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藥可醫
“查到了,但是服毒自盡了。”那名男子的聲音跟崇睿一般,低沉冷厲。
崇睿若有所思的看着人群,轉身離開市集。
在他離開之後,一名身着黑衣蒙面的中年男子,看着不遠處子衿留下的血漬冷笑,這場争鬥,從現在開始了。
待大将軍慕良遠得到消息急匆匆趕到廳堂時,只見得子衿生母趙氏傾顏抱着子衿滿身是血的身子垂着淚。
即便這些年,兩人關系如此焦灼,可慕良遠終究還是不落忍,緩緩的走了過去,“傾顏,将孩子給我。”
誰知子衿生母趙氏傾顏卻發了狠的将他推開,“十五年前你便不再管我母女二人死活,如今也無須你照拂。”
那清麗的小臉挂着一行淺淚,語氣卻冷冷清清,對待丈夫如同對待局外之人。
“趙傾顏……”
慕良遠的眸色暗了暗,似要發火,可看她流了淚,想着這麽些年,即便他如何冷遇,趙氏都未曾流淚,如今這樣,他卻不忍心了。
茴香急匆匆請了大夫進來,與蓮姨一道擡了子衿到她房裏,大夫診斷之後,頻頻搖頭,“這個……二小姐這傷,只怕……老朽無能,這病老朽治不了了。”
大夫說完便要收拾了藥箱離開。
“治好她!”慕良遠站在門外,冷冷的喝止了大夫。
“大将軍,二小姐頭部受到撞擊,脈象全無啊!”這要如何治。
“滾!”慕良遠暴怒,遣走了大夫。
趙傾顏忽然從床頭站起來,瘋了一般的往外跑,這個素來端莊的女子,見女兒此般模樣,早已失了方寸。
“你去哪裏?”慕良遠從未見她如此失态,拉了她手,厲聲問到。
Advertisement
“我去找大哥,我要去求大哥,讓他去宮裏求醫!”
說起來,趙傾顏自嫁給慕良遠做妾那日起,便與趙家斷了聯系,如今十八年過去了,她居然說要去求趙文修。
“你求他作甚,我自己的女兒,我自己去求聖上。”那橫亘在兩人心口的傷疤,就這樣被趙傾顏揭了去,慕良遠疼得一哆嗦,也恨得牙癢癢。
“将二夫人扶着,誰要是膽敢去趙府求了救,便自行了斷了去!”慕良遠将趙傾顏推到蓮姨懷中,冷着臉去換了朝服,進宮去了。
待他從宮中請來禦醫,可診斷的結果,還是那般——無救!
趙傾顏以淚洗面,在慕子衿榻前守了三日,卻不見女兒有半分生氣。
“小姐,你多少吃點吧?”蓮姨端了一碗燕窩粥吹涼送到趙傾顏面前,可趙傾顏卻只是看了女兒,不願吃東西。
“蓮兒,我嫁給他整整十八年,子衿已然十七歲,可他……”
說他無情,可他無情麽?
他不也進了宮去求了太醫過來給子衿瞧病。
說他狠,可他狠麽?
其實趙傾顏自己何嘗不狠,一個誤會橫亘在兩人之間十五年,多少青春歲月,他們卻用來對彼此置氣了。
“大将軍有大将軍的苦,小姐也有小姐的苦。”這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可子衿最苦,才方三歲,她的父親就再也不看她一眼,任憑她這樣在這府裏遭人欺淩,而我,為了我所謂的尊嚴,楞是由着我子衿自生自滅,我跟慕良遠都不是人,我們不配做她的父母。”
門外的人,聽了這話,原本踏進門的一只黑色靴子又緩緩的退了回去,“你既說我不配做她父親,那我便不配了吧。”
這個驕傲的男人,忽然間,眼裏只剩下蒼涼和狠意。
趙傾顏眸色一凜,但終究還是無話,只默默的流了眼淚看着病榻上的女兒,那珍珠似的小人兒,如今真的就要殒命了麽?
兩人隔着一道雕花牆,誰也沒有再說話。
直到那人沉沉的腳步,踩碎了一地的芳心。
就在大家都以為慕子衿必死無疑的時候,她居然醒了,雖然說了一通胡話,但很快就平靜下來,趙傾顏雖然心有餘悸,但是只要女兒平安,對她來說已是上天恩賜,此後,便不再計較子衿當時言語。
日子,漸漸變回往日平靜。可平靜的表象下,卻暗潮洶湧……
三月後,勤政殿。
那祥龍福瑞的精致木雕窗外,夏蟲“啾啾……”的聒噪着,金黃的太陽将美人蕉曬得蔫不拉唧在灼灼烈日之下毫無生氣的耷拉着,窗外一絲風都沒有,沉悶的雷聲從遠處傳來,“轟隆隆”的讓人更加煩悶。
不過轉瞬,已從春日融融的人間四月天,走到這暑伏之境,暑伏暑伏,便是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整個大月皇宮都被太陽炙烤得蔫不拉唧的,只有勤政殿前那班平素道貌岸然的政客卻争得兩眼發紅。
腦滿腸肥的右相秦順對位于龍椅之上昏昏欲睡的明德皇帝揖手,“陛下,臣以為睿王殿下二十有二,當是到了納妃的年紀,皇家子嗣多多益善啊。”
好一個“多多益善……”,要這般多人來互相算計絞殺,争權奪利麽?
崇睿不言,抿了唇淡淡的看向右相,右相不以為然,這個三皇子領兵打仗是把好手,但在朝堂之上素來膿包,他今日便是吃準了他不敢貿然反抗陛下賜婚,這才開口提了此事。
亦如他所料那般崇睿果然不言……
“愛卿覺得哪家姑娘配得上我這氣宇軒昂的三皇子?”高坐之上的明德皇帝這般問右相,眼睛卻盯着全場,看着每一個人的反應。
呃!
這般保媒拉纖的事,歷來不都是女人的事麽?
秦順抹了抹額頭,陛下這意思是,“我多言了,不比那長舌婦嚼舌麽?”
“臣以為,此事右相只怕心下以有人選,此番才同陛下提及的吧!”說話的人是左相趙文修,明德皇帝的肱骨重臣,趙傾顏的哥哥,慕子衿的舅舅,他與那右相不同,長得斯斯文文,雖已不惑,卻豐神俊逸,想必年輕那時,亦是美男子,如今風采不減當年。
“那公孫侯府家不是有一女子閨名喚公孫芸香麽,臣以為……”
公孫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