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卿等各執一詞, 朕亦一時難斷,此事明日再議”石忞說完起身離開,“恭送陛下”谷運籌等人看着陛下離開後才散開往外走。

齊銘和谷運籌之前同為太子的老師, 後又一起西征, 交情甚好,一般下朝都是一起走,要麽走前面, 要麽就走後面,今天也不例外走在了隊伍最後面, 齊銘見與前面的官員隔了段距離才小聲問道:“陛下歷來果斷, 為何今日竟一時難斷?”。

把她的小動作全看在眼裏的谷運籌繼續往前走, 過了一會才答道:“陛下自有陛下的打算, 我們做臣子的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何必自尋煩惱”答了跟沒答一樣氣得齊銘跳腳, “說了等于沒說,還不如不說!”。

“近日你可收到家書?”谷運籌直接沒搭理她, 說起了另一件事。

“昨夜剛收到的,你也收到了?”齊銘眼睛睜的大大的。

谷運籌沒說話, 但點了點頭已經說明她也收到了。

“可是涉及《串告令》之事?”谷運籌點頭, 走在前面稍遠的官員自顧自的和身邊的同僚聊着, 禁軍沿路把守,風吹得鳳凰旗幟迎風招展。

“伴侶無遠見,害慘我等, 我擔心此事不日就會呈到陛下面前, 你可有妙計?”說到這個齊銘就生氣,出門前她明明再三交代伴侶不可做與朝廷相背之事,她也答應的好好的, 沒想到轉頭就忘了個幹淨。

齊銘出生于士族之家,但卻喜武不喜文,年紀輕輕就孤身一人出門拜師學武藝,出師後開始行俠仗義,打下赫赫名聲,也因此結識了她的伴侶,兩人相互喜歡,對方雙親卻覺得她不務正業,不同意兩人成親。

為了與自己愛的人成親,她不得不放棄了行俠仗義的生活轉回家中繼承家業,兩人方才得以成婚,後來兩人有了孩子,再後來在伴侶的支持和鼓勵下,她參加比試成為了太孫的武藝老師。

她之所以去當太孫的老師,完全是為了實現伴侶的攀比心,一直到太孫成為太子都是如此,甚至已經做好了太子登基時就是她辭官回鄉之時的準備,直到先帝發生意外,太子的冷靜和應變處置能力讓她很震驚。

但卻不足以改變她的想法,讓她改變想法的是,太子的完全信任,随着太子登基的既成事實,她身為太子的老師未來的帝師不僅招人眼紅,更招來不少誣告诽謗,太子卻一律壓而不發,還封她做了先鋒将軍。

在當時那種情況,能封她為将軍不僅需要足夠的勇氣,也要有足夠的膽量和信任,士為知己者死,她也不例外,面對陛下當初那樣無條件的信任,她仿佛回到了行俠仗義的時候熱血沸騰,不怕死,只怕辜負陛下的期望。

幸好她沒死,谷運籌沒死,可跟着他們一起去的王長武、七貴化和千萬名将士再也沒有回到故土,戰争之殘酷只有親眼見過才明白,剛剛贊成出兵的那些人大多都沒參加過戰争,他們又怎麽會懂百姓之苦。

都怪她平常太寵着伴侶了,要什麽給什麽,以至于讓她忘了為人臣婦的職責,如今說聲都已成空,只希望谷運籌能有什麽好主意躲過這一劫才是。

谷運籌年紀比她還大,也是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伴侶歷來講道理,不知道這次怎麽被那些毫無道理可言的風言風語給蠱惑了,真是愚蠢至極!

Advertisement

“我已第一時間回了書信,若還沒被他人告發就自己去告發自己,這樣好歹還能保留三分之二,若是已被告發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谷運籌無奈的說道,心裏後悔不已。

當初她就不應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讓伴侶瞞報財産,進而漏交財産稅。

其實谷運籌和齊銘隐瞞財産的根本原因不是舍不得錢,而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隐瞞,甚至連商人也是如此,便都抱着僥幸心理覺得不會有什麽事。

結果陛下就下了這個《串告令》,其目的和意義已經很明确,不會放過偷稅漏稅的人,哪怕這個人是她們,所以收到家書的第一時間她就第一時間回了信,要是她能早點寫這封信,恐怕也就沒這些麻煩了。

齊銘還以為她有什麽好點子,頓時失望至極,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和谷運籌告辭便匆匆趕回驿館去寫信了。

晚上繁都呈上來的奏疏就擺在了石忞的桌上,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的她也不生氣,按自己早就想好的批示完,就立馬特例讓人送回了繁都。

繁都是華朝的首都,就是一朝之表率,倘若繁都都搞不好《串告令》的落實,那全國其他三十幾個省也別想落實了,她是絕對不會允許這件事情發生的,哪怕這個人是她皇親國戚也不行!

“啓奏陛下,郭凡秋郭大人求見”一個宮侍突然進來彙報道,“宣”石忞頭也沒擡繼續批閱奏疏,每次新政令推行後,都會遇到一個短暫的奏疏呈報高峰期。

“恭請陛下聖安”郭凡秋作為內官和路關初一樣都是住在行宮中專門為宮侍和內官準備的寝舍,所以晚上求見也很方便。

只不過她現在管着暗言和平準商行,每天都會喬裝打扮外出幾趟,渡河離繁都近,早就設立了分行,日常收集情報處理事務,她都是在分行處理。

石忞這才停下筆,“都退下吧”,無論是召見大臣還是召見郭凡秋,她都會屏退左右,路關初也早就知道似的麻溜的帶人退了出去。

她有點羨慕郭凡秋年紀輕輕就得陛下重用,但也慶幸她看着成長的郭凡秋和艾喜夏不用像她這樣熬幾十年才能熬出頭,所以也就心裏羨慕羨慕,不會因此而為難她們。

說道艾喜夏,路關初倒是想起來,好像很久沒見她了,這次來渡河她沒有跟着來,被留在了宮中,也不知道在宮裏是否煩悶、無聊至于郭凡秋具體負責什麽,她雖然不清楚,但也知道陛下的重視,能被陛下重視的,尤其是簡單之事!

郭凡秋并不知道路關初對自己的羨慕,其他人都退走、門也關好後才把剛剛收到的密報恭敬的呈了上去,然後退回自己的位置靜等詢問。

石忞看完真的是又氣又怒,她還真是低估了這個石爽,不僅來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制造輿論破壞她《串告令》的實施,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否查到他們确切的動手時間?”石忞

“微臣安插進去的人一直進不了忠王府核心,這些情報都是在一直在暗處盯梢的暗言發現的,确切時間是機密中的機密,恐怕很難”郭凡秋

“讓暗言的人繼續盯着,若有異動立刻彙報,下去吧”石忞

“是,陛下,微臣告退”郭凡秋走到外面遇到路關初和她閑聊了兩句方才離開。

郭凡秋走後,石忞立馬寫了封密信連夜讓人送往繁都,皇奶奶和母後都還在繁都,她實在是放心不下,既然确定不了時間,那就只有先發制人了。

第二天早上聽政,她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康國一事也就有了定論,拟旨的事也就交給了內閣。

出了正殿看到歸興年的時候,她才想起今天竟然又到了歸興年伴駕的日子,上一次伴駕她的下人雖然很想動手,但她沒給任何機會,以至于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出手。

“恭請陛下聖安”太陽餘光照耀下的歸興年真的漂亮,要是擱在現代指不定就是一代巨星。

跟在她身後的下人雖然也行了禮,但行動有些遲緩,想來心裏是極不願意的,否則何至于此。

“起來吧,今天天氣不錯,朕心甚悅,準備游園,你也一起吧”石忞說完就帶頭走在前面,往萬盛園而去。

這讓本來沒抱太大希望的歸興年喜出望外,上次的伴駕經歷實在是讓她記憶猶新,陛下太忙了,忙得根本沒時間和她說話,就算好不容易有了時間也到了飯點,她只能和其他人一起用膳,一天下來陛下和她說的話屈指可數。

這讓從小到大被捧在手心又有衆多崇拜者的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魅力,晚上回去傷心了一個晚上,被子都濕了點,知道後來聽到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她參加此次選皇後又是有目的的,完成目的才是首要任務,也就不期盼了。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踏踏實實完成任務不多想的她,沒想到這次陛下既然這麽溫柔,還帶她去游園,春風拂面,春日高挂,還真是游園的好日子,讓她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只想高高興興的游園。

跟着歸興年的下人看到她這個樣子,哪裏還不知道自己的少主已經變了心思,人心思變,真的是莫過如此!但他不會變的,他花了那麽多心思那麽多關系那麽多錢財才走到這裏,就算是死他也絕不會放棄!

走在前面的石忞,仿佛真的被兩邊的景色所吸引,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高興之時還即興做了一首七言絕句,引來一衆誇贊,她也樂在其中,沒多久就到了萬盛園。

在石忞和歸興年看來真的沒多久,實際上已經在路上走了一炷香的時間。

今天天氣真的不錯,是她來到渡河以來太陽最燦爛春風最不冷人的一天,一路走來,報春早的植被已經發出了新芽,背後的遠山上竟還開了白色的野花,不知道是梨花還是木姜子花。

蔔鑫銘得知陛下和歸興年去了萬盛園大驚失色,連忙帶着自己的下人又叫了步千雪其他四人一起匆匆趕往萬盛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