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臣想複仇亦想複國, 還請陛下為臣主持公道”宣常樂這句話倒是說的很順暢,一點也不托拉卡殼。
“若你所言屬實,朕定會為你主持公道, 你就放寬心在此好好養傷吧, 待你身體養好了,具體再詳談,朕還要去正殿聽政就先走了”
“謝陛下關愛之心, 恭送陛下”直到這一刻宣常樂才深刻明白這個平易近人的人是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的皇帝,她不會只聽自己一面之詞, 也不會貿然答應自己什麽。
早在決定報仇和複國的那一刻, 她就做好了出讓利益的心裏準備, 無論如何她都不會眼睜睜的看着那些奸臣賊子鵲巢鸠占。
一出北含殿, 石忞就立馬讓人去把郭凡秋叫到正殿外面候着, 一到就立即召見了郭凡秋, 讓她盡快把康國近期的詳細情報報上來,另外還讓她派人去明道學院查一下常樂這個人, 事無巨細她都要。
交代完以後才開始聽政,今天的事情沒有昨天留存幾天的多, 不過半炷香就結束了, 便回了文書殿批閱奏疏和密信等, 一直忙到用午膳。
下午石忞去了寝殿後面的彩羽殿,彩羽殿是藏書樓,雖然沒有皇宮的書那麽多那麽齊全, 但也是每座行宮必備品, 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藏書,市面上有的這裏都有, 市面上沒有的,這裏也有。
找到自己想找的書以後她就拿着書去了印月圓,印月圓是靜心宮的花園,在彩羽殿的後面,有涼亭、走廊和奇花異草,還有一棟兩層小樓望月樓。
園中的梅花已經快要凋零,正好她也沒心情賞花,路過時也就多看了兩眼,就直奔望月樓了。
她買回來的全套農具和要用的東西已經按類別整齊的放在望月樓中,要路關初準備的桌子和工具等也都已備好,檢查了一遍确定無誤後就讓路關初他們靠邊了,免得礙手礙腳。
首先她把所有的農具都細細觀察了一遍,才把農家出身的路關初叫過來詢問,然後把她說的農具名稱和對應功能寫在紙條上貼在對應的農具上。
其實說是全套,實則也就六七樣而已,耒耜不同樣式的兩把,曲轅梨,鋤,斧,鏟和鐮各一樣,岩磨和舂米這種給谷物脫殼的原始工具,她也各買了一樣,之前買的時候還是散的,現在都已經被組裝好了。
都貼好紙條以後,石忞便開始在桌子前寫寫畫畫,不知道陛下要幹嘛的路關初也安靜的守在一邊,不敢打擾。
在現代的時候,雖然她爸媽都是工薪階層,但是再往上祖輩都是務農的,爺爺奶奶和她那極品叔叔一家都是住在村子裏,若非和爸媽一起,她一個人是絕對不會去爺爺奶奶家的。
但是外婆家她卻每年都會去,而且有時候還是她自己一個人去,少則呆一個星期,多則呆一個暑假,每天早上、下午不熱的時候都和外公外婆一起幹農活,除了沒犁過田以外,其他的都幹過。
栽秧雖然只載過一次,而且橫看不成行,縱看不成排,但畢竟也是下過田栽過秧,比起電視綜藝裏還要穿雨鞋褲之類的來說,她那還要真實點,因此還被螞蟥咬過。
Advertisement
挖土翻地就是常事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土要要翻,摘果子,打包谷,剝玉米,打豬菜,挑糞,放牛,撿雞蛋,喂兔子,挑水,啥事都幹過,為此沒少被外公外婆誇獎,零花錢也得了不少。
要不是國庫緊張,她對農事都不太關注,一是政事太忙,二是理所當然的認為這裏用的農具應該也差不到哪裏去;到制定新的賦稅制度考量稅量時,她才知道這裏的五谷每畝平均産量不到三百斤,比起外婆家畝産七八百斤來說,真的是有點少得可憐。
在人力差不多,土地也差不多的情況下,影響産量的就是工具和種子了,她學的是機械,和農業種子之類的沒有半文錢關系,自己肯定是沒有任何辦法了,只能讓人從西南官道去其他國家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稻種或其他物種。
去年底派出去的,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而且能不能找到好的稻種也是一個未知數,典型的遠水救不了近火。正好的學的是機械,且有一定的現代農耕知識,便有了在工具上下功夫的想法。
可在皇宮做這些的話,很難應付皇奶奶和母後,而且也怕引起其他的麻煩,所以一直沒動手,來山莊住半年簡直就是天賜良機,所以昨天她就迫不及待的上街去采買了。
她不能弄出超過這個時代太多的農具,所以只有在知道底細的情況下加以改良,從而達到提高畝産的目的。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了這些昨天買來的農具,她才知道畝産量低是正常的,要是這樣的農具都能弄出高産量,那才叫不正常。
結合自己在現代時,在外婆家用過的農具和自己學過的東西,以及現在農具基礎上,她設計了一款更輕便更實用更符合力學的曲犁,只要一根曲木一根直木和鐵質犁頭就能做好,也是她外公犁田用的那種犁。
還設計了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鋤頭,鏟子設計成圓頭和方頭兩種,鐮設計成更符合力學的鐮刀,無論割草還是割稻谷、麥子等,都很實用,她在現代的時候用過。
斧頭也設計了兩種更省力更合手的款式,就連鋸子她也照搬設計了一款兩個人用的,再大的木頭都能鋸斷。
幸好她現在的畫功還可以,要不然畫起來有些吃力,畫完後,她還會在旁邊寫上工具的名稱和功能用法。
路關初從未見過陛下這麽廢寝忘食的樣子,就算是批閱奏疏、接見大臣,也會時不時休息一二,可像今天這樣一進望月樓就開始忙,忙到用膳都要再三提醒的情況,真的比較少見,她都有些擔心若陛下長此以往,該如何?
幸好她擔心的事并沒有發生,該處理政事的時候,陛下還是會處理,該見的大臣也都會見,就是再忙也會來望月樓呆一會。
住在平秀殿的步千雪比起忙碌的石忞來說,就十分休閑了,天氣好就和唐祿去外面或者就在西寧宮的園子裏轉轉,天氣不好就在殿裏看書玩葉子戲,她和半月,還有唐祿和她的随從剛好湊一桌。
唐祿比她運氣還倒黴,她抽的日子就已經夠晚了,唐祿還抽到她後面,真的是讓她安慰不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來了明天她伴駕的日子。
雖然每天無大事的情況下,她們都會和陛下一起用午膳和晚膳,但畢竟只是遠遠看着,甚少交流,又怎會有單獨伴駕來的方便。
這六七天來,陛下除了兩天晚上臨時有事沒有和她們一起用餐以外,其他的都是按規矩來,運氣比較好抽到前面的豐水、丁壽和蔔鑫銘,已經伴駕過一日,據自來熟唐祿打探來的消息,陛下對她們都比較冷淡,反響甚合她的心意。
要是石忞聽到估計得喊冤了,她只是太忙,沒時間搭理她們而已,但話還是有說兩句的嘛,怎麽就成了冷淡?
感情這一塊,她是真的怕了,不敢再輕易打開心房,可能半年後任然沒喜歡上誰的幾率比較大。
“你說什麽?”正在寫記事本的石忞突然擡頭問道,吓了路關初一跳,如果她沒記錯,現在離她之前彙報,最少也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陛下,今日伴駕的是步千雪,已在外等候,您看…”。
“讓她進來,傳早膳吧”最後一個字母寫完,她才把新制的鵝毛筆放下,寫字母果然還是用鵝毛筆好寫啊,毛筆果然更适合寫漢字。
“是,陛下”路關初領命離開,下去安排了。
在外面等了好一會的步千雪還以為陛下今天早上可能不會見自己了,其他已經伴駕過的人都是估摸着聽政結束的時間,然後在正殿外等候,可她不想傻傻等着,機會也從來都不是等來的。
所以早早就花心思打聽清楚了,陛下用膳時間基本上很規律,她就是估摸着陛下用早膳的時間過來的,只有在這個時候才不會打擾到陛下。
謝過路關初以後,步千雪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才堅定的走了進去,一進去就看到陛下坐在書桌前看書,“恭請陛下聖安”。
“起來吧,坐,用過早飯了嗎?要是沒用,一會和我一起用膳”兩人本就相識,她不會也沒必要刻意裝作不認識,說話也自然而然随意很多。
“謝陛下,微臣已經用過了,陛下平常喜歡看什麽類的書啊?”今天是步千雪第一次在宮殿這種地方見陛下,原本有一點緊張,但穿着常服且話語親和的陛下,看上去就像第一次遇到的文心那樣,也就不緊張了。
石忞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起身拿着書走到了步千雪面前,把自己正在看的書遞了過去,“你要是喜歡,可以拿去看看,記得看完還回來即可”。
“那微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步千雪接過書本,瞬間被上面的書名吸引了,《康國野史雜談》,讓她有點意外,康國的正史她倒是看過了,野史卻是真的沒看過,沒想到陛下居然喜歡看這類書。
“康國物産豐富,尤其是漁業………”野史雖然沒看過,但看過正史也是差不多的嘛,步千雪開了個頭,兩人便聊起了康國的現狀。
路關初在偏殿安排好早膳就立馬過來請陛下過去用膳,一進來就看到陛下和步大人正聊的開心,雖然她不太想打擾,可一會飯菜涼了就不好了,“陛下,早膳已經備好了”。
“朕知道了”她話不算多,可步千雪卻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不知不覺竟聊了那麽多,“千雪陪朕再用點早膳吧”不知不覺心裏想的竟然說了出來。
在皇宮還時不時有真心疼愛自己的皇奶奶和母後陪着吃飯,可到這裏後雖然陪着吃飯的人多了,但真心待自己的沒幾個,步千雪算是唯一一個真心喜歡她本人的,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吧。
“微臣樂意之至”步千雪高興的就差表現在臉上了,即使她不餓,但只要陛下開口,她哪怕吃不了多少,也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