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借書事件
夏寧準備的東西到底還是沒用上。大房二房開始對掐起來了,老杜頭大概覺得臉丢大了,叫上兩個兒子回家吵去了。何氏也心不甘情不願的跟着回去。三房一家暫時得了解脫。
此後幾日,方寧家終于平靜了一段時間。方寧自然也沒少聽到村民傳過來的後續:大房二房大吵一場,最後老杜頭拍案定奪還是讓杜朝東跟着何老舅去了。還聽說何老舅和何氏也嗆了幾句,最後還是老杜頭說了幾句好話,何老舅才沒甩臉子走人,勉強接納了杜朝東,不過他把醜話先說到前頭,說是杜朝東幹活不如杜朝南,他不保證能掙到原來說的那些錢。
杜朝南和方牛子忙着蓋房的事,方氏領着三個女兒管後勤,時不時跑跑腿買個東西遞個話,其餘時間她們娘幾個就開荒種菜。
這六畝荒地中能種莊稼的也就有一畝多地,地上石塊雜草多,還要費大力氣收拾。不過,一家人都是勤快人,為了過好日子苦點也不怕。
方寧整天在荒地裏轉悠,看來看去,這地要開成田地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荒着。
“娘,咱們種上果樹呗,将來賣果子也不少掙呢?”
方氏一臉猶豫:“果樹從種到長大得好幾年呢,那樹苗就得不少錢。”
“不怕,反正這地是咱們家的,空着也是空着。”這地因為種不出糧食,被裏正當成半宅基地賣的,不用交田稅。
“等我問問你爹再說。”
第二天,方寧又想了一個好主意,興沖沖地跑過來跟方氏商量:“娘,你再給我買三十只小鴨吧,咱這裏靠近河用水方便,我一起養着,過年就能賣錢了。”
方氏這次直接拒絕:“這十幾只就夠了,你當養鴨容易啊,這秋天一過,地上沒草吃,全得喂糧食,咱家總共就那點糧食,人吃都不夠哪有餘糧喂它們。”
方寧一想也是,不過,她并沒有氣餒,繼續勸說:“娘,你放心好了,我會好好想法子的。”她想了半日也只想出一個養蚯蚓的方法。
方寧向來是個行動派,當下就開始行動。虎子和狗蛋也加入了她的陣營。
過了幾天,村裏人就看到方寧帶着一幫狗都嫌的髒兮兮小男孩到處挖蚯蚓,撿菜葉割草。方牛子應她的要求抽空給她挖了個小糞池,專門用來養蚯蚓。
不久小木頭也聽說了這件事,他特意送來了一罐蚯蚓做為禮物。
“方寧,你搬到這裏離我家更遠了,我找你玩很麻煩。”小木頭一臉失落地對她傾訴。
Advertisement
“也不遠,你有空就來找我呗。這和以前不一樣了,我娘對人很和氣的。”以前在老宅住時,小孩子們都有些怕何氏那張冷臉,很少有人上門。
“中中。我天天都有空,就怕你沒空。”據說宋老財是河南府人,所以小木頭說話有時也帶有河南口音,聽起來特別好玩。
方寧笑得眉眼彎彎,“我以後就閑了,我準備天天放鴨放鵝。”
“哦哦,那我跟你一起吧,我放狗。”
“別,你的狗會咬我的鴨子的。”
“……那好吧。,我不放了。”
鄉親們幫了兩天忙,杜朝南就讓他們回去了,誰家裏都有不少活,幫兩天意思意思就行了,哪能一直幫?這些人承諾說等上梁那天再來。
方寧不僅帶着她的小跟班挖蚯蚓,有時還兼職采集草籽。她見着那些貌似像藥材的植物也會采回來,把種子分類收集藏好。準備等來年春天試種一下。以前老杜家老宅時打個哈欠都有人管,現在她終于自由了,可以為所欲為。
白天衆人各種幹活,只有晚上的功夫聚集到一起一邊唠嗑一邊摳玉米粒剝花生。
這日晚上,大夥又像往常一樣圍坐在院裏說笑幹活。
方牛子就随口感慨道:“你們家還好,苞谷少,咱們家可就麻煩了,十幾畝地呢,不知得摳到啥時候,關鍵是爹還想趕緊賣糧換錢。”
方寧突然腦中閃過一陣靈光,她記得以前在農村親戚家看過一種手搖式玉米脫粒機,看上去構造十分簡單實用,她小舅又是木匠,不知能不能做出來?她想了一下就迫不及待的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
方牛子果然十分感興趣,就細細地問她到底什麽樣的?又問她在哪兒見過的?方寧停頓了一下只好推說是在書上看的。方牛子跟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對知識和書本十分迷信,一聽她說從書上看的更加堅信不疑。方寧承諾明天找東西給他畫出來,他才停止追問。
方寧突然覺得她應該看看書了,一是充實一下自己二是以後有了什麽想法也可以假借書本之名。可是古代的書是十分昂貴的,一般人家根本買不起。那就只有借了,但借也不好借,她小叔那兒自然有書,不過,她可不願意去借。其他的人家就只有宋家了。一想起宋喬,她就不由得記起了這家夥曾讓她看《女誡》的事情來,哼,就找他借!
第二天,方寧用樹枝蘸着鍋灰在木片上按照她記憶中手搖機的樣子畫了一副簡圖。方牛子拿起木板,先是驚訝的誇了她的畫功,然後再把她整個人給誇一遍。末了,他像宋老財一樣惋惜的感慨道:“就方寧這腦瓜這嘴頭要是個男娃,那可了不得。”
方寧笑道:“小舅,你別總這麽說,不然,我也這麽想就麻煩了。”雖然女性的身份給她帶來諸多不便,可她一點也不怨憤,任何人種任何性別都有活得十分精彩的,盡力拼搏就是,何苦去糾纏于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
“這小丫頭。”方牛子呵呵笑道。
十天後,方寧家的房子終于蓋好了。三間坐北朝南的土胚房,上面蓋着厚厚的茅草。屋裏的門窗都是方牛子和杜朝南兩人親手打造的,這又省了不少錢。等泥牆晾幹了以後,他們就可以搬進去了。
房子蓋好了,老宅的人不知是怕方牛子還是老杜頭真被方寧說動了,總之最近也沒來找麻煩。一家人不禁松了一口氣。誰不喜歡清淨,一天到晚的吵架,任誰也受不了。
方氏感慨萬端的對杜朝南說道:“他爹,你看咱們争一争,你就不用去外縣白幹活了。我如今也想明白了,咱們以前就是太軟了,才讓人他們那些拿捏着咱,要不,我的靜寧也不會被人送走,還有春寧嫁得這麽遠,也不捎個信回來。”
杜朝南一臉憂慮,安慰方氏:“春寧應該沒事的,如今兒女都有了,她又賢惠能幹,婆家會對她好的,靜寧那戶人家家裏殷實又是當閨女養着比跟着咱們享福。”方氏抹抹眼淚,低頭不語。
方寧自然不知道爹娘的事,就算她知道了,暫時也無能為力。她是幹勁十足,一天到晚手腳沒閑過,臉上的笑意也沒斷過。
這一天午飯後,方寧幫忙完,先悄悄向小木頭打聽了宋喬在不在家,又問得宋老財今日到外村收租去了,她便放心行動,準備去宋家借書看,最好能借些農業手工業的方面的書看,以便學以致用。
小木頭一聽說方寧要去自己家,顯得十分高興。
“走吧,你去我家我給你看看我的青青。”
“青青是誰?”
“它是一只大青蛙。”
“我這只青蛙可不一般,它特會叫。”
“別的青蛙也會叫啊。”
“不一樣,它叫得很好聽。”
兩人從村外繞到宋家,剛走近大門,院裏的大狗就發出一陣咆哮。
小木頭說聲“你等下”,然後就噔噔跑進去,不多會兒又折了回來,他手裏拿了半塊饅頭,方寧以為是給自己的,連忙擺手推辭:“我不吃。”
小木頭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我不是給你的,是給狗的。”
方寧:“……”
小木頭撓撓臉,趕緊解釋:“不對,是讓你給狗的。你每次來就喂它一次,時間長了它就不叫了,見了你就搖尾巴。”
方寧恍然大悟:“有其主必有狗。你們家的狗都不一般。”連狗都這麽勢利!
小木頭只聽明白了後半句,以為她是誇自家的狗,便十分開心的咧嘴笑了。
“木頭,誰來了?”狗叫聲把宋喬給驚動了,他推開門朗聲問道。
他一看到方寧,略略有些驚訝,随後很矜持的沖她點點頭算是打招呼,方寧淡淡地回應了一下。
小木頭挺着小胸脯,十分得意地說道:“方寧是我帶來的。”
“嗯嗯。你們玩吧。”宋喬說完就要邁回屋。他只走幾步又後悔了,覺得自己太冷淡了,但他又不想再折回來,他正在躊躇糾結,就聽方寧出聲叫道:“哎,你等下。”
宋喬立即停住了腳步,“有事嗎?”
“你上次不是要我讀《女誡》嗎?我找你借一本。”
宋喬流利地回應她:“你讀了也沒用,又誡不了你的性子。”
方寧不甘示弱的反駁道:“我也許誡不掉,但可以誡掉你好為人師的壞習慣。省得你下回拿同樣的話說我。”
宋喬微紅着臉為自己辯解:“我沒有好為人師!”
方寧不動聲色的回應:“你有,你又加了固執嘴硬的壞習慣。”
宋喬被她激得辯興大發:“我看你還是讀《詭辯》比較好。”
方寧一臉認真地回答:“還是你适合讀。”
說完,她又氣死人償命的補充了一句:“你的腦子磨了嗎?鏽多嗎?”
宋喬被她氣笑了,“你就這麽找人借書?”
方寧慢悠悠地回答:“找別人借不這樣。”
宋喬微微咬牙,拱拱手接道:“在下十分榮幸。”
方寧一本正經地答道:“不客氣,應該的。”
兩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誰也沒說話。
小木頭對兩人的對話十分費解,他一會兒看看大哥一會兒看看方寧。他覺得這兩人十分奇怪,又沒見他們争蟲子也沒見争吃的,怎麽一見面就吵起來了?還有他大哥,他不是整天板着臉說對人要和氣,不能跟人吵嘴打架嗎?他自已怎麽就先吵起了呢?
同時,他也覺得自己有義務勸和,于是他拉拉方寧的袖子:“走吧,我是帶你來看青青的,你看我大哥幹什麽?我的青青不會跟你吵啦,它一見你就呱呱叫。”
宋喬的臉上不由得飄過一片烏雲。
方寧似笑非笑的接道:“走吧,我也覺得還是青青好。”
小木頭一蹦三跳的帶着方寧向後院跑去。
當方寧聽完小木頭那一堆誇贊青蛙的話後,再次轉回來時就見宋柳正倚着門框站着,似乎在等她。
“柳柳。”方寧甜甜地笑着招呼。
宋柳遞給她一本書,同時臉上流露出一副自豪的神情:“你竟然還讀《女誡》?那本書去年就被我賣了。——噓,你別告訴我大哥,那是他送我的。”原來他家還真有這本書。
方寧連忙保證:“我不告訴他。”
宋柳燦然一笑進屋去了,小木頭連連催她趕緊去挖蚯蚓。方寧臨去時偶然一瞥,就見宋喬板着臉站在書房門口目光複雜的看着他們。他一定聽到了她和宋柳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