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年曹肅媳婦:玉貞妹妹,咱們認個親……

章懋是看不明白了。自打曹肅回來後,本以為他會舉兵起義,可這多天過去了,兵卒是招募了,可這些兵卒卻沒幹過一件正經事。

比如這幾天,這些兵卒都幹起了打魚的活。講真,冬日能吃上一尾鮮魚的确是享受,且冬日的鮮魚也能賣個好價錢,但眼下是幹這些事的時候嗎?

前兩日,京中眼線來報,董谏又殺了幾個耿直的忠勇大臣。如今朝堂上已無人再敢反對董谏。照此下去,這江山不就改名易姓了嗎?

但是他每次去詢問曹肅,曹肅卻總是笑笑,說自有安排,讓自己放寬心。還說什麽,要先抓生産再舉兵。

這都什麽跟什麽?生産這詞聽着也怪,估計也是跟楊瑛那怪人學的。不過,有一說一。這楊瑛倒還真有些本事。這冬日鑿冰取魚,這點子,誰能想得出來?

只是這法子也難掌握在自己手裏。有些事,一旦點破了也就不稀奇了。這鑿冰取魚又不是什麽高難度的事,估計要不了多久,便會傳遍整個大昭了吧?而曹肅竟說這是正經事,這叫什麽正經事?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的秘法那還能叫秘法嗎?

章懋看不懂曹肅的操作,不過倒是挺捧場的。連續幾日,都讓府裏的人去買了鮮魚回來。或炖或蒸,吃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除了自己吃,還叫人來吃。冬日吃鮮魚多稀奇啊?這樣撐面子的事怎麽能錯過?于是乎,楊瑛那個鑿冰取魚小隊立刻就擴大了。

不但擴大了,還細化了。婦女小孩負責處理魚,年老的長者負責售賣,年輕的往更遠的地方去抓魚。

陳留是上等州郡,有錢人不少。一時間,冬日用鮮魚招待貴客也成了一種風尚。

因着這些人的攀比,楊瑛的捕魚小隊最近可是發了。青魚一斤38錢,一條青魚最少有20斤(大昭一斤只有250克),一條魚就能賣出760錢。

像其他魚類,如鲫魚、鲢魚、草魚等,價錢雖不如青魚,但因着是冬日鮮魚,故而價錢也不錯。

有了錢,就能辦事。陳留沒有糧便去外地采買;住在帳篷不是個事,便尋人租房子。難民要求也不高,只要能遮風擋雨就行。

如此,當進入年腳的時候,城裏幾乎已看不到難民了。

而他們捕魚大隊現在技術也是越發娴熟,有幾個厲害的已能憑經驗定位魚群。而這些人的環保理念也好。大魚留下,小魚放生。

“竭澤而漁”這句話他們未必會說,但道理卻懂。現在捕魚大隊已分散到陳留各處,每日收的魚已到了消耗不掉的地步。

Advertisement

楊瑛便給大家發了鹽,把魚給腌了起來。生産力越是落後*,食物越是珍貴,如今跟其他州郡的商貿不暢,這魚留着自己吃也不錯。

而騎行大隊現在每天的騎行數可拿192次獎勵,雖然紅薯土豆依然不見蹤影,但是鹽倒是獎勵到了不少。

楊瑛掰着指頭算算,從上月二十號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她手裏的鹽都過萬了。這多鹽,哪怕現在有三百多災民,那也是吃不完的。而這鹽實在太好,放在陳留賣就有點暴殄珍物了。

按照曹肅的意思,幹脆想法賣京師去。那兒貴人多,這好的雪花鹽,不賣出個幾金的價錢都對不起楊瑛的騎行大隊。

楊瑛想想也是這個理,物以稀為貴嘛!這好的鹽不賣個天價都對不起自己。等啥時找到鹽礦了,能批量生産了,自己再降低鹽價也不遲。

大昭就這點好。鹽非專營,只要鬥得過世家,想賣就賣。自己投靠了曹肅,這人素來瞧不起世家,用之打壓之,所以有啥好怕的?

而且曹老板人厚道。抓魚的利益都給了自己,若是現代鹽真能在京城運作起來,自己也得拿出一部分贊助曹老板。

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了起來。楊瑛不知,這大昭的冬天能冷成這樣。她将系統獎勵的保暖內衣都整理了出來,給每一個人都送了兩套過去。騎行大隊的兄弟們也沒忘了,也是兩套。

剩餘的則被她賣了,換了布料回來。狗系統正經事不幹,居然連棉花也算獎勵品。楊瑛現在不光有上萬斤鹽,連棉花都有兩千多斤了。

難民裏的嬸子姑娘們都會針線活,買了針線,将棉花給她們,自己做棉衣棉鞋穿。剩餘的棉花則是讓他們與木棉混合,做棉被。

楊瑛的精打細算也算是驚呆了衆人。都以為這是個憨憨,沒想到還挺會過日子的。這物資到了她手裏,她便能發揮到極致,讓每一個災民都穿上了棉衣不說,還都有了棉被。

楊瑛心裏也有種說不出的滿足。她以為從未有過這樣的體會。看着難民日漸圓潤的臉,不再麻木的眼神,便覺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

眼看就要過年了,她便又拿了些錢,采買了些肉食,雞蛋,給難民們送去。難民是沒有工資的,楊瑛也發不起這多人的工資。所以,也只能在其他上面大方些。

楊瑛覺得自己不發工資不好,但難民們可不這樣想。一無所有的人,忽然有了瓦遮頭,一日三餐的生計有了着落,這不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嗎?

而且,難民們從來沒想過,楊瑛會讓他們吃珍貴的魚。冬日裏的魚何等價錢?楊瑛不心疼,他們吃着都心疼。

更過分的是,楊瑛居然要求他們一日吃三頓,稀的還不行,必須得是幹的。就這些日子,他們不但吃上了肉,還吃了幾回白花花的湯餅與稻米。

講真,他們以前在老家的日子都沒這麽好過。湯餅、稻米,那是貴人才能吃的東西啊!

日子有了盼頭,精神面貌*也好了起來。晚上躺在溫暖的被窩裏,許多人都覺跟做夢似的。

美好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便到了正旦日。這日,曹肅早早起來,帶着幾個兄弟開了臨時的祠堂,進行祭祖。

為了這一天,曹家兄弟從上辛日便開始準備。他們釀了冬酒,在三日前便吃齋淨身,待祠堂一開,便是輪流進去,将冬酒好菜端上桌,供奉祖先。

楊瑛如今客居曹家,也不知曹肅是什麽想法,竟是邀請了楊瑛觀禮。楊瑛也未見過這種事,好奇之下便應了下來。

祭祀的過程無異是繁複的,肅穆的。在一旁觀看的楊瑛也覺受到了感染,站在祠堂外,遙遙拱手,向祠堂裏的牌位行了一禮。

莊嚴肅穆的祭祀過後,便到了宴會環節。宴會的案幾就設在祖先的神位前。與先人同樂,便是這個意思吧。

宴會開始,曹肅說了一番場面話後,便引出來幾個人,介紹給楊瑛。就在三天前,曹肅的妻子丁氏帶着曹肅的幾個兒子以及兩個小妾到了陳留。

因着自己一直在為難民過年的事奔走,所以一直到今天才碰上了面。

兩人起身相互行禮後,丁氏從邊上婢女手裏接過一個盒子,道:“玉貞小妹,你救了夫君,我等也不知如何報答好。這是我的一點心意,還望你收下。”

頓了下又道:“當然,性命之事豈能用金銀來衡量?故而,報答一事暫且放下,來日方再細細思量也不遲。只是眼下……”

她抿嘴一笑,“倒是有一事,我覺着今日當着祖宗的面可以做一做,若是玉貞小妹願意的話。”

“夫人請講。”

楊瑛道:“只要我能做的一定幫忙。但是要是做不到,我也只能拒絕。”

丁氏愣了下,随即笑了起來,“玉貞,你果然跟夫君說的一樣,坦誠又耿直。好,好,好……”

她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後,便端起酒壺走到楊瑛案幾前,彎腰親自給楊瑛斟了杯酒後,道:“玉貞,世外高人不在乎世俗禮節,但你如今既已入世,自也要适應這世俗。”

她望着楊瑛,一連真誠地道:“咱們女兒家行走于世不易,你雖有大才,可若一直跟随在夫君身邊,必也會遭非議。所以,我有個提議,你看如何?”

楊瑛搖搖頭,“其實我不在意那些。不過夫人既是好意,我若不聽下就顯得太沒禮貌了。所以,夫人請講吧。”

“……”

丁氏無言以對。心說,這楊姑娘果然耿直到不可思議,真真是應了夫君的那句話,“人人喜歡坦誠,可人人都受不了坦誠”。

這直來直去的人,往來着放心,但相處起來,還真需有些智慧與胸襟呢。

她忍住心中尴尬,笑着道:“那我便說了。”

她回頭望了下曹肅,又看了下曹肅的幾個兄弟,沉吟片刻後道:“如果你跟夫君結拜為兄妹,那麽妹妹輔助兄長便是天經地義,旁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此*言一出,曹肅臉上的表情都控制不住了!

家有賢妻,助夫一半。

古人誠不欺我!還是媳婦懂我的心思。

楊瑛也是一愣,“結拜?”

“是的。”

丁氏笑着道:“今日祖宗神牌正好被請了下來,若小妹願意,咱們這就當着曹氏列祖列宗的面結個幹親如何?”

楊瑛忍不住笑了。

世上居然還有這等好事?我本來是想當員工來着,結果現在直接升級成了老板家屬?

結,結,立刻結!

大昭十三州,最後可是有九州都落在曹肅手裏了,這個義兄不認就是大傻子!

我靠電動車無敵古代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新年曹肅媳婦:玉貞妹妹,咱們認個親……

15%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