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開張首日,顧客如流,槿婳忙得是連坐下的時間都沒有。
到了傍晚打烊時分,小梅和阿來掃地整理貨架,槿婳和穆子訓則一塊記賬,整理錢財。
槿婳揉了揉眼睛,噼裏啪啦地打了下算盤道:“相公,你知道照這樣下去,我們什麽時候能翻本嗎?”
“什麽時候?”
槿婳伸出了兩根手指道:“最慢兩個月,我們就能把本錢賺回來了。”
“兩個月!”穆子訓伸手托起槿婳的臉,揉着她的臉頰,崇拜地道:“娘子真是商界奇才。”
“順便也替我揉揉肩膀。”槿婳閉上眼道。
穆子訓趕緊把手滑到了她的肩膀上,有模有樣地替她捏了起來:“娘子!這幾天客人這麽多,我再跟李先生多請幾天假,好留在店裏幫忙。”
穆子訓以為他這麽說,槿婳會誇他,誰知槿婳一下子嚴肅了起來:“不行,讀書的事耽擱不得。一回生二回熟,說的就是一天沒讀書,就對字眼生,兩天沒讀書,腦子就跟煮熟了一樣,什麽都記不住了。”
“娘子,據我所知一回生二回熟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初見陌生,再見相熟。”穆子訓弱弱地解釋道。
“是嗎?”槿婳愣了一下,很快又恢複了正義凜然的模樣,“我覺得我說的比較有道理。總之,相公你就安心回學館去讀書,生意上的事,別管了。”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是新開張,作為男主人的穆子訓必須到場撐場面,槿婳是不會讓他向李雲淨先生告假的。
“娘子,一個人忙不過來的。”
“誰說我一個人,不是還有小梅,婆婆,阿來嗎?有這麽多人在這,你還有啥不放心的。”
穆子訓見拗不過槿婳,只得咧嘴笑道:“好,我聽娘子的,明天就回學館去。不過娘子有什麽事,一定要告訴我一聲,別一個人撐着。”
“我知道啦!”
Advertisement
開張日有了個良好的開端,給了槿婳極大的信心和滿足感。
但槿婳也不敢有任何松懈。
人都容易先入為主,而她的店新開張,必須盡最大的努力給顧客留下好印象,這樣,她的美人妝才能開得長久。
因此自美人妝開張後,槿婳日日都用宋承先跟她說的經商三寶“ 人好,貨好,信譽好”來提醒自己。
小梅在她的訓練下,也成了個善于和顧客打交道的好夥計。
兩個月過後,果如槿婳所料的那樣,她把開店的本錢都盡數賺回來了。
賺到錢後,槿婳第一時間便帶着二百兩銀票到知安堂去。
宋承先看着槿婳遞上來的銀票,并不意外,只是淡淡笑道:“槿婳妹妹果真是經營有方。不過這錢,你确定要這麽快就還我。”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哪有人嫌別人還錢還得快的。”槿婳心直口快地說。
“如此,我先把錢收下了。”宋承先接過了銀票,慢慢地飲了一口茶道:“槿婳妹妹店裏的生意如今如何了?”
“現在就是挺穩定的,也有不少回頭客呢!”槿婳言語裏透露着一種滿意。
“剛開頭,能夠穩定是一件好事,但對于做買賣的人來說,太長時間的穩定卻是一把雙刃劍。”宋承先意味深長地說着。
槿婳聽到這話,心裏有了一絲觸動,但一時之間,她也不太清楚宋承先這話裏的意味。
眨眼間,重陽節快到了。
秋風一吹,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開了。
九月九日,天高氣爽,是個适合登山賞菊的好日子。
穆子訓見槿婳每日辛苦,便打算趁着重陽佳節帶她到外邊散散心,舒活舒活筋骨。
槿婳忙了幾個月,神經一直緊繃着,也想放松放松,到了重陽那一日,索性關了鋪門,也給一直跟着她一塊忙上忙下的小梅放放假。
這日,喝完早粥後,穆子訓到外邊買了兩盆菊花擺在了天井處。
槿婳穿了身月白色的窄袖連裙,蹲下身聞着菊花撲鼻的香氣,粲然笑道:“我聽學謹說城裏有個不成文的習俗,重陽節那一日,明年參加院試的學子都要去爬山,爬得愈高的,才運愈亨通,明年愈能高中。”
“是有這種習俗,不過學謹老弟是不會去的,”穆子訓道。張學謹年紀雖小,但讀起書來比誰都拼命,穆子訓面對他時,常常覺得汗顏,不過也正因為有張學謹這個榜樣,他才能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偷懶。
“學謹不去,那你要不要和他們一道去?”
“難得娘子今天得空,李先生也放了我們的假,當然是陪娘子要緊。”穆子訓嘴上像抹了蜜一樣。
槿婳笑道:“這樣的天氣正适合出門,你若不和你那些同窗去登高,不如帶上我和婆婆還有小梅到小楓嶺去,那地方離這不遠,山路不陡,還種了許多楓樹,近處的山,就屬它那風景最好了。”
“好,那準備準備,我們待會就可以出門了。”穆子訓連忙點頭道。
自搬到老宅後,槿婳一家子還從沒有一塊出去游玩。
之前三餐不濟的,出個門都怕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更別說有那個心情去游玩了。
如今情況就不同了,美人妝一開,雖然沒讓他們大富大貴,但一家人現在至少吃穿不愁。
槿婳和小梅一塊收拾東西,穆子訓則到屋裏去請姚氏。
姚氏聽說要到小楓嶺去玩,笑道:“你成日裏埋着頭讀書,你媳婦這幾個月也辛苦得很,你們兩個能去走走是再好不過的。娘就不去了,娘留在家裏給你們煮飯。”
“不用煮飯,小梅也去,我們一塊去下館子。”穆子訓道。
“下館子又得多花錢呢!”姚氏道。她從前也是個會揮霍的主,如今卻是越來越舍不得花錢。
槿婳現在是開着店,生意也不錯,但穆家那麽大的家業都可以敗掉,槿婳做的不過是小本買賣,萬一哪一天店倒了,他們這一家子日子不是更難過,所以她下意識地覺得能省一分就一分。
槿婳已準備妥當,走到門口,聽見婆婆這般說,善解人意地道:“娘,花不了多少錢的,花掉多少,再掙回來就是。娘若不去,我和相公兩個多沒意思。”
穆子訓又道:“娘,一塊去吧!你要是嫌走路累,到了山上我背你。”
姚氏拗他們不過,伸手點了下穆子訓的肩膀,笑道:“好好好,娘去,娘還沒老到走不動的時候,也用不着你背娘。”
就這樣,槿婳,穆子訓,姚氏,小梅四個齊齊整整地往小楓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