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二 她不會有事也不會輸的!……

作為統帥,需要更懂得大局。

若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但往往現實中這種情形少見,總是要真刀真槍拼殺之後,才能分出勝負。

政事堂中,數位大臣聚集在一起,他們連夜被召進宮,便是為了突厥南下的事情。

趙如卿對着輿圖,露出了深思神色。

“突厥有二十萬雄兵。”闵頤說道,“周稼三人能退守在禦城,已經是三位大将調兵遣将十分難得了。”

“守衛雲京如今有多少兵馬可調動?”趙如卿目光仍然膠着在輿圖上,若有所思地皺着眉頭,“一萬?一萬五?”

“一萬。”在一旁沉默了許久的另一位大臣洛鼎開了口,“若是突厥人要強攻……恐怕雲京守不住。”

趙如卿飛快地思索起來。

就算突厥的二十萬雄兵全是吹牛吹出來的,那也遠比一萬要多。

若是硬碰硬,恐怕不是什麽好的選擇。

難道要撤出雲京?

那豈不是笑話?

代朝立國才多久,就要丢棄京城而逃?

那麽要如何才能化解這一場危機?

或者說,要如何才能止住突厥人再繼續朝南來?讓他們知難而退?

多年帶兵遣将的經驗在腦海中閃過,兵法兵書中的計謀擺在了眼前。

她擡眼看向了闵頤和洛鼎兩人,問道:“疑兵之計可行?”

這兩人對視一眼,他們已經從自家女皇臉上看到了熟悉的、将要幹一件大事的、躍躍欲試的神色。

“陛下準備如何做?”闵頤謹慎地問。

“朕帶上兵馬,親自前往禦城。”趙如卿面上神色是沉穩的,“叫周嘉三人再狙擊他們一回,只要讓突厥人覺得南下再無把握便足以。”

“這太過冒險。”洛鼎沒等趙如卿把話說完就搶着開了口,“陛下,您如今已經是陛下,不再是從前了。”

“也唯有朕能叫他們知難而退。”趙如卿道,“或者你們還能想出什麽更好的法子來?”

殿中大臣們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又都沉默了下去。

從前便是趙如卿帶着的兵馬打突厥人打得最兇,當初趙蒼與突厥人簽訂的和約,也是在趙如卿大敗突厥之後才得了一個相互不侵犯的保證,就算是如今能征善戰的周嘉秦琳黎薛這三人,也不足夠對突厥人産生想要退兵的威懾。

所以趙如卿這法子雖然險,但又顯然會管用。

可現在趙如卿是皇帝了,他們敢讓皇帝去冒這個險嗎?

萬一突厥人不管不顧就是要動手,這兵力懸殊,又要用什麽來一戰到底?

“請陛下三思。”沉默了一瞬之後,闵頤還是開口了,“若有意外,該如何是好?”

“朕已經決定了。”在行兵布陣之上,趙如卿永遠是最果斷果決的那個,“準備兵馬,再拟旨給周嘉三人,準備狙擊突厥大軍,朕三日後便要到禦城。”

皇帝要禦駕親征,絕不可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禦城距離雲京雖然不算太遠,但也有三日的路程。

趙如卿要三日後就到禦城,便意味着一天之內要把所有的準備都做到位。

于是都等不到天亮,各處便行動了起來。

京郊幾處大營漏夜集結,盔甲馬匹兵器糧草都開始準備。

顧蘭之也在三更時候被敲了門叫到了宮裏去,讓他幫忙準備文書之類的事情。

朦朦胧胧跟着人進了宮,見到宮中燈火通明的樣子,還聽說趙如卿準備出征去打突厥,他才猛然驚醒過來,拉着旁邊一道進來謄寫文書的人問了兩遍,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的确不是因為沒睡醒而聽錯。

“陛下出征,現在立刻就走?”他低聲問旁邊的人。

“應當是。”那人一邊謄抄着各種文書,一邊回答道,“不過現在兵馬應當還沒點齊。”

“陛下、陛下一個人?”他握着筆的手都有些顫抖了,“沒有其他将軍一起嗎?”

“禦城有周将軍他們在呢!”那人倒是很有信心,“咱們陛下百戰百勝,既然是要親征,便是有十足把握的!”

顧蘭之聽着這話,倒是後知後覺想起來趙如卿那驚人的戰績,自從她跟着太上皇趙蒼起兵,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戰無不勝,代朝的大半江山都是她打下來——這麽想,她現在帶兵去打突厥,似乎也并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但,他卻又覺得不一樣。

他當然知道趙如卿的赫赫戰績,那時候他不知道趙如卿就是自己找尋了多年的愛人,他不用關心她作為一個人在這樣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是否安然,可現在……

他的手抖得有些停不下來。

一旁那人看了他一眼,包容地笑了笑,擡手遞了杯茶給他:“哎,也沒什麽大事,君佩,你知道咱們陛下是女戰神,她不會有事也不會輸的!”

“是、是啊……”顧蘭之接了茶杯,灌了兩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一片濃黑——這應當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了吧?

他站起來,随口扯了個理由說要去方便,然後出了內殿,随手拉住一個內侍問了問趙如卿現在在什麽地方。

“陛下和幾位大人都還在前頭政事堂裏面呢!”內侍見是顧蘭之,便笑着回答了,“顧大人若是要見陛下,還得要等一會兒。”

“那、那請公公替我等會通傳一聲。”他掏出一錠銀子交給那內侍。

內侍接了銀子,爽快地答應下來。

顧蘭之朝着政事堂的方向看了一眼,徐徐吐出一口長氣,轉身重新回去謄錄文書。

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面的天終于開始泛白,東邊有金紅色浸染了雲彩。

一個內侍從外面進來,笑着向顧蘭之道:“顧大人,陛下讓您過去。”

顧蘭之揉了揉酸脹的脖頸,站起來跟着那內侍往前面政事堂去。

進到政事堂中,他看到趙如卿正對着桌子上輿圖若有所思,于是放輕了腳步,一時間都不敢吭聲。

趙如卿擡眼便看到他進來,便放下了手中的筆,擡手免了他行禮:“聽說你求見,是有什麽事情與朕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