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歷八月,到了秋收的時候,上河村的人都陸陸續續的忙了起來,地裏活不少,但村民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想到兩個月前吃的那場流水酒席,至今都在津津樂道。

兩個月前,縣裏傳回了消息,村東頭老吳家的兒子吳松高中了,殿試的時候也拿了個好名次,二甲十二名,如今就要在京城做大官了。

吳家人在辦完酒席之後就舉家搬遷去了京城,日後可都是要過上好日子了。

在他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這可是頭一回啊,之前村裏學問最好的不過是學堂的先生,是個童生。

上河村的人是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村裏居然就這麽出了一個大官,還是在京城當官的,消息一出,不少人都紅了眼了,老童生的學堂一下子送來了不少學子。

甚至那些剛成親的不久的男子都來讀書了,只為日後發達,有個一官半職,在也不用去地裏刨食,還能光宗耀祖。

想當年,吳松也是十六七的年紀才開蒙去讀書的,如今不到而立之年,還把書給讀出來了,一家子連帶着嫁出去的姐姐,入贅的哥哥,都跟着沾了不少光,都帶着家裏人去投奔這個有了出息的弟弟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每次聽到村民們說這些事情,繡花娘是悔的是腸子都青了,可憐她那女兒,是個沒福氣的,這女婿一發達了,竟一病不起,還不到半個月,人就走了。

十多年前,繡花十六,吳家小子也才剛開始讀書不久,吳母為了兒子給說親,把嘴皮子都磨破了,無一人願意嫁女。

繡花娘想到吳家小子現在開始讀書,是晚了點,但日後不好說,便把女兒嫁了過去,即便日後他無官無職,讀過書的人,在鎮裏謀生不難,總比靠天吃飯強,女兒日後也能過得好一點。

可她怎麽也沒想到女兒因此早逝,女婿如今如此發達,別人不知,她如何能不知,這麽些年沒有繡花勤勤懇懇,起早貪黑的幹活,他吳松怎麽能讀的好書,她那娘什麽都不幹,哥哥姐姐更是別提了。

可憐女兒因此累病最終去世,吳松高中了,日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想到這些,半夜三更的,繡花娘在屋裏又開始哭了。

沒人能明白她心裏的苦,說來也是她不好,若是當初不讓繡花嫁給他,如今繡花即便日子過得苦,好歹還有條命在啊。

但隔壁的繡花兄弟和弟妹,聽到繡花娘又哭了,繡花弟妹風琴又開始說了:“你娘這是怎麽回事啊,大半夜的叫魂啊,人都走了,還有什麽好哭的”。

風琴說到這裏,氣不過一把從床上坐起,踹了一旁的繡花弟弟寶生一腳,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差點沒氣死她。

吳松高中的消息剛傳回來,繡花就暈倒了,緊接着重病不起,不到半個月人就沒了,他們也沒想到,別人都說什麽大姑姐沒福氣,可她知道,她那大姑姐有多勤快,沒有她,吳松那裏讀的起書。

Advertisement

誰家閨女嫁到當時的吳家去能有福氣啊,窮得叮當響,一家子的懶漢,還不都是靠他一個人。

想到吳家人去京城那天,甩給他們的那二兩銀子,那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樣子,更是氣的她幾天都沒吃好飯。

她跟繡花是沒多少感情,可繡花這麽多年起早貪黑,為了吳家付出了多少啊,她都是看在眼裏的,人一走,這茶還真是涼的透透的了。

“忘恩負義的人家,不得好死,日後一個個都是要遭報應的”。

寶生也是面色陰沉的詛咒到。

夫妻二人對視一眼,不自覺的嘆了口氣,随後又一起躺下了,再怎麽樣生活還是要繼續,以前的親家親戚,如今可不是他們這種小老百姓能比的。

繡花早已經被掩埋在後山,或許是不甘,或許是還在彌留之際,她至今都還有意識,魂魄一直在前山村裏飄來飄去,卻始終出不了這村裏。

她看到了吳家人的絕情,看到了年過半百母親的哀傷,父親早逝,她從小和弟弟都是母親帶大,繡花娘也不是那麽重男輕女的人,兒女都是她的骨肉。

如今繡花這一走,婆家人倒是歡歡喜喜的去了京城,跟着享福了。

天蒙蒙亮,家裏人又起床了,他們照例去了地裏幹活,太陽高高升起,慢慢的繡花在也看不到村裏的情況。

午後,天氣炎熱,吳母坐在屋檐下,嘴裏罵罵咧咧的,突然屋內傳出聲響,她瞬間坐起,二話不說進屋就開始罵。

“你說你能幹什麽啊,我們家吳松娶了你,你能幹什麽,光吃不做,還沒怎麽就生了病了,地裏的活怎麽辦啊,要你有什麽用”。

繡花看着吳母刻薄的面容,恍惚之間還以為自己見鬼了,她不是已經走了嗎?在看看四周,瞬間暈了過去。

緊接着吳母又開始大喊大叫了,不過繡花已經沒了意識,自是不知道。

傍晚,太陽下山,繡花在次醒來,不禁感嘆命運不公,自己上輩子究竟是幹了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這輩子怎麽就跟着吳家糾纏不清了。

她想起來了,眼下正是秋收的時候,今年也是她嫁給吳松的第一年,離自己去世還有□□年的時間,吳母嫌棄天熱,不肯下地,吳松正在隔壁村的私塾讀書呢,家裏的活裏裏外外都是自己的。

前天自己熱的中暑了,回了家裏,吳母不但沒有請郎中,反而在家裏大喊大叫的辱罵她。

在想到前世,自己去世,吳母手裏拿了不少好處,縣老爺都給她送了五百兩銀子,這麽多年自己辛辛苦苦,吳母就給了二兩銀子,打發了自己娘家人。

吳松當初讀書,這點銀子,一年的花費都不夠啊,沒有她,吳松能在外那麽安穩的讀書嗎。

她随後帶着女兒兒子一家,進京去找高中的兒子過好日子去了。

想到這裏,繡花感覺自己一口氣上不來下不去,差點沒氣暈過去。

要是回到了當姑娘的時候,她一定離這家人遠遠的,誓死不進他們家門,可如今她已經出嫁了。

繡花頓時覺得老天爺在跟自己開玩笑,就在這個時候繡花肚子突然叫了幾聲,穿好衣服,她随後下床準備去廚房給自己做點吃的。

“出來了,怎麽,睡夠了沒有,地裏的活是不是還要我這個當婆婆的去幹呢”?

無視吳母陰陽怪氣的話語,繡花直接去了廚房。

看着地窖裏的半籃子雞蛋,她毫不猶豫的拿了兩個,給自己蒸了一碗雞蛋羹。

這要是從前她怎麽都舍不得吃的,回想自己從出嫁到去世,連雞蛋都沒吃一個,總是想着賣了攢錢給那夫君,讓他讀書。

家裏好吃的,都孝敬給婆婆了,想起往事,繡花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恰好此時,雞蛋羹蒸的好了,繡花小心翼翼的拿起勺子吃了一口,鮮嫩可口,吃着吃着她的眼淚不自覺的順着臉頰流下。

吃飽喝足之後繡花原本準備回屋在休息一下,養好身子在說,地裏的活愛誰幹,誰去幹,但從頭到尾都被無視的吳母瞬間怒了。

“你個懶媳婦,就這麽對你婆婆,飯不做,地裏活也不幹,趕緊給我滾回娘家去,日後都不要回來了,我們家可不要你這懶媳婦”。

吳母氣勢洶洶的說到,她還以為媳婦跟之前一樣,沉默不語,随後便會順着自己的心思來,繡花在聽到這番話後,轉身就出去了。

上輩子自己去世後,母親夜不能寐,每日都在哭泣,繡花想到這裏,心裏更加難受了,回家的腳步不自覺的加快了。

吳母瞬間愣在原地,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嘴裏呢喃着,但最終還是進了屋。

傍晚,村裏還是有些燥熱的,繡花不過走了一會,渾身的汗。

慢慢的她放慢腳步,看着村莊周圍的風景,不遠處的大山,她從前更是常去,就為了找山貨,有一回甚至差點從懸崖上掉下去。

在走到娘家的那一刻,看着熟悉的茅草屋,繡花吸了吸鼻子,強忍住不讓淚水流下。

可在見到親娘的那一刻,繡花還是破防了,眼淚就那麽無聲的流下。

見女兒紅着眼回來,繡花娘心裏就能猜了個七七八出來,估計是又跟婆婆吵架了,她那婆婆确實是刻薄厲害,想到什麽拉着女兒的手進屋。

繡花在看到寶生跟風琴的那刻,心裏還是很感動的。

說來,風琴也是上個月才進門的,繡花看着四周的親人,心裏泛酸,就想嚎啕大哭,回到了十年前,她娘還未老去,頭上也沒有白發,弟弟剛成親,身子也很壯實,弟妹看似精明,卻是刀子嘴豆腐心。

“姐,你怎麽了”?

寶生看着自家姐姐問詢道,吳家家窮,那吳松還鐵了心的要讀書,他娘刻薄還厲害,整個村裏就繡花娘願意把女兒嫁過去,彩禮都沒多要,最後還都給帶回去了。

看他姐這個樣子,他也知道,定然是在婆家受委屈了。

“我沒事,就是很長時間沒回來,回來看看你們,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去廚房給你們做去”。

繡花娘剛想着說兩句,勸女兒趕緊回去,這個時間,想來女婿一會讀書就回來了,誰知寶生直接拉着她。

“你幹嘛”?

“娘,你教風琴編框子,我姐去做飯了,你說這日後我兩有了孩子,咋家這點東西,哪裏能夠給孩子娶媳婦的”。

風琴聞言立馬去一旁拿工具,婆婆編筐手藝一絕,在村裏那是響當當的,她也想學,多門手藝,家裏也多一份進項。

廚房裏,繡花正在做飯,即便心裏在難受,也慢慢的緩了過來,這輩子,無論如何,她都不會讓在讓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剩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夜深了,吳松才到村口,走了快半個時辰了,他早已經是饑腸辘辘,他堅持讀書,能省則省,即便一個銅板就能坐牛車,他還是舍不得。

第 2 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