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聽到傳訊兵說軍報來自北沙的時候,本來漸漸心涼的罪臣們仿佛看到了希望,若楊志宏說的是真的,那朝廷此時就是用人之際,他們的希望也就多了一分,可沒想到太子殿下看都沒看就将信封收了起來。

“孤并非嗜殺之人,但若不對你們進行懲罰,《華律》便形同虛設,又如何令行禁止,讓萬民臣服?”石忞說完停了一下,看向那些罪臣,雖然全都低着頭,但心裏想的卻是大不相同。

“罪臣等罪該萬死”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的罪臣們,尚存良知的已經羞愧的無地自容,頭低的更低,為了活命的則完全逢場作戲,即使面上做的再好,心裏想的卻讓人不忍直視。

石忞沉穩自信的走上了臺階,直到端正的坐在紫色鳳位上才開口道:“爾等行為與叛國無疑,但孤看在你們是被脅迫的份上,故而從輕發落,所有犯官一律革職查辦,永不錄用,由吏部負責,抄沒全部家産,由戶部和刑部共同負責,三天後犯官及其家屬全部發配漁西,非诏令不得離開,子孫三代不得參加科考”。

“多謝殿下不殺之恩”罪臣們總算是保住了性命,這聲感謝大多發自內心,因為他們怕死,否則之前行為也不會如此牆頭草。

沒一會,罪臣們就被內禁軍全部摘去官帽、脫去外面官服壓入大牢。

“微臣遵旨”被點名的吏部、戶部和刑部官員上前行禮領命而去。

“殿下英明”在太子少師軒轅墨的帶領下,剩餘的幾十位大臣行禮高呼之聲響徹承天殿,直到此時此刻他們才真正臣服于這位年輕有主見且又不嗜殺仁厚的太子殿下。

石忞并沒有迷失在這些稱贊聲中,反而憂慮重重的打開了被她藏于袖內的密信,下面的大臣們也都一臉凝重的看着她的動作。

石忞看了大約半炷香,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最後竟以袖掩面大哭起來,信掉在地上而不知,心裏更是五味陳雜、波濤洶湧,掉在地上的信,在軒轅墨的授意下,吉春撿起來遞給了她。

迫不及待接過信件的軒轅墨看完後,臉色也是十分難看,想着一個一個的傳閱耗費時間太多,索性将內容念了出來。

本來大哭的石忞,聽到老師念信之後,聲音也故意小了一些,雖然她什麽都沒說,但大殿內的一切都在她的觀察中,随着信件內容不斷念出,大臣們有憤怒的,有小聲咒罵的,也有極少數和石忞一樣十分悲痛的。

軒轅墨念完信以後出列行禮奏請道“先帝駕崩,實乃被奸人所害,還請殿下節哀,司空慊勾結布拉克,害死陛下,擁立貴王為帝,不顧君臣禮法,人面獸心,妄為人臣,請殿下盡快登基以正天下,發兵讨此逆賊”。

急報密信是三川省的省首發來的,大約八天前,當今陛下石暄集結的三十萬大軍總算是全部抵達北沙,一心想着建立不朽之功、成就萬事英名的石暄只讓最後到的三萬軍士休整了一天。

就在司空慊刻意慫恿下,不顧其他大臣武将反對,向布拉克發起了反撲大規模決戰,開始兩天确實勢如破竹,很快就收複了全部失地,以至于石暄更加志得意滿。

在對布拉克了解有限的情況下,不待軍隊休整,第三天石暄就率兵直接攻入布拉克境內,敵情不明,孤軍深入,當晚就中了布拉克國王設下的陷阱。

Advertisement

晚上混戰中,石暄中箭而亡,司空慊帶着她的屍體和貴王在上萬軍士的拼死護送之下最終成功突圍返回北沙,在陛下駕崩消息不胫而走的情況下,司空慊第二天假傳聖旨擁護二殿下貴王石栭為帝,并迅速發文各省。

石忞猜也就是在這一天,司空慊向楊志宏下了拿下繁都的命令,所以楊志宏得到消息比她早一天,準備之後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就下了手。

發密信的之所以是三川,而不是離北沙較近的西沙、東

沙、萬沙和故章省,是因為這幾個省早就被司空慊有預謀有手段的完全掌控于手中,他既然擁立了傀儡皇帝,自然也就名正言順的歸順了他們。

可在朝中有太子殿下監國的情況下,再加上華國明文規定的立長制,其他的省份并不買司空慊的賬,所以緊鄰故章的三川省首知道後就第一時間寫了密信送往京城。

并第一時間組織本省軍力嚴守城池,而石暄集結的三十萬大軍除了與布拉克對戰折損的十多萬之外,中埋伏後各自往回逃散的十多萬殘兵大部分被司空慊收攏,小部分則成了逃兵,司空慊擁立石栭為帝後,先後有兩萬人逃入三川。

加入三川守城軍,而司空慊大軍如果要攻入繁都就必須經過三川或者繞道萬沙,走萬沙那邊繞路不說,軍備糧草等也要随軍大規模轉運,實在非智者所選。

而司空慊是比狐貍都還狡猾的人,既然能勾結布拉克,又布下楊志宏這顆暗棋颠覆華朝正統,他一定不會選擇萬沙這條即遠又費時費力的路。

其他的大臣看到太子少師的奏請後,殿下一直沒有答複,反而哭得更厲害,也都統一口徑行禮奏報道,“請殿下節哀,盡快登基,以正天下,讨伐司空慊等逆賊”。

整個大殿上百名大臣竟然只有之前選擇跟石忞的那兩個大臣和石忞為石暄的駕崩而哭泣,其他的大臣雖面色悲痛,眼神卻暗藏喜色。

已經收聲慢慢平複的石忞,此時的內心即憂慮又煩躁,她沒想到道貌岸然的司空慊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扶持才十二歲的石栭為傀儡皇帝,華國本來外亂就還未平,現在內亂又起,石暄倒是一死百了,留給她這麽個爛攤子,她真的是有苦無處說。

有那麽一瞬間,她有種想跑路的沖動,可是這一跑,拯救日落西山帝國的任務也就随之化為虛無,而她也将活不過四十歲,絕對的短命之人,可她還想活,不想那麽早死。

就在石忞思考的時候,本來在哭泣的那兩位大臣也平複下來,和軒轅墨他們一起在下面緊皺眉頭苦想對策,否則一旦司空慊那逆賊攻打過來,他們也将死無葬身之地。

要是剛穿越過來那會,讓她馬上當皇帝開始這個任務,石忞完全沒有一點把握,而且極有可能把整個華國帶向深淵,但經過這九年多的不斷學習和皇祖母的諄諄教導,她已非吳下阿蒙,拼盡全力,結局尚未可知。

剛剛她之所以內心煩亂,是因為沒想到會在這麽突然的情況下繼承帝位,按照這裏普遍較長壽的情況下,石暄再活個二三十年完全沒問題,最慘的情況,她若不采取其他手段,可能就算活到四十歲也不一定能繼位。

遠的不說,就說她這世的母親石暄就是熬到快四十五歲才登上的帝位,就算她運氣好點,石暄只活到六十多歲,那她也還得等十多年,她現在都已經十八歲,再加十多年,離四十歲估計也差不了幾年。

幾年內就想挽救一個日落西山的帝國,無異于癡人說夢,所以剛想到這個事實的時候,她幾天都睡不好覺,雖然石暄不喜歡她,她也不喜歡石暄,但血緣親情畢竟擺在那裏。

謀殺自己的母親總是大逆不道,她也過不了自己心裏那一關,便在心裏留了個底線,倘若她二十九歲時都繼位無望,再另行打算,在那之前做好她這隐形太子即可。

所以壓根沒想過石暄才在位三年多就會突然駕崩的石忞,即手足無措,也沒做好心理準備,所以心中煩亂也屬正常。

既然不想再和前世一樣短命,她只能下定決心放手一搏,為自己也為華國的子民拼上一拼,心也終于冷靜下來,這才看見大臣們面帶愁容眼含期待的看着自己。

“請殿下節哀,早日登基,以正天下,發兵讨伐逆賊”軒轅墨等人再一次奏請道,聲音決絕而悲恸。

眼睛紅腫聲音哽咽的石忞終于開了口:“母皇為國出征,駕崩異鄉,孤悲痛欲絕,小栭不過無知幼童,竟被亂臣賊子司空慊挾持為帝,孤身為長姐亦有教導失職之責”說到這裏停下來,擦拭了一下眼睛。

“請殿下節哀,早日登基” 衆大臣

“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值此危難之時,登基事宜一切從簡,由禮部全權負責,越快越好,吏部盡快核實京官空缺,拟定舉薦名單,兵部迅速發文調動衡中、流月各一萬兵力前往三川助守,對出兵事宜,衆卿可有良策?”

“微臣遵旨”被點名任在殿內的大臣出列領命後又退了回去,已去辦事的自會有人告知。

軒轅墨出列行禮道:“臣有本奏,逆賊司空慊恐已與布拉克相互勾結,此次領兵作戰之人關系重大,臣舉薦太子少傅谷運籌為元帥,太子少傅齊銘為先鋒将軍,內禁軍副将七貴化、外禁軍副将木蘭雨為參軍,左副都禦史豐柚為監軍”。

一直盼望着有用武之地的王長武見自己沒有被舉薦怒氣出列大聲自薦道:“臣自薦随軍出征,對習武之人而言,最高的榮譽莫過于馬革裹屍還,懇請殿下成全”。

本來嗓門就大,這會又故意加大了聲音,弄得整個承天殿都是王長武的粗狂聲音。

“臣有本奏,敵軍勢衆,僅三川三萬餘兵力和調遣的兩萬兵力恐難抵擋,應加增調遣黔山邊軍三萬、務川兩萬,另再調代河、丹中、下谷和四平各一萬拱衛繁都”兵部尚書邢安出列禀報道

“臣有本奏,舉薦內禁軍副統領左旋為先鋒将軍”工部尚書趙程凡緊皺眉頭出列禀報道。

其他有想法的大臣也都先後有序說了出來,但因為石暄之前出征已将在朝大部分武将都帶走,以至于大部分大臣推薦的石忞都沒聽過,看來她以後要了解的官員不能只是四品及以上的。

“傳孤旨意,封太子少傅谷運籌為征西大元帥,太子少傅齊銘、王長武為征西副元帥,內禁軍副統領左旋為先鋒懷遠将軍,內禁軍副将七貴化為先鋒武義将軍,外禁軍副将木蘭雨為參軍武德将軍,左副都禦史為監軍。

另由兵部發文再增調遣黔山邊軍三萬、務川兩萬助守三川,再調代河、丹中、下谷和四平各一萬拱衛繁都”最後石忞集思廣益采納了自己認為合理的建議。

谷運籌他們都是皇祖母武宗為她特意挑選的老師,人品、能力、經歷和性格自然都是拔尖,官銜雖未登頂,但也算是位極人臣,能讓他們甘願領命的不是建功立業,而是為了守護心中的理想信念和身為華國大臣的責任,有他們出馬,石忞的心裏也有了底。

“(微)臣等遵旨,謝殿下隆恩”被石忞點到名的大臣都在第一時間出列,但因她一直未長時間停頓,故而現場才一起領旨謝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