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三
陸宜春想了一會,“那咱們還是先做好準備吧,如今京裏小皇帝都登基了,事情恐怕還有的磨”
“好”
小皇帝登基了,手裏也沒有實權,先是拜了李家李子柒為帝師,之後李家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新的帝黨,現在好多朝廷官員懷疑李家和敬獻帝的死有關。
李家還真是挺冤的,這事還真的和李家沒有關系,敬獻帝縱情聲色身體早就不行了,這次和一個舞女玩樂還吃了助興的藥,李皇後最多是見死不救,還真的沒有下毒手,不過這話說出去也沒人信,如今長個腦袋的都覺得敬獻帝的死和李家有關,李子柒氣的牙根直癢癢,可是還沒有別的辦法,畢竟敬獻帝駕崩,李家就是最大得利者,這個是事實,李家也只能頂着一腦袋的麻煩硬抗。
而李皇後如今算是終于高興一些了,李皇後當年因為溫端禾的事被敬獻帝責備,派人追殺溫端禾的人後來又神秘失蹤沒了音信,李皇後當時都要氣瘋了,很是摔了好些個東西,如今敬獻帝去了,溫端禾也不知所蹤,礙眼的人都沒了,李皇後成了皇太後垂簾聽政,那感覺簡直不要太好,樂的李皇後感覺天也晴了樹也綠了,花都比往日裏鮮豔了幾分,這掌握天下權勢的感覺果然醉人,怪不得天下有那麽多人想着登上高位。
陸宜春回了一趟将軍府,為的是春耕之事,冀州府的府尹尹楣是陸宜春的心腹,否則陸宜春在冀州也不能如此的随意,陸宜春一向看中農事,只有讓老百姓吃飽了飯才能說別的事,對于偌大的大周朝來說,吃飽穿暖也是個很不容易的事情。
陸家軍在冀州也有軍田,由陸家軍自己打理,陸宜春每年都會和尹楣商量春耕之事,兩人商議着今年試試尹楣托人從海外弄來的種子,陸宜春也想看看海外的種子能不能在大周朝種植,還有改良農具一事,這個事之前陸宜春和魯行商量過,這也算利國利民的好事,魯行沒多想就同意了,魯行畢竟是行家,帶着徒弟沒幾天就改良了好幾種,就等着實踐起來了。
陸宜春對農事這一塊還是挺着急的,如今冀州也算是一塊淨土了,老百姓能吃飽穿暖,可是別的州府就不太好了,就拿附近的幾個州來說,撫州一直是地廣人稀,因為地理位置偏僻,撫州沒有藩王,也不引人注目,老百姓勉強能吃飽飯。
東南方向的香州也還将就,只是香州世家衆多,官員繁雜,相對的苛捐雜稅多,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還有正南方的裕州,臨近橫水河,去年鬧了一場洪災,朝廷也沒怎麽管,離着橫水河最近的橫崗府差點死亡過半,樟州更是亂的一塌糊塗,都讓人不想提起,如今說起來就是江南的幾個州府還好一些,畢竟江南是魚米之鄉,一直都很富足,而幾位藩王的屬地也是情況複雜,如今各地藩王都在充實駐軍,有好些都是強征入伍的,災荒不斷,能活下來的都是運氣好。
說起來實在是朝廷的稅收太多了,再加上貪官橫行,朝廷監管不利,半數官員投了李家的門下等等原因,陸宜春簡直都不想提這個事,陸宜春覺得除非有大聖人降世,否則沒人能救得了大周王朝。
尹楣說完農事又提起了別的事,“将軍,說起這個事也是個大事,如今從其他幾個州來的災民是越來越多了,府裏的官兵有限,我怕人多手雜出了什麽亂子,想借點兵鎮着,還有災民的安置還得要将士們幫忙”
“好,人到時候給你派來,你只要好好安置老百姓就行”
尹楣有些擔憂,“将軍,恕下官直言,咱們冀州的地方有限糧食也有限,咱們真的要接受那麽些難民嗎,咱們也沒那個實力呀”
陸宜春面色凝重,“我知道你的難處,只是難民千裏迢迢的來到了冀州就說明已經沒了別的出路才來的,還有一方面就是我打算再次征兵,不止在冀州還有撫州,撫州離着咱們最近,地廣人稀,也是個不錯的去處,到時候難民也可以往撫州那送些”
“那……撫州的府尹能同意嗎?”尹楣這才明白陸宜春的打算,原來是把撫州劃成了自己的地盤。
撫州只有幾萬的駐軍,還是守軍,主要還是府尹說了算,陸宜春氣勢勃勃,“放心吧,撫州的府尹是個清官,和我也有些交集,應該沒問題,咱們上次也支援了撫州,還能說上幾句話,這麽安置總比更多的難民随意的流向撫州更好,撫州的府尹應該能清楚利弊”
Advertisement
尹楣跟着點頭贊同道,“将軍英明,果然神武不凡”
陸宜春擺擺手,“尹楣,咱們都是老熟人了,就別說那些漂亮話了,明天我就讓承夏帶兵配合你,先把流民送到撫州再說,我在加急給撫州府尹送封信”
尹楣輕施一禮,“那就多謝将軍了,将軍仁義,所有的百姓和流民也會感激你的“
陸宜春只求問心無愧,要的也不是什麽感激,何況自己也有自己的計劃和考量,“那都是一條條人命,咱們也确實沒辦法看着不管”
兩人又是一陣無語,除了冀州,哪還有什麽人管這些流民呀,連朝廷都不管了,下面的衆人也就當做沒有這回事,生死有命這時候真的變成了的一句實話。
第二天陸承夏帶着人馬把流民圍了起來,衆多的流民如有驚弓之鳥怕的不行,簇擁着抱團圍在一起,尚家一群人就圍在一起,尚寶抱着自家爹爹的大腿,看着威風凜凜的兵馬心裏怕怕的,“爹爹,這些人是要幹嘛呀,看着好吓人”
尚桂強做鎮定的拍了拍小兒子的頭,“寶兒別怕,等會就知道了”
尚桂和旁邊的大哥尚柏悄聲說道,“大哥,這是什麽情況?該不會是陸家軍要把咱們攆出去吧,咱們的消息是不是出錯了?”
尚柏在一個走商的朋友口中聽說了冀州的事,說是冀州無災無難糧食充足,而且陸家軍就駐守在冀州,陸家将軍一向仁義,一定能收留這些難民的,尚柏才帶着全家投奔冀州而來,可是這只是聽說,尚柏看着四周全副武的将士,心裏也發毛了,畢竟這時候各個地方對待流民好像都不太好,尚柏懷裏抱着自家的小女兒,只是小女孩面色不好,一看就是餓的,尚柏強做鎮定,“別慌,看看那個軍爺怎麽說”
衆多的流民擁簇在一起,一個個面色發黃,骨瘦如柴,給了陸承夏很大的沖擊,原來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嗎?
陸承夏只覺得心裏堵得慌,心裏發悶說不出別的話,沒一會尹楣帶着人到了城外,尹楣看着大批的難民,醞釀了一會話語,扯着嗓子喊道,“衆位百姓,我是冀州府府尹尹楣,衆位稍安勿躁聽我說幾句話”
尹楣咳了咳,嘶喊着說話有些破音,“我就長話短說,冀州土地有限,只能接收這裏三分之一的流民,還有大部分我們打算把你們安置在撫州,撫州地廣人稀,是個好去處,陸家軍是忠義之師,你們前期的糧食由冀州府負責,現在開始做登記,把原有的戶籍拿出來,一家一家的來,排好隊,不許打架不許搗亂不許撒野,如今小陸将軍可就在這看着呢,到時候陸家也會負責把你們送到撫州……一家派一個人出來抽簽,定好去哪個地方……”
尹楣扯着嗓子喊了半天,衆多的流民在底下竊竊私語,相互的商量起來,尚家三兄弟也是,尚桂抱着小兒子,“大哥,怎麽辦?咱們要不要去撫州啊?”
尚松也說道,“是呀,撫州也不知道是個情況,咱們還不知道能不能走到撫州呢,這可怎麽辦呀?”
尚桂說道,“要不要我去問問村長,看看他們怎麽商量的?”
尚柏正在沉思,“別去找村長了,無論到哪咱們這些人都得被打散分散來的,不可能讓咱們一個村子裏的人聚衆在一起,只要咱們尚家在一起就行,無論去哪咱們一家子都要在一起,你們倆守着家裏人,我去抽簽,到時候定下來去哪也好有個章程”
“好,都聽大哥的”
當時就是尚柏提出了要帶着全家來冀州,尚柏就是全家的主心骨,尚家兄弟也都聽他的,也幸虧出來了,否則在樟州也是死路一條,過了一個時辰,尚柏才能人群裏擠了出來,“大哥,怎麽樣?”
尚桂尚松都圍了上來,尚柏小心的走了回來,“抽簽了,咱們去撫州”
“哦”
尚桂和尚松都有些不高興,大家還是想着就在冀州的,畢竟冀州就在眼前,看得見摸得着,尚柏小聲的說道,“別這樣,我聽說了,這次去撫州是陸家軍護送,而且到了撫州陸家也不是不管,前期還會給發糧食農具呢呢”
“哦,真的”
“可不”
“那就好了,有糧食就行,大不了咱們多走些日子”
尚柏笑道,“我還聽說了,陸家還派了大夫呢,說要給咱們這些流民看病呢”
“真的?”
“是真的,我親耳聽着那些當兵的說的,那人看着好像還是個将軍”
尚松歡喜的不行,“太好了,等會大夫來了,我就抱着妞妞去看看,妞妞這兩天有些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