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元宵

阿琅最聽公孫懷的話, 讓她不穿女裝就不穿。在外人眼裏, 她仍是個白白淨淨的小太監,與丫鬟采荷關系親密。

除夕那夜采荷真是吓得不輕,以至于一整晚都沒睡安穩,過了一個心驚膽戰的年。好在正月初一阿琅給她拜年, 轉達了公孫懷的意思,采荷才定下心神。

兜兜轉轉, 到頭來她們做的一切全都瞞不住公孫懷, 更不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耍小心思了, 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幹活, 或許将來還有出頭之日。

過年的熱鬧氣氛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佳節, 甚至比除夕元旦更加繁鬧。尤其是夜幕來臨後,張花燈、放煙花、燃爆竹, 還有雜技表演, 鑼鼓喧天,香車寶馬,人聲鼎沸。

而皇宮裏, 不像尋常那樣冷清, 學起了民間習慣, 各宮張燈結彩,皇極門前搭鳌山燈棚, 空曠的廣場放起了煙火花炮,甚至還有舞獅隊伍,長廊底下的宦官們臉上塗着濃重的油彩扮種種戲文, 還有人表演雜技百戲的。往來人群,又有不少貨郎擔,手推車出售小玩具燈彩物事,與那《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式一樣。

皇極門下,張着黃油綢幄帳,下設寶座,皇帝穿着一件淡赭黃袍端坐在上面,眉目清隽,容光煥發,目不轉睛地臺下表演。看到精彩之處,他會忍不住拍掌叫好,讓這一切看上去趣味盎然。

公孫懷站在遠處看着皇帝在宮中行樂,在這笑容底下藏着一份深刻的寂寞無聊,坐上了龍頭寶座,就注定要成為孤家寡人。

皇帝在人群中望見了公孫懷,熱情地向他揮了揮手,這儀态看上去真不像是九五之尊。

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佳節裏,公孫懷為他帶來了一個可怕的消息,他心中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燒,趁此機會再澆上一盆油,那麽他就可以順利地進行他的複仇大計了。

“臣見過皇上。”

“朕讓大伴查的事兒如何了?”公孫懷人一來,其餘閑雜人等便自覺退避三舍,只留皇帝和他單獨相處。李鎮一面笑着看雜耍,一面定下心神聽公孫懷回應。

公孫懷彎了彎腰身,湊到李鎮耳邊道:“茲事體大,皇上當真想知道真兇是何人?”

李鎮一向聽從公孫懷,只是高美人一死,他性情大變,早沒了耐心:“大伴快說!無論誰是背後主謀,朕決不輕饒!”

公孫懷略垂了垂眼,伸手擋住口型,緩緩吐言道:“是太後她叫人買通了錢選侍身邊的嬷嬷,在穴位上動了手腳,才致使錢選侍小産,至于高美人送去的養生粥的确被人動了手腳,也是那位嬷嬷。”

李鎮握着寶座扶手的十指猛地掐緊,他怎麽都沒想到他那殘忍的母親為了對付高美人,連自己的親孫子都不放過!

“那位嬷嬷人現在何處?”他強忍着憤怒從牙縫裏擠出一絲聲音。

Advertisement

公孫懷道:“經過東廠嚴刑拷問,如今只剩下半條命,皇上可要當面審訊?”

李鎮張了張嘴,終究還是搖了搖頭,他沒有懷疑的理由,這些年,他母親犯下的殺戮難道還少嗎?勾結王有吉矯旨篡位,他這個皇帝寶座坐得一點也不安穩;下令火燒坤寧宮,對範皇後母女趕盡殺絕;把持朝政,把她看中的人選安插在他的身邊,稍不滿意,就秘密處決……種種惡行,天理難容。

可她畢竟是他的母後啊!這些年他寧願當一個昏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又豈敢公然與他母後對抗,犧牲了那麽多人換來的皇帝寶座,他每一天都如坐針氈,若不是李氏江山後繼無人,他早就退位讓賢,做他自己喜歡的事!

“太後做這麽多,無非是為了保住皇上的皇位,無論如何,她都是您的母親。”公孫懷眯着狹長的鳳目,嘴上說着公道話,只是他所說的每句話都違背了良心。

太後确實買通了錢選侍身邊的嬷嬷,可是那碗養生粥卻是出自另一人之手,他不過是添油加醋,讓這把火燒得更望一些罷了。

“母親……呵,如此蛇蠍心腸的母親,叫朕如何面對,她不僅害死了父皇,還害死了範皇後和淑姮妹妹,如今又害死了朕最心愛之人,是不是有一天,大伴不讓她稱心了,還要對付大伴呢?”憤怒轉化為悲傷,他以大袖掩面。

公孫懷看着他長大,多少有點情分,小皇帝心中的悲傷他也感同身受,若不是小皇帝與他同心,他絕不會手下留情。

李鎮消沉的這段時日,他身邊的太監紀申為了在太後面前邀功,想方設法讓皇帝打起精神,聽信道士妄言,尋來使人亢奮的丹藥,幸得公孫懷及時發現,通知了太後,才讓李鎮免遭荼毒。

要知道這些丹藥可迷人心智,前朝曾有帝王受妖道蠱惑,服用丹藥而暴斃,留下慘痛教訓。有人想害皇帝,太後大發雷霆,直接将紀申推出午門杖斃。

“臣賤命一條,不足皇上挂心,只是皇上命臣徹查高美人死因,如今真相就在眼前,皇上心中可有什麽打算?”公孫懷看李鎮臉色,哀傷之中充滿無可奈何。

“朕……也不知道。”他想大義滅親,可是話到嘴邊,他又當起了縮頭烏龜。

他才親政不久,根基不穩,就連他的大伴也要靠着他母後的權勢為他辦事,稍有差池,他們就會走向絕境。

公孫懷直起了身,沒有置喙,這也是料想到的結果。

對付劉太後,不急于一時,還需要步步為營,逐一擊破。如今見他們母子反目,他便多了一份勝算。

“只是今後發生什麽,朕都不會再過問。”

言下之意,無論公訴懷做什麽,他都會默許,包括對付他的母後。

公孫懷不再回話,就在此刻,爆竹一聲巨響,“噼噼啪啪”的鞭炮也此起彼伏地在不遠處叫嚣着,如此時李鎮的心情劇烈地蹿跳。

一個竄天猴淩空而起,落在九霄雲層轟然炸開。

當所有人擡頭仰望夜空上的火光時,一串淩亂的腳步來到了公孫懷的身邊,是曹元亨,他面色焦灼惶恐,公孫懷皺了皺眉,似有不祥預感。

曹元亨見過皇帝之後,朝公孫懷使了個眼色,公孫懷轉身道:“皇上,臣府中出了點事兒,需要回去處理,請皇上恩準。”

他讓曹元亨守着提督府,如有異動需馬上進宮禀報。

李鎮随口問道:“出什麽事了?”

曹元亨站出來道:“回皇上話兒,鄰家煙花爆竹放到了提督府的屋檐上,燒了個屋頂,督主府上人不多,都是些婦孺之輩,這會兒都亂了套,央求着奴婢進宮請督主回去做主呢!”

“可有傷着人?”皇帝雖昏庸,但也良善,曉得關心公孫懷府中人員安危。

曹元亨答道:“托皇上洪福,無人受傷。”

李鎮點點頭,“朕瞧着天色也不早了,該叫這些人都撤了,既然大伴府上出了事兒,便先回去照看一下罷。”

公孫懷心系府中那一位,便也沒與皇帝多繞彎子,欠了欠身就随着曹元亨離宮而去。

回去的路上公孫懷才細問曹元亨:“府上到底出什麽事兒了?”

曹元亨跟上他緊急的步伐,道:“阿琅和采荷走散了,元亨已派了幾個可靠的人去找,事關重大,便想着進宮來禀報您一聲……”

今日元宵,人們呼朋引伴上街看花燈,公孫懷卻要進宮當差,無法陪伴阿琅,可他又不忍她獨自留在府中而錯失良辰美景,就讓采荷陪着她上街看花燈,再讓曹元亨派人盯着,沒想到曹元亨把差事辦砸了。

公孫懷心急火燎,曹元亨惶恐不安,“元亨辦事不利,但憑督主發落!”

“當務之急先找人,其餘事容後再議。”公孫懷冷着臉道。

阿琅失蹤,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宋世良,畢竟在這京城裏,認識阿琅的人并不多。可今夜是宋世良當值,他在宮中巡邏,不可能劫持阿琅。

“據采荷所說,當時一群人擠着去看煙火,她們原本走在一起,突然被人群沖散,後來便找不着人影兒了,不過督主放心,阿琅他機靈,定是躲在哪兒自個兒玩去了,不會有事的。”

曹元亨本想緩和氣氛,不料弄巧成拙,他身上的肅殺之氣愈發明顯,“若她有個三長兩短,你和你手下的人都提頭來見!”

曹元亨錯愕,這麽多年,他跟着督主一起披荊斬棘,再大的事兒督主都沒拿他出過氣,唯獨這一次,他受到了心靈的沖擊。不過他也早就做好了赴死的準備,若阿琅真有個三長兩短,他一定自刎謝罪。

“是!元亨就算是搭上這條命也一定會把人給找出來!”走到今天這一步,他早已視死如歸。

可是回到提督府才發現他們的擔憂和焦慮都是多餘的。阿琅早就回到了府中,她戴着一個青面獠牙的面具忽然出現在兩人面前,公孫懷沒吓着倒把曹元亨吓了個半死。

一個晚上連續受到驚吓,曹元亨感覺自己命不久矣。

阿琅見曹元亨吓得面如死灰,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曹公公您也太不經吓了,您瞧督主,泰山崩于前而巋然不動,這就是氣魄!”損曹元亨的同時連着誇了公孫懷一番。

“你去哪兒了?”誰知道他非但不領受,還用冰冷的語氣質問她。

他好像在生氣。

“我跟采荷上街看花燈了啊。”阿琅摘下面具,展露笑顏。

“采荷與你走散了。”他依舊沉着臉。

“哦,對,沒想到京城的花燈會這麽熱鬧,真的好多人!我和采荷被人沖散了,我還找了她許久,可怎麽也找不着人,我就自個兒先回來了,心想她若找不到我總該會回府。沒想到她還比我早一步。”她看公孫懷臉色不好,想到回府後采荷與她說的事。

采荷以為她被人擄走,匆匆忙忙告訴了曹元亨。曹元亨進宮禀報公孫懷,結果鬧了這麽大一個烏龍。

她怕公孫懷為此動怒,就戴上面具等他們回來的時候找點樂子緩解一下氣氛。

但是,好像失敗了。

得知是烏龍事件之後的曹元亨摸着自己弱小的心髒默默地退了下去。

此地不宜久留,好不容易保住了一條命,再待半刻他就真的要小命不保了。

人都走了,誤會也都澄清了,可是公孫懷的臉色依舊沒變。

這下輪到阿琅頭疼了,她得好好想個辦法哄哄她的督主大人。

作者有話要說: 好好哄哄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醋排骨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