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寄秋擡頭環繞了一下比爾?克裏斯蒂的租房,普普通通的單身漢居所,卧房很寬敞,但客廳卻意外的狹小。

“房子的構造被修改過了嗎?”寄秋合上卧室的門,問着身邊瘦小的老人。

“是的,克裏斯蒂先生打通了一面牆,原本是兩室一廳的。”老人弓着背顫巍巍的回答道。

瘦小的老人是比爾?克裏斯蒂的房東,即使後面克裏斯蒂開始被大衆所知,但他依然沒有離開剛來到倫敦租的公寓。

寄秋推開盥洗室的木門,牆壁四周都是磚石堆砌,除了這扇門之外,就只有天花板上的通風口之外,沒有任何通道。天花板的通風口很小,只能讓三四歲的孩子進出。

‘難怪蘇格蘭場會判定自殺。’寄秋蹙眉用指關節敲了牆壁,實心結實。

浴缸的水已經放空,蘇格蘭場的屍檢結果有提起克裏斯蒂口中有殘渣,按壓胸腔有水從鼻子流出,明晃晃的溺死特征。

“克裏斯蒂先生喜歡喝茶嗎?”寄秋打開茶壺,裏面半滿。

“克裏斯蒂先生很喜歡下午茶,基本沒天都會有下午茶時間。”老房東很快給出了答案。

客廳的茶幾上散落着很多信封,茶幾下面也有牛皮紙折疊的紙盒,裏面塞滿了信。

不知道為啥,蘇格蘭場沒有拿走這堆來信。寄秋坐在沙發上翻了翻,基本都是讀者來信,碼放的整整齊齊。

“請問,我可以帶回去查看一下嗎?”這麽多信在這裏是無法看完的,寄秋試探着詢問老房東。

“當然可以,加裏先生。我同克裏斯蒂先生認識已經有五年了,我無法接受他自殺的事實。畢竟他是那麽……那麽的……”老房東混濁的眼睛裏面有些淚光。

“多謝您的幫助,布朗先生。克裏斯蒂先生除了柯羅德先生和您之外,還有沒有別的交際?”寄秋把信盒挪到一起,滿當當的三大盒。

“除了我和他的編輯之外,克裏斯蒂先生似乎沒有別的好友往來…如果硬要說的話,就是他的那些讀者。不是很過分的信,克裏斯蒂先生都會回信。”布朗想了想,搖頭否認。

“您再想想,真的一丁點社交都沒有  嗎?克裏斯蒂先生可是很受歡迎的小說家。”

Advertisement

“大概一個月前……有一位先生來拜訪過,那天克裏斯蒂先生很高興……”布朗猶豫了一會兒,遲疑的開口。

“那他的外貌您還有印象?”

“中等身材,屬于那種很不起眼的人。但下巴上有一道疤痕。”老布朗絞盡腦汁,才想到這些。

那個男人實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扔進人群都找不到,更別提是一個月前遠遠的看了一下。

寄秋發覺讓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大爺來回想有點強人所難,不過還是得到了一個新的線索,“好的,我已經查探完了,感謝您的配合。”

寄秋走出公寓,招來了一輛馬車跳上去,“貝克街221B。”

老布朗看着馬車消失在街角,回過神來心裏有些詫異,他竟然對這麽小的警探沒有任何輕視。

跟自己孫子一樣大的小孩聊了這麽久。大概是加裏先生看起來太過沉穩了,他已經忽略了年齡。

寄秋把信盒拿到客廳,‘有人翻了這盒信。’

三盒信,兩盒是按照信上的時間排序的,而有一盒裏面時間是錯亂的。

如果是蘇格蘭場的話,沒必要只翻了其中一盒。比爾?克裏斯蒂有強迫症,盥洗室排列整齊的毛巾香波,書架上的大部頭從矮到高排列。

‘這封信……’

讀者的來信都是稱呼克裏斯蒂為霍普先生,而這一封信是克裏斯蒂先生。

‘親愛的克裏斯蒂,  一別已經五年未見,我即将來倫敦拜訪表弟,我想起了求學時期相處的美好時光,希望可以與你重聚一回,重溫這段回憶……

你真誠的朋友:大衛?霍克利’

來信時間是一個半月前,下巴上有疤痕的男人難道就是大衛?霍克利?

寄秋記下了霍克利旅館的住址,信中沒有交代霍克利表弟的住所,她只能先去查旅館。

寄秋從褲兜裏摸出一個先令,“威金斯先生,拜托你去查一下一個月前尼克爾旅館住在2105的住客。”

穿着棕色背帶褲的小男孩珍惜的把一先令放到內襯的兜裏,點點頭跑開了。

貝克街小分隊屬于福爾摩斯的情報網其中的一環,大偵探先生臨走前已經交代過寄秋可以付出報酬去換取流浪兒的幫助。

寄秋把注意力放在比爾?克裏

斯蒂的第二本小說,《空中的飛蛾》。如果說《海上的月亮》是老幼皆宜,那麽《空中的飛蛾》受衆是一批年輕人。

單純熾熱的愛情,但結局卻和書名一樣是個悲劇,猶如飛蛾撲火,最終以悲劇結尾。

依舊是延續了上一本小說的風格,語言樸實真摯,飛蛾中的女主希爾溫和柔軟,有良好的家世和修養。

男主奧利弗家境貧寒,相貌普通,但用一顆善良真誠的心贏得了希爾的愛慕。

不匹配的身份還是讓這對戀人分開,希爾最終嫁給一位子爵,奧利弗孤獨終老。

糖裏含着玻璃渣,很受少女的喜愛,飛蛾出版後,寫信的讀者大多都變成了未婚的女孩們。

《海上的月亮》是無憂無慮的少年,《空中的飛蛾》是求而不得苦戀的青年,那麽《陸地的稻田》則是沉悶的中年。甚至寫作風格也變得鋒利沉穩,跟前兩本截然不同。

《陸地的稻田》都是在講一天又一天中年男人的日常,每天三點一線的銀行職員生活,最終讓中年男人不堪忍受,毅然辭掉了工作,開始去當圖書管理員,終日與書為伴。

少年,青年,中年,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迥異不同的性格。

牢牢把握住中下層人民的喜好。《陸地的稻田》實在是跟克裏斯蒂之前的風格天差地別,就像換了人一樣。

寄秋把三本書攤開放在茶幾上,大腦思緒翻飛。

‘差距也太大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