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年關難過 二更
寧家老太太出事了。
前幾天夜裏, 老太太抱着小梅沖好的熱水袋,窩在沙發裏邊看電視等阿茲回來。
阿茲上一窩的小貓都被送到附近鄰居家裏了,按說普通的母貓過了一段時間壓根就會被這些孩子忘了。偏偏阿茲不同, 只要每天到了夜裏,就要一家家去看自己的貓崽子們, 給這些已經半大的小貓舔舔腦袋才安心回家。
老太太照例是要給阿茲留扇窗戶的,等阿茲回到家,吃了小梅給它煮好的貓飯,老太才安心睡覺。
那天夜裏特別冷, 老太在沙發上打了一個瞌睡, 醒來發現電視機裏已經沒有節目,正飄着白色的雪花呢。再擡頭看鐘,都半夜十二點了, 阿茲還沒回來。
她有些焦急, 走下樓,看到一樓堂屋後面小梅已經睡着了,天寒地凍的也不好叫人起床, 就自己披了衣服出門找。
還沒走兩步, 老太太一腳踩到門口一塊冰上,然後一路翻滾到三間屋子開外的宋家大門口。
寧老太趴在地上, 半天才回過神, 她想翻身起來,卻發現自己的右腿鑽心地疼, 根本動不了。
寧老太太張開嘴,“哼呀哼呀”叫喚了半天, 終于驚動了屋裏宋老太爺的孫媳婦。孫媳婦推出門出來一看, 頓時吓了一跳, 忙叫人去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給寧建國。
這邊寧建國匆匆趕到醫院,醫生拿了拍好的X光片給他看,說老太的右腿粉碎性骨折,需要開刀。
老人骨折可是件大事,別說放在二三十年前了,哪怕是現在很多老人都會因為骨折引起的并發症而離世。
幸好手術進行的順利,寧老太平日裏身子也還算硬朗,她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後,終于獲批出院。
怎麽安置這位老太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寧老太執意要回建德裏的老宅居住,但是寧建國怎麽放心的下,還是想把老太接回工人新村來照顧。
争執了半天,總後寧建國只好妥協。他去單位了請了個半個月的長假,然後搬回老宅照顧姆媽。晚上就睡小北過去住的小閣樓上,老太太要是疼了,或者半夜裏想喝水,只要喊一聲就行。
寧建國堅持己見,不放寧小北一個人在家,提議讓他搬到樓下去和範俠住一塊兒,有趙景聞幫忙照顧才放心。
Advertisement
範俠開心得簡直想要原地轉圈。
前幾天常偉強果然趁着學校放假前的最後幾天,在他們回家的路上騷擾常樂蘊了。
這兩個小哥倆護着常樂蘊離開的時候,和常偉強發生了肢體沖突。寧小北沒有範俠那麽好身手,被常偉強一把推翻了自行車,摔在地上,胳膊上搓掉了好大一塊皮。
幸好寧小北為了追上範俠的身高,常年狂喝牛奶,加上小孩子本身就皮實,沒摔出什麽好歹來,不然寧家就有兩個骨折病人了。
所以不管寧小北如何聲明自己會照顧自己,他一個人可以看好316室的房子,寧建國還是硬把他塞到樓下趙家去了。
昨天趁着太陽好,範俠和舅舅兩人特意抱出了一床新棉被,在走廊裏曬得香香的,床單和枕套也換成了新的,就等着今天寧小北“大駕光臨”呢。
“老大你睡裏面,我睡外頭。有壞人來我保護你。”
範俠坐在床邊,指着靠牆那邊新鋪的棉被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你保護我什麽?難道半夜裏還有人闖進你家來抓我?”
寧小北把裝着他貼身衣物的小書包擱在椅背上說道。
“再說了,那個常樂蘊的爸爸都被抓進了,哪裏來的壞人。”
是的,因為常偉強無辜毆打中學生的那天,有熱心路人直接報了警。派出所的民警同志趕到之後,直接把人給帶走了。
這下倒好,常爸爸應該也不用擔心過年被人追債了,因為他要呆在拘留所裏好好交代交代自己的問題,比如打人,比如騷擾前妻,還有賭博之類的惡習。沒有個五天、十天應該出不來。
現在正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嚴打”的時期,為了保證過年期間市民的安全,全市的民警都在抓緊維持治安。常偉強這是屬于自己送上門給派出所沖業績。
“反正,反正我舅舅說了,讓我保護你。”
範俠不好意思地摸着後脖子說道。
上回寧小北受輕傷,他自己屁事沒有。他回家之後被趙景聞拎着耳朵訓了半天,說他廢物蛋子一個,白長那麽大個子,到頭來連好朋友都保護不了。
範俠痛定思痛,寒假開始後每天跟着舅舅鍛煉。
每天起床後先沿着工人新村小區的馬路跑一圈,然後壓腿,拉筋,掄啞鈴。舅舅說等他再大一些,就帶他去健身房見見世面,裏面的人不論男女各個都是“模子”,随便找一個出來胳膊都比他大腿還要粗,身上的肌肉比石頭還要硬,聽得範俠向往不已——原來世外高人不在山上,在健身房裏。
“對了,阿茲後來找到了麽?它是不是自己跑走了?我聽說貓發春就會到處瞎跑。”
範俠過去只要去建德裏的老宅,就要和阿茲貓玩一會兒。他手賤,喜歡拉阿茲的尾巴,然後被阿茲轉身一頓狂撓。屢屢如此,樂此不疲,算是這一人一貓的固定相處模式了。
“阿茲才不會瞎跑呢,應該是遇到什麽事兒……不過阿茲福大命大,一定會回家的。”
寧小北肯定地說道。
他這兩天幾乎天天都回建德裏,一方面是探望卧床的奶奶,一方面是在附近尋找阿茲貓。
寧小北拿着從食品商店裏買來的“舟山魚幹”在建德裏周圍轉了不知道多少圈,一群各式各樣的家貓野貓聞到香味後紛紛跟到他的腳後跟來打轉,就是沒見到阿茲貓的蹤跡。
“小北啊,我覺得我舅舅說的對,等到大年初一,我們應該一起去玉佛寺燒香,去去這一年的晦氣。”
範俠刻意壓低聲音說道,“我舅舅說他最近跑生意也不順利。今年我們兩家都太倒黴了,年底了還碰到各種倒黴事情,所以要去廟裏上上香,轉轉運。”
“你一個中學生怎麽那麽迷信?快,把《寒假生活》拿出來,讓我檢查作業!”
寧小北哭笑不得地說道。
“檢查作業?可是寒假才放了幾天啊,我還沒動筆呢。”
範俠大吃一驚。
“寒假作業這種東西,難道不是放假的頭三天就全部都寫完的麽?你還打算過完年才開始動手?”
寧小北說着,站了起來,直接去掏範俠的書包。
“快,今天你必須給我至少做完三分之一,把筆拿起來。”
“寧小北,你還是回樓上去吧!我後悔了,我不想一天24小時面對你!”
“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橫豎我今天晚上就睡在這裏,你做不完作業別想上|床睡覺。”
“啊!讓我死吧!”
範俠“噗通”一聲,把腦袋埋進被窩裏。
兩個小兄弟正在房裏打打鬧鬧,只聽得外頭“砰”地一聲。
寧小北吓了一跳,範俠跳下床,奔進客廳,只見趙景聞站在桌子邊,滿臉戾氣。見到兩個孩子走出來,他疲憊地嘆了一聲,把躺倒在地板上的椅子扶了起來。
“舅舅怎麽今天那麽早下班呀?”
範俠歪着腦袋說道。
“趙叔叔,是出了什麽事兒了麽?”
寧小北認識趙景聞那麽長時間,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趙叔叔露出如此表情,不由得擔心起來。
“還是小北貼心……”
趙景聞恨鐵不成鋼地看了一眼滿頭霧水的範俠,伸手揉了揉寧小北的腦袋。
“廠子裏出了點事兒。廠長讓我通知你爸爸回廠裏一趟,晚上要開職工大會,我們要晚點回來。”
趙景聞說着,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一百塊,交到寧小北手裏。
“叔叔這就去建德裏找侬爸爸,晚上侬爸爸不能回來做飯了。你們倆去買肯德基吃吧。別去那些路邊小飯店,髒,回頭拉肚子就不好了。”
職工大會?
寧小北接過鈔票,心中一驚。
難道是……讨論下崗的問題?
————
“什麽買斷工齡?工齡怎麽買斷?不行,絕對不行的。”
聽了兒子的一翻描述,寧老太躺在床上不住地搖頭。
“可是媽,廠子領導裏說了,發完今年最後一個月的工資,明年可能就發不出工資了。”
參加完職工大會的第二天一早,寧建國坐在床邊,跟自家母親談及昨天晚上開會的情況。
寧小北昨晚一夜沒睡,今天一早就來到建德裏,趴在寧老太的旁邊,聽大人們講話。
“發不出工資你就別上班。反正你現在不是給那個什麽外國鞋廠畫圖紙,賺的也不少麽?比你在廠子裏的工資都要高了吧。”
別看老太太人躺在床上,家裏發生的大小事件她老人家知道的一清二楚。
寧建國低頭看了寧小北一眼,催促他下樓去看看鍋子上煮的給奶奶補鈣的黃豆豬腳湯怎麽樣了。
“你幹嘛?小北就留在這,廚房有小梅看着火呢。”
老太太拉住孫子的胳膊,拍了拍寧小北的手背,“我們小北不是普通孩子,你說的那些他都懂。說不定小北還能給你出出主意呢。”
“小北他一個中學生能知道什麽……好,好,他就坐着吧,我去樓下端兩碗紅棗湯上來給你們喝總歸可以了吧?”
寧建國哭笑不得地站了起來,下樓去弄吃的。
“好婆,侬怎麽好‘出賣’我呢?”
寧小北把嘴貼到老太的耳朵邊低聲說道。
雖然說這幾年跳槽、“下海”已經蔚然成文,國有企業職工私底下在外兼職已經不算什麽大事了。
但是寧建國老腦筋,總覺得被廠子裏的人知道了,他這個做師傅的帶頭“投機倒把”影響不好。所以廠裏除了介紹人小孫,沒人曉得。
如今小孫已經幹脆辭職跳槽到了那個外企單位去了,他本來一心想着能把寧建國挖過去,師徒兩人有錢一起賺。誰知道師傅不同意,只願意幹兼職。
不過即便如此,光每個月去幫忙一兩次的“幫忙費”就抵得上寧建國一個月的工資了。
更別說現在小孫在那裏混得風聲水起,都已經是個小頭頭了。
這事兒寧建國都沒敢跟他親媽提過,只有趙景聞和寧小北知道,然後被寧小北“透風”給了老太太。
說真的,寧建國還挺慶幸之前聽了小北的話,沒有去外企上班的。不然他一到新公司,老娘就骨折,這可怎麽得了。
外企的領導可不像他們人事科的大姐和車間那麽好說話,聽說他媽病了,二話不說就批了假。另外車間裏,也只有他親手帶出來的的那些相處了十多年的徒子徒孫們,才能毫無怨氣地把他的那份活兒給幹了。
要是換了在新公司,可能麽?
“幹什麽?侬爸爸耳根子軟,心腸軟,是需要我們來給他把把關的。以後新房子那邊要是有事情,侬還是要告訴好婆的。”
這位在“現實世界”裏總是對孫子很冷淡的老太太,現在和寧小北早就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反正,不管怎麽說,我寧願侬一直停薪留職下去,至少侬的編制還是在服裝紡織系統裏的。什麽‘買斷工齡’,給多少錢都不幹。買斷了,那從此以後就是‘社會人員’了,就是‘盲流’了,絕對不行的!”
喝着甜甜的紅棗桂圓湯,老太太做主,最後把這件事情一錘定音了。
寧小北端着碗,看着寧建國滿身疲累,低頭嘆氣的模樣,腦袋裏浮現出了四個字:年關難過。
作者有話要說:
範俠:舅舅舅舅,我明天可以和小北一起困覺了。
趙景聞:恩……
範俠:舅舅舅舅,小北會喜歡我的小被子,小枕頭麽?
趙景聞:會吧……
第二天
範俠:舅舅舅舅,小北身上好香啊
趙景聞:賣孩子了。買沒人要的舊孩子,熊孩子,黑孩子了。三分錢一斤,買一斤送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