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十一 過去種種不值得她再多想了……
德妃上前來,嬌嬌柔柔地躬身行禮。
趙如卿坦然受了,卻看向了一旁的宮人,道:“太上皇心軟,所以容得你們糊弄,朕卻由不得你們這樣胡來。一人下去打十板子長長記性,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周遭一靜,宮人們也不敢喊冤,只乖乖地被拖到旁邊去了。
德妃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蹲的身子搖晃了一下,擡頭看向了趙如卿,眼中全是愧疚和歉意:“五娘、若是你對姨媽有什麽不滿,盡管說便是了,何必為難這些下人。”
“說話之前不妨再多用腦子想一想。”趙如卿笑了一聲,目光冷漠地看向了她,“姨媽?”自從她登基開始,德妃避着她已經很久了,現在出現在她面前,難道是以為從前的事情已經一筆勾銷?
德妃用力咬住了下唇,緩緩地跪在了地上,低聲換了稱呼:“聖上。”
“朕覺得你很想去陰曹地府陪你那兩個兒子。”趙如卿不緊不慢地說着,“你也并不是很感激朕的父皇為你求下的一線生機。”她看着德妃整個身子顫抖起來,面上露出了一絲嘲弄的笑,“或者你早就想去和朕的糊塗母後再敘你們那虛僞的堂姐妹之間的感情。”
德妃慢慢握緊了拳頭,許久才鎮定下來,好半晌都沒能說出話來。
“朕不喜歡你出現在朕的面前,也不喜歡聽你說話。”趙如卿不再看她,“希望你記住這些,也記住你的兩個兒子是怎麽死的。”
說完這話,她也不再多停留,轉身便上了一旁的龍辇,命人往乾元宮去了。
她與德妃之間,自從她記事開始便是針鋒相對的,太過久遠的事情暫且不提,便只說在當初趙勇和趙謀兩人對她設下殺局的時候,她就想要讓德妃跟着他們倆一起去了,只奈何趙蒼保了她,她不願意為了這種事情和趙蒼有什麽矛盾,便饒了她。
當然,她也知道為什麽趙蒼要保下她,有時候做皇帝就是需要名聲,她那時候若是沖動地把德妃給砍了,她便沒那麽輕易能坐穩這個皇位——這世上對女人的攻讦向來名目多端,趙蒼是替她緩和此事,她知道趙蒼是為了她好。
她的父親趙蒼對她來說,是一個幾乎稱得上完美的好人,他對她比對他的那些兒子更好,他給予她想要的一切,在他的子女之間有矛盾的時候總是先站在她這一邊,他并不完全只是溺愛,他對她有耐心講道理,把這世上所有一切都講得清楚明白,他教她讀書教她領兵教她為人處世,最後甚至算是主動退位來周全她想要登基為帝時候可能産生的各種質疑。
趙蒼對她是無可挑剔也無可指責的。
可每每想到這些,她也便會想起自己的生母秦氏——已經死了、已經被追封為趙蒼皇後的那個女人。
她對自己的生母秦氏的印象并不算太好,原因倒是很簡單,她的生母秦氏更偏愛德妃——那時候她還不是德妃,在府裏她被稱為小秦夫人——她生下的兩個弟弟。
沒有什麽比得不到親生母親的疼愛更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小時候她會自我安慰,反正外祖母疼她,祖母也疼她,父親也最疼她,所以母親疼愛弟弟不喜歡她,應當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若她一輩子都是小孩子,這麽自我安慰便也就過去了。
人總會長大,也總會知道萬事總有一個緣由,她幾乎很快便從外祖母和祖母那邊的只言片語中明白了她的母親為什麽弟弟更好,對她反而只是平平。
因為那兩個弟弟,便是她的堂妹小秦氏為她生的。
在她的母親接連失了四個男孩,只剩下她一個女兒之後,她便把一直在府裏呆着安慰她陪伴她的堂妹小秦氏接進門,給趙蒼做了側夫人,她與小秦氏已經做了約定,将來小秦氏生的兒子就算是她的親子,果然小秦氏進府之後一舉得男,她的母親秦氏便把她生下的男孩視若己出,教她生下的孩兒喊她母親,小秦氏謙恭,并不會因為生了孩子就驕傲,她總是安安靜靜溫溫柔柔不争不搶,與秦氏相比,她是那麽柔弱無依。
這件事情究竟是對是錯,她無從評判,若從長輩反應來看,外祖母和外祖父是不贊同的,祖母更是因為這件事情指責過趙蒼許多次。
她不知道那時候趙蒼是如何态度,也不知道秦氏到底是怎麽想,只知道她後來就被外祖母接到了身邊,一直長到十二歲,外祖母去世了,才回到趙家。
在她離開趙家的這些年月,小秦氏生下了三子一女,秦氏如願以償有了底氣有了依靠。她看到她回來,便教導她要對弟弟好,因為他們将來會是她的依靠,她說,女孩兒将來就是要有兄弟撐腰的。
說這話時候,小秦氏就會在旁邊附和,她便會說,五娘不在家裏這幾年,還是和兄弟生疏了,既然回來了便要好好相處。
她不需要什麽兄弟撐腰,也不打算與他們好好相處。
她那時候看到她們心裏充滿的都是厭惡,整天想着的都是偏激的事情。
如果不是趙蒼那時候偏向她,或者她便會在某一個憤怒難忍的午後做出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而現在回過頭來再想想這些事情,她會發現她對德妃的厭惡或者是來源于她的母親。
也或許是趙蒼。
坐在龍辇上,她回頭看了一眼重華宮的方向。
亭臺樓闕,燈火通明。
過去種種不值得她再多想了。
她忍不住輕笑了一聲,擡眼看向了已經近在眼前的乾元宮。
下了龍辇,才剛剛站定,便見着一個內侍匆忙從政事堂方向捧着奏折匣子跑了過來。
“陛下,秦将軍急報。”內侍把奏折送到了她手邊。
趙如卿眉頭皺了皺,打開匣子把裏面的戰報取出來:周稼攔不住突厥人已經後撤到了禦城,現在三人已經會合,正在商議要如何行事。
禦城。
趙如卿閉着眼睛想起了禦城的方位,過了禦城再往南,便要到雲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