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
着機會多拉攏幾個為他所用才是正經事。大哥呀,只好等下一回了。”
聞靜思忽然道:“子均現今如何了?”
聞靜心愣了愣,笑道:“那傻子天天讀書,恨不得把書吃下去。林閣老說他火候已到,這一榜就算是龍虎榜,也會榜上有名的。”
聞靜思點點頭,淡淡笑了開來。
晚飯過後,聞靜思被雁遲邀去花園裏散步。滿月的清輝籠罩在雪後的花木上,是另一種清冷之美。石徑上的積雪早已被仆役清除,兩人并肩緩緩而行,眼中有景,景中有人,可惜此時的兩人都無心賞景。待離廳堂遠了,雁遲才緩緩問道:“我聽大人說今年兩州的狀況似乎不容樂觀。”
聞靜思一邊活動酸痛的腰背,一邊答道:“父親在兩州的舊友昨日來了信,今年冬季雨雪少,若是開春還是如此,必定又是旱年。”
雁遲眉頭一蹙,道:“隔三岔五治旱,都是治标不治本,就沒個一勞永逸的法子麽。”
聞靜思長長出了口氣,看着那口氣化作一團白霧,缭繞空中,正如愁思絮結,不由道:“兩州百姓誰不盼望一勞永逸?朝廷每次派出的大臣都不是同一人,好好一個辦法,朝令夕改。不能堅持之下,怎會長久有用。”他頓了頓又道:“阿遲,今年若兩州有旱情,我想去一趟,看看有沒有好辦法能一勞永逸。”
雁遲心中一驚,下意識地問:“大人知道你這打算麽?”
聞靜思搖頭道:“我只求兩州風調雨順,哪裏敢拿這些煩心事讓父親擔憂。”
雁遲停下腳步,深深凝視着他在月光下顯得異常潤白的側臉,笑道:“你去,是不是為給寧王在百姓中立威?”
聞靜思眨了眨眼,唇角彎彎:“為他,也為我。”
雁遲緩緩吸了口氣,又輕輕吐了出來:“那就去罷。”心中卻暗道:“無論你去哪裏,我都會跟随着你。”
聞靜思的猜測與憂慮終于在來年三月出了結果。禹州八百裏急報在三月初九的晚間到達京城,朝廷早已習慣了這事,反而處理得不緊不慢。聞靜思前幾日與薛孝臣商量好了赈災的各項錢款,卻遲遲等不到中書省的公文,私下問了父親才知朝廷裏對派哪位官員前往赈災有了分歧。宗系意在辦事迅速有條理的宗豐年,而聞史兩家推舉經驗頗足的水部郎中孫文淵,兩派各有各理,一時難分高下。
聞靜思想不到竟是為了人選才致使燃眉之事拖宕許久,不禁又氣又惱,可中書省又非寧王管轄,只好一邊耐着性子等下去,一邊告知父親自己願以寧王之名去禹州實地勘察,尋求長久治旱之法。聞允休聽到後并不訝異兒子有此念頭,找了個飯後的空檔,将他叫到書房來說話。聞靜思覺得此事既可為百姓解難,又可為寧王添美譽,實乃一箭雙雕的好辦法。聞允休聽他仔細分析後,沉思良久才道:“兩州之旱一直是你的一塊心病。你手中若無權勢倒好,既然掌握了寧王的印信,親手解決這個心腹大患也是圓圓滿滿。只是你孤身前往,莫說我不放心,寧王知道了,也會怪罪我。”
聞靜思滿臉的不可思議,疑惑道:“他做什麽來管這個?”聞允休伸手摸了摸今年才蓄上的胡須,抿嘴一笑,并不答話。聞靜思看父親這樣一幅莫測高深的樣子,不禁又道:“父親,我早已成年,可以照顧好自己。若父親還不放心,我再帶幾個随從,況且,寧王還留了侍衛在暗中護我。”
Advertisement
聞允休斂下眼睑,遮住一眸的幽深,輕聲道:“先別急,讓我想想。”
既然父親答應讓自己去,聞靜思也算安下心。等着中書省公文的這段時日,裁剪了幾套粗布衣衫,又購置了水囊與馬匹等物。他這邊剛準備好,中書省就下了公文。第一批赈災款項十五萬兩白銀,與各項物資由兵部派遣将士護送。而前往治旱的官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是上一榜的二甲進士楊瑕,魏河公主的驸馬。聞靜思對他的行止略有所聞,是個長袖善舞,兩面三刀之人。他心中不願與這位驸馬有同行,便向父親請求能盡快出發,不料這一回聞允休答應得十分爽快,只溫聲叮囑一路行走多加小心。幾個弟妹這時才知道他要遠行,又是擔憂又是不舍,言語間直把長兄說得似三歲孩童。聞靜思無奈之餘,亦是十分感動。臨走前一夜,聞靜思喚出了蕭韞曦留下的影衛明珠,請他明日裝扮成家仆與他同行。
三月二十九一早,聞靜思與三個随從由北門出城。前來送行的除了弟妹,竟然還有林穩與郭岩,反而最該來的雁遲一早進了宮,不能來送。林穩自從得了聞靜思首肯,一直加倍用心學業,今日來話別,也是從聞家小妹處得知。他與聞靜思性情相近,志趣相投,交淺言深,惺惺相惜。如今四手相握,也只是淡淡地幾句祝福話語。而郭岩在父蔭之下早早進了官場,雖有城府手段,在聞靜思面前卻返璞歸真,毫不掩飾真性情,不見平時的半點虛僞。此時站在聞靜思跟前,袖手笑道:“強龍不壓地頭蛇。君謹此去,恐怕會有諸多不順。我在禹州有一舊友,君謹若有難處,只管随意差遣。”說罷,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
聞靜思微微一怔,雙手接過道:“還是士仁想得周到,我回來後定重謝你。”
郭岩擺手笑道:“你我皆為寧王辦事,自當共同進退,區區小事不足挂齒。”
聞靜思淡淡一笑,溫聲道謝。目光巡過衆人,仍是等不來雁遲。見時辰不早,拱手向衆人告辭,翻身上馬,沿着官道一路朝北奔馳而去。耳邊是疾馳的馬蹄聲,眼前是仲春的殷殷翠綠,可聞靜思的腦海中一直忘不了土地龜裂,千裏無碧,易子而食的一幕。這一幕壓在他心頭整整十七年,驅之不去,不招即來。聞靜思緊緊咬着嘴唇,雙目遙望天地盡頭,此時的心中再無雜緒,只剩一個信念,定要讓寧王美名揚四海,青青芳草及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