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這麽小就要背負這麽多的宣常樂真的很可憐, 如果她只是一個勳貴或者士族商人,她肯定會幫她,給她一些錢財和支持, 可她不是, 她是皇帝,她必須理性的考慮利弊,就目前而言, 貿然出兵,弊大于利, 也和她的治國理念不符。
文書殿內只有石忞和宣常樂, 一個穩如泰山的坐着, 一個埋頭規則, 除了宣常樂越來越低的哽咽聲, 整個殿內安靜得可怕。
宣常樂雖然沒有接受完成為王的言傳身教, 但也接學過一些,加上到華朝這兩年多孜孜不倦的學習和這兩年多的經歷見聞, 讓她深刻的明白了‘無利不起早’這句話的意思,尤其是對于一個國家而言。
她只看得到陛下的鳳靴和自己撐着地板的手, 手撐在地上仿佛被壓了千斤, 壓得她喘不過氣, 安靜的空氣更是尴尬的讓她心中一沉,她對陛下并不了解,但她了解自己, 只要能複國能報仇, 她不惜一切,“只要能報仇複國,臣願意奉獻自己的一切”。
“起來吧”石忞知道她複仇心切, 但沒想到她會說出這樣話,也是這時她才覺得宣常樂是個孩子。
“謝陛下”宣常樂知道自己現在一無所有,也知道現在是有求于人,而能幫她的只有坐在她前面的天福皇帝,只要能說服天福皇帝,她不介意把自己放到塵埃。
在石忞的示意下,宣常樂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朕不要你的一切,只要康國每年的兩成收入和在文昌駐府的權力,收入以十年為限,駐府為永久,派駐人員不超過五百人,派駐人員不幹涉康國內政,但康國有責任保護他們的人身財産安全,這是條件,前提是你得等一年”。
“陛下的條件,臣都答應,甚至可以将年限改為二十年三十年,再加其他條件也可以,但臣不想等一年,一年太久了,久到讓臣害怕!”原本連國土都打算舍棄的宣常樂沒想到陛下的條件這麽簡單,這讓她很高興,可後面的一句話瞬間将她打入地獄。
一年啊,不是一天也不是十天,更不是一百天,而是整整的一年,一年的時間已經足夠符堯掌控整個康國,鞏固王位,到時候要付出的代價只怕更大!她等不起!
“你怕什麽?怕她在王位上坐穩?怕到時候付出的代價更大?朕都不怕,你怕什麽!你太小了,就算朕幫你複國,你也難以統禦康國,到時候又冒出一個羅堯楊堯什麽的,你又該如何?”她實在是不想對一個孩子太兇,可一心只想報仇的的孩子,不對她兇不行啊!
宣常樂被第一次語氣略帶兇狠的陛下吓到了,也有點被猜中心思的驚訝,好一會才消化過來,雖然就坐在陛下旁邊不遠處,但她從頭到尾都不敢直視陛下,只敢時不時斜眼看一下陛下淡藍色的常服,正襟危坐,放在膝蓋上的手已經有了汗意。
把這一切看在眼裏的石忞可不想就此放過她,語氣恢複平常的說道:“朕也有朕的難處,你若是不願,那就就此作罷吧”,有難處是不假,但更重要的是她有她的打算。
“臣願意,還請陛下切莫失言”聽到陛下說就此作罷,宣常樂慌了,連忙一口答應下來,畢竟有希望總比沒希望的好。
康國的鄰國是慶國和安國,與它們的關系也只是同為華朝藩屬國,偶爾有交流,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華朝都不出手的情況下,它們是不會貿然出手的,能讓它們出手的條件肯定比陛下的還要苛刻。
更重要的是符堯不會放過她,一旦她離開行宮,恐怕性命都難以保證,更遑論為家人報仇和複國?!一年而已,她還小,她等得起。
“君無戲言”石忞說的擲地有聲,讓宣常樂不得不信服。
Advertisement
又說了幾句,主要安排她接下來一年做什麽,她還是想回明道學院繼續讀書,難得她還想着學習,明道學院的安保也還可以,她再派兩個人暗中保護,應該沒問題,石忞便答應了。
下午宣常樂就以康王的身份,聲勢浩大的住進了山巒區六國宮中的康宮,并對外宣稱從此在康宮為死去的家人祈福一年,這是石忞和她商量好的金蟬脫殼之法,所以為了更好的掩蓋事實,她還特意下了旨意,加強康宮戒備,任何人不得打擾。
實際上,當天晚上宣常樂就秘密回了繁都,康宮有石忞安排的宮侍和一名替身,就算親眼見過宣常樂的,一個背影而已,也分辨不出真假,何況她還下了旨意不準打擾。
只要宣常樂在明道學院不出事,這邊就不會有問題,至于她的身份問題,知道的除了行宮內的宮侍就是官員,有她下的旨意,他們也都不是傻子,但凡有點腦子都不會去揭穿。
在步千雪的期盼中,第二次伴駕日終于到了,更重要的是正好今天是休沐日,她是六個人中唯二抽到休沐日的人,另外一個是蔔鑫銘,第二次伴駕日還在她後面。
萬盛園刺殺案,經過三堂會審,昨天已經判了,歸興年雖然不是主謀,也未參與其中,但刺客畢竟是她的下人也是她帶進行宮的,所以被剝奪了皇後候選身份,一生不得出齊東省。
刺客就是主謀,歸府的當家家主則是促成這件事的幫兇,雖然他并不知道刺客的真實意圖,但收受刺客的財務等是不争的事實,刺客被判了斬立決,已于昨日下午在渡河菜市口被斬首。
青州富商歸府作為此案的幫兇被取消了參加皇商競選的資格,家主□□十年,抄家,已經下了诏書給青州省首,另外還派了人沿途攔截來渡河參選皇商的歸府家主一行。
無論是谷運籌還是文淵等人都覺得這處罰輕了,畢竟是弑君的大罪,他們幾次進言都被陛下擋了回來,理由是歸府不是主謀也不知此事,只是一個見錢眼開的商人,沒必要趕盡殺絕,陛下都這麽說了,他們還能怎麽辦!
作為主謀的刺客确實是應該誅九族的,可他根本就沒有九族,他的三族早在天福元年就被殺完了,他是唯一一個出門在外逃脫一死的,現在卻自投羅網,命中注定吧。
刺客乃是亂臣賊子司空慊心腹大臣的後人,當年司空慊通敵叛國意圖颠覆華朝,最後卻不敵谷運籌被打的大敗,不僅殺了石栭,也自殺了,跟随他的大臣和心腹卻全部被抓了起來,尤其是他的心腹當場被斬立決,家族中人也因此獲罪身死。
當初國家叛亂剛定,急需恢複生産和穩定,最缺的就是人,而且石忞也沒有大規模牽連斬殺的打算,便只挑了一些罪行很重的亂臣賊子判了誅三族,其餘家屬大部分都是被罰為奴或者流放漁西。
而刺客就剛好是被誅三族之一的後人,逃脫一命不知珍惜,反而覺得家人是被争奪皇位牽連而冤死,因此怨恨石忞,恨不得吃她的肉喝她的血,以至于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再冷靜自持都掩蓋不了嚴重的恨意。
石忞對審問犯人是沒什麽興趣的,也不好奇對方為什麽要殺自己,對于要殺自己的人她是不會心軟的,沒想到審問犯人刑部尚書倒是有一套,把這些都審出來了,奏疏寫的清清楚楚。
她不後悔當初的覺得,被刺殺她也不怪別人,如果當初不是她勝,司空慊對歸附于她的大臣恐怕更殘忍更血腥,她只少部分誅三族,已是格外開恩!
除了審案的和石忞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刺客的身世,步千雪自然也不知道,但這個結果卻是讓她高興的,她喜歡陛下的仁慈。
歷朝歷代刺殺都不是小罪,動辄牽連幾十人上百人,菜市場掉頭的沒有幾百也得有幾十,陛下這次卻只殺了一人,就連唐祿擔心活不了的歸興年也只是被剝奪了身份和圈禁在啓動。
“什麽事讓你這麽高興?”從早上起來後見到步千雪,一直到現在兩人一起用早膳,步千雪臉上都是略帶笑意,就差在臉上寫着我很高興了。
步千雪肯定高興啊,到靜心宮沒等多久她就見到了石忞,兩人還一起散步去了印月圓,還近距離親眼看她練了一炷香的劍,雖然沒有對打精彩,但也不影響她欣賞啊。
那次喝醉的時候她實在是太醉了,醒來後就只記得石忞身手還可以了,半月添油加醋說的她是一點也不信,今天是她第一次這麽清醒這麽近距離的看石忞練劍,怎麽可能不高興?!
更重要的是石忞練完劍以後,還和她一起在印月圓逛了會才回到這文書殿用早膳,一路上說了不少話,雖然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話,但架不住她喜歡這種氛圍啊!
“能與陛下一起游園,微臣自然欣喜”步千雪輕輕的放下筷子,喝了一碗粥又吃了些糕點和包子她已經飽了。
心裏想的卻是:文心啊文心,雖然我裝做記不得送信的事了,可你是記得的啊,而且我不相信你沒看信,明明知道我喜歡你還這樣問,不是明知故問嗎?!
在心裏和私下,她更喜歡稱呼石忞為文心,可惜現在也就只能在心裏想想了,誰知道猴年馬月才會再遇到陛下微服私訪。
“你高興就好”對步千雪,石忞總是不刻意提防,下意識就把心裏想的說了出來,帶着一點自己都沒發覺的寵溺,說出口卻後悔了,因為她知道步千雪喜歡自己,而她自己不确定能否給對方想要的,她不想傷害她。
第一次聽到陛下說這種話的步千雪就像收到一個期待已久的禮物一樣驚喜,要不是路關初和其他宮侍都在,她都要笑出來了。
步千雪的想法,石忞看的清清楚楚,她也吃飽了,放下筷子讓路關初把早膳撤下去,最後卻全進了趴在邊上假寐的清影口中,吃飽後,還滿意的拍了拍肚子打了個飽嗝,石忞有點嫌棄,步千雪不僅不嫌棄還給它倒了些水喝,怕它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