布全身,真是奇思妙想。
一說這話,可是戳了張大年的小心思,他生怕被徐鶴看出來太多,連忙把話頭截過去,“這雞可普通了!絕對沒有任何不一樣之處!”
徐鶴:……?
他這才有功夫仔細瞧一眼和他說話這個瘦高個。
這身形,這感覺,怎麽都不像是人。不過此處老板不同尋常,養個鬼仆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咱們都是修行的,你還瞞着我做什麽?
石厚沒管身後兩人的口頭官司,他吸取了剛剛的教訓,這會兒抓雞悄無聲息,瞅準了猛地往前一撲。
可是他剛剛離開去門口那幾分鐘,附近被呼喚而來的雞已經彙合了,十幾只圍在一起,眼見一只受到攻擊,立刻轉變陣勢,不僅把石厚撲過去的地方空出來,還有好幾只高低錯落地在旁邊竹子上蹲着,黑亮的小眼睛瞅着石厚,翅膀高擡,一副時刻準備攻擊下來的架勢。
張大年才攔下徐鶴,一回頭又見石厚這邊出了問題,眼睛都瞪直了。
那陣勢一看,能是普通的雞嗎?
這可不能暴露啊!
他頓時想要用法術,才調動一點力量,又想起來徐鶴在這裏,之前他和徐鶴打的那場他是偷襲,沒讓對方瞧見面容,這下使用力量了豈不是又暴露了?
張大年急得不行,無法,眼看着石厚要栽倒地上,一咬牙一衡量,自己飛身撲了過去,先墊在地上。
他動作很快,這身體也是魂體凝實而成,飛起來不怎麽費力,反而後發先至,就是在地面上拖了這麽一小段有些不好受,幻化出來的衣服都破了。
眼看着進入了雞群的包圍圈,張大年趕快一手抓住旁邊一只雞的爪子,一鼓作氣,仰頭大喊道,“我抓到了!”
他都先抓住了,這兩人可以走了吧?
他連這兩只雞都放棄了,他們可別逼他!
石厚:……
徐鶴:……
那兩只雞驟然被抓住爪子想要撲騰,可是日常飼料又是張大年喂的,對他沒有多少戒心,除了兩個翅膀下意識掙紮時在張大年臉上扇過,倒也沒更多動作了。
就是這一扇……有點響。
挂出了兩道血痕,還掉了幾根羽毛插在他頭發中間。
石厚瞧着張大年臉上的血痕,搖了搖頭,拿繩子走過去把雞捆起來。
他就說最後還是得張大年抓吧?
之前有什麽好笑的。
徐鶴一時更是不知道怎麽評價。眸光從那魂體上掃過,又端正地落在眼前。
一個好好的鬼把自己折騰成這樣幹什麽,難道是怕他買雞?
唉,人家動作都做到這份兒上了,寧可貶低自家産品也不肯賣,他還是下次再來吧。
多備份禮物,等老板在的時候再提。
竹笙等石厚把雞拎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怎麽去了這麽長時間?路上遇到什麽意外了嗎?”
石厚想了想,張大年一向這樣古古怪怪,不算意外,那就只有來的徐鶴了。
“之前來買米的道士又來了。帶了禮物。我說你不在。他看完抓雞之後又走了。”
蔡蓉一聽這經過,就對兒子說道,“小竹老板在山下,你下回說話別這麽直了,可以告訴人家下來找!”
竹笙也點點頭表示贊同。
石厚一副受教了的模樣,“我明白了。”
不過這估計也沒有什麽大事兒,不然人家肯定多問兩句了。
竹笙把禮物拆開,拿出一個小巧精致的水車。有點像是禮品店常賣的那種木質工藝品,小孩子過生日就可以送一個。
但是徐鶴送的,怎麽可能是這種單純的工藝品?
竹笙把靈力輸入一點,手中那水車頓時咕嚕嚕轉起來,同時還隐隐有一種變大的趨勢,她趕快停下了靈力輸入。
這可不是什麽單純的工藝品,而是真實的能灌溉用的水車!
竹溪村在山裏,大家種地平坦的地方少,而山坡上勢必面對提水困難這個問題。
但有了方便提水灌溉的設備就不一樣了,到時候就不用在竹溪打水回去灌溉,能節省不少人力。
青山觀真是有心了。
竹笙如此感慨道,殊不知……那頭,徐鶴回了宗門,一大波弟子湧來問道,“師兄,那位小竹老板喜歡我們準備的禮物嗎?”
“我覺得水車不好。意味太明顯了,這不顯得我們催她種快點嗎?”
“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
“是這個意思,但是太直白了,不好,不好。”
“怎麽會?能幫忙灌溉多好呀!就算她用不上,給身邊的人說不準也用得上。”
青山觀的弟子們,其實只是懷抱着極其樸素的願望。那位小竹老板可要多種點點兒,種快點兒,他們還想要更多!
竹笙收到水車,倒是被提醒了灌溉問題。
之前在水稻抽穗開花期,必須要補水灌溉,她當時還是親自打水。如今有了兩個員工,靈力又稍微進步了點,險些就把灌溉的麻煩給忘了。
對她來說,也許這算是解決了,但是對村子來說還完全沒有。
在她第一世也曾去農家樂玩兒過,當時爬山看到果園,她記得那會兒已經解決了灌溉問題——使用的是噴灌設備。
雖然是在山坡上,但是可以建一個水泵站,然後用水泵把水通過噴灌帶輸送上去,山上修建一個蓄水池,之後就能根據旱季雨季需要調控灌溉了。
這似乎是國外引進的技術,那會兒參觀時還聽農戶介紹,“這個噴灌真是方便,不僅減少了我們的麻煩,省時省力,聽說還能省水嘞!就是吃電。”
以竹溪村如今的貧困程度,一步到位實現噴灌有點難。設備,蓄水池,還有電費,每一個都是一道坎兒。
但也許可以先準備着,打聽打聽哪裏有賣設備的,或者是先趁着修路,順便把蓄水池給修了。
竹笙想好了就跑去找村長,把想法一說。村長撓了撓最近禿了不少的頭發,點點頭,“我好像是聽過這個,你放心,我先打聽着,回頭有消息了告訴你。”
竹溪村忙忙碌碌準備着過年,沒有人知道,這會兒王達內心的悲痛。
就這麽幾個月,對他來說簡直是從天堂到地獄的差距!
安氏集團針對新聞很快做出應對措施,第一條,就是把中飽私囊不合規的人給辭退了。
沒錯,其中就包括王達的工程隊。
他沒覺得自己有錯。這年頭,做工程的哪能不扣留一點?各個環節都需要打點,這再不扣留簡直沒多少利潤了!
可是安氏集團地産公司因為塌陷事故顯然造成了信譽危機,完全不肯給王達任何機會。
永安地産受到風波影響,不得不收縮核心産業。程氏集團的誠心地産就抓住時機擴張了一波。
王達身為外地來的,又沒有了安家當靠山,誠心地産一聽說他做過的工程更是看不上他,到最後竟然又變成了半年前剛來南城時的模樣。
這擴張,擴了個寂寞。
他還往裏面賠了不少高檔禮物!
王達氣得罵罵咧咧回到溪頭村,只是難免顯得有些灰溜溜的,像是喪家之犬。
好在,他覺得自己還給自己留了一個後路:竹溪村的工程。
當初給周邊打過招呼,讓他們都不要接。
這會兒,他可不就是能接了嗎?
一回去,王達就給村長打電話,想把這事兒趕在年前先敲定了,年後好幹活。
蚊子腿兒也是腿兒,再沒啥收入,他這大半年都要入不敷出了。
他想着,決不能暴露自己是被人從省城趕回來的,因此還是過去那個語氣,只是多了兩分屈尊降貴。
“村長啊,眼看着就要過年了。你那個修路工程還沒找到人吧?我王達也不是那種絲毫不講情理的人,思來想去,哪怕是我自己虧損一點,這工程還是得做啊,不然得讓老鄉們戳我脊梁骨了,說我從竹溪村都帶走了人,怎麽連自家的工程都不肯做!”
村長在那頭接到電話,乍一聽這話,險些氣笑了,他反問道,“那你準備怎麽收費?”
“都是鄉裏鄉親的,我就直接給個成本價吧,兩百萬,怎麽樣?”
這個價格比起上次的幾乎坎半,當然,王達也還有的賺。
但是對村長來說,這可沒任何差別。
為了全村修路,難道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這豈不是更說明之前亂收費!
他也聯系了那個鄭經理介紹來的工程隊,人家聽說了長度、路況和問題,告訴他們這兩年技術上進步了,沒有過去那麽麻煩。如果他們只是修最簡單的那種,不用多高級什麽四車道的,一百二十萬就夠了!
“王達,我告訴你,做夢吧你!這路有人修了,用不上你這樣的小人!呸!”
村長大罵一通,挂了電話,還直接把人拉進黑名單。
王達一愣,趕快打回去,手機噔——噔——半天,就是沒有人接!
這個老東西,他怎麽敢這樣罵他!
王達氣得又想摔手機,手剛一擡起來,想起了兜裏剩下的錢,憋屈地把它塞回來。
不行,他可得問清楚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周邊難道還有人敢和他對着幹?
王達立刻打了好幾通電話,終于問到了情況:是程氏集團那邊的工程隊。不是本地人,從省城過來的。
“王頭,要不要兄弟們給他們一個教訓?竟然敢來咱們的地盤上搶生意!”
“可不是嗎,回頭我找人進去鬧一下,保管他們幹不下去。”
“你不是有個遠方表妹嫁在竹溪村?讓她幫忙配合下,把這些人趕出去。”
“王頭,咱們工程隊裏都有幾個人是竹溪村出來的吧?”
……
王達想了又想,否定了好幾個說直接去鬧事的。
一想到要和程氏集團對着幹,他自己都忍不住打個寒顫。
那可是能和安氏集團對着幹,這次還獲勝的龐然大物,他哪裏抗得過?
還是不招惹他們了。
要下手,可不僅是工程隊那邊能下手,從村民那裏下手豈不是更快?
修路可是全村的大事兒,絕沒有村長一個人說了算的道理。
之前他那個遠方表妹也說她的養女能出力,這會兒就不能置身事外!
他先給王秀榮打了個電話。
緊接着又喊來自己工程隊裏面來自竹溪村的那些人,趕在大年二十八這天發工資并且讓他們回家過年的時刻,發表了一通講話。
“各位竹溪村的老鄉們,今年我們雖然過得困難,也勉強熬過來了。我聽說啊,竹溪村最近要修路,你們以後要是回去可就方便多了。”
那幾人拿到忙碌一年的工資,又聽說家門口要修路,自然是高興的,在褲子上抹了抹手接過裝有工資的紅包,喜不自禁地問道,“真的?那豈不是好事兒?是咱們回去修嗎?”
本來就是幹這些粗活的,要是能回家門口修,那得多光榮?有空時回家都方便,還能看看家人!
王達搖了搖頭,“村長沒同意讓我們去修,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批外地人,說是要避免有人偷偷動手腳。”
這話就有些難聽了,好幾人臉上漸漸流露出幾分憤懑之色。
不能回家就算了,聽聽這理由,避免有人偷偷動手腳,再加上外地人,這一聽不就是防着他們嗎?
村長是擔心他們做自家的工程也會動手腳?
那可是自己家門口,以後自己回家、妻兒出來,走的都是那條路,誰會做那種缺德事兒!
“你們我都是了解的,幹活勤快,有把子力氣。”王達一邊說着,一邊拍着這幾人的肩膀,“可惜村長他怎麽就誤會了!”
這些人接連跟着點頭,眼中不滿之色漸漸濃郁。
“而且啊,我聽說外地來的工程隊,要價可高着呢。你們想啊,人家從省城大老遠跑來,這沒啥利潤的工程,人家願意幹?咱們都是做這一行的,裏頭貓膩有多少,啧!”
那幾人聽着更加憤怒,手上拳頭都捏起來了,村長真是糊塗了!
“這工資你們可要收好了,別告訴別人,我偷偷給你們發的多一些。我就是擔心啊,你們回去了,村子裏資金不夠,修路的錢還是要平攤到大家頭上,總不能把工資都交上去修路,讓家裏一家老小生活沒個着落,孩子上學難啊!”
聽到這裏,竹溪村的幾個漢子都感動得眼眶紅了幾分,“王頭,你一直都是我們的好大哥,這工程就應該交給你,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事兒!”
何至于他們把工資都拿去修路,修的又貴,說不定還沒他們修的好,他們還不能回家!
“哎,哎,可別這麽說,要是讓村長聽到了,他怕是要生氣的!至今他還懷疑兩年前那回修路,我中飽私囊了。可是那路本來就難修,天災也不是我想發生的,花費多了些是難免的,這怎麽能怪到我頭上?”
“王頭!”
這幾人幾乎要感動到落淚了。
“反正這話你們不要再說,絕對不能再說什麽要把工程給我。雖然我之前做好了準備,還想給你們一個驚喜……唉。”
王達說到此處,越發情真意切,碘着肚子,掏出手帕來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淚,洋蔥的味道一熏,他眼眶也跟着紅了。
“總之,千萬別再說類似的話了,不要讓我為難,也別讓你們的家人為難,好嗎?除非所有村民都不願意讓那個工程隊修,否則村長的決定根本不可能更改的。”
那幾個大漢看着王頭這模樣,心中的怒火仿佛一次次被添加了油,噼裏啪啦地燒起來。
一想起自己的家人,想到這麽貼心、為他們着想的大哥,再想想年老體衰又頑固的老村長。
老村長肯定是年紀大了人就糊塗了,可不能讓村民都被他蒙蔽了!
“王頭,你放心,我們不會讓你為難的。”
王頭剛剛說的都是什麽話啊!原本做好了準備,還想給他們一個驚喜。可恨被那個工程隊中途截胡了!
既然王頭對他們這麽好,他們肯定要把這事兒辦好。如果所有村民都不願意,那肯定就能讓王頭把這個工程接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