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單雄信娶親
卻說唐璧收到了信,看完後不由一聲嘆息。
一開始調秦瓊來鎮臺将軍府,不過是看在恩師的面子上,但現在是真的很欣賞他。交給他的任何事情都能完成得圓圓滿滿,并且總比自己的期望要好上那麽一些。
武功高強就不用說了,品性更是難得,對上不卑,對下不亢,從不恃才傲物,與府裏原有的幾名偏将來護兒、窦益虎,旗牌官張轉、楊和、李智、何輝等人相處融洽。
正是官長最為喜歡的那種屬下。
如今才兩個多月,已成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可惜得罪了羅成。
心下也很是奇怪,他們表兄弟之間能有什麽深仇大恨?竟是不準人家成親了!
但羅成特意寫了信來重托此事,他也不好不理。得罪恩師,他可能發一頓火,過了也就過了,可若得罪了小師弟羅成,他很有可能給你記上一輩子。
而北平王府和幽燕九郡,未來也會是羅成的。
這樣的人唐璧自感得罪不起,只能依言多給秦瓊差使,還常和他扯些什麽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話,因心有愧疚,對他更加的和顏悅色。
按理說鎮臺将軍對秦瓊如此看重,舊将該心懷不滿才是,但不知怎的,只要和他吃過一頓飯喝過一次酒,甚至只是同辦了一件事,就會覺得他是自己人,再得重用也是應當。
因此秦瓊在鎮臺将軍府如魚得水。幾乎所有事情都是曾經做過一遍的,再次來做一點難度都沒有。公事處置得快,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勤練锏法或者侍奉母親。
除了常會想那小混賬現在在做什麽之外,日子過得悠然。
也因知道這樣平靜的時光不會太多了,更是分外珍惜。
寧氏雖說只生了一個,如今卻有三個兒子在跟前侍奉,而且個個孝順聽話,心下很知足,覺得上天對自己總算沒有虧待到底。但還有一個遺憾。
這日嘆道:“叔寶,娘不逼你馬上成親,但若有合适的不妨先看着。娘年紀大了,只想看到兒孫滿堂。”
Advertisement
秦瓊笑道:“林兒一個還不夠阿娘淘的?”林兒是秦安的兒子,正是剛會認人的時候,很是可愛,寧氏疼愛得緊。
寧氏道:“你也說了,林兒只一個!可怎麽夠喲!前日你姑母來信,成兒也是總不成親,諸多名門淑女一個也入不了他的眼!你們倆這是故意約好了氣我們罷?”
秦瓊笑道:“表弟眼光從來就高,阿娘別管他。”
說到此想起一事,道:“單二弟也未成親,他父母早亡,唯一的大哥也于前年過世了,無人幫他操心這些事。阿娘為他多上心罷!”
當年單雄信之所以一定要留要王世充身邊,除了李家是殺兄仇人不能投之外,還因為王世充将妹妹玉花公主嫁給了他,這一世若能為他早擇良婦,也許就能避免最後的悲劇,不讓衆人心傷。只是這樣一來,元沖大約就不會來到人世,但顧不得那麽多了!
再次鄭重地對母親道:“阿娘,我們且先為他找着,若有合适的便帶信讓他過來相看。”
寧氏暗想單侄兒對我家恩重如山,此事必得辦妥了!也顧不得再催促兒子,當天就請了四個媒婆上門,将單雄信的情況撿能說的說了。
媒婆們一聽是山西的員外郎,家有良田千傾,又無公婆叔伯,嫁過去就當家作主,紛紛保證很快就能為他找到淑媛相配。
但一直忙到了過年,媒婆們将秦家的門檻都踩平了,也沒定下人來,暗中嘀咕媒人錢不好拿。寧氏很是發愁,不是沒有人相中單侄兒,而是兒子定下的條件太苛刻。
家世落沒的恐不能成為合格的主母,不能要;家世太好的估計會在心中輕視單雄信,不能要;沒有讀過書的恐其愚昧,不能要;書香世家的怕她知道真相後看不上綠林好漢,不能要;家有官吏親眷的不知在接下來的動亂中站在哪一邊,不能要。。。。。。
除此之外還有一堆對姑娘的要求。這樣一來,幾乎找不到了。
王氏見婆婆和二叔憂愁,思慮一番,笑道:“婆婆,您只知請媒婆,卻不知合适的人就近在眼前啊!”
寧氏笑道:“莫賣關子,快說罷!是誰?”
王氏笑道:“賈家的大姑娘,阿娘覺得如何?”
秦賈兩家是鄰居,寧氏當年帶着兩個稚子到山東,就住在賈家旁邊,賈家早無高堂,哥哥賈潤甫帶着一個妹妹過日子,開着老店和飯館叫做賈家樓。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兩家人彼此幫忙,處得很好。
王氏嫁給秦安後,與賈家的大姑娘甚為投契,私心裏還想着她若能嫁給二叔,妯娌間相處也容易些。可是二叔看情形還不想成親,肥水不流外人田,單雄信也算小叔,嫁給他正好。
寧氏懊惱道:“可不是!我怎麽就把她給忘了?”立時催王氏先去問問賈大姑娘的意思,若有意自己再親自去向賈潤甫提親,免得姑娘不樂意,反而成了壞事。
對于賈大姑娘秦瓊也是知道的,雖說長大之後足不出戶,小時也曾見過,性情好長得也好,出身也正合。上一世大家都有意撮合他們,無奈自己視她如妹,卻是無論如何也當不成娘子,又有羅成在一旁糾纏。後來賈潤甫投奔瓦崗山,她嫁了一員小将,聽說過得不甚如意。
那賈大姑娘今年已經十八,雖說兄嫂對她很好,畢竟兄長是男子,有些話不便說,嫂嫂卻始終隔了一層,不可能像對母親或者姐姐那樣。
親事又左不成右不成的,面上無異心內卻暗悶,覺得終身無靠。
這日王氏來了她家,在她的繡房裏做了會兒針線,悄聲說了二叔的義弟單雄信還未娶親,又玩笑般的問她想要什麽樣的夫婿。
賈大姑娘一聽就知道她是何意,羞紅了臉,強撐着道:“貧富不過一時,俊醜也過一世。要緊的是這個人。”
這是想要親自相看的意思,王氏趕緊回家說了。秦瓊便寫信給單雄信,怕他害羞反而不來,并不明說何事,只說急事非見他不可。
寧氏也去與賈大嫂略略說了幾句,只看賈大姑娘心意,她若看中好事便成,若看不中也不妨事。
賈大嫂正将小姑子的親事當成難題,聞言喜不自勝,自無不允,按說小姑子品貌出衆,自己家也出得起嫁妝,哪裏愁嫁?奈何當時世情,稍有家底的人家有三不娶,喪母長女便是第一個,小姑子因此而難嫁。不計較這些的人家又實在家世微薄,夫君舍不得讓小妹受苦。拖來拖去,便拖到了十八歲。
她當年與賈潤甫成親還是寧氏一手操辦,心內将寧氏當做婆母,感激地道:“多謝老夫人!小妹若能找到好人家,我們夫婦也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公公婆婆了!”
到了晚間将事與夫君說了,賈潤甫眉頭一皺,他是開老店飯館的人,官面上綠林裏都有些接觸,單雄信的大名是早就聽說過的,知道此人有些不簡單,恐怕不只是鄉下的大員外,還有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過眼前這世道,當官的不見得是好人,為盜的也不見得是壞人。況且他與秦二哥是好友,看在這一點上也不會對不住妹妹,且見一見。
山西山東離得不遠,四天後單雄信風塵仆仆的帶着王伯當和謝映登等兄弟來到秦家。他接到急信,以為秦瓊出了什麽大事,還怕自己一個人應付不過來,特意調來素有智謀的王謝二人,以及十多名能打能扛的兄弟。
秦瓊見他如此興師動衆,先是訝異,略一想就明白他的意思,感念他對自己的誠心,更決定這一世定要他平安到老!
迎了一衆兄弟進門,全都安置好。悄悄叫了單雄信去見寧氏,由寧氏向他說明。
單雄信萬萬沒想到竟是為了自己終身大事,先是愣住了,然後成了個大紅臉,心中所想難以言喻。
他從很小就跟着大哥混了綠林,因武藝高強人又仗義,被道上兄弟奉為總瓢把子。大哥被李淵誤殺後,所有事情擔在他身上,人更日漸老成,別人看着他威風八面,有誰會想到他也需要關懷撫慰?就連他自己,也忘記威震綠林的單雄信還少一個噓寒問暖的人。
可是秦瓊想到了,寧氏想到了!而且還已經幫他找好了!
撲通一聲跪到寧氏面前,哽咽道:“從今往後,您就是我親娘!”
寧氏笑道:“快快起來!媳婦還未見門呢,先別忙着叫娘。雖說我和你大嫂都覺得賈大姑娘好,但姻緣天成,個人有個人的緣法,還是要你自己決定!”這是怕他因為是自己牽的線,未看中也說看中,往後成了怨偶那就是罪過。
對賈家也是一樣的說法。
然後王氏便安排了一次家宴,請了賈家合府。賈大姑娘在小丫環的陪同下,見了單雄信一面,說了幾句話,回去便點了頭。
賈潤甫一見單雄信便允了三分,蓋因他身高九尺氣宇軒昂,好一副英雄模樣!再聽其談吐,豪爽直率言之有物,又允了三分。又聽秦瓊細說單雄信為人,最後四分也允了。
一得知妹妹同意,第二日就急不可待的上秦家來商量婚事。十八歲,真的不小了!再不将妹妹嫁出去,夢裏老爹老娘饒不了他!
王伯當、謝映登等人才知道秦瓊急信叫了單雄信來竟是為了親事!先是恭喜,後是豔羨。各各嘆道:“我們也還沒有成親呢!”
這還不是随便說說,而是專門去了秦瓊母子面前念叨。
寧氏自是應承着為他們操持婚配。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裏,她成了最愛媒婆歡迎的人,幫着成了數十對,竟還得了個“紅線娘娘”的外號,聽得她啼笑皆非。
卻說此時,單雄信一想反正家裏也沒親人,不如就在秦二哥家成親後再帶着娘子回家,将這意思一說,秦家所有人都贊同,幫他操辦起來,又有一幹兄弟幫忙,熱熱鬧鬧的娶了新婦進門。
他看賈大姑娘,那是一眼就相中了。人既貌美,性子又和順,且不是那等沒有主見的,雖只說了短短幾句,卻頗有見地。拜了堂入了洞房,百煉鋼也成了繞指柔。
還有個好笑的事。喜堂上羅士信看得眼熱,吵着也要娶媳婦,誰勸都不聽。還說寧氏偏心,只管單雄信不管他和二哥三哥。
一堂人聽得大笑。
寧氏耐心哄道:“兒啊,你才十四歲,娶媳婦還早了些!”
羅士信大聲道:“二哥三哥早過了十四歲,你也沒給他們娶!”
寧氏暗想我也想讓他們娶親,但我管得了哪一個?苦笑道:“他們不聽阿娘的話,不是好孩子。”
最後還是秦瓊道:“有了新娘子,就要跟你搶飯菜,搶衣裳,搶阿娘,搶哥哥!”
吓得羅士信直道:“新娘子不好,不娶了!阿娘,我不娶媳婦了!”
衆人笑得打跌。
作者有話要說:
也很喜歡單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