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吩咐好以後,楊志宏才帶着跟随他的官員和武将一起進了承天殿,還堂而皇之的坐上了那把他主子夢寐以求的紫色鳳椅,真正坐上去的那一刻他突然不想再讓出來了。

石忞和她的人則被控制在殿內一角,看着這群階下之囚臨危不亂高高在上的樣子,楊志宏就很不高興,非要說點話膈應他們,“你看看你,還是個太子,不就是出身好嗎?狗屁都不會,她石暄不在的這幾個月,那樣不是我幫你做的?”

楊志宏罵完石忞,又罵吉春她們,“還有你們,明明只是些宮侍,搞的像比一般人高貴一樣,高貴的是你們的主子,可不是你們,你們就只配低賤身份!”。

又把路關初、左旋等人也都大罵一通,連她的那些老師都沒放過,整個殿內就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還全是在罵人,直到把石忞和她的人全部都罵一遍之後,楊志宏才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寶座上。

知道有人叛亂,本來在各衙門工作的大臣們大部分逃回了家,小部份繼續堅守崗位,逃回家的不情不願的被帶到了宮裏,堅守崗位的倒是很積極,因為他們的忠君思想讓他們想知道宮裏和太子的情況。

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都到齊之後,才有人把他們帶往承天殿,看到平日較空曠的廣場站滿了身着甲胄的士兵,經過特意給他們留出的路的時候,不少官員已經心驚膽戰,作威作福慣了的他們,早就忘了戰場的冰冷和殘酷。

本來還算空曠的承天殿,随着官員的有序進入,慢慢就站了不少人,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讓他們進來之前,楊志宏從皇位上站了起來,像往常主持早朝那樣站在了前面一點的位置。

所以進來的大臣們看到他站在哪裏已經習以為常,倒是看到太子殿下站在下面後有些詫異,比較忠君愛國的大臣看到太子還好好的之後,才放了心,看到楊志宏之後不屑的哼了一小聲。

看到所有官員都站好之後,楊志宏才開了口,“看到外面那些禁軍了嗎?那都是我的人!你們的太子殿下如今已是我的階下之囚”以為是羅布暔叛亂的官員們,沒想到是這種結果,一下子炸了鍋。

楊志宏看着這些大臣掙紮、不甘、懊悔、謾罵等等的蠢臉,高興的樂不可支,就像欣賞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一樣。

為了今天這出戲,楊志宏特意引導這些官員,讓他們覺得自己和司空慊是忠心耿耿的,羅布暔才是有反心的,所以他們進來之前他還特意讓羅布暔回避了一下,這會他一出來,更是把他們吓得夠嗆。

身為現在外禁軍最高指揮官的副軍長羅布暔,一直表現得很鎮定,楊志宏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就像一個傀儡一樣。

楊志宏吼了一聲“安靜”,大殿內才慢慢安靜下來,“很好,古語有言:良禽擇木而栖,我希望你們能夠慎重考慮清楚再做決定,牢裏關着的那些人就是很好的例子,……選擇跟我的站在我的右手邊,選擇跟那個廢物太子的站在她那邊,一炷香內必須選擇,不選者斬首”。

見風使舵、混吃等死的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站在楊志宏這邊,他們還清楚的記得兩個多月前沒參加楊志宏宴席的那些官員,已經陸陸續續被關進去了十幾個,聽說每天都被用刑打的半死不活。

還沒來得及被巧立名目抓進去的少部分忠君愛國大臣和石忞有些關系的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石忞,因為在前者心裏,名節比生命更重要,而後者去了那邊也不會被信任。

倒是石暄一手培養且特意留下來的一部分親信成了猶豫不決的人,因為他們考慮到皇上現在帶兵在外,之後要是殺回來,按皇上的性格,要是敢跟楊志宏,死的第一個就是他們,可要跟石忞他們又怕死。

Advertisement

石忞從開頭到現在都沒有再說話,就安靜的看着楊志宏一個人表演,大臣們被迫抉擇。

眼看一炷香快要燃盡的時候,猶豫不決的人才不得不做出了抉擇,大部分都選擇了楊志宏,只有兩個人選擇了石忞。

楊志宏看見大部分人都選了自己,十分滿意,“既然已經選完,那我們的戲也該落場了,順帶送你們一個好消息,讓你們徹底死心,石暄已經死了,在戰場上被人一箭穿心而死!華朝完了,我是代我主子司空慊來拯救華朝拯救你們的,知道嗎?

你們要感謝我家主子,不然等着你們的就只有國破身死”看着面前這些毫無反應的大臣,志得意滿的楊志宏沒了逗弄的興趣“來人,将廢太子一衆全部推出大承門外斬首”。

“慢!你的戲是完了,可孤的戲還沒開始,母皇吉人自有天相,定會長命百歲,亂臣賊子休得妖言惑衆”石忞語氣鎮定自若,仿佛一點也不怕死。

本來一臉木讷或着急的大臣們都看向了石忞,而且一臉吃驚,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麽霸氣側漏的太子,簡直和往常毫無主見事事聽楊志宏的軟弱太子完全判若兩人。

“拿下亂臣賊子楊志宏,将跟随他的一衆大臣全部圍起來”

得到石忞指示的羅布暔才終于恢複了活力,迅速改變劍鋒,按太子殿下的指示把楊志宏他們控制起來。

羅布暔之所以表現的像傀儡,是因為楊志宏幾次拉攏他都于事無補之後,改變策略變成了下藥,正好接到太子殿下密令将計就計,就裝成中了他的毒,不得不聽他的話,每月拿解藥,算起來也就半年的事。

而石忞之所以半年前就能指揮動他,是因為他也是皇祖母給她安排的助力之一,否則他一個禁軍大将軍,哪裏是她一個無權的太子能指揮得動的。

得益于陳季元情報的給力,早在一年前石忞就開始特別關注楊志宏了,發現他和布拉克有聯系後,更是重點關注,在知道是他指示別人極力慫恿石暄禦駕出征的時候,她就猜到布拉克這次貿然侵犯十有八九和他有關,只是苦于無證據。

最讓她沒想到的是,楊志宏居然只是一顆棋子,而真正的幕後黑手居然是賢名、學生都滿天下的司空慊,還真是和她皇祖母說的一樣,典型的僞君子加老狐貍。

雖然沒猜中最後黑手,但她針對楊志宏提前做的準備也是剛剛好。

俗話說要想使人滅亡就要讓人先瘋狂,所以她刻意避其鋒芒,把什麽都交給楊志宏處理,自己則該上課上課,該出去玩就出去玩。

實際上近三個月來,她通過邢博恩他們六人和時不時出去玩,間接或直接的和一些人進行了聯系,今天站她這邊的,因此她的那些老師們,還有邢博恩他們的雙親,以及皇祖母留下的暗棋,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她。

讓她沒想到的是,那少部分忠君愛國的臣子和石暄那兩個親信居然也會在她明顯處于弱勢的時候選擇她,剩餘的人選擇楊志宏她是一點也不奇怪。

再加上有羅布暔這個絕對底牌在手,她根本不怕人造反就怕沒人上鈎,幸好楊志宏沒有讓她失望,即替她名正言順的剔除那些朝廷蛀蟲拉好了名目,又為她這個原本的傀儡太子在朝中站穩當了墊腳石,真很給力!

突然被迫大反轉的楊志宏根本接受不了到嘴的鴨子就這麽飛了,傻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失魂落魄的從鳳坐上跌落下來,邊掙紮邊不甘似的吼道:“你們居然聯合起來坑我,老子不服!你們要是敢殺我,我主子就帶兵回來把你們都殺了!”。

“楊志宏勾結布拉克國,意圖謀朝篡位,犯叛國罪,按律誅其全族,九族三代不得參加科考,其餘跟随叛國者同罪,立即執行,左旋帶兵查封抓捕,左都禦使呈亭監斬,刑部徹查此案,禮部即刻出榜安民”石忞直接懶得跟他廢話。

其餘跟随叛國者指的是跟着楊志宏一起攻打皇宮的,不包含選擇跟随的大臣。

迅速被拉走的楊志宏不甘的放狠話道:“石忞你這個烏龜王八蛋,死了我都要變厲鬼纏着你”。

“微臣遵旨”沒想到最後真的絕地反擊的左旋這會對太子殿下是心服口服,高興的領命而去。

“微臣遵旨”左都禦使呈亭是呈曼的母親,早在之前殿下與他們密會時,她就知道這個殿下絕非看到的那麽簡單。

“微臣遵旨”選擇站在石忞這邊的刑部官員和禮部官員領命而去。

看到所有大臣看自己的眼光都多了一絲敬畏,石忞很滿意,不枉費她韬光養晦這麽久。

“殿下,饒命啊,臣等也是被楊志宏那亂臣賊子脅迫的”看見太子殿下已經把楊志宏那夥叛賊從重處理,牆頭草似的選擇了楊志宏的大臣們全跪在地上開始求饒,仿佛之前麻溜選擇楊志宏的不是他們一樣。

看着這些人,石忞真的是半點憐憫之心都沒有,拿着朝廷優厚的俸祿卻幹着屍位素餐的事,可石暄那邊現在都還情況未明,也不知道楊志宏說的是真是假。

無論是真是假,貿然殺死這麽多大臣,對她這個還未上位太子影響都不好,這還沒當皇帝就這麽嗜殺,要是當了皇帝誰還敢給她做事,當她的臣子?

可光罷免他們的官職,她又覺得不解氣“孤也不是嗜殺之人,但你們犯的罪你們自己清楚,你們說,孤應該怎麽罰你們?”

“革去官職,貶為平民”一個穿着七品官服的官員縮着脖子認命的回道。

“發配東沙,永不回都”一個六品的官員倒是比前面一個看得通透,要是罰的這麽簡單,殿下根本就不會問他們。

看到太子殿下任然沒說話,一個五品的老官員顫顫巍巍的說道:“革去官職,永不錄用”。

石忞還是沒有說話,一個四品老官員絕望的又加了一句“再加抄沒家産”。

“再加子孫三代不得參加科考”當一位三品官員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被其他人用仇恨的眼光看了一眼。

可即使這樣石忞也還是沒有說話,因為他們中間官職最高的正二品大員一直在裝沉默。

可能是感覺到了石忞的目光,也可能是終于發現就他沒說了,才悔恨的說道:“按律犯官斬首,抄沒家産,家屬發配東沙,子孫三代不得參加科考”。

其他官員不知道按律是這樣處置嗎?他們當然知道,之所以不說,是善于揣摩上位者心思的他們從太子殿下的話中聽出有意要放他們一馬的意思。

所以抱着僥幸心理,再加上他們覺得太子殿下肯定會顧全大局,法不責衆,一下子失去這麽多官員,朝廷必将停擺,故而有恃無恐,可随着太子一直沉默以對,他們的希望也一點點被扼殺。

就在承天殿即将陷入安靜之時,由遠及近的“軍報,八百裏加急……”喊報之聲傳入衆人耳朵,沒一會就到了殿外,一個急匆匆滿面疲憊的傳訊兵跑了進來。

無論是外面正在有序撤退的衆多外禁軍,還是殿內聚集的衆多大臣,都不在她關注範圍內,她只要把急報送到太子殿下手中就算完成任務。

所以一進殿就直接朝身穿太子服飾站在中間的石忞走去,直到快到跟前才把背上背的信筒拿下來遞上前行禮道:“恭請殿下安康,此乃三川八百裏軍事急報,請殿下預覽”。

站在不遠處的吉春機靈的上前接過信筒,将裏面密封好的信件拿出來雙手遞給了石忞。

石忞接過密信之後并沒有第一時間閱覽,而是收了起來,“一路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是,小的告退”傳訊兵行禮後後退三步轉身離開大殿。

聽到傳訊兵說軍報來自北沙的時候,本來漸漸心涼的罪臣們仿佛看到了希望,若楊志宏說的是真的,那朝廷此時就是用人之際,他們的希望也就多了一分,可沒想到太子殿下看都沒看就将信封收了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