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午自修時,白妤在自己的座位上刷題。
除了學校規定購買,作為課堂作業的習題冊,她還自行去書店挑選了別的課外輔導書。
像是午休、講座、早自修這種零散的碎片時間,白妤就會翻開它動動腦筋來做一做,并且根據附在後面的答案自行進行批改和訂正,效率極高。
同一時間,坐白妤後桌的馮凱居然在偷偷摸她的頭發——從上到下地撫摸,非常輕地觸碰,充分感受那份冰涼與絲滑,鼻尖猛力嗅着洗發水淡淡的薰衣草香。
講真,還挺變那啥的。
白妤在一道數學大題上徹底走錯了方向,此時全身心地投入解題過程中,在一張A4大小的草稿紙上推演另一種步驟,因而完全沒有察覺到異狀。
顯而易見,馮凱喜歡白妤。這正是他嫉妒乃至厭惡時貅的根源,同時也是愛找三人組麻煩的原因。
他誤以為白妤和時貅正在交往,便經常在心中暗搓搓地将時貅和自己做比較——時貅有一米八,他只有一米六,可他只是還沒開始發育;時貅瘦得像猴子一樣,他體重比時貅重,這叫營養均衡、叫勻稱;時貅沒有任何職位,而他是班中的學習委員,地位顯赫……
馮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不論哪一點都比時貅強得多,他比時貅有出息得多。
他堅信——白妤早晚有一天會擦亮眼睛,發現他的好,接着與時貅一拍兩散,和自己在一起。
馮凱不知道白妤會不會做飯和打掃,不過是女人的話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肯定是會的。就算不會,他也可以教她,讓白妤能夠好好伺候自己,孝敬他的爸媽。
在馮凱心中打着意Y意味的如意算盤的同時,有一道低沉的男聲忽然在背後響了起來。
“你要是再敢摸一下,我保證把你的蹄子剁下來。”
空氣中的旖旎和幻想瞬間消逝不見,徒徒剩下驚悚和尴尬,它們雙雙交織在一起,構成這裏的全部氛圍。
馮凱面紅耳赤地為自己争辯:“我只是不小心碰到了!”
“哦?真的嗎?”
Advertisement
時貅的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把美工刀,他一手将刀片“咔”地劃拉出來,一手飛快地扯過馮凱的手腕,在課桌上固定住。
“幹嘛?!你要做什麽???”
馮凱拼命地掙紮,力氣卻全然比不上時貅,五指被死死釘住。
接下來的一切都像是慢動作。
只見一道淩厲的銀色軌跡自半空中滑落,然後銳利的刀尖深深刺入了木板。
僅僅離手指不到一毫米遠。
想必如果出了一丁點誤差,斷裂的就不是木頭,而是馮凱的手指了。
馮凱險些“骨肉分離”,想想都覺得疼,尤為後怕。
沒想到時貅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動手。他不怕楊馨芳嗎?連校長他也不怕嗎?
“不好意思,我也是不小心。”時貅笑笑。
這個該死的瘋子!!!……馮凱在內心大罵特罵着,卻一個字也不敢說出口。
這時,白妤聽到響動,回過頭來:“怎麽回事?”
在她側過腦袋的瞬間,時貅身上的戾氣悉數散去,刀片也飛快入鞘:“馮凱說草稿紙不夠用,讓我裁一半給他。”
馮凱驚魂未定,木木地回答:“對……”
正巧,走廊裏響起了班主任楊馨芳特有的高跟鞋聲,還沒等其正式步入教室,幾個交頭接耳的學生俨然已經識相地閉嘴收聲。
楊馨芳做的第一件事是收補習班的報名費。
在高二(4)班,大面積收取現鈔的時候,每位同學都要在紙幣的右下角用鉛筆寫下自己的姓名和學號,最後再由生活委員統一擦去。
這樣做是防止出現假.鈔.等現象的問題發生,一旦有謬誤好從根源解決問題。
生活委員是個很細心的男孩子,收完錢之後就将它們排放整齊,收納進牛皮紙信封內。
個別忘記帶錢的同學、以及頭鐵誓死不報學校補習班的“壯士”,還沒被校領導找麻煩,便被班主任楊馨芳罵了個狗血淋頭。
楊馨芳罵人的本領很有一套——分明是很小的一樁事,她就是有本事往大了去說。譬如能從一個粗心的謬誤上升到人品乃至人格的缺陷,以及未來的道路一定會走歪等嚴肅的問題。偏偏還說得有理有據,令人難以反駁。
別說性子軟的同學,就是大大咧咧的孩子,都被她活生生罵哭過。
“寒假從1月14號放到2月14號,一共一個月,補習班上10天,每天早上8點半到下午4點半。我警告你們,要是有補習班的老師跟我說你們哪個人表現不好,看我怎麽收拾你們!知道了沒?”
倘若是以前,她在話語的結尾一定會将目光轉向時貅,作為特別的關注和警告,不過因為經歷過了校長室的事件,楊馨芳并沒有再次這麽行事。
“知道了!”
搞定了補課班費用的大事,楊馨芳便轉而去向她的學生們公布另一件事:“開學以後文理就正式分班啊。主課還是在自己教室上,副課進行走班制。到時候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選擇去不同的教室上課。我建議有些人趕緊放棄幻想,沒救就是沒救了,不擅長的科目也別想着會起死回生了,別到時候一個個重新補考給我丢臉。高考麽也考得像一灘狗屎一樣,将來只能去撿垃圾!呵呵。”
楊馨芳一番話說得十分難聽,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擊的層面,但在某種非常狹隘的意義上也勉勉強強算是話粗理不粗。
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生來就擅長與不擅長的事,很多時候與其選擇在一個固定的方向死磕,不如找對方法和方向,以正确的方式努力付出。
副課到底不像主課那樣分數占比大,不過畢竟還是囊括在高考的分數裏,占一份屬于自己的地位。
高考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僅僅1分的分差就足以拉開幾千個人的差距,因此作為一名考生永遠不能小看任何1分。
經過了仔細的考量,白妤最終決定選擇理科,原因是她覺得自己是更擅長用既定的方法或公式去推導出結果的類型,而不是用前者去描繪既定的結果。
白妤在哪裏,時貅就在哪裏,他選擇什麽昭然若揭。
沈悅悅則說自己懶得背書,還是背公式方便,同樣也選擇了理科。
就這樣,三人組并沒有因為文理科分班而被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