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酉時三刻, 石忞一個人在文宣殿用了晚膳,還沒開始吃飯就先吃了一顆苦苦的藥丸,這是今天的第三次, 也是最後一次, 眼睛一閉一吞,快速搞定。

比起又黑又苦又難聞的中藥,這個在她提示下專門研制出來治療過敏症狀的藥丸, 無論是賣相還是口感都比前者好很多,下次要是再出去她一定随身攜帶一些, 以側萬一。

整個文宣殿十分安靜, 除了她吃飯的聲音就是喜夏布菜的聲音, 外面的天色越來越暗, 各宮殿的宮燈被點亮, 成為整個繁都耀眼之光, 灑落在護城河中,波光粼粼。

今天的飯菜比較偏清淡, 石忞吃了兩碗就飽了,把剩下的飯菜賞給了路關初、喜夏和凡秋三人, 一般飯菜剩的多的話都會賞賜給身邊的人, 也算是一種福利。

不論是她自己單獨吃, 還是和皇奶奶她們一起用膳,都有身邊之人進行布菜,用的是專用銀筷, 她們自己吃的青玉鑲赤金筷不會直接去盤子裏夾菜, 所以即使吃完後菜也是幹淨衛生的。

按例路關初她們三人會留一人下來随侍,另外兩人吃完後再來接換,石忞想自己在殿內走走, 就沒有讓人留下來,就算她們三人不在,其他宮侍和內禁軍也是在的,不會只有她一個人。

宮侍八百,內禁軍三千,皇宮裏最不缺的就是人,但能被她記住名字的只是冰山一角,好在住了十多年,讓她摸清了整個皇宮的格局和各個地方,也是仗着皇祖母還在的時候,恃寵而故意為之。

她對未知的事物都充滿好奇,但對生活她喜歡絕對的掌控,做到了然于胸,無論是宮中事物還是國家大事,她都不想被蒙蔽,所以她必須去了解、去知道,才不至于被下面的人蒙在鼓裏。

皇宮的事雖然都是她母後在管,但她也有刻意去關注,不是擔心母後管不好,而是擔心有些內官、宮侍太狡猾,欺上瞞下,即使她做不到絕對的防範于未然,也要在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迅速擺平。

今年是她在文宣殿辦公的第四個年頭,趁着這會有空,從頭到尾又走了一圈,才發現殿內的柱子、門窗、木板和家具并沒有因為四年時間的流逝而老舊,不愧是足年份金絲楠木,木質堅硬,經久耐用,耐腐性好,帶有特殊的香味,還能避免蟲蛀。

從整座皇宮木質結構的建造水平,宮殿的布局、考究和精妙就能窺探出一二高祖的喜好和性格,整個皇宮方方正正,而且十分對稱,布局講究,做工精細卻不奢華,樸素莊嚴,讓人肅然起敬。

能修建這樣一座皇宮的高祖,應該是心思缜密又有點強迫症,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她特意去看了高祖史,好像對了,又好像沒對,因為登基前後的高祖性格有些變化。

就在石忞站在角落盯着柱子思考的時候,一個宮侍面帶急色步子穩快的從外面快速走進來高聲行禮道:“恭請陛下聖安,太傅谷運籌在承天門外求見”。

“宣”石忞等這一刻等了太久,即激動又期待,快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趁着太傅還沒來,她得快速的把剩下的5本奏疏批完。

谷運籌到文宣殿外的時候,石忞已經批完奏疏,路關初三人也回到了各自的崗位。

谷運籌進來後,她就讓其他人包括路關初她們都退到了殿外,“老師,他們都到了嗎?”,私下沒人的時候,她都會像以前那樣稱呼他們為老師。

Advertisement

“是的,陛下,不知陛下是現在前往,還是擇日前往一見?”谷運籌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但妝容整潔大方得體,一身侯服更襯得她精神抖擻。

作為陛下曾經的老師,今日的太傅、文熙侯,她并沒有因為西征大捷而以功臣居功自傲,沒有因為陛下沒給她安排實權職位,而發牢騷不滿,反而甘之如饴的修身養性。

只要她自己不亂來,以陛下對他們這些老師的器重和尊敬,除了自己不願之外被重用是遲早的事,以她對陛下的了解,絕非卸磨殺驢,兔死狗烹之君主,她堅信這一點,所以她沒有任何擔憂。

石忞也很喜歡這位老師,不是因為她用兵如神,運籌帷幄,而是因為她審時度勢,不驕不餒,更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頗有大将風範,凱旋回來後,她沒給她安排實權職位,自有她的考慮。

“辛苦老師了,以免夜長夢多,現在就去,老師你先去,朕随後就到”兩人一起走目标太大,她決定還是像上次那樣分開走。

“是,陛下,臣告退”雖然陛下拿她當老師對待,但早在陛下登基那日,就已經把自己的身份定為了陛下的臣子,并以此為行為準則。

看到曾經嚴厲的老師自從她登基後就嚴格按照臣子的本分盡職盡責,她真的很欣慰,也很高興皇祖母費盡心思給她找的這些老師,真的都很好。

她換了便服坐馬車出宮時天已經全黑,街道上十分安靜,行人低着頭匆忙往家趕,轎子、馬車也只遇到幾次,掀開車簾子看到的也都街道上家家戶戶點在門口的大紅燈籠和稀稀拉拉的行人。

她也想起了伴随封建制度而生的宵禁制度,華國自然也繼承了下來。存在即為合理,而且宵禁制度在這個時代确實有它好的一面。一是防火防盜,二是若處于戰争時期,可防止敵軍奸細或者奇襲部隊在晚上潛入,三是當災荒和戰亂發生時,會導致大量流民出現,可防止流民一窩蜂乘虛而入,擾亂秩序。

所以實行宵禁制度,派人不間斷巡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患于未然。一更三點(20:12分)敲響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點(4:12分)敲響晨鐘後才開禁通行。

晚上從19點到次日淩晨五點,每兩個小時一更,共五更,每更又分為五點。剛開始來的時候,她為了不記錯時間,把這裏的時辰和現代的時間全都對了一遍,并背下來,一開始問時間她還會想一下才知道是幾點,現在已經習慣,一聽就知道是幾點。

一更三點宵禁開始後,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二十下;在一更夜禁後、五更開禁前不久犯夜禁的,笞打十下,全國如此,王公大臣都不例外,皇帝和有金牌者除外。

金牌不是賞賜之物,而是皇帝有事交給大臣辦,臨時拿給大臣便宜行事的,事後都要第一時間歸還,所以建國初有多少面金牌,現在任有多少面,總數不變。

還有一個例外是夏季,也就是每年的五月初到七月底,宵禁時間縮短了很多,夏季三更時分才開始宵禁,解禁時間不變,所以夏天特別受華國人喜愛,為此還産生了一個全國性的慶夏節,于每年六月十五晚上舉行慶祝。

現在還沒到宵禁的時間,所以還能看見一些人,一會回來估計就十分安靜了,除了巡邏的外禁軍、衙役和更夫,估計就沒其他人了。

這次出來她沒有帶喜夏和凡秋,只帶了路關初、馬夫和今日當值的四名內禁軍。

路關初已經不是第一次和陛下這樣晚上出行,雖然到現在都不知道陛下為什麽要晚上去城外的賢良觀,但她一點都不好奇,因為知道的多并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主子不想逆知道的時候,所以她從頭到尾該聽的聽,不該說的絕不說。

一路暢通無阻,一個多小時後,石忞一行人總算趕到賢良觀,已經先一步到的谷運籌和賢良觀的道長已經在大門處等候,看到馬車駛過來連忙上前迎接,“恭請陛下聖安”。

石忞下得馬車,才知道今天的夜晚有多黑,星空不見一點星光,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還好道觀門口挂的兩個燈籠特別顯眼,谷老師他們也拿的有燈籠,加上馬車的燈籠和着便裝內禁軍拿的火把,才看清了個大概。

和上次一樣,來迎接她的只有谷老師和賢良觀的負責人馬道長,“起來吧”,她很滿意,因為她不想其他不相幹的人知道。

在馬道長的帶領下,他們穿過大門,左轉右拐了幾次才到了上次供奉神仙較少,空間寬大的殿宇內,馬道長送到後就告辭離開了。

無論上次還是這次都是谷運籌提前和馬道長打招呼,所以這兩天賢良觀都找了借口閉門謝客,整個道觀內,除了出家的道士就只有他們。

馬夫和馬車被留在了門外等候,路關初和內禁軍則被石忞留在了外面百米處,這件事即為隐秘,她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石忞進殿的時候,殿內兩側整齊的各坐了三個人,有男有女,有年長一些的也有年輕的,看到她進來刷的一下全站了起來,馬道長走後,谷運籌關上門,他們才整齊劃一行禮道:“恭請陛下聖安”。

“起來吧,一路勞累奔波,你們辛苦了”不認識的神仙雕像下面正中間擺的有一把椅子,她邊說邊越過他們在椅子上坐下。

“為陛下盡忠”一路緊趕慢趕,既期待又緊張又有點點害怕的六個人,沒想到陛下這麽威嚴而又親近,雖然不敢看容貌,但聲音卻像有磁性一樣,抹平了他們的緊張。

每個人第一次看到她都會莫名的緊張和害怕,一開始她還會在心裏低估一下‘自己又不是洪水怪獸,幹嘛這麽怕自己’,現在已經習慣了,也明白他們怕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手裏的皇權,“都坐吧”,她左手前方有個空位,是為谷老師準備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