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日第一場悶雷過後,霍青鐘成了大玥朝第七位皇帝。

說起霍氏江山,霍青鐘的老祖宗霍延懷可是個英雄人物,從幾百年前郢朝司馬氏手中奪得天下,到如今,已有二百多年了。

頭先幾位皇帝也還算勵精圖治,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到了霍青鐘這一輩,皇位厮殺得是越來越厲害。

霍青鐘的爹,也就是順宗皇帝,生前共有十幾個兒子,霍青種是其中最小的一個,今年九月,将将滿十七歲。

至于霍青鐘有這麽多位哥哥,其中不乏有勵精圖治,有謀略,有才華的,當然,也有像霍青鐘這樣草包的,皇位到底是怎麽落到她頭上的呢?

霍青鐘也是登基的頭天晚上才知道,她的哥哥們因為争權奪位相互算計,最後自相殘殺。唯一的勝利者也就是她的二哥,霍青淵。這位天選之子鬥敗了他所有的弟弟,包括他的大哥,成功成為下一任的皇帝。

可偏偏老天開了個玩笑,她二哥在登基的前一晚,被人下毒害死了。聽小道消息,據說是五哥的人,早年曾在二哥身旁做卧底。但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順宗皇帝所有兒子都死光了,只剩下霍青鐘唯一一條血脈。

霍青鐘小的時候,剛一落地,司天監的監正算出她是個克父之命。他爹怕死,但又實在是不忍心掐死這個老來子,遂将他送到了關峰山上。

這一待,就是十七年。說來也不知是何緣故,她自小就被認作是男兒身,自記事起,就一直是男兒裝扮。要不是霍氏血脈已經死絕了,全天下人估計也想不起來還有霍青鐘這號人。

至于司天監算出的克父之命,到底是真是假,由于她父皇已經魂歸九重天,再加上她十幾個哥哥們的命喪黃泉,雖然聽起來有那麽一絲絲的意思,但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霍氏除了她,沒人能登基了。

哦,不過據說霍青鐘還有一位姐姐,被封為大玥長公主,聽說今年已經二十二歲了,一直沒嫁出去,在大玥,算是大齡婦女了。當然,這都是後話。

今日是中秋團圓節,宮裏慣例有一場宴會,但考慮到先皇十幾個兒子鬥得只剩下她一個,宮裏除了她娘,也就是剛剛封的太後,已經沒什麽人了。再加上她剛剛登基,剛處理完她這些兄長們的後事,阖宮上下都沒什麽心情過這個所謂的家人團圓節,所以吃完晚飯,大夥早早地就散了。

禁宮裏冷清,宮外卻熱鬧。

霍青鐘用完晚膳,回到幹清宮之後,漫漫長夜,越想越覺得頗為難熬。于是,叫四德子去找了件太監衣裳,準備偷偷出宮去溜跶溜跶。

她當上皇帝後,按照慣例會選一批衷心的奴才随侍左右,她左挑右挑,攏共選中了兩個人,一個叫二喜,一個就是身旁的這個四德子。四德子膽小,起先不敢,最後在她的淫威之下,乖乖就範拿了一套太監服,她僞裝成二喜,拿着自己随身令牌和四德子一塊兒出了宮。

按理兒,這時當不該到處亂走,更別提出宮了,她那十幾個哥哥如今屍骨未寒,要是被人發現捅到朝堂上,明天早朝,她估計得被罵兩個時辰,很有可能趕不上吃午飯。

Advertisement

說起來,霍青鐘沒見過她那些哥哥們,也就沒有什麽所謂的血緣之親。說實話,入殓那天她從祠堂裏扒拉着幾位大哥的棺材看了一眼,到現在,也沒對上臉,分清誰是誰。

所以說,她對他們也沒什麽情分。她的哥哥們都想做皇帝,可她不想,她待在關峰山上自由自在散漫了十幾年,突然成了皇帝,被人處處跟着管着,連一天喝幾口茶,吃幾口飯都要規規矩矩的,稍微說錯了話,立馬有人打小報告,第二天一準兒就出現在了朝堂之上,嚴重的,她被整整罵了一天。

活活把她給罵自閉了。

滿嘴之乎者也的這個典故,那個典故,指桑罵槐,嫌棄她不會做皇帝。

可她就是不會做皇帝呀,她連書也沒念幾天,大字不識幾個,怎麽做皇帝?

越想越覺得憋屈,索性趁着今日中秋節,大夥兒全都歡度佳節的空擋,沒人注意到她,偷偷出宮透會子氣,再待下去,她一定要憋死不可。

有了皇帝貼身的令牌,霍青鐘帶着四德子輕而易舉地就出了宮,她以為自己已經夠慫了,沒曾想,四德子比她還沒膽兒,出了順貞門,腿軟地直走不動道兒。

“我說老哥兒,你到底行不行,不行你就回去吧,朕待會玩累了自個兒回去。”

四德子一聽叫他自己回宮,吓得立馬叫主子,“奴才哪敢一個人回去,你可不能不帶着奴才,要是回頭叫人發現,奴才這條小命……”

“得得得,停!別念了,耳朵都生繭子了,你跟着朕,不許再說話了。”霍青鐘甩了甩袖子,轉身朝着長安大街走去了。

霍青鐘身上帶了不少銀錠子,一到街上就換了身生員衣裳,三千發絲用青絲帶束好,微風輕輕吹來,将手中的折扇一打,宛若有翩翩公子的意味。

街上燈火通明,人山人海,到處挂滿了各色的燈籠,映着人個個面如桃花。霍青鐘望見不遠處有個戲臺子,周圍圍滿了人,接過叫四德子買來的面具,擡手往臉上一扣,手中的折扇阖上,朝着四德子腦門兒一敲,“走,咱們也去瞧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