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鄉村風情別樣好3

洗了澡,在外面看了會電視,拿出一天都沒碰過的手機,手機上有來自10086的信息,是花費充值成功的信息。

林皓熙看着手機屏幕,唇角勾了勾。編寫了一條只有兩個字的信息:謝了。

收件人是李毅。

手機顯示發送成功後,林皓熙收起了手機,看着旁邊的宋宇輝問:“你幾點睡覺?”

“九點。”

電視上一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結局後,時間正好是九點。在外面乘涼的兩位老人家進了屋,準備睡覺。

林皓熙回了房,打開今天才充了電的手提電腦,手指在鍵盤上敲字。

将近十一點的時候就關了電腦,準備睡覺。大概是喝多水,有點想去廁所。林皓熙想起那個建在豬欄旁邊的茅廁,一點也不想去。

但是總不能憋一晚上,咬了咬牙,還是得去。

還好自己帶了手電筒,輕手輕腳地開了房門,到了堂屋,接着手電筒的光看到飯桌旁邊躺了一個人。林皓熙一開始還吓了一跳,看清了是宋宇輝後,才冷靜下來。

林皓熙走過去,拍了拍他,宋宇輝醒來,被突兀吵醒也不耍脾氣,單手撐着身子坐起來,有些詫異地看着他,“哥?”

林皓熙壓低聲音問:“怎麽不去床上睡?”

被問到這個問題,宋宇輝明顯遲疑了一下,“我在這睡挺好。”

聽到他這個回答,看到他身上的一張被單,林皓熙才知道什麽原因。自己的那間房就是宋宇輝的房間,他把自己的房間讓給了他,就打算自己在這堂屋裏面,用幾張長凳湊合着。

林皓熙正色說:“等會回房,跟我一塊睡。”

“哥,不用,我在這就挺好。”

Advertisement

“別說廢話,等會跟我一塊睡。”他直起腰,對着宋宇輝甩了一下頭示意,“我想上茅廁,你去不。”

宋宇輝下了‘床’,穿上拖鞋,“我跟你一塊去。”

兩個人開了門出來,外面一片漆黑,蟲鳴的聲音頓時變得清晰。對面的山黑壓壓地一片,借着天上的一輪彎月還能看清點輪廓。

豬欄裏傳出綿長呼嚕聲。宋宇輝握着手電筒在外面等,背過身,手電筒的光往茅廁裏面照。光透過茅廁的縫隙,還能照到一點。

林皓熙快速解決後,從茅廁出來,“我給你照着,你去。”

“嗯。”宋宇輝把電筒交給林皓熙,進了茅廁。

兩個人回到屋裏,宋宇輝還想繼續睡在堂屋,被林皓熙拉住,“去房裏睡。”

宋宇輝并不是介意跟林皓熙一起睡,他是怕林皓熙介意,畢竟城市裏來的孩子。

宋家有三間睡房,兩位老人家一間,原本剩下的兩間是給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的,大兒子結婚後自己建了房子,女兒嫁了出去也就是潑出去的水。至于宋宇輝的父母,該是外出打工去了。家裏頭就只剩下兩位老人家和一個孫子。

林皓熙住的是宋宇輝的房間,家裏剩下的那一間房沒有床,太久沒人住就成了倉庫,儲放着稻谷、番薯、腌菜壇之類,擺滿了整個房間。

宋宇輝跟着林皓熙進了房,林皓熙讓他睡裏面。

宋宇輝說:“哥,還是你睡裏面,我早上早起,怕吵到你。”

“你一般幾點鐘起床?”

“六點。”

林皓熙:“……”

于是他默默地睡了裏面。兩個人躺下之後,中間還有很大一截空位,顯然是宋宇輝只占了外邊一點位置。

林皓熙伸手在中間的空位拍了拍,“往裏面移點。”

宋宇輝聽話地往裏面移了點,也就移了那麽一點。

林皓熙問:“你是不是不喜歡跟人一塊睡?”

“不是。”他立即答。

“那你離我那麽遠幹嘛?”

“我……我睡外面,位置夠了。”宋宇輝說。

“別掉下去。”

“不會。”

宋宇輝睡覺很安分,不打鼾,不磨牙,不亂動,呼吸也很淺。

農村裏的夏夜就算沒有風扇空調也不熱,一夜睡下來很安穩。

林皓熙睜開眼睛的時候,宋宇輝已經起床了,自己正睡在中間,離床邊也就三十厘米的距離。也許昨天自己睡着睡着就往外邊移了點位置,宋宇輝就只占着外邊一丁點位置。

起床,出了門。本來以為宋宇輝出門去幹農活,卻意外地在夥房看到了他。他坐在一張二十厘米高的小木凳上,手上的砍柴刀一下,比人還高的柴火斷成兩截,一截一截往竈裏塞。

林皓熙很自然地在他旁邊蹲下,“你在煮什麽?”

“糯米。”

林皓熙撿起宋宇輝剛砍好的一根柴往竈裏塞,“是早餐麽?”

“不是,釀酒的。”宋宇輝偏頭看了看他,“哥,你還沒刷牙洗臉吧?”

“沒,這就去。”林皓熙站起來,往夥房走出去。

洗臉刷牙後,随便吃了點飯。宋宇輝那邊的糯米也蒸好了,宋奶奶負責釀酒。蒸好的糯米倒在簸箕上,糯米的香味氤氲着整個堂屋。

圍着圍裙的宋奶奶捏了兩個糯米飯團,給林皓熙和宋宇輝一人一個。

宋宇輝說往飯團塞點腌菜,會更好吃。林皓熙想起了韓國飯團,但比起韓國飯團,他更喜歡吃這具有農家風味的糯米飯團。

這農村裏的酒都是自家釀的,平日裏吃飯前,兩老都是要喝上一碗白酒。

釀糯米酒的工序不多,蒸好了糯米,晾涼了後撒點酒藥,裝進酒壇子裏,中間挖個洞,撒點白開水,過個三天就能基本成形。

兩老人家平時愛喝白酒,用米飯或者番薯釀的。糯米酒甜酒,适合年輕人喝,宋奶奶也是為了招待林皓熙才釀的。

住在這大山裏,交通不方便,最近的小店就是村口的一戶農家,随随便便在家裏弄了個貨櫃,賣些油鹽醬醋,再弄點小孩子喜歡的糖果,也就成了全村唯一的商店。

但生活用品,大家還是喜歡去鎮上買。隔上一段時間,就步行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去到鎮中心的集市。随着時代的進步,也有些開摩托車的,但山路十八彎,開着車也要小心再小心。

早上去,下午才能回來,回來的時候背簍後面總是滿滿地一背簍東西,或是新買回來的衣服,或是些生活用品。

也有些農家會弄點東西去賣,自家曬的幹筍,又或者是在山裏采來的藥材,去集市上賣了點錢,再用這點錢買點自己需要的東西帶回來。

山裏的孩子看似沒什麽零食吃,實則吃的東西比城市裏的孩子多得多,也營養得多。随便去一趟山上,總有應季的野果,或是酸的,或是甜的,也有些酸甜的。

門口或者後山上栽的桃樹李樹楊梅樹,已經夠全村人吃。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在山裏的孩子,宋宇輝熟知農村裏的各種美味。煮飯的時候,等到水沸騰後,就能把多餘的米漿倒出來,加點白糖調味,喝起來甘甜甘甜,入口一股濃稠的米香,回味無窮。

剛從地裏掰回來的嫩玉米用木棍串起來,放在竈邊借用文火烤熟,飽滿的玉米籽上帶了一點黑色,趁熱吃起來,甜翠之中有帶着焦香。

還有一道美味,也不知是誰開創的。在離門口不遠的山坡上種了一種植物,根能入藥,巴掌大的葉子摘過來洗幹淨,像包荷葉粽一樣把切碎撒了鹽的雞翅膀或者是田雞包進去,用一根粽葉包裹地嚴嚴實實,連着葉子一塊埋進竈裏的土灰裏。

等過一段時間夾出來,雖然布滿了草木灰,但一打開被燒焦的葉子,裏面的肉香味混合着植物的芳香,萦繞在鼻尖揮之不去。

用這種方法燒出來的肉,肉質鮮嫩,是真的入口即化,且帶着葉子本身的一種香味,味道上有點野。

在這與世隔絕的大山裏,美味随處都能找到,哪怕只是一棚纏繞在灌木叢上的藤蔓。也不知這種植物的名稱叫什麽,林皓熙站在旁邊,看着宋宇輝把藤蔓上的疙瘩剝開,藤疙瘩裏躺着一只或者兩只肉嘟嘟的白色蟲子。

這種蟲子沒有多餘的觸角或者是羽翼,看來看去,整個胖嘟嘟的身體就像是一個蠶繭。除了眼睛和嘴巴所在的地方能分辨是頭。

宋宇輝努力了半個小時,足足從那一棚藤蔓裏剝出一飯碗。

這種蟲子要煎着吃,放點油,文火翻炒幾分鐘,或是撒點剁碎的青椒,添點辣味。

這種蟲子的蛋白質含量高,也有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