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得到命令, 谷運籌和其餘六個人刷的一下坐回了各自的位置,他們不敢直視石忞,但石忞卻把他們全部看了一遍, “你們是第一次見朕, 朕也是第一次見你們,從左至右,自我介紹一下吧”。

左邊首位谷運籌大家都認識, 直接略過,第二位直接站起來開始自我介紹, 一圈介紹後, 石忞才把人名和人對上號, 在坐的六位都是邊軍都督, 駐守一方邊境要塞。

但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坐在她左手邊首位的黔山邊軍都督衛啓能,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 但當初先帝轟然駕崩,她臨危授命時曾調派三萬黔山邊軍前往平叛, 領軍的就是衛啓能,叛亂平定後, 黔山邊軍損失過半, 被她封為衛輔侯。

平叛時的糧草器械供應和戰後的封賞撫恤, 幾乎把本就不豐厚的國庫花了十分之七八,這也是現在國庫匮乏的根本原因之一。

與華國接壤的藩屬國一共有六個,但華朝的的邊疆軍事要塞比藩屬國還多一倍, 足足有十二個, 每個軍事要塞最高将領為都督正二品武職,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直接聽命于皇帝并由皇帝任命, 每個軍事要塞駐兵兩萬到四萬不等,駐紮兵力最多的是黔山邊軍和原南邊軍。

上次平叛兵力損失後,第一時間進行了替補,包括繁都的禁軍,目前全國兵力加起來共三十二萬三千,包含禁軍,不包含臨時征調的府兵,一個偌大的華國所有兵力加起來才三十多萬,每次想起這件事,她都背脊發涼,生怕周邊藩屬國反叛或者其他國家侵略。

改革現有兵制刻不容緩,了解邊疆大将忠誠與否也很重要,所以今年年初她就先發了六封密信給另外六位都督,讓他們秘密入繁都,于二月底,也是在這個地方進行了秘密會見。

現在見的這六位都督是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表面看上去精神面貌都很不錯,即使最年長的看上去也能帶兵上陣大打一場,聽他們說話的時候,她有刻意去觀察他們心裏的想法。

上一次的六位都督,通過她的仔細觀察,有四位比較忠誠,有一位猶豫立場不堅定,還有一位直接把自己當成了土皇帝,表面恭敬,心裏要多龌龊有多龌龊,她都記在了本子上。

能當上都督的不是棄筆從戎的文将就是戰場上歷練拼殺出來殺将,年齡較大的基本上都跟随武宗參加過平定八王之戰,據史書記載,那一年也是打的難舍難分。

文将看上去還好,比如谷運籌之類,即使殺了再多的人,你從他們身上也看不到殺氣,可殺将的話,即使長得不兇神惡煞,她也會一眼看出來,沒有緣由,她就是能看出來。

在坐的殺氣最重的就是衛啓能,再加上他膀大腰圓的身體和兇神惡煞的面容,小孩子見到他估計會被吓哭,自我介紹完之後,殿內再次恢複平靜。

“卿等不必拘謹,可擡頭直視朕,爾等駐守邊關,長着數十年,短則十年,勞苦功高,朕心甚慰,若将爾等調入繁都任職,爾等可願意?”正襟危坐的石忞緩緩的開口道。

谷運籌記得上次秘密召見的那批都督,陛下也問過這個問題,雖然不知道陛下何意?要做什麽?但她知道這個問題絕非問題本身那麽簡單。

若将全部的都督都調入繁都,職位安置問題先不說,邊疆短時間內肯定會軍心不穩,而且也是變相的剝奪他們的軍權,這不符合陛下穩重求進的性格。

“臣等願聽陛下調遣”六位都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的多的和谷運籌想的一樣,想的少的有的覺得是提升的機會,有的則和說的相反,在地方上當土皇帝自由慣了,在皇帝眼皮子低下,還不得處處受限制,覺得無法忍受。

Advertisement

石忞把谷老師和六位都督的心思全都看在眼裏,衛啓能不想進繁都來受限制,在她預料之中。另外有三個心口如一服從安排,還有兩個年輕一些的抱着一腔熱血,想高升,想建功立業。

她又問了一些他們日常訓練和軍隊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和有無好的意見建議,六位都督也從一開始的拘謹慢慢放松下來,心裏活動也就越多。

觀察武将越多,她就越發現武将的心思比文臣單純,并不是真的單純,而是想的沒有文臣那麽多,心裏的彎彎繞繞也少很多,多數都是直來直往的直性子。

除了上次一心想着天高皇帝遠當土皇帝的那個都督之外,大部分都督滿腦子想的都是忠君報國,覺得最高榮譽就是馬革裹屍,她不想貿然再打仗,馬革裹屍什麽的他們就暫時別想了。

轉眼就到了二更天,她想問想知道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軍隊是一國安全的重要保障,回去之後,朕希望你們勤加訓練,提升軍力,守護好國門要塞”。

“臣等遵旨,必定牢記陛下教誨,誓死守衛國門”深感陛下對自己信任和身上擔着的重任,六位都督站起來铿锵有力的保證道。

“卿等長年守衛邊關,勞苦功高,朕決定賞你們每人一把寶劍,以資嘉獎”抱着兩把寶劍的路關初和雙手各捧着一把寶劍的四位內禁軍适時推門而入,分別将樣式規格一模一樣的六把寶劍奉給六位站着都督。

站着外面隔着一百米的路關初自然沒有順風耳,是谷運籌得到暗示提前出來交代,才會這麽及時。

上次她也賞賜了同樣的六把寶劍給另外六位都督,這十二把寶劍由兵部兵器處精心打造,鋒利樸素,沒有鑲鑽任何金、玉、珍珠,只有劍面底部刻的禦賜二字彰顯了它們的身份。

華國沒有尚方寶劍一說,賜劍是對武将精神上最高的賞賜,賜筆則是對文臣精神上最高的賞賜,還有就是賞坐轎入宮,這些是面上的虛榮賞賜,一般是大臣的功績不足以賞賜更高的獎賞或者憐惜大臣才會特別賞賜。

比較實在的賞賜則是封爵、升官、賞錢和賞賜宅院,宅院一般很少賞賜,賞賜最多的是錢和升官,封爵除非皇親國戚,否則必須有軍功或者大的功績才可以。

“謝陛下賞賜”衛啓能得到這把劍比當初被封為衛輔侯還要高興,突然覺得就算被調入繁都,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他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

“望卿等牢記囑托,恪盡職守”石忞慎重說完後,起身離開,路關初等人緊随其後。

谷運籌作為秘密召見事宜的主要負責人,并沒有一同随離開,她要在這裏一直呆到明日一早六位都督都離開之後才會回城,但還是和馬道長親自送陛下到道觀外,看着馬車走遠後才回去。

陛下一走,提前一步帶着內禁軍過來确保安全的左旋也帶着人不近不遠的跟在後面一起回了城,陛下雖然沒有吩咐,但是保護陛下是她的職責。

就在她洋洋得意陛下不知道自己跟着來保護的時候,坐在馬車裏的石忞已經無力吐槽,在賢良觀的時候,她就發現了,這會還隔得這麽近,她想裝沒發現都難。

路關初一開始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掀車簾子看什麽,直到她也看了一眼後,差點大叫起來,後面那麽多的火把得有多少人啊?還好陛下及時說是自己人,她才沒有出糗。

要不是知道左旋的忠心,就這件事她就可以查辦了她,可大可小嘛。她又不傻,沒安排左旋,自然有她的理由。

下密信的時候她就明令都督前來不得帶随從超過六人,而且以谷老師的性格,一定會在觀內觀外做到萬無一失,自然不用安排內禁軍前來。算了,她還是當做不知道吧。

扣城門的時候石忞并沒有亮身份,而是出示了金牌,入了城又被巡邏的攔了兩次,她并沒有因此而惱怒,反而為他們的恪盡職守而高興。

第二天下午,她在文宣殿召見了谷運籌、齊銘、羅布暔、左旋和兵部尚書邢安,把自己親自拟稿的兵制改革方案拿來傳閱,并讓他們提出意見建議,一直讨論到深夜才定稿。

一個月後,步千雪順利慢悠悠的抵達鴻順的首府土城,喬裝先行一步的顏一諾半個月前就已抵達土城,還去長河縣溜達了一圈。

這是她們在路上商量好的,一個人先行一步取證,一個人慢慢的趕來吸引王沛銘他們的注意力,直到快到土城,顏一諾才趕回來與她彙合。

一路走來,有不少地方官聞風前來求見,都被步千雪以旅途勞累擋了回去,身為督察官員,不正己如何正他人?她是萬萬不會接見這些一心專營,想着投機取巧的人。

王沛銘為他們特意搞了一個重大的歡迎會和接風宴,步千雪不想去,最後還是被顏一諾拉着一起去了,從頭到尾都板着一張臉,心裏想的是:這隆重的場面和奢華的宴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貪了多少民脂民膏?。

看到顏大人從頭到尾都笑着臉一副好說話的樣子,和平常簡直判若兩人,步千雪不知道她打的什麽主意,只想着能盡快把這些蛀蟲繩之以法才好。

散了宴席回到驿館的時候,兩人一身酒氣,其實步千雪沒喝多少,就喝了幾杯,酒氣都是沾染上的,倒是顏一諾臉微紅,看上去有些許醉意。

“顏大人,你還好嗎?要不要我讓人煮一碗醒酒湯?”步千雪怕顏一諾跌倒,下了馬車就攙扶着她往裏走。

兩人雖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也共事了大半年,但加起來都沒有之前半個月一起趕路時了解的多,她才知道顏大人雖然工作上很嚴厲,但私下卻像個長輩一樣很會關心人,以前她都把她當上級,現在則多了一絲晚輩對長輩的敬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