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世子回歸,婚期提前! (1)
“娘…”
師心彤一直守在床邊,見她睜開眼睛,眼淚立即就下來了。
再多的隔閡龃龉,生死之前,也都煙消雲散了。剩下的,只有血緣至親的牽絆。
陳氏面色蒼白,眼神還有些渙散,目光觸及她淚痕滿面的臉,微微一怔。
“哭什麽?”
師心彤無語凝噎。
“我是不是…睡了很久?”
許是生命垂危,她的聲音少了往日的淩厲張狂,沉澱成風平浪靜後的淡定,亦或者疲倦後的認命。
“是。您睡了很久,好久好久…”
師心彤眼眶含淚,用力點頭。
“是嗎?”
陳氏呼吸輕緩,“怪不得…”
她微弱的目光緩緩移動,語氣多了幾分希冀和渴望。
“你父親呢?他來了嗎?”
師心彤感應到她抓着自己的手微微一緊。
淚水又不自覺的滑落。
Advertisement
“嗯,父親來了…”
她轉頭看向門口,只見門簾一掀,颀長的身影走了進來,儒雅俊秀的容顏漸漸清晰。
陳氏渙散的目光驀然一亮。
“侯爺…”
她松開女兒,顫顫的伸手過去。
師遠臻走過來。
師心彤擦了擦眼淚,自動起身把位置讓給他,自己則默默站在一旁。
師遠臻握住陳氏的手,這才發現她的手骨瘦如柴,輕輕一握就似要碎裂。再見她虛弱蒼白卻滿眼見到她的歡喜戀慕,心中不由浮現淡淡惆悵和嘆息。
“侯爺,你終于還是來了。”
陳氏眼中含淚,臉上卻露出喜悅的笑。
“你已經,很久…很久沒來看過我了…真的,好久,好久…”
師遠臻垂眸望着他。
退去了華服美裳,洗去了淡脂朱唇,摘去了金釵玉簟,還其本來面目。
清秀,而微微蒼老。
但她不過三十出頭,卻已耳鬓帶霜,眼角皺紋細細卻觸目驚心。
他有些恍惚。
這個女人,是他的妻子,他不愛她,卻娶了她。給了他正室的名分和榮耀,卻不曾給予她絲毫的溫情脈脈。
他記得她所有的蠻橫陰毒,卻從未記清,她最初的模樣。
這些年來她的改變,是否也因他的涼薄和無情?
他忘不了和前妻那段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感情,并因此理所應當的辜負了另一個女子的青春韶華。
“其實我知道,你從來就不喜歡我,我甚至…連替身都算不上…”
師遠臻嘆息一聲,“別說了,是我對不起你。”
“呵~”
陳氏輕笑一聲,眼裏淚水卻如泉湧般落下,他顫抖着唇,哽咽的說道:“這麽多年,你從來就沒對我說過這三個字,從來沒有…因為在你心裏,你所有的思念和不舍,都給了另一個人。因為她占據了你的心,其他人,便是愧疚,也是奢望…這些年來,你對我笑的次數…屈指可數。就連心彤出生的時候,你都沒笑過…我以為,因為我沒有給你生個兒子,你才厭棄我。所以,我不喜歡心彤……”
師遠臻沉默以對。
原來多年的無視和厭棄,竟源于此!
師遠臻緩緩擡頭看向捂唇哭泣的小女兒,眼裏終于浮現痛楚之色。
“十七年,我嫁給你十七年,把最好的年華都給了你。卻終究等不到…你忘記她…所以,我把自己變成了…不是自己的自己…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多看我一眼…”
眼角酸澀,心也跟着澀澀的疼。
“我輸給一個陌生又熟悉的人,我的女兒,也比不過她的女兒…我不甘心,所以恨…我做了那麽多,其實就是想證明,我的女兒,并沒有那麽差…她也可以成為你的驕傲…”
師遠臻閉了閉眼,神色蒼涼。
“到頭來發現…還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心彤,我對不起她…”
“別說了,娘…”
師心彤跪下來,淚如泉湧。
“別說…”
陳氏呼吸微弱,眼裏淚光伴随着遲來的,屬于母親的慈祥柔軟,落在唯一的女兒身上。
“這輩子,我唯一值得慶幸的,竟是…你不曾與我一般背負怨恨和不甘…你是個好女兒,可我…不是個好母親…”
師心彤哭得撕心裂肺,握着她的手用力搖頭。
“不,不是的,不是這樣的,娘…”
所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陳氏一生都在追逐榮華富貴,和永遠不屬于她的那份真摯情感。以至于性情扭曲,面目可憎。
然而到了最後,生死線上大夢一生,方知過往點點滴滴,不過黃粱一夢。
大起大落換來大徹大悟,悔不當初。
“侯爺,我自知卑微,可我想在你面前有那麽一丁點驕傲,讓你至少高看我哪怕一分。所以,這麽多年以來,我從沒求過你。但是今天,我摒棄我在你面前最後的自尊與驕傲,請求你…照顧好心彤,讓她嫁個好人家,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安喜樂。千萬別跟我一樣…求你…她是我唯一的女兒,我從來不曾善待過她,求你…讓我能夠在彌留之際,對她稍做補償…好不好…”
她知道女兒孝順,自己死後女兒必定守孝。三年,只怕早已物是人非。她的女兒沒有師心鸾的絕色容貌和才情,再是出身名門,十八歲只怕也難嫁了。所以,她得最後為女兒争取。她一直知道,她的丈夫雖不愛她,卻是個有情有義的人。縱然偏心長女,也不會對其他女兒不聞不問。
“娘…”
師心彤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您別說了,我求您別說了,我不恨您了,真的,不恨了…您好起來,看着我出嫁,我還等着那天您給我梳頭…您從來沒有為我梳過頭…”
“傻孩子…”
陳氏也想哭,但她的時間不多了,最後的告別,不能都用在眼淚上。
“新嫁娘的頭,都是由一生順遂的人梳…我這一生…罷了…”
她微微搖頭,眼眸半阖,已不願再道只言片語。
“侯爺…”
“嗯。”
師遠臻知道她最放不下什麽,“放心吧,心彤也是我的女兒,我不會讓她受委屈的。她孝順恭謹,與心鸾一樣,都是讓我驕傲的女兒。”
陳氏笑出了眼淚,仿佛從他這句話找到了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價值。
“謝…謝謝…”
“娘…”
師心彤趴在她身上,哭聲悲痛,撕心裂肺。
門口,師心鸾将這一切盡收眼裏。
“為什麽這麽做?”
她身側站着師挽君,素來溫柔典雅最是仁慈的她,卻不曾為屋中母女情深的二人有任何觸動。
“我以為,你應恨極了她。”
明人不說暗話,師挽君沒有否認自己在今日事件中的手筆。
師心鸾神色有些冷,“那是我和她之間的恩怨,無需旁人來插手。”
師挽君默了默,道:“我不覺得,你會希望她生下這個孩子。”
師心鸾低笑一聲,眼神涼薄。
“她有沒有孩子,小姑姑心裏不是一清二楚麽?”
“你果然知道。”
師挽君似訝異又覺得理所當然,嘴角抿出微微笑意。
“那麽,你也該知道,就算我不動手,她也是活不了的。”
“小姑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怕連大伯母都蒙在鼓裏,她又如何是你的對手?”師心鸾語氣淡漠,“不過我很奇怪,小姑姑與她應沒有冤仇,緣何要取她性命?”
師挽君抿了抿唇,輕嘆。
“心鸾,你無需對我有如此大的敵意,我不會害你。”
“或許吧。”
師心鸾神色淡淡不知是信還是不信。
陳氏根本沒有懷孕,只不過是用了藥物,致使她的脈象看起來似喜脈。那天她來翠松院,就已有所察覺,卻沒有戳破。陳氏早已被禁足,身邊的人也基本被打殺殆盡,沒有人肯為她出謀劃策。
所以她的假孕,必有高人相助。
這個人必然懂得醫理。
大夫人肯定不可能幫陳氏,剩下的會是誰?她第一個就想到了師挽君。這個女人隐藏在侯府,不知是何來歷,又有何目的。
最初她懷疑師挽君與陳氏同氣連枝,故而才會在陳氏診出有孕之時對她多番勸告暗示她不要對陳氏心懷怨恨。但這個孩子不存在,要麽設計流産要麽十個月後貍貓換太子。
在沒有明确師挽君的真正目的之前,她沒有輕易下定論,而是選擇試探。
她給師心彤暗示,再去刺激師心怡。師心怡必然會想方設法讓陳氏滑胎,若師挽君阻止,那必是和陳氏統一戰線。若觀望,或者暗中推動,那就是真的想要陳氏死。
但有一點她始終不明白,師挽君能掩人耳目幫陳氏假孕,想讓陳氏死也易如反掌,為何還要借他人之手?尤其是師心怡。
陳氏,師心怡。
這兩個人都與她有仇。
她開始猜測,師挽君或許真的是在幫她?
“心鸾。”
師挽君輕輕道:“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師心鸾不語。
陳氏已是油盡燈枯,抓着師遠臻的手,渙散的目光出現了幾許愧疚。
“侯爺,對不起,我騙了你一件事…”她顫顫道:“其實我沒有懷孕,我只是…不想被趕出去…”
師遠臻和師心彤都神色震驚。
“我這輩子作惡多端,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報應…”陳氏氣息越來越弱,“侯爺,你要…要小心,這侯府有…有人心懷不軌,我雖不知那個人是…是誰,但可以肯定,這個人隐藏在侯府,必…必有所圖…”
她緊緊抓着師遠臻的手,眼神緊張而急切。
“是…是個女…女人…”
“素容。”
師遠臻眼見她瞳孔渙散唇色全無,面色微變,忙對外喊道:“大夫——”
“侯爺,找出她,找…”
陳氏呼吸急促,一句話未說完,忽然眼睛睜大,顫抖的雙手慢慢恢複平。然後,她閉上了眼睛,手也跟着垂下…
“娘——”
師心彤悲痛欲絕的呼喊,喉嚨也似要跟着被撕裂。
老夫人剛聽完紅嬰之前未說完的話,神色怔怔,還未回過神來,驟然聽見這一聲嘶喊,頓時如夢驚醒,立即起身,朝着內室走去。
老夫人看着這一幕,再無心去追究陳氏的假孕欺騙。
……
京中還在為景陽侯府的案子鬧得人心惶惶,陳氏的喪事自然不能大辦,只請了她的娘家人過來吊唁。
陳家非京城人士,陳父官位又不高,即便攀上武安侯府這門親事,也并未因此得益官途,只不過臉面有光罷了。他膝下子女不少,卻都不成氣候,如今最有出息的女兒死了,他頓時覺後半生也再無任何期待了。
相較于他的權衡利弊,陳母卻摟着外孫女哭得悲痛欲絕。
“心彤啊,可憐的孩子,你才十六歲,就沒了親娘,以後可怎麽活啊…”
師心彤早已哭得眼圈兒通紅,生母去世的悲痛大過一切,也不曾察覺到她哭聲中的暗示,跪在旁邊的師心鸾和師心雲心如明鏡。
師心鸾神色淡漠,不為所動,師心雲卻不由得皺眉。
陳母還在哭,“你娘素來身體康健,這才懷孕不到兩個月,怎麽就小産了呢?京城裏的名醫那麽多,竟無一人能救得了她性命。我可憐的女兒,你死得好冤啊…”
言外之意,陳氏之死必有蹊跷。
師心雲抿了抿唇。
為了侯府的名聲,老夫人和師遠臻只對外宣稱陳氏是不慎摔跤小産,導致大出血而死。
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陳母或許聽到了什麽消息,才會語帶悲憤,暗示侯府包庇罪犯。
老夫人和師遠臻都聽在耳裏,一個眉頭微挑一個眼神黯然。
縱然陳氏假孕,師心怡有害人之心卻是事實。此等大罪,老夫人卻只将她關進柴房,并未多加處置,這分明就是偏袒,陳家有理由喊冤。
陳家風評如何老夫人和師遠臻都一清二楚,陳父平庸無能,嫡子也碌碌無為,家底也不富裕,偏偏人口衆多,日子過得相當拮據。這些年靠着嫁入侯府的女兒打秋風的次數已數不勝數。今日在靈堂上喊冤,真心倒是不見得有多少,只怕還是為求一個利字。否則陳家大可對外放出謠言,逼師遠臻交出幕後真兇。
老夫人眼神微冷。
當初喬氏出身也不算太高,卻知書達理端莊優雅,喬家家風也甚為嚴謹。當初喬氏死的時候,喬家并未因此對侯府有任何指責或不滿。就連師遠臻續娶,喬家也并未因此對武安侯府有任何不滿。
陳氏出身不好,才貌德行都不如喬氏,這也就罷了。陳家卻因為女兒入了侯府便可雞犬升天,借着師遠臻的爵位,也得了許多方便之路。說得難聽點,就是賣女秋榮。陳氏固然冤死,但她活着的時候陳家待她又有幾分真心?不過利益至上罷了。如今陳氏死了,作為父母,不悲痛惋惜也就罷了,竟還想從中獲利。
簡直禽獸不如。
侯府家事,她自會解決,何曾輪到外人來插手?
冷言看着陳母的自導自演,老夫人并未作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直到喪禮結束,陳氏下葬,武安侯府也沒有因陳氏的死有任何其他的交代。這讓原本胸有成竹以為能從此獲利升遷的陳父,不由得心中忐忑,當夜便于老妻談起此事。
陳母冷哼一聲。
“武安侯府不給個說法,我就将此事宣揚出去,看他們師家還做不做人。”
陳父微微蹙眉,猶豫道:“這樣不好吧,師家雖算不得權貴之臣,卻也擔着侯爵。把他們惹急了,咱們會不會有麻煩?”
陳母聞言心中也難免有所畏懼,當初沒有去武安侯府大鬧,就是擔心被報複。以為武安侯府這種世家名門,最重顏面,為避免家醜外揚,怎麽着也會對他們給予适當的‘封口費’。卻沒想到距離女兒下葬已有數日,武安侯府那邊仍舊毫無動靜。夫妻二人難免有些惴惴。
“明日我過去一趟。”
陳母道:“心彤才和大理寺卿家的馮公子定親,素容去了,按照規矩,她得守孝三年。若對方因此為難退婚…”她薄唇緊抿,看着十分刻薄,“哼,都是嫡女,待遇卻天差地別。師心鸾一個及寡婦都能攀上北靖王府做世子妃,心彤卻只能嫁給一個毫無功名的公子哥兒,師遠心也太偏心了些。如今心彤沒了娘,武安侯府那些人還不定怎麽欺負她…”
陳父聽着妻子的抱怨,卻沒說話。
比起陳母的貪心,他卻很有自知之明。當年女兒入侯府雖為續弦,卻同樣是高攀,不也一樣做了十幾年的侯夫人?師心鸾雖是寡婦,但出身尊貴,又長了那樣一副好皮囊,再加上皇上賜婚,旁人縱然心中不平,也斷不敢對此有任何異議。外孫女心彤也稱得上美人,卻遠不如師心鸾的絕色。京城世家名門那麽多,更不乏才貌雙全者,勝過外孫女的不知凡幾。高門大戶有更好的選擇,自然就不會把目光投在相形見绌的外孫女身上。
況且大理寺卿家的公子,雖還不曾有官職,但也已考了秀才。明年會試若能取得好成績,也能在領一份不錯的差事。
心中如此想,口中卻沒說出來。
他深知妻子的性格,膚淺愚昧卻又野心勃勃,永遠認不清自己的身份。以為陳家出了個侯夫人的女兒,其他人也合該被萬人擁戴,嫁入王孫貴族,享受至高榮譽。
夫妻倆人心思各異,武安侯府也不平靜。
在陳氏過了頭七後,老夫人終于對被關入柴房的師心怡以及大房做出了最終處置。
逐出侯府,擇房而居。
這個結果,就連素來沉穩不驚的大夫人也面露愕然之色。
“母親,這不合理。心怡犯了錯,您懲罰她,我無話可說。但大嫂原本就謊言在先,這在侯府也是大罪。心怡年少莽撞,縱有私心,卻也罪不至此。”
老夫人神色陰冷。
“到底是她年少莽撞還是你這個當娘的貪心不足?”
大夫人目光微變。
“母親,此事我并不知情…”
砰——
老夫人怫然揮袖,桌上杯碗茶碟碎了一地。
師良立即跪在地上,道:“祖母息怒,小妹年幼無知,犯下大錯自應予以懲罰。但祖母若因此動氣傷了身子,卻是不值得。”
老夫人看着素來溫和謙恭的長孫,怒火漸漸平息,眼神卻浮現蒼涼失望之色。
“平彥,你自小沉穩內斂,孝順懂事,我和你二叔都對你寄予厚望,也曾想過立你為世子,望你能将師家門楣發揚光大,光宗耀祖。”
師良垂眸,恭敬而不謙卑。
“祖母言重,孫兒才學淺薄,見聞不足,萬萬當不起此等厚愛。”
他越是謙虛,老夫人就越是可惜。
“男兒志在千裏,有野心不是壞事,只要你有鬥志有抱負,就當得起這份野心。但身為我師家子孫,除了野心和抱負,還要有責任心。”
師良手指微動。
“孫兒愚鈍,不知祖母此話何意?”
老夫人搖搖頭,“我雖老了,卻不傻。心怡心術不正,你作為兄長,又豈會毫無所覺?或許你曾嚴厲訓誡,卻不曾斷其邪念,蓋因你有私心。她是你的妹妹,你縱惱怒她的不懂事,心底卻總會袒護她。正是因為你潛意識的縱容,才致使她劍走偏鋒,铤而走險,犯下如此大過。”
師良眼睫顫了顫,薄唇緊抿,卻沒反駁。
“孫兒只想知道…”他慢慢擡頭,俊秀的容顏溫和而深邃,語氣沉穩有力,“是什麽,讓祖母下如此決定?”
老夫人沉默一瞬,淡淡道:“你二嬸母去世的那一天,心怡偷偷買通監視她的丫鬟,給秦王府寫了求助信,被門房發現端倪截斷。信中內容,是讓秦王上書皇上,封你為世子。”
師良眸光剎那深黑如夜,一瞬間已明白所有。
大夫人臉色緊繃,眸光暗沉。
老夫人接過紅嬰重新泡好的茶,輕抿一口,道:“心怡是侯府的女兒,我不會讓她以命抵命。但她太過狹隘膚淺,永遠只想着她的小情小愛,自私愚蠢,從不顧及侯府的将來。我可以容忍她的一時任性,卻不能眼看着她将侯府置于危險之地。況且你二嬸母已死,總歸是一條人命,我不能讓她枉死。平彥,你可明白?”
師良已恢複往日的平和內斂,嘴角勾一抹淡淡微笑。
“孫兒明白,多謝祖母手下留情。”
老夫人看着他,神色複雜,嘆息更深。
“三年一度的考評快到了,如若順利,你三叔年底就能升遷,回京述職。我已傳信并州,年後他們就可搬回侯府。”
三老爺雖非老夫人親生,卻是她從小養大的,不是母子更甚母子。雖是庶出,卻是兄弟三人之中最有出息的一個。庶出不可承爵,但他的嫡子可以過繼給師遠臻,立為世子,日後照樣可繼承侯府。
也就是說,大房将永遠被踢出局。與侯爵之位,再無可能。
大夫人嘴角勾起冷冷笑。
“此乃二弟家事,他為何不親自處置?”
老夫人輕飄飄的一眼看過去,仿佛已看透她心中所想。
“遠臻顧念手足之情,心懷不忍。我這個當娘的,卻有資格将沒有教好女兒的兒子趕出家門,以儆效尤。”
大夫人沒了聲音,帶着兒子離開了壽安堂,半道上卻與在花園散步的師心鸾主仆狹路相逢勇。
碰都碰上了,自然不能裝作看不見。
師心鸾帶着樂槐走過來,對着大夫人微微屈膝。
“大伯母。”
師良盯着她沉靜溫和的容顏,眼神很平和,空氣卻無端的冷了幾分。
他薄唇啓笑,彎腰一禮。
“見過長姐。”
師心鸾點了點頭,微笑問:“這個時辰,平彥怎麽不在屋子裏讀書。”
師良微笑以對,“春色将盡,長姐不也有心情在此傷花懷舊麽?”
師心鸾莞爾一笑。
“春色盡,夏花開,這滿園芬芳從無凋零之時,何傷情懷舊呢?大弟讀書多事好事,可千萬別學那些文人墨客的悲風憫月,多愁善感,長此以往,恐抑郁在心,心結難纾,禍患無窮也。”
“長姐金玉良言,平彥謹記在心,不敢忘懷。”
兩人都在笑,言談之中卻俱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劍拔弩張。
“長姐也要保重身體,這花園裏固然姹紫嫣紅,卻難免招來些毒蟲蛇蟻。長姐素來身嬌體弱,上次毒素入體傷了根本,好容易恢複過來,可別又被花粉所迷而失了防備。畢竟,長姐還有四個月就要出嫁了,再步四年前的後塵,總歸是不好的。”
語調溫柔,每一句都充滿關懷之意,字裏行間卻充斥着不懷好意。
樂槐眉峰一冷,眼裏怒火已燃。
師心鸾笑容自若,“多謝平彥提醒。兩季交替,春柳将逝夏荷盛放。雖賞心悅目,卻難免氣候差異致使心情不快。大弟平日念書辛苦,恐會因此煩躁,不利于身心健康。不若閑暇與大伯母一道念念佛經,平心靜氣,也可小災小難。日後前途順利,家中平安,再無風波。”
她笑得眉眼彎彎,語氣柔婉而寬和。
“大弟,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四目相對,又是一陣刀光劍影,随即師良溫文一笑。
“長姐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自是見多識廣遠非小弟可比。今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長姐指點迷津,平彥受教了。”
他再次彎腰一揖,十分謙恭。
師心鸾眼裏卻笑出幾分寒意。
“不過大弟素來謹慎小心,自持克制,想來我所憂不過庸人自擾罷了。”
她道:“你我姐弟雖在同一屋檐之下,卻難得相遇。今日再次恰巧碰見了,我就多嘴叨擾了幾句,大弟不會嫌我啰嗦吧?”
“怎會?”
師良仍舊笑得溫潤儒雅,風度翩翩。
“長姐可是京城第一才女,當為世人楷模,我有新能得長姐良言教導,是為福。”頓了頓,他嘆息一聲,“若三妹也能如長姐這般學識淵博,知書達理,也就不會犯此大錯了。算起來,也是我這個做兄長的管教不嚴所致。幸虧長姐平安無恙,否則小弟怎能心安?”
終于說到正題了。
師心鸾笑意裏多了幾分深邃,“剛過易折,水漫盈虧。我倒是覺得,大弟對三妹太過嚴厲,以至于她心有不服,才會生出叛逆之心。”
“哦?”
師良溫潤的眸光晃動幾許暗流,笑容越發溫雅。
“願聞其詳。”
師心鸾眼神有些意味深長。
“三妹浮躁,便是言行有失,你稍加約束就行了。一千遍的《女戒》,她如何能靜心抄襲?自會心生不滿,做出一些不合規矩的事。”
師心怡那個臭脾氣,如何肯安安靜靜的抄襲一千遍《女戒》?但又不能反抗。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讓別人代替。
而這個人,就是春香。
未免字跡上的差異讓師良看出端倪,師心怡定會字跡寫一遍,讓春香模拟。一千遍下來,春香已摸透師心怡的筆鋒,想要模仿她的字跡,簡直輕而易舉。
師良的眼色,終于變了。
師心鸾知道他為何變色。
自己刻意刺激師心怡逼她對陳氏下手,然而師心彤那邊已有所防備,她貿然出手肯定會被抓住把柄,屆時師心怡就完了。
可那天正巧師良來了,只要稍加逼問,以師良的城府,仔細一想就可知她的目的。
所以她故意陷害春香。
師良猜到了她帶走春香是要對師心怡栽贓嫁禍,卻猜錯了方向。
麻雀飛過還有影子,更何況早就被老夫人下令嚴密保護的陳氏,自然不是那麽容易遭人暗算的。若春香被發現,一梵嚴刑拷打供出她來,豈非引火燒身?
師挽君既有打算,她何不将計就計?
但她深知老夫人對師良的看重,未必會因為師心怡的害人之心而遷怒整個大房。除非,師心怡做出危及侯府之事。
比如,勾結皇子,結黨營私!
景陽侯府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朝中大臣人心惶惶,查到現在,只要不傻,都能察覺出定與黨争有關。
這個關頭,師心怡卻為了自己的私欲不知死活的串通秦王改立侯府世子,不就等于告訴所有人,武安侯府隸屬秦王黨麽?
皇上正值壯年,東宮也早立太子。
師心怡這麽做,等同于直接挑釁皇權。輕則抄家殺頭,重則九族皆滅。
老夫人能容忍才怪。
鏟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一個大夫人就已讓她看不透,再來個心機城府都不低的師良,這兩人留在侯府就是個定時炸彈。她既要在這個地方呆五年,就得接受如今的身份。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怎能讓這兩個居心叵測的人拖她下水?
不過,師良的隐忍和城府,倒的确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短暫的眼神交鋒之後,師良目中鋒芒漸退,啓唇微笑。
“長姐說得是,是我想差了。還是長姐聰慧理智,小弟…心悅誠服。”
的确佩服。
他只知道這位長姐今非昔比,卻未算計到她竟如此心機深沉。
到底,還是他小看了她。
“只可惜,我就要随父母搬離侯府,日後怕是不能常常受長姐教誨,實為憾事。”
“搬離侯府?”
師心鸾佯裝訝異,随即笑道:“也是,最近侯府恰逢多事之秋,而你念書需要清淨,暫時搬出去住一段時間也好。”
決口不問為何大夫人和大老爺也要跟着搬出去。
都是聰明人,彼此心照不宣,師良也不會蠢的繼續試探。
“長姐保重身體,小弟先行告辭了。”
師心鸾側過身子,讓路。
擦肩而過的時候,大夫人停了停,用一種沒有任何起伏卻溫涼的聲音說道:“原是我看錯了。這侯府深宅,你才是藏得最深的那一個。”
她盯着師心鸾的眼睛,“借刀殺人,釜底抽薪。好,很好。也只有這等智慧,才配讓我輸得心服口服。”
有那麽一瞬間,師心鸾從她眼睛裏看到了一種深遠的,恨不能出之而後快的仇恨。
不動聲色,她微笑以對。
“大伯母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大夫人似笑非笑,“不要高興得太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小小侯府不過一畝三分地,笑到最後的那個人,未必是最後的勝利者。”
她斂眉,笑得豔麗而森涼。
“往後的日子還長。咱們…走着瞧。”
待她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師心鸾臉色立即冷了下來。
樂槐見此心中一緊。
“小姐,怎麽了?”
師心鸾紅唇緊抿目光寒涼,像是隆冬的雪,看不到盡頭。
她忽然轉身,“回去。”
樂槐心中驚異,連忙跟了上去。
回到浮曲閣,她立即命樂槐研磨鋪紙,然後提筆蘸墨,一氣呵成。
“飛鴿傳書,馬上送去明州。”
這還是她第一次主動寫信給楚央,卻并非男女之間的風花雪月濃情蜜意。
樂槐不敢大意,接過信紙就準備裝入信管,卻發現信上空無一字。
她一怔,“小姐,這…”
方才她明明看見小姐寫了字的,雖然只是快速的那麽一瞥,不曾看清楚內容。不過須臾,怎麽就沒了?
師心鸾語氣冷淡,“他不是無所不能麽?不過隐形粉而已,若連這都破解不了,他這欽差也就不用當了,趁早卷鋪蓋回京繼續做他的風流世子爺吧,也省得在外面丢人現眼,還托我後腿。”
樂槐嘴角抽了抽。
這兩人什麽時候才能化幹戈為玉帛握手言和?
心中如此想,卻未曾道出口。
“是。”
精心訓練過的信鴿速度非馬可比,午時,修穎就捧着信管去了書房。
“世子,京城的來信。”
楚央正在看一封信,聞言擡頭一看,目光觸及他手中小小的信管,立即就笑了。随後又挑眉,問:“最近京城可有發生什麽重大變故?”
修穎不解他為何如此詢問,還是老實答道:“景陽侯府被禁軍包圍,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受命合力調查…”
“誰問你這個?”
楚央打斷他,“我說武安侯府…算了,話不投機半句多,拿過來。”
“是。”
修穎恭敬的遞上信管。
楚央拆開一看,又是一笑。
“這女人,還真是好勝心強,寫個信都要先考驗我一番。”
修穎忍不住擡頭,卻見世子爺口中雖抱怨,眼裏卻盛滿笑意,比之外面的陽光還暖。
他頓時覺得,世子爺對未來世子妃是很喜歡的,否則怎會親自進宮求娶?還露出這麽…悶騷的笑容。額,雖然在心裏腹诽主子很不應該,但作為一個忠誠的侍衛,關心主子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修穎為自己的越矩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心中負罪感頓消。
楚央無暇理會自己這個活寶侍衛心中所想,道:“去打盆水來,再點一盞燈。”
“是。”
少時,修穎取來了水和燈。
楚央将那小小的信紙放在水中浸泡須臾,又拿出來,放在燭火上烤。一盞茶的功夫,隐藏的字跡就顯露無疑。
只有一句話。
“百蠹之蟲死而不僵。”
楚央微微挑眉,稍加思索便已了然于胸。
他知道陳氏已死,此事與武安侯府大房脫不了幹系,再加上師心鸾推波助瀾,大房被逐出侯府是遲早的事。
然而楊家不倒,始終都是禍患。
這一點自不需她來提醒,她想暗示的,大約還是楊氏與其子師良。
他放下信件,與之前那一封放在一起,道:“讓周喻安來書房見我。”
“是。”
少時,周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