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通路了賣菜賣雞

年後,竹溪村開始修路了。

從省城來的工程隊剛開始還有點擔心這兒人生地不熟的會不會鬧出啥矛盾,結果一來,發現他們實在是多慮。

他們的人在路上揮汗如雨地幹活,時不時就有村民帶着山上清涼可口的泉水、綠豆湯、自家做的饅頭餅子,甚至是殺了雞炖肉,都給他們送來!

熱情地讓這些人頗不适應。

“你們幫我們村修路太辛苦了,來來來,多吃點兒!”

“要不是有了你們,我們這路還不知道啥時候能修呢!”

“聽說這路還挺難修的,多虧了你們!”

……

村民們想得也很簡單,路要修了,還不用他們幹活,也不用他們出錢,那總得意思意思表達下心意吧?

工程隊的也不是看不出來,說他們沒算計吧,好像是在算計着點兒什麽,沒啥關系人家咋會這麽好?但要說算計着什麽,不過也就是指望他們能幹活好一點,畢竟是他們家門口的路。

這些村民,好似淳樸中帶着幾分狡猾,卻又不會讓人太讨厭。

整個工程一做下去,半年時間就沒了。

在這個過程中,竹溪村也發生了不少事兒。

年初在曬谷場的商議村事,村長直接被人撅了面子,險些連位置都保不住了。他當場訓了暗戳戳想自己撈點權利的幾個老頭,借着他們連村子怎麽修路怎麽發展都沒想好罵了一通,罵得他們顏面盡失,裝病跑路,之後在村子裏也不敢再仗着自己年紀大,裝德高望重,出來瞎說話了。

對于本村內瞎起哄的村民,毛村長也沒客氣。

“年後,我們村賬上啥時候有餘錢了,可能就要修水利設施了。咱們村兒種地澆水一直是個難題,要是修了什麽蓄水池、水庫,買點兒那些個噴灌設備,種地可就方便了,大家不用提水澆水,在機器上操控就行。”

Advertisement

“我當了這麽久的村長,幹得咋樣你們也看得見。說話做事,你們先摸摸自己的良心!醜話我也說在前面,你們有事,心裏有不解有懷疑都可以來跟我說,我也不會特意瞞着誰。

但誰要是再跟我來上次這套,私下裏各種編排、傳些個臆想的謠言,那我也不客氣!

到時候修了設施沒從你們的田裏過別來問我為啥,以後要是還有什麽好機會沒你們份兒也別來找我撒潑。

問就是你們之前自己詳細了解下都不肯,聽風就是雨跟着鬧,好好的一樁好事兒都能被你們給攪黃了!

那我還操那麽多心幹啥?你們覺得我閑得慌,我毛德旺也不怕就真閑給你們看看!”

這狠話一放,心思浮動過的村民就跟被鞭子抽過一樣,無論心裏想過啥,面上都老老實實了。

得,村長都這樣說了,誰還敢瞎起哄?

種地澆水可是第一件大事,誰家要是失去了這個便利,怎麽吃得起那麽大的虧!

溪頭村的王達在這邊搞事兒,毛村長更不會輕易讓他那麽過去了。

他還先打聽了一下王達之前還一副瞧不起的模樣,咋過年時又費這麽大的勁兒來霍霍他們。

當了這麽多年村長,毛德旺也算是有點人脈關系,他一打聽,就打聽到原來是王達在外面幹不下去了,灰溜溜地跑回來!

這個王八蛋就等着靠他們竹溪村的工程糊個事業還算繁榮的面子呢!

呵呵,那他還不得趕快戳破了?

毛村長不僅沒有攔着村民們議論王達那事情,還特意親自給其他村長、其他村裏他認識的村老打電話。

“二柱,我告訴你,溪頭村的王達真不是個東西,他之前就試圖來我們竹溪村騙錢。我們村的路難修,但是一百來萬也就夠了,偏偏他獅子大開口,足足想要騙四百萬,還修得跟破爛兒似的!你曉得他為啥回來筏?他在外頭修的工程,直接塌了!”

“四喜,我,德旺,你還記得吧?我告訴你,最近,你們那兒要是有人想搞啥工程建設,蓋房子也好,修路也罷,千萬不能找溪頭村王達他那個工程隊,貴的要死,說不準到時候還要人命嘞!”

“六發,我來提醒你,小心溪頭村王達他們的工程隊,要是想蓋房子決不能找他們!之前他就來我們村子霍霍,想騙人,要不是被我們發現,指不定就讓他得逞了!”

……

數十個電話一打出去,毛村長說得口幹舌燥唾沫橫飛。他把王達在電話中給損了個遍,滿臉厲色。

呸!

就這麽個玩意兒,以為只有他長了張嘴不成?他毛德旺往日是要保持穩重形象,又不是真的啥都不會說?

鄉下難有什麽大事兒,一有點新聞那真是傳得十裏八鄉都是。

竹溪村發生的這事兒,很快就傳遍了。

“哎呦我的天吶,那個王達也太壞了,還好之前我家終于攢夠錢修房子沒有找他們!”

“我家以前找過,完了,這蓋的不會出問題吧!”

王達最開始就是從十裏八鄉間給鄉親們幹活幫忙蓋房子發展起來的。他在省城待不下去,灰溜溜回來,本來想的就是靠着鄉親們再混口飯吃。

可是口碑這東西也怪,他有錢的時候,不怎麽在意,随便霍霍好像也無所謂,只要他捂得嚴實,別人也難知道。

可是一旦他不行了,缺錢的時候,口碑再一崩,就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厲害。

毛村長和別人宣揚他沒本事又想騙錢,修的工程不咋地。去竹溪村探親訪友走親戚的回來也把消息帶來回來,說他王達多卑鄙,還專門讓自己手下,原本是竹溪村的那幾個人回鄉搞事兒,這不是逼得他們在自己村子裏過不下去嗎!

再有之前找過他的人也都慌了,恨不得另找專業人士看看自己修過的有啥問題。

早年的可能問題不大,那會兒王達還沒有現在膽子大。

可是越幹,他膽子越大,也越貪。這麽一查,還真就發現了好幾個不合格的,宣揚出來,又成了竹溪村那邊的佐證,一個個紛紛鬧上門去要賠償!

這一賠,王達這些年攢下來的錢都越來越少了。

王達原本手下投奔的人多,也有他營造出來好大哥人設的效果。

可是他現在這樣,誰還敢相信?

王達可以說自己沒有指使竹有實他們,反正他那話還是勸他們不要幹的多,完全能說是竹有實他們自作主張。可事實上已經有了這效果,他再說這話,手下的人估計都要跑完了!

他只好蛋疼地說,“唉……沒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兒,是我的錯,我不該幾次強調不要和村長對着幹,不要和被人說,讓他們産生了誤解。歸根結底還是我之前做事不妥當,連累了這幾位兄弟。”

有了這話,就算他還有着其他污點,好歹留住了一部分人。

只是他打拼了這半輩子的事業,又得從頭開始了。

曬谷坪确定修路之後,很多打工人陸陸續續離開了村子,繼續去城市裏工作。但是還有幾人陷入了迷茫——就是竹有實他們。

他們自以為是幹了件大事,結果卻是給被人當槍,鬧得村子沒個安寧,天天都有人罵,以異樣的眼光看着他們。

回到王達那裏,是難待下去了。

對他們來說,好些事情就梗在那裏,王頭為什麽要這麽騙他們?答案早就被說爛了,他們艱難地明白過來,王達就是為了工程!

他們以為的大哥,實際上卻騙了他們……

可要是不回去,他們還能幹啥呢?

種地?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種過了。習慣了外面的收入,雖說是體力活,一天也能有個大幾十一百,一個月上千的收入,在村子裏種一年地都沒有這麽多!

竹有實消沉了好一段時間。

那幾天,竹家也天天吵架,甚至動起手來。

王秀榮見不得他一直呆在家裏,不出去幹活哪裏有收入?

竹有實覺得王秀榮不體貼他。而且王秀榮還和王達有親戚關系,他甚至質問她,“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故意讓我去投奔他的?”

王秀榮震驚了,“我料到什麽?你做的決定是我讓你做的嗎?你倒是可以一跑了之,我在村裏還要受那些流言蜚語,不都是你惹出來的嗎!”

她也是個潑辣的性子,兩人吵到最後,往往就打起來了,整天吵的沒完沒了。

分明到了開學的時間,竹英才沒有人監督着,沒有人管,他幹脆跑出去瘋玩兒,連學都不上了。

那麽遠,路上還修路,更不方便走了。

現在上學有啥用?也沒看見誰靠這個掙大錢了!他就跟村裏其他人一樣,過幾年直接出去打工多好,快活,自在!

竹家如此折騰了好幾周,竹有實待不下去了,重新出去打工,自己找工作。王秀榮也越發謹言慎行,等着那些流言蜚語被吹散。

日子慢慢回歸了平淡。

西省的八月,太陽高高地挂在天上,空氣中彌漫着些許潮濕水汽,讓炎熱的酷暑變得悶熱起來,稍一動作好似就能流一身汗。

今年天氣要比往年還熱個幾分,八月份竹溪村的水稻就差不多快成熟了,金色的稻田被微風吹拂,沉甸甸的稻谷在風中碰撞,發出沙沙聲響。

竹溪村好似還是那個竹溪村,但是從村口往遠望,看見的不只是連綿的青山,狹窄的山路,這裏還多出來一條平坦的道路。

這會兒正是清晨,太陽還不那麽熱的時刻。

大卡車從道路上面壓過去,帶着轟隆隆的聲響,剛進村口,就有人招呼道,“哎,今天來這麽早啊!要不要來我家吃點兒飯?”

司機對着窗外喊道,“成啊!給我兩個饅頭雞蛋就行了!”

聽見大卡車的動靜,從村口過去的兩排房屋中都很快走出來人,一個個忙碌而急切。

“師傅你先吃,我先搬出來!”

“哎呦,我家這筐子不夠了,誰家還有多的?”

“來來來,我昨天才又編了十幾個,分你一個吧!”

村民們将菜地鮮嫩的蔬菜采收了,細細地裝進竹筐中,兩手搬起來提到大卡車前面開始稱重。

見司機就吃着個饅頭雞蛋,有人又端來一碗粥給他,上面灑滿了鹹菜,有人切了臘肉,還有人幹脆從自己種的生菜上扯下幾片葉子,在旁邊打好的水缸中舀出來一瓢水略微沖洗,也塞給司機讓他墊着吃。

司機都不嫌棄,一個個接過,愣是把饅頭夾成了肉夾馍。他是專門為程氏集團中低端餐飲線進貨的司機,每次親自過來,他可太知道這邊的菜有多好了。

口感好,水靈,鮮嫩。最近百味軒就先換了這邊的蔬菜,套餐中送的一例青菜就用的這蔬菜,不少人都誇味道好,只要是同等價位,肯定優選百味軒!

百味軒本就是主打中低檔中式套餐,走的是薄利多銷路線,愣是靠這青菜又硬生生增加了一波人流量。每到飯點的時候,周圍寫字樓的人都能排隊從櫃臺前出門拐個彎兒到馬路邊了。

竹溪村的村民們可真是每天都盼着司機過來,只要來了,他們就能把菜賣出去,又是一筆收入嘞!

等司機開着大卡車走了,大家算着這個月的收入,臉上挂着欣喜的笑容回家。有些人歇一會兒就下地幹活了,這會兒田裏還是要多看看,完全成熟就得收割了。

還有些人是一邊打着哈欠一邊往回走的。他們青菜種得多,還和給縣城批發市場送菜的菜販子有聯系,那邊時間要求早,淩晨兩點得起來忙活把菜裝上,這樣對方才能在五點前到縣城菜市場那邊。

幾個小時前才忙活了一通,這還沒睡多久又起來了,着實辛苦,

可是能賺錢,辛苦總比沒收入強啊!

修路之後,好處可太多了。

家裏的娃上學方便了。他們有時種了什麽稀罕點的蔬菜直接進縣城賣也方便了。此外還有菜市場、之前說好的餐廳這兩個訂單。

僅僅是第一個月,每家每戶的收入或多或少都增加了點兒。大家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賺錢熱情,手下伺弄那些作物都更精細了。

而菜市場那邊,這會兒剛好是不少人去買菜的時間。

早上七點左右,菜市場人頭攢動。

早上的菜最新鮮,有空的人都會這個時間點來買。不夠不少人要上班,所以這裏還是老年人居多。

他們大多推着自行車,銳利的眼光順着一個個攤子看過去,有着幾十年經驗,他們能輕易看出哪些菜好,哪些菜不那麽新鮮了,而價格也在他們心裏時刻變動着:

嗯,這家菜不錯,一塊三一斤。

那把青菜倒是水靈,就是價格有點貴,兩塊二一斤。

徐奶奶就是挑菜的一員。

她已經退休了,外孫女兒放暑假過來玩兒,如今眼看着快九月開學了,在家裏也呆不了幾天了,她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做點好吃的給她。

那兩塊二的青菜,要是放在以往,她都舍不得買的。品質看着是好,可是價格到底是貴了。

但如今什麽時刻了?她外孫女兒就要回省城了!

那她可得買點兒好菜。

徐奶奶挑了兩把青菜,小販麻利地裝袋稱起來,“三塊一,收您三塊!”

她從小小的手提布包裏面數出來一張兩塊的和一張一塊的紙幣,遞給小販,接過袋子。

說來也怪,她那個外孫女兒本來是無肉不歡的性格,據說過年前,去了省城新開的一家什麽商場,吃了頓好吃的飯,忽然就愛上蔬菜了。

她這兩個月也不是沒有做過,可是每回那丫頭都搖搖頭,“外婆,你做的挺不錯了,可是這菜好像就還是差一點。”

她也不懂,都是這蔬菜,咋就差一點了?

那品質當真有那麽好?

她可不信,準是那廚師放了什麽工業香精,這年頭小孩子愛吃的不都是那個刺激的味道嗎?

回家後剛好喊外孫女兒起床。

被外婆一喊,莊筱雨終于起來了,揉揉眼睛,匆忙地洗漱吃了早飯,就開始趕暑假作業。

實在不能怪她,這作業吧,誰樂意提前寫完呢?

好玩兒的那麽多,當然是先玩兒夠了再說喽。

做了一會兒,遇到不會的題,莊筱雨摸出來自己的智能手機。

這是她上學期期末考考得好的獎勵。最近那些運營商好像都做活動,充夠話費再加點錢就送這樣的合約機,他們一家三口都換了。

對莊筱雨來說,有了這手機和同學聯系都方便多了,大家互相問個題,拍個照,而且這手機還能看視頻!

好幾次她跟着外婆出門玩兒,錯過了電視劇,回來在手機上等一等也有機會把那幾集補了。

“筱雨,吃午飯了!”

外婆喊她吃飯,莊筱雨只好放下筆,乖乖都做到桌子前。

最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兒,外婆就是和她說過的美味蔬菜較上勁兒了,每天都要做那麽一道蔬菜湯。

她真想告訴外婆,不用了,何必那麽費勁兒呢?

可是這回,她舀了一勺湯放在嘴裏,有些相似的清淡鮮甜味道讓她一下子睜大眼睛。

“外婆,有點那個味道了。”莊筱雨放下勺子,毫不猶豫地給外婆比劃了一個大拇指,“你今天怎麽做的?”

明明前幾天還不是這樣,發生了什麽,讓這蔬菜湯這麽快就發生了變化?

徐奶奶自己也盛了一碗喝,她咂咂嘴,雖然很不想承認,“這好像是好喝一些,看來這蔬菜還挺重要。今天我就買了個貴點兒的蔬菜,哦,對了,好像是叫什麽……竹溪菜?也不知道竹溪是哪個地方。”

“竹溪啊,這個我知道,說的是竹溪村吧?就這附近的村子,最近好像通路了。”外公在旁邊喝了湯,也開口了。

莊筱雨就着這湯又喝了兩碗,心中一點點把那個名字記下——竹溪村。

之前她在美食節上吃的,也是這裏的菜嗎?

随着路通了,竹溪村的名聲也正在往周邊一點點蔓延過去。

他們村有着得天獨厚的環境,又一直沒有開發破壞,連個工廠都沒有。大家種菜水從竹溪中來,都是山上山泉、冰雪融水等品質好的水,地裏多有保護,種出來的菜的品質就高。竹笙有時加靈泉直接加在竹溪裏,可謂是惠及全村,讓這個地方越發顯得鐘靈毓秀。

又是一個清晨,大卡車的聲音轟隆隆進村子了。但這回來的可不是菜市場或者是百味軒那邊的,而是鄭經理親自過來。

他也不是來收菜的,而是來抓雞的。

竹笙第一次見他時就帶了只小雞,那一頓飯極其美味,讓鄭經理至今難忘。

年後,他聽說這批雞可以出欄了,高興地正要采購回去,卻又突聞噩耗:只有那麽幾只!

第一次,他把那幾只先帶了回去,以為過段時間就好了。

但是這幾只仿佛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在玉華餐廳甚至險些釀出駭人聽聞的“凄慘”故事。

因為後續無論他怎麽求,還是只有幾只。

小竹老板這裏的雞,小時候還不大看得出來,可是越大,那種與衆不同的靈氣就越明顯。任誰一看都覺得,這雞肯定好吃!

他帶回去的那幾只啊,當場就被主廚搶去了,做了一道地道的口水雞。

玉華餐廳做的是高端線的,不少熟客本身就挺有錢,他們又是老饕,對吃這一道能講得頭頭是道,吃飯前有的還會進後廚看看食材。

主廚做好本來是準備廚師們自己嘗嘗這食材怎麽樣,剛好就有人溜進來了,“今天有什麽好食材?”

那盤雞,一下子吸引了他的視線,再一看是廚師們自己吃的,好家夥,那還需要猶豫?當然是湊上去搶兩口來嘗嘗了!

這一嘗,不得了了。

這人也是個愛炫耀的性子,愣是弄得朋友圈裏都知道他吃了一道巨好吃的雞!

可是他們再去玉華餐廳時,主廚只能抱歉地看着他們,“不好意思,今天缺少食材。”

然後鄭經年就被催着趕快去再采購點兒回來。

鄭經年也沒想到上次效果還挺好,哪怕小竹老板說沒了,還是硬着頭皮又要來兩只。

他以為,可以先糊弄過去,過三個月就好了。

但事情總是會往最糟糕的方向發展。

如果只有那麽一次,可能還好說。大家會覺得是不是說話那人吃的少了,才到處宣揚。

偏偏鄭經年每次一被逼迫,就能帶回去幾只,又有那麽幾個人有幸吃到。他們也是一吃就驚為天人,立刻宣揚開了。

這下可好了,一個人那麽說,還可能有假,這都好幾個人了,總不至于都被玉華餐廳收買了一起作假吧?

吃,都去玉華餐廳嘗嘗!

然後又是昨日重現,主廚習以為常地出來道歉,“不好意思,今天缺少食材。”

這話說的,很多人就想吐槽,“你們怎麽天天缺少食材?”

大家都吃了,你們咋就不讓我吃呢?

一時之間玉華餐廳的雞,愣是被整出饑餓營銷的效果。

食客可以找主廚,主廚那當然是要找負責采購的鄭經理了。

那些食客一個個非富即貴,壓力全湧到鄭經年這兒,他本來都要好了的焦慮症險些又犯了!

上了山,鄭經年期盼地喊住竹笙,“小竹老板,今天那些雞确實是可以出欄了對吧?”

竹笙深沉地點點頭,“可以了。”

鄭經年猛地松口氣,在這清涼的竹林裏都愣是冒出了一身汗。

他沒敢問為啥。

第一次問了都沒能問出來什麽。

竹笙也不是故意想糊弄鄭經年,這實在是……自從過年時和張大年說開之後,她就得面對一個過去真沒注意到的問題:

我養的雞,都成精了怎麽辦?

那一批雞從毛茸茸的小雞崽開始被張大年帶着長大,一個個喝了不少靈泉,也吃過靈蔬,更是天天有訓練,連戰陣都能使出來了,說啥他們也聽得懂!

這就有點可怕了。

竹笙不敢想,萬一她把這些雞賣了,他們在路上商量好破開大卡車越獄(雞籠)怎麽辦?

萬一這些雞進了廚房,被廚師準備割喉放血,菜刀割半天愣是割不動,甚至被搶走刀了怎麽辦?

就算是好幾個人成功壓制,他忽然冒出來一句人話,“大膽!放開我!”,廚師們暈了怎麽辦!

……

那竹笙就可以在驚奇新聞上出現了。

這真是足以社死的場面。

她拒絕。

所以,年後鄭經年來了,她只能放棄這批雞。鄭經年之前還幫了忙,竹笙也不能讓他太難做,還是得找幾只。

好在,張大年真就是按戰鬥雞訓練的,有那麽幾只因為太傻太笨聽不懂命令被淘汰的。

竹笙把這幾只給了鄭經年。

之後幾次,是她把這批戰鬥雞篩選了半天,篩出來了一些看似聰明,實際上只是随大流的,沒有成精的。

竹笙一邊覺得累,一邊又慶幸,還好她第一批怕經驗不足,只養了一百只。這些雞就算不吃,放在竹林裏當個護衛也不錯,一百只也放得下。

艱難地又熬了幾個月,這第二批,終于又可以出欄了。

這一批就是沒讓張大年插手搞【過多】額外訓練的正常雞。

養雞,真是太難了啊。

幾天後,玉華餐廳內。

“林軒,這邊!”

門口走進來兩個中年男人。一個穿着唐裝,嘴裏念念有詞,“這家餐廳,最近最出名是就是一種雞。應當是食材品質極高,最開始是做的口水雞,後來有人不能吃辣,要求換成白斬雞,沒想到還是那麽好吃,一下子就出了名,但是想吃都還差不多,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

他旁邊那個瘦高個就随性多了,襯衫褲子,還留了道小胡子,渾身上下微微散發出一點搞藝術的人有的那種氣質,但是最近顯然有些焦慮,嘴角邊上還冒着兩個燎泡。

走到半路上,他接了個電話,沒說兩句就開始發火,“不行,這個标準不能降低,再找!”

唐濤和林軒是朋友。唐軒是個老饕,一向好琢磨哪裏有好吃的,聽說林軒最近有些煩躁不順,特意帶他出來吃頓好的散散心。

“都來餐廳了,別處理工作了,你就算罵得再多,這也需要時間不是?”

林軒是一個綜藝節目導演。

他手上有一檔真人秀,辦得不溫不火,最近他想要不要幹脆換個新鮮地方,卻一直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眼看着沒多少時間了,急得沒辦法。

朋友都勸了,他也不再談論工作,順着他剛剛的話題,“這家的雞能有多好吃?我可不信。你不是做這一行的不知道,很多東西啊……那都是能吹出來的。買點兒水軍,制造點兒噱頭,不都有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