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武昌府(二) (6)

他自己的衣服。

南缇穿好了站起來,橫江盯她半響,輕輕将南缇的發絲勾到耳後。

“跟我走吧。”橫江這才帶南缇出府。

南缇跟着橫江後面,默默瞧着他挺拔且青春的背影,總覺尴尬。想來想去她找了個話題問他:“橫江,柳月池拿我同王爺換了什麽?”

橫江在前面引路,從不放快或者放慢自己的步伐:“柳公子好像是換了一塊玉佩。”

南缇在橫江身後暗自記了下來:也不知道柳月池換的是什麽玉佩,必有蹊跷。

汝寧王府極大,修繕奢華,瓊樓玉宇,好像那天上的白玉京。

路上南缇和橫江也遇到了不少王府裏的仆人,但卻沒有人阻攔他們。仆人們見着橫江都讓到路兩旁,讓橫江先通過。

看來王爺年輕的侍衛在汝寧王府裏地位很遵從。

出府的路彎彎繞繞,路上南缇瞧見有一株普通梧桐樹,和王府裏的其它梧桐樹沒有分別,卻拿漢白玉欄杆圍了起來,就像是護起什麽寶貝。

南缇好奇,就問橫江:“橫江,為什麽這株梧桐待遇這麽尊貴?”

“這株梧桐樹是王爺和王妃一同親手所植。”橫江告訴她。

南缇心一沉,少頃試探着問橫江:“汝寧王妃叫什麽名字?”

“王妃的名諱是鳳煉媚。”橫江立刻就告訴她——少年侍衛雖說話刻板,卻從不會編謊話。你問他問題,他要麽不告訴你,要告訴你就必定是真實的答案。

南缇咬咬自己的手指:“橫江……”

橫江轉過頭望南缇,腳下步伐保持勻速。

“橫江,你見過王妃麽?”南缇問他。

“沒有,王妃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那時我還沒有出生。”橫江回答。

南缇聽得心驚,寒意自腳向上蔓延:她的母親三十去世了?

要知道南缇至今未滿二十歲!

“不過王妃在時,她和王爺伉俪情深,很是恩愛。”橫江邊走邊說。

南缇當即反駁:“你又沒見過,怎麽知道他們恩愛?”

橫江回過頭,似乎對南缇質疑王爺和王妃的恩愛很不開心。他沉聲告訴她:“汝寧王府的人都知道。”

于是接下來,橫江便邊走邊告訴南缇王爺和王妃是如何恩愛。

橫江指着一片被白玉欄杆圍起的碧湖說:“你看,這是‘媚湖’,昔年夏日,王爺和王妃飯後都會在湖上泛舟。冬日,王爺和王妃會依偎在那邊水榭賞雪。”

橫江指着一處被白玉欄杆圍起的花苑說:“這裏是‘媚苑’,裏面的鮮花都是王妃昔年最愛,如今王爺依舊命人年年仿舊種植。”

……

橫江每到一地便向南缇介紹,一時間偌大王府,幾乎全是汝寧王和鳳煉媚恩愛的舊跡,處處彌漫着王爺對王妃濃濃的思念。

若是旁人聽了,斷然就會信了,甚至還會為汝寧王這片深情感動得潸然淚下。

但是南缇卻不信。橫江介紹得越多,她越懷疑。

南缇是和汝寧王相處過的,他把他當做一件物品般看待,用一塊玉佩向柳月池換她,還在大殿中将她鎖起來,邀衆人一同那般對她……

但是汝寧王卻也一邊侵犯着南缇,一邊對她說愛你我的女兒。

女兒有這麽對待的嗎?

“我猜王爺肯定沒間斷過對王妃的傷害,卻說愛她?”南缇言語裏明顯泛起了譏諷。

南缇直覺覺得,她的母親絕對不愛汝寧王,也絕對不會同王爺恩愛。

只怕她母親早就将汝寧王忘了吧!

南缇遙遙見着遠處有一群女眷走過來,幾十人皆着宮裝,南缇眯起眼睛,隐約瞧見被擁簇在中間的少女青春年少,高髻簪花,長着一張銀盤般的臉蛋,華貴非常。

南缇不由感嘆:“她真漂亮啊!”

“那是大名郡主。”橫江居然牽了南缇的手腕,将她拉走:“王爺應該就在郡主附近。快走,不要被發現了。”

南缇一聽這話不敢多留,埋頭就随橫江匆匆離去。

出了王府,兩人來到汝寧城中,南缇才知道風燕然早就在急着找她。南缇之前去到衡州府、武昌府,都是跟毗夜一起在天上飛行,并不知道全天下已貼滿了風燕然尋她的懸賞告示。

告示上栩栩如生描摹了南缇的頭像,上頭說,若是有誰知道此女下落,酬金一千,若是将此女帶去風家錢莊,酬金三萬。

南缇讀完告示向旁邊的橫江感嘆:“原來我值三萬金。”

橫江不發表意見。

南缇就沒說話,找到風家在汝寧城內的錢莊。她報上名姓,拿出風燕然給她的令牌,簡單利落就将自己的托付說給錢莊掌櫃聽了。

掌櫃立馬就放了風家私用的信鴿,傳信給風燕然。掌櫃又對南缇軟硬并施,似乎想留下她直到風燕然來。

橫江卻是不肯,三拳兩下打到錢莊裏的守衛,拽了南缇回府。

橫江将南缇重新綁在四根金柱上,一貫麻木地少年突然怒氣沖沖:“你答應了我,出去了要回來的。”

“我随你回來了。”南缇說:“而且我也遵守了信諾,是在半個時辰內回來的。”

橫江思忖半響,的确如此,他就笑了,彎彎雙眉如月,眸子又璀璨如星。

南缇莫名,不知橫江陡然笑什麽。

“你問我那個問題,我想出來了。”橫江突然說:“我還沒有喜歡的東西,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

他說完擡手,将南缇垂落下的頭發理到她耳後。

*************

風家的信鴿從汝寧府飛出,信鴿經過專業訓練,千裏不歇,三天就到了武昌府。

風燕然在梧州城外眼睜睜瞧着南缇和毗夜被蛟龍吞進肚子裏去,又眼睜睜瞧着蛟龍騰雲飛走,他一介凡夫,雖有九星寶劍護身,卻不會縱雲。

追也追不上,風燕然想到南缇的行程是要上京,他就從梧州開始北上找她,一座城一座城的找,堅信總能再遇着他。

這會風燕然剛找到武昌府,就收到了屬下的密報。說是汝寧府風家錢莊傳來口信,南缇現今身在汝寧王府。

屬下又禀報風燕然,說是南缇姑娘拜托了少主一件事。

風燕然展開信紙,見南缇是托他查訪汝寧王和一個叫鳳煉媚的女人的往事,風燕然便傳下令去,命舉國九千座風家錢莊出動搜索,一有蛛絲馬跡立即禀報。

也許真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很快查到有位姓熊的公公,最早做過汝寧王的貼身內侍,後來又做了大名王府的內侍總管,前年又調到宮中伺候肖太妃。

今年年初武昌府梁英詩一案,肖太妃鸾駕武昌府,熊公公跟着過來,案子結了後卻沒有随肖太妃回宮。

熊公公留在武昌府養老,說是喜歡上了這一城的兩江百湖。

風燕然當即命人将熊公公請到了武昌府最好的客棧,盛宴款待,歌姬作陪,規格奢侈勝過宮中。

但是熊公公來了之後,風燕然和衆仆才發現公公是個啞巴。

熊公公天生聾啞,聽不見發不出聲,他活了六十幾歲,就聾啞了六十幾年。

風家衆仆面面相觑,風燕然卻笑了。風少今日穿了一襲月白色錦袍,腰間懸了貔貅玉佩,他就摸了摸玉佩,觸手溫良。

風燕然面不改色,依原計劃盛宴款待了熊公公。一番暢飲,酒足飯飽之後,風燕然明面上送走熊公公,暗地裏卻将熊公公請進了風家在武昌府的私宅。

這處私宅極為隐秘,風燕然面見熊公公又是在私宅的地下密室,幾乎無人得知。

雖說是地下,但照着百來顆碩大的夜明珠,密室裏比白晝更亮。

夜明珠的光亮照在風燕然臉上,一時他的臉龐與腰間玉佩同色,溫潤好看。

風燕然遞給熊公公一張一萬金的風家錢票,熊公公推辭不授,手舞足蹈急着比劃,告訴風燕然他的确是天生聾啞,給再多錢他也開不了口呀!

風燕然颔首,不聲不響再遞給熊公公一張十萬金的錢票,并告訴公公可以去風家錢莊多次取兌,若是他怕一次取完太明顯會被別人發現,大可不必擔心。

熊公公急得直跺腳,喑喑啞啞比劃一通:他真的開不了口啊!

風燕然點頭,再給熊公公一張錢票,上面卻沒有寫明金額。

熊公公将這張無限額的錢票收入懷中,緩緩開口:“還是風公子您厲害。”

風燕然一直是站着的,這會才邀請熊公公和自己雙雙在兩張翡翠椅子上坐下來。風燕然一擡手:“勞請公公說說汝寧王的事情吧。”

“要老奴說汝寧王,那就不得不說已經不在了的大名王。”熊公公靠在椅子上,看樣子他是打算講很長時間——畢竟要對得起風燕然這張無限額的錢票。

熊公公徐徐道:“汝寧王和大名王,乃是一母同胞的孿生兄弟。他們的母妃原是太上皇的秦妃,這做秀女時進宮,便與另一位秀女結為金蘭姊妹,二女相互扶持,後來都坐到高位。這另一位秀女,更是坐到了太皇太後的位置……”熊公公說到這裏話停,輕飄飄斜眺了風燕然一眼。

風燕然就将幾上泡好的碧螺春端給熊公公一杯。

熊公公接茶喝了,清了嗓子方才繼續講老故事:“太皇太後重情重義,雖然秦妃早逝,太皇太後卻一直對汝寧王和大名王視如己出。她疼愛兩位王爺,常常從宮中賞賜一些美姬給兩位王爺。”

“美姬?”風燕然挑眉:看來這位太皇太後疼愛兒子的方式有些特別。

熊公公卻彎腰探身也去取了一杯好泡的碧螺春,親自遞給風燕然:“風公子最好也喝杯茶。”

風燕然将茶杯接在手裏,笑問:“為何本少也要喝茶?”

熊公公朝風燕然笑了一笑,意味不明:“老奴想着,風公子喝了茶,興許能夠壓壓驚。”

風燕然不屑一笑:“你接下來要講的故事很可怕麽?”風燕然将茶杯放下,偏偏不喝。

“汝寧王和大名王王爺最大的喜好,便是兩王加一名美姬,三人一起尋}歡。”熊公公偏頭朝風燕然笑:“這也算得上是真真兄弟同袍了,風公子你說是嗎?”

風燕然震了震,緩和過來,笑道:“這兩位王爺怎麽會有這種怪癖的嗜好呢?”

“老奴當時心頭也常常萦繞和風公子一樣的問題呢。”熊公公接口說:“後來有一次,老奴聽着汝寧王和大名王兩人私下交談。兩位王爺私下感嘆,說是兩王一姬尋}歡,就如食五石散一般,是會上瘾了。一旦嘗試過三人的滋味,便會念念不忘,時時都想再來一次。”

熊公公早除□,所以說起這些事到也沒多大情緒:“兩位王爺只要一日不同美姬三人尋樂,身心就虛得慌,不過兩位王爺每次尋}樂完,躺在床榻上的那一刻身心更虛。”

風燕然聽到這裏,開口問熊公公:“兩位王爺覺着虛,是因為尋樂過後,美姬離床了麽?”

熊公公搖頭:“一般美姬還沒有離床,就大多死了。”

風燕然不解:“如何會死了?”

“兩位王爺行事到盡興,往往喜歡兩根威武同去往一處。”熊公公聲音很尖,聽在風燕然耳中甚是悚然:“老奴年輕的時候貼身服侍兩位王爺,常常見着慘死在床榻的美姬,有的是下面撕裂死的,有的是後}庭撕裂死的,最可憐的是那些嘴巴被撕開的,死了也不能留一張全貌的臉。因為每日都要死一兩位美姬,所以太皇太後才命人将新的美姬,源源不斷送進王府中。”

風燕然想象了一下熊公公的描述,手不由自主就去端了茶杯,喝了一口碧螺春。

茶水清香溫暖,的确能夠壓驚。

“大概是三十二年前,還是三十三年前,宮中送來了一位媚姬。這位媚姬不僅相貌妖冶,功夫也是極為了得。尤其是她收縮自如,不僅活了下來,還讨得兩位王爺歡心大悅。”熊公公後背靠在椅子上回憶:“媚姬似乎永遠經歷旺盛,難以滿足。有時候兩位王爺精疲力盡,都癱睡在床了,媚姬躺在他們中間,卻還要抓了兩位王爺的手,在她自己身上一頓亂摸。有一次三人尋}樂老奴伺候在旁,見兩位王爺不得不手中再各執一根玉翠才行,才能馴服了媚姬的四處寶貝。”

風燕然聽到這裏産生疑惑,女子三口,哪裏來得四處寶貝。

熊公公目睹風燕然蹙眉,知他不解,便告訴他:“四處寶貝,三口一丘,皆能吐納自如,叫你盡亡。”

風燕然聽了熊公公解釋這才明白,心中又忽冒出念頭:他若再重逢着南缇,定要将她四處寶貝也一一試盡。

想着風燕然就情不自禁回憶他同南缇那一次次過往,想着想着風燕然底下就勃發不止。

熊公公自然不知道風燕然身心早已跑偏,仍舊自顧自地講述:“兩位王爺雖然對媚姬不一般,卻照舊會在她身上做些……比如說有一次王爺們強迫媚姬披上狗皮,在他們底下汪汪大叫,說些不知羞恥的話。老奴在一旁瞧着,媚姬雖然叫得歡,但分明眶中盈滿了眼淚。”

熊公公這一番描述令風燕然聽得身子發寒,勃發驟塌,人也回過神來。

風燕然嘆了一句:“這麽說來,媚姬也苦。”

“媚姬倒是不苦。”熊公公旋即搖頭:“這媚姬也不知是害的什麽病症,你越傷害她,越讓她難過,她就忘記你忘記得越快。有時候她過了一兩個月,就将兩位王爺忘得一幹二淨,甚至連王爺們的名姓也不得不重新開始記。”熊公公談了口氣:“到後來,苦的就是兩位王爺了。”

說完“苦”字,熊公公接下來的一番話中,竟也不知不覺含帶了幾分苦味:“有一次兩位王爺與媚姬在露天玩樂,動作太大,将媚姬從來不離身的一塊玉佛佩給扯不見了,王府裏山多湖多,這麽大個地方,誰知道那玉佛佩落到了什麽地方。”

熊公公再喝數口茶,才繼續說:“老奴記得如此清楚,是因為媚姬從來沒有那麽奇怪過。玉佛佩不見了,她當即就掙脫了兩位王爺,抛下他們滿王府的尋找玉佛佩。媚姬當時還光着身子,卻什麽都不管不顧了,一點土一點草的扒,神色就跟丢了魂似的。後來始終找不着,媚姬竟直接坐到地上不停地流淚,坐到天黑,還是大名王将她抱回了寝宮。”

熊公公左右搖晃腦袋:“按理說這麽傷心的事情,媚姬理當很快就淡忘了,但她卻始終記得自己丢了玉佛佩,每天都無心陪伴王爺們,獨心心念念要找回玉佛。”

熊公公再搖搖腦袋,向風燕然嘆道:“你說媚姬這麽放}蕩的女子,居然如此信佛!”

風燕然聽了想起南缇天天纏着毗夜,痛得嘴角抽搐一笑。

熊公公卻只當風燕然的幹笑是諷刺媚姬,公公就從容繼續說了下去:“兩位王爺面上不說,私底下卻先後來囑咐老奴,命老奴去找人打造一塊相同的玉佛佩,交給媚姬,務必令她開心。”熊公公閉了眼睛又緩緩張開:“王命如山,老奴那時真是左右為難啊!只好找人幹脆仿了兩塊,先後交給大名王和汝寧王,兩位王爺拿着玉佩,都立馬激動得去找媚姬,結果兩人撞到一起,兩塊玉佩,尴尬至極。”

“好在汝寧王和大名王兄友弟恭,雙雙砸了仿造的玉佛佩,這事就算過去了。”熊公公又喝了口碧螺春,茶水喝盡,現了杯底:“玉佛的事情化解來了,兩位王爺之間的氣氛卻漸漸變得古怪,兩人在床榻上對着媚姬,都各自使力,越來越狠,仿佛二王在互相比拼,比誰對媚姬更強,要她的時間更長。再後來……汝寧王開始背着大名王,暗中與媚姬二人行}樂。卻殊不知大名王也是如此。三人在一起的次數漸漸少了,一女一男的次數卻逐漸多了起來。”

熊公公放下喝空的茶杯,長籲了一口氣:“老奴有時貼身伺候汝寧王,有時貼身伺候大名王,兩頭難做。還好老奴又聾又啞,不然砍頭刀時時懸在脖子上。”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明後兩天無網,無法更新。

所以今天放出厚厚一章,麽麽噠╭(╯3╰)╮

36大名府(二)

風燕然問熊公公:“然後呢?”

“然後?”熊公公一笑,尖聲道:“然後汝寧王對媚姬越來越好,事事順着她的意,不敢惹她傷心。可是媚姬還是将愈發快地将他忘記。有一次汝寧王一夜要了媚姬七、八次,事後王爺滿心欣慰擁美人在懷,媚姬卻問他是誰。汝寧王之後……就開始常常發呆,某天他坐在椅子上,突然回頭問我,‘你說,怎麽能讓媚姬記住本王呢’?”

熊公公苦笑:“老奴只是個奴才,自然答不了王爺的問話。誰知第二天汝寧王竟派人上奏太皇太後,欲立媚姬為王妃。”

“你家王爺瘋了。”風燕然脫口而出。

風燕然心中感嘆:汝寧王立媚姬做王妃,那就是打算讓媚姬做他的妻子啊!

風燕然卻一直認為,男人的妻子,不該是男人愛的人。

妻子該是同男人志向相合,能共同執掌家族,最合适的妻子應該是相敬如賓,不産生感情的。

比方說他風燕然此生無疑最愛的是南缇了,會捧金山銀山給她,有求必應,但他不會娶南缇為妻。

風燕然聽熊公公描述到這裏,竟有幾分替汝寧王的境況擔心,風燕然就問熊公公:“那後來……媚姬就做王妃了?”

熊公公考慮了很久,依舊只能嘆氣:“老奴愚笨,實在不知道該說媚姬是做了王妃,還是沒做王妃。”

“公公何出此言?”風燕然微微蹙起眉頭。

“汝寧王立妃那天,大名王和媚姬雙雙私奔,從此再無二人消息。”熊公公将往事如實描述,留給風燕然自己去判斷:“但汝寧王呆坐太師椅上半響,卻吩咐婚禮照舊舉行。汝寧王自執了連理綢拜了天地,又對空無一無的連理綢另一端說‘愛妃,本王牽你去洞房’,當時喜堂內的客人皆覺得毛骨悚然。”

風燕然點點頭:“是有點吓人。”

“更吓人的還在後頭呢!”熊公公接口道:“汝寧王自此天天對空說話,自己在湖上泛舟,說是跟王妃在一起泛舟。汝寧王自己栽樹,說是跟王妃在一起栽樹。王爺說,他這麽愛王妃,所以王妃也正在深愛着他。而且王爺又多了個毛病,就是再也不同女子單獨作}樂,也絕對不允許二男一女作}樂,必須三男以上王爺才安心。”

風燕然長出一口氣:“汝寧王實在是瘋得太厲害了。”

“可不是麽?”熊公公笑着揚起嘴角,七分僥幸三分得意:“老奴瞅着王爺的瘋病是好不了了,就想方設法調去了大名王府,遠遠離開了汝寧王。”

“大名王不是跟媚姬私奔了麽?”風燕然不懂了,大名王都不見了,怎麽還有大名王府?

“大名王是私奔了,但是大名郡主還在啊。”熊公公向風燕然解釋:“大名郡主是太皇太後的養女,老奴在她那又做了十幾年的內侍總管。後來老奴老了,宮中調來新的內侍接替了老奴的職位,老奴這才回宮跟着肖太妃養老了。”

風燕然颔首沉吟,良久後他緩緩擡起頭,對視着熊公公的目光,笑問道:“為何公公經歷了宮中和王府中這些污垢隐藏之事,卻能頭顱不掉,反倒步步高升?”

“呵呵,風公子果然耳朵尖。”熊公公笑兩聲,問風燕然:“風公子知道為何秦妃和太皇太後自秀女時期就開始交好嗎?”

“不知。”風燕然伸臂為熊公公再沏了一杯茶,端到熊公公手上:“願聽公公詳談,風某洗耳恭聽。”

熊公公喝了三口茶才說:“因為秦妃同太皇太後在未入宮前,均生育過兒女……”

“那?”風燕然情不自禁驚出了聲:失}貞女子,怎入的皇宮?

風燕然失聲之後,自覺失禮。

熊公公反倒渾不在意,直接告訴風燕然真相:“秀女入宮驗身,二女相攜瞞天過海。太皇太後入宮前與他人所生的女兒,就是她的養女大名郡主。而秦妃娘娘生的……”

“可是?”風燕然再次失聲。

熊公公對視着風燕然沉穩點頭:“不錯,正如風公子心中所想,老奴是汝寧王和大名王同母異父之兄。”

風燕然深鎖起了眉頭:現今汝寧王和大名郡主俱在汝寧王府中,那麽肮髒的地方,他的南缇還待在裏面……

既然南缇托付風燕然查的事情他已經查清,風燕然不再在武昌府多待,他命仆人好生酬待熊公公,自己則騎上最快的良駒,北上往汝寧府趕來。

風燕然本已放了信鴿,南缇所問之事,答案俱清楚寫在信中。只要風家在汝寧府的仆人接了信鴿,将信交給南缇就完事了。但風燕然就是心頭不安,他千裏策馬,思念不斷。兩側青山綠樹随風聲排排後退,黃塵沙土在馬蹄下揚了起來,風燕然的心則往前飄,飄到往北千裏的汝寧府去。

他想念南缇,怕千重水闊,也要見上她一面。

只有親眼瞧着了南缇,親手摟住,親身融合,他才能夠安心。

**********

汝寧王府,南缇在橫江的幫助下,偷偷跑出去向風燕然傳信的第二天,汝寧王就來看望南缇。

橫江像一根無知無覺的柱子,在遠處門口守着。汝寧王則同大名郡主一道上前,走近鎖着南缇的金柱。

“女兒,你這幾天過得可好?”汝寧王伸指撫}拭南缇面頰,眸光流動關心:“父王很擔心你……希望我的女兒能時時開心。”

南缇心頭既笑且冷:汝寧王把他的“女兒”的身子剝幹淨,四肢鎖在柱子上,還說擔心她,希望她時時開心?

汝寧王卻完全忽略掉南缇注視他時,目光中流露出來的譏諷。王爺蹲下來,用詢問商量的口氣問南缇:“你大名姑姑來了,她想見一見你,你可願意?”

汝寧王雖然說起來像是要征求南缇的意見,但汝寧王早已将大名郡主帶來,此時就站在他身後。

汝寧王扭過頭,向身後的大名郡主介紹南缇:“皇姐,這便是你的侄女南缇。”

南缇的目光越過汝寧王肩膀,向他身後瞟去,頓時驚得疑問連連。

大名郡主是南缇姑姑,卻怎生得這般年輕?看起來分明是個年紀同南缇相仿的少女。

而且大名郡主長了一張尖削的臉,尖下巴,丹鳳眼,分明不是南缇随橫江出府時瞧見的那張圓盤臉。

不過無論是尖削臉還是圓臉蛋,大名郡主都是絕代姿容,傾國傾城的好看。

大名郡主對上南缇,只一眼,南缇恍覺郡主将她心底的冰冷和難過全部看穿。郡主的眸光流過,似脈脈溫水,暖了南缇的心田。

南缇對大名郡主頓生好感。

“皇弟,你不該這樣鎖着她。”大名郡主對汝寧王正色道,她面上薄怒,雖是溫聲細語,卻明顯帶了訓斥的味道。汝寧王似乎很畏懼大名郡主,她一訓斥,平日狂躁的王爺就不說話了,默然站在原地,雙臂垂在兩側。

大名郡主雙手放在腹前,一對丹鳳眼随細眉齊齊飛入鬓角,她厲聲命令門口的侍衛:“橫江,還不趕緊過來放人?”

橫江聽到大名郡主的命令,就像聽到汝寧王的命令。橫江過來按動機關,金鏈松開對南缇的束縛。

南缇剛墜及白狐毛毯,旋即有一件華服披在她身上。南缇定睛注視,見是大名郡主褪了自己最外面那件寬敞的罩衫,披在南缇身上,将南缇的身子仔細又溫柔地裹起來。

裹得南缇身心皆是一暖,禁不住顫聲喚大名郡主道:“姑姑……”

大名郡主蹲下來,伸臂環抱住南缇:“別難過了。”大名郡主撫着南缇的背安慰她:“以後有姑姑在,這些再有臭男人欺負你。”

南缇腦中疑惑大名郡主不見得真是她的親姑姑,但心中卻無法控制地蔓延開熟悉之感。自從父親去世之後,南缇第一次重感有親人在身邊。

南缇就是覺着大名郡主是自己的親人,情不自禁地信任大名郡主。

在大名郡主的懷抱中,南缇緩緩将自己的腦袋靠上了姑姑的肩。

有大名郡主的保護,南缇不再被金柱鎖于殿內。她可以在汝寧王府中自由行走,夜間休息也有了一間自己的寝宮。

興許是大名郡主下了命令,汝寧王沒有再來騷擾南缇,只派了橫江過來,貼身護衛在南缇左右。

南缇出去在汝寧王府裏亂逛,橫江也寸步不離。

南缇雙腳順着一條小徑胡走,無心就到了一間屋子前。

這屋子是王府中最普通的廂房,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我怎麽走到這裏來了。”南缇喃喃自語。

“這間是柳公子住的廂房。”橫江告訴南缇。

南缇一聽,原來是柳月池的房間,她的五分好奇陡然變作九分。

南缇用手背叩門,屋裏沒有反應,柳月池不在。南缇就伸手推門,欲自行進入。

橫江拽住南缇的手臂,謹慎又嚴肅地對她說:“柳公子不在,你我不可貿然擅闖。”

南缇才不聽橫江的,兩手向前一推,廂房的門就開了。南缇邁步跨過門檻進房,橫江還拉着她的手臂,過會卻松了。

南缇站在柳月池的房間裏,轉過身來見橫江在門外擡了腳又放下,放下又擡腳,如此往複幾次,要進不進的。南缇就問橫江:“怎麽了?”

橫江面有難色:“我跨不過這道門檻。”

南缇只當橫江說笑,這廂房的門檻普普通通,她一擡腿就跨了進來,根本沒有任何阻礙。南缇就伸手在裏面将房門關上,故意捉弄橫江:“那就只能我一個人在這屋裏了!”

橫江似乎在門外又喝了幾聲,南缇充耳不聞,旋過身子打量柳月池的房間:魔君住的地方很普通嘛,也沒有什麽擺設,一個雜物櫃,一張床,幾把椅子,一張桌子……

桌子上放了一只茶壺,八只茶杯。

八只茶杯的模樣皆完全相同,南缇卻鬼使神差地抓起了從左往右數起的第四只茶杯。

仿佛有一股無形之力操控着南缇的手,強迫她一定得抓起這只杯子。

南缇将茶杯拿在掌上端詳,茶杯并無特殊之處。南缇無意間拇指觸着杯沿摩挲,一摩之下,卻覺心底無限滄桑。

南缇就用拇指來來回回摩挲杯沿,心裏也仿佛跟着指頭起了老繭。

緩緩的,指甲大小的毗夜漸現杯中。

“師傅!”南缇激動得喚了毗夜一聲,她不敢大聲,怕門外的橫江,又怕更遠的柳月池發現。

“魔君果然是将你藏了起來。”南缇唇湊近杯沿,悄悄對杯底的毗夜講話,聲音小得就像情人間的呢喃,只讓毗夜一人聽到。

“師傅我怎麽能救你出去?”南缇問毗夜。

良久不說話的毗夜又是良久沉默。

許久,毗夜完全仰起脖子,将一張如玉的僧面仰視南缇。

毗夜對着南缇,徐徐展開一笑,若寶座綻開的蓮花。

毗夜似乎很累了,他輕輕閉起眼睛,将後腦勺靠向杯壁,無力道:“出不出去的……”

南缇聽得心疼,見毗夜閉眼靠着杯壁休息,手中卻仍然轉着佛珠。她就勸他:“師傅,你要是累了,就別念經了吧。”

雖然茶杯口徑窄小,南缇卻還是情不自禁向杯內伸進一指,想安慰毗夜,撫撫他的後背,或者用指頭牽牽他的手。

毗夜卻忽然睜開眼睛,突如其來地将南缇的指頭一抓。她的食指在杯中同毗夜整身一般大小,毗夜抓着南缇的食指,仿如他環臂摟住她。

“我念經,不代表我就修成了佛。”毗夜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

南缇迷糊,她不明白毗夜的話,像謎語,猜不透。又像佛偈,怎麽也悟不穿。

“你在說什麽呢?”南缇問毗夜。

結果毗夜的回答讓南缇更迷惑了,他若打诳語一般道:“我把話都說出來,不代表我能緩解心裏的苦。”

南缇不明白毗夜在說什麽。但她聽到毗夜用“我”自稱,而不是“貧僧”,便覺自己同毗夜兩心更貼近一步,甚是開心。

南缇的雙唇不自覺彎起來笑了。忽聽見門外鬧哄哄的,南缇急忙伸手将茶杯一捂:“師傅你先藏好,我出去看看。”

南缇生怕是柳月池回來了,急忙出門探看。她先正經了神色,裝作根本未曾見過毗夜的樣子,這才打開了房門。

南缇打開房門,發現門外依舊只有橫江。鬧哄哄的聲音原是從遠處一隊歌舞姬中傳來。

好像……是大名郡主在遠處的空地上欣賞歌舞。

南缇眯起眼睛細看,不敢置信。她連眨了幾下眼睛,方才确定自己沒有看錯。

今日,大名郡主的容貌又不同了:郡主成了鵝蛋臉,丹鳳眼也變成了雙眼皮。

南缇用手肘拐了拐身旁的橫江:“橫江,那邊在欣賞歌舞的是哪位貴人?”

“不是你姑姑大名郡主麽?”橫江果斷接口。

南缇見橫江神色淡定,她更是心驚,斷斷續續,試探着問他:“橫江,你……覺不覺着……姑姑和那天救我的時候,長得不一樣了?”

“大名郡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