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陽光明媚的上午, 平展開闊的馬路上一行人緩緩走着,右邊不遠處就是渡河,河風吹來還能聞到河水夾着則對岸生活的味道, 左邊則是一些景觀植被, 馬路雖然只有縣道的寬度,卻是行宮的交通要道,連接着宮殿區、平原區、山地區和湖泊區。
如果要是剛穿來的時候就來這裏, 石忞肯定會在心裏嘲諷封建制度的奢侈腐敗,現在皇帝都當了幾年了, 已經習以為常, 不放在眼裏, 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喜愛倒是一如既往。
清影在邊上跑來跑去, 步千雪就在她身邊落後一步跟着, 路關初他們則不遠不近的在後面跟着,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自從清影愛去步千雪那裏後, 但凡步千雪在她身邊,清影也會在她們身邊, 不再像之前那樣動不動就不見蹤影, 飯點才出現。
步千雪看着有點調皮的清影跑來跑去就像看着調皮的孩子一樣專注而寵溺, 雖然石忞幾次表現了對清影的嫌棄,但是她知道那只是表象而已。
“清影能找到陛下,是它的福氣, 陛下能養一只獬豸在身邊, 也是陛下的福氣”步千雪是真的替石忞高興,畢竟獬豸是一種神獸,不是一般的阿狗阿貓。
“是啊, 就是不知它是否真如傳說般會辨真假、斷糾紛”石忞對這點真的很好奇,但她自己有讀心術,判斷真假很容易,根本用不上清影。
“這個微臣就不知道了”對于獬豸這種傳說中的神獸,步千雪知道的也不多,見到活着的,清影算是唯一一個,目前對它印象就是好吃愛玩,會不會辨真假還真不清楚。
筒車和水車已經做好了,今天正式下水,石忞要帶她去的地方就是挨着皇田的渡河邊上,皇田是整個行宮唯一一處沒有用高牆和栅欄圍起來的地方,從渡明橋到皇田有一條專用的縣道,就建在宮牆之外,方便住在對岸的農民來耕種。
初春上午的太陽不烈,反而照得人暖暖的,讓石忞的心情十分愉悅,話也多了起來,“康國的事,你可覺得朕無情”。
石忞的話題轉得太快,步千雪頓了一下,“微臣從未如此想,反而覺得陛下不動刀兵是體恤将士,愛護百姓,陛下思慮者衆,既已做了決定,那自有陛下的用意和打算”,雖然她現在不辦差事,但對國家大事還是很上心,康國的事該知道的她也都知道。
一開始的時候,她其實還很擔心石忞會出兵,出兵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寫起來也容易,可一旦戰事起,不是死人就是消耗財力,百姓也沒好日子過,于國家不利即于石忞不利,她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要是天下人都像你這樣想就好了,但他們不會這樣想的,他們會覺得朕軟弱可欺,會覺得朕是怕了他們”石忞說話的語氣沒有任何起伏,仿佛在說天氣一樣,但這話的內容卻讓步千雪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走了好幾步才說道:“微臣不知道天下人會怎麽想,但微臣知道陛下絕非庸主,一時的蟄伏并非永久的退讓”。
“哈哈哈,說的好,這鳳位朕既然坐了,就會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不會讓藩屬國翻了天,就算翻了,朕也會把天再翻過來”可能是知道步千雪的心思,也可能是和步千雪最熟,只要和她在一起,石忞的話,總是比和其他皇後候選在一起話多得多。
而且和步千雪在一起的時候,她不用裝也不用板着臉,可以放松的做自己。
“微臣相信陛下可以做到,也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微臣定會親眼見到,……”第一次見到這麽高興的石忞,步千雪覺得她臉上的笑意比天上的太陽還暖。
冉冉升起的太陽又高了一點,把兩人的身影拉短了一些,不規則石板塊鋪就的道路前方清影跑得歡快,整個山莊它都逛遍了,現在就想呆在兩人身邊,舒坦。
Advertisement
遠遠跟在後面的路關初聽到陛下笑的時候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她服侍陛下這麽多年,深知陛下喜怒不形于色,像剛剛那樣的開懷大笑真的已經很久沒聽見過了,如果她沒記錯,只有沒登基前陛下和侍讀們在一起玩耍時才這麽開心。
一炷香後,兩人正聊的意猶未盡,卻已經到了渡河邊上,勞碌命早就等候在這裏的工部官員和木匠們迎上來行禮,按她要求打造出來的東西按序整齊的放在路邊。
步千雪看着那些木頭做的東西,是一個也不認識,唯一确定的是都是木頭做的,或圓或匾或方,官員和木匠們的樣子卻極其興奮,像這些東西是寶貝一樣。
石忞免了他們的禮,轉頭和步千雪小聲說道:“一會你就在這看着,朕給你看個好東西”,雖然不知道她要給自己看什麽,但步千雪還是好奇的答應下來,石忞安排路關初等人好好保護步千雪,自己則親自下場開始指揮起來。
步千雪知道自己幫不上什麽忙,安靜的呆在視野開闊的地方看着身穿棕色常服的石忞在河壩上指揮內禁軍協助木匠把擺着的零碎木制東西組裝在一起,後來有幾個內禁軍還下了水。
石忞之所以把安裝筒車和水車的地方選在渡河上游挨着皇田的地方,就是因為這裏水勢較為湍急卻不是很深,這裏的幾畝皇田又剛好比河高一些,往年灌溉都是靠人力,很有安裝的必要。
筒車和水車的構造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水力灌溉農田的工具。只是材質不一樣,筒車是以竹制造,而水車則是以木質制造,所以石忞分別把它們命名為筒車和水車,兩車的水輪直立于河邊水中,輪周斜裝若幹竹木制小筒,共三十二管,利用水流推動主輪,輪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滿,至頂傾出,接以木槽,導入渠田。
在制作現在這個成品之前,木長青就先讓木匠做了一個微縮小型筒車,小型的好組裝,試用也很成功,真的把水從低處弄到了高處,而且不需要任何人力。
成功的那一刻不僅是木匠,就是木長青等官員都對陛下的腦子佩服的五體投地,能想出這麽多奇奇怪怪的點子和設計出這些東西,古往今來陛下絕對排的上號。
微縮小型筒車石忞親自跑去看過,可小型的組裝起來比這個成品好組裝得多,石忞也是擔心,所以才親自下場指揮,畢竟是她設計的,哪裏怎麽按怎麽弄,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就在石忞和步千雪一個在指揮一個在認真看的時候,幾騎快馬入了渡河城直奔行宮而來,剛過渡明橋就被外禁軍攔了下來。
這次來行宮小住,石忞不僅帶了一些外禁軍也帶了一些內禁軍,原本守衛行宮的禁軍在皇帝駕臨的時候自動歸屬外禁軍統領,木蘭雨留守繁都,随行伴駕的是副軍長易統梵,陛下去了渡河邊不讓随行,她便留在金正門以便随時策應。
除了專職耕種皇田的農民農忙時間才會過這邊來以外,其他人就算是當地官員非诏也不得行宮內,連帶着河這邊都成了禁地一樣的存在,這突然有幾個人騎着馬快速過來,易統梵自然不會讓他們過去。
随行将領得到指示便上前詢問道:“來着何人?可知這裏是皇家禁地,非诏不得擅入”。
突然被攔下的文之勉一臉不爽,轉頭示意了一下随從,随從明白的點了點頭,拍馬上前幾步下馬大聲道:“我家二少主乃是文侯之女,奉太後之命特來行宮求見陛下”。
“口說無憑,既是文侯之女,還請出示憑證”将領當着上司的面自是盡忠職守,該走的流程是一個也不敢少。
已經下馬的文之勉直接把缰繩抛給了另一個随從,幾步走到了将領面前,爽快的從懷中拿出了一個令牌形狀的東西遞了過去。
易統梵是認識文之勉的,估計在朝大員就沒有不認識她的,文之勉好玩在繁都那是出了名的,有次和另一個勳貴子女鬥雞起了争執,不僅把人家的雞打死了,還把人家打了一頓,錢也全劫了,最後鬧到了太後哪裏,她又特別會哄太後高興,最後意思意思的處罰了一下,從那以後繁都的纨绔們看到她都離得遠遠的。
将領接過令牌仔細看了一下就恭敬的遞給易統梵過眼,易統梵接過看了兩眼,确定無誤後點了點頭,将領便把令牌還給了文之勉,親自跑去請示了。
大家族的信物一般都是令牌,有圓形也有方形,材質也都各不相同,正面刻姓氏,背面刻代表本家的圖騰,需要到衙門進行備案登記并張榜公示後才能用,數量有變動也需及時前往登記。
皇家的金牌也是遵循這一原則,四方形,正面刻石,周邊刻小字如朕親臨,背面雕刻九尾鳳凰,純金打造,旁支小宗則是雕刻孔雀,其他姓氏也分大小宗,小宗的圖騰和大宗的圖騰略微有點不同。
文之勉看着将領跑去通報的方向居然不是宮裏,瞬間來了興趣,皇帝表姐可比她哥好玩多了,否則她也不會求了太後跑到這裏來。
路關初來禀報文之勉求見的時候,石忞正在指揮水車下水,筒車已經安裝成功并成功實現引水入田,看的步千雪即驚又奇又喜,讓她瞬間想到了——倘若在全國推廣開來,豈不是增加不少良田!
對二勉這個表妹,石忞還是算了解的,肯定是去求了她母後才被準許來這裏的,否則以大姨爹的性子,絕不允許她離開繁都,聽描述肯定是大姨母那都沒去就來找她了,便讓人把她帶過來。
文之勉在內禁軍的帶領下沒一會就到了渡河邊,她遠遠的就看到兩個大圓輪似的東西,大圓輪邊上一圈圈人,她知道皇帝表姐肯定就在那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的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