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淋水孵化法希望
曹肅一起義,他的好友袁貞便立刻響應。
袁貞的家世比曹肅還要顯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他這一響應,天下諸侯紛紛策應,秣馬厲兵、修陣固列,皆舉起了反董的大旗。
諸侯如此,董谏沒有慌。
他氣壞了。
躺在天子所居的禦極殿內,一邊享用着天家美人,一邊罵道:“這群豬狗不如的東西!吃着朝廷的米,拿着我發的俸祿,現在居是跟那曹吉祥搞到了一起。呵呵,整日嫌我董某粗鄙,難道那曹吉祥就不粗鄙嗎?”
他狠狠啐了口,“他曹吉祥有什麽了不起的?父親位列三公?呵呵,他怎麽不提他祖父是做什麽的?一個宦官的後代就不粗鄙了?還有那章懋!呵呵,讨檄文書就他寫的,文采風流是吧?來人,去将封冼叫來。”
封冼乃是董谏手下頭號大将,也是這本書前期武将中武力值最高的那個。現在曹肅起兵,董谏派他鎮壓也是情理中的事。
很快,封冼來了。聽說要他當統領去鎮壓諸侯,封冼很高興。他出身寒門,雖有武力,可奈何總沒什麽機會。這回投效到董谏麾下,直接讓他當大元帥,怎能不高興?
很快,兩人聯合着幾個謀士,便制定下了攻打陳留,暗殺章懋的方案,打算不日就出兵攻打陳留。
董谏不是豬,不會任由人宰割,他出兵迅速也是在曹肅的意料之中。面對着沖陳留而來的十萬大軍,曹肅并不害怕。
袁貞相應了他的號召,天下諸侯策應了,那麽封冼的大軍想走到陳留可就不那麽容易了。比起即将到來的強敵,曹肅更在意的是“馬掌技術的改革”。
釘馬掌終于弄出來了!在得到了天工開物後,經過反複研究,嘗試,現在的鐵匠終于能熟練地給馬安上鞋子了。
不僅如此,開工開物裏的馬鞍制造技術也要比他們先進。釘馬掌、新馬鞍、雙馬镫,做了這改革後,封冼又有何可懼?
哪怕是一個騎術不精的人,雙手解放後,彎弓射箭還不是很容易?他封冼再厲害,又能打得過幾個人?
所以,董谏起兵了,但曹肅一點也不擔心。而開工開物給他的驚喜還不止這些。這本書*簡直堪稱百科全書,裏面涉及的一些技術,用楊瑛的話來說,那就是跨時代的黑科技,比如□□。
現在他只要派人找到原材料,便可以制造起來了。有了這玩意,嘿嘿,任你武功再高牆,也是一炮轟死兮啊!
Advertisement
楊瑛望着曹肅那高興的樣子,忍不住道:“大兄,你也別高興太早了。哪怕是開工開物,裏面有些原材料也是你們沒有的,需要自己去創造。”
“有了方向總比沒方向好。”
這一刻的曹肅顯得意氣奮發極了,十分豪邁地道:“有此書在手,再現我大昭興旺不再話下!”
好吧,你高興就好。
難得的,楊瑛這回閉上了嘴,沒再耿直。
科技樹要是那麽好攀登的,那她的那些科學前輩又算什麽?只是眼下大軍壓境,說喪氣話感覺也有點不好呢。
“對了。”
曹肅又道:“雖然高産的糧種還是沒影,但是我看這開工開物上的農具與耕種方式也好。馬上就要播種了,我令人打的曲轅犁也做出來了,玉貞不若辛苦些,就幫忙指點指點那些老農?”
“我正有此意。”
種田才是繁榮的關鍵,也是自己完成任務的首要環節。說起種田,楊瑛的眼裏立刻就有光了,“我這些日子其實也弄到了現代農學的書籍,我已仔細研究過了,屆時再跟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商議商議,一定會制定出一套比開工開物更好的耕種方式的。”
“農耕是大事。”
曹肅起身,笑着拍了拍楊瑛的肩膀,“不過我信得過玉貞,所以,放手去做吧。”
“先搞點試驗田。”
楊瑛沒吃這套。科學就是科學,用數據說話的。什麽信不信的,不重要。
“除了用新農具外,其他的地方該怎麽種還是怎麽種。”
她一臉嚴肅地道:“畢竟我沒實操過,若是思路不對,那全州郡的人就要餓死了。所以,還是弄塊試驗田,要是成了,再擴大也不遲。”
曹肅倒有些意外。在他的感覺裏,楊瑛就是個直腸子。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直腸子的人辦起事來竟如此謹小慎微,這還真意外了。
愣了下後,便是哈哈笑了起來,“玉貞這是老成謀國之。行,那就這麽辦吧。”
楊瑛點點頭,“那兄長帶我見見老農吧。”
曹肅臉色一僵,讷讷道:“這,這還要去尋一尋,挑一挑……”
楊瑛一聽這話就蹙眉,“大兄,一寸光陰一寸金,這辦事太慢了,影響效率。算了,兄長事多,我便讓曹順陪着我去找吧。”
說罷便是福身行禮,轉身出了屋,推着自己的小自行車找曹順去了。
被鄙視了。
曹肅哭笑不得,可心裏卻并沒有不悅的感覺。得知對方是什麽樣的人,便不會與其計較,甚至還覺這份耿直難能可貴。畢竟世上有能者多狡詐,而像楊瑛的,太稀有了。
楊瑛騎着車将曹順拉了出來,“給我找些有經驗的老農來。對了,再找人給我去弄些*柳樹根、松枝來。”
這幾月曹順不但完全習慣了楊瑛的命令,甚至已在朝着腦殘粉的方向進化了。用一個鑿冰取魚收了難民,還能靠此賺錢的人能不服氣嗎?因此,現在楊瑛說什麽就是什麽,來問都不會問,應了聲“喏”後,立刻招呼着手下馬仔替楊瑛辦事去了。
楊瑛這些日子得到了幾本不錯的書。除去與種植有關的,還有養殖業的。她在書裏看到了人工孵化魚苗的方式,其中一種叫作“淋水孵化法”的方式很适合這個時代。
雖因着材料工具受限,孵化率可能不如現代,但是她覺得要是用這個法子,能将孵化率提升到50%以上,那麽就很成功了。
畢竟在大自然壞境中,魚苗的孵化率簡直低到可憐,這也就解釋了魚一次排卵為啥會有那多了。效率不行,自然只能靠數量取勝了。
而除去這些魚苗的孵化法外,這些書裏還講到了立體養殖、人工孵蛋、網箱養魚等技術。楊瑛仔仔細細研究後,覺得這些辦法稍改下,便能适應大昭的土壤。所以,現在她也是躍躍欲試,很想看看自己這腦瓜子除了學醫外,是不是還能幹些別的?
很快,曹順就領着人來了。這些人都畏畏縮縮的,不過見楊瑛和氣,說了一會兒話後,也鎮定了不少,回答問題時也不結巴了。
楊瑛一邊問一邊記錄,待問得差不多了,便點點頭,道:“你們先回去吧,若是有事我會再派人來請你們的。”
幾個老農惶恐,忙稱不敢用“請”,叫一聲便回來。
送走了老農,楊瑛又研究起了柳樹根。按照書上說的,這柳樹根得藥水浸泡後才能做魚巢。楊瑛沒藥水,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她想了想,泡藥水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消毒,用水煮下應該也是可以的。眼下已是春天,待過了清明,一些魚就改産卵了。自己正好利用這個時間讓人挖池塘,引活水,做些實驗看看。
這實驗耗費不大,倒可以試試。一旦成功了,那可是能賺錢養活人的。
楊瑛是個行動派,想到了便不會猶豫。很快,一群難民又忙活了起來,在城外挖池塘,開渠,找柳樹根,燒煮柳樹根。
人多力量大,三天時間,楊瑛便帶着人挖出了一個池塘,還引了活水。她讓工匠用竹子給她做了一個可活動的門,插在池塘裏,這樣就不怕魚跑掉了。
過了兩天,污泥沉澱下去,看水清澈了,楊瑛便讓人将柳樹根做成的魚巢吊在竹竿上,浸到了池塘中。然後又将松樹枝插了一點上去,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留住魚卵,防止魚卵被水沖走。
做好這些便該去抓魚了。她拆了一頂帳篷,連夜找了幾個女紅厲害的嬸娘幫忙做網,等弄好後,又讓魚把頭帶着人出去抓魚。
有了結實的網,而魚把頭冬天也累積了一些定魚群的經驗,沒兩天便湊滿了适合養殖的魚。
魚*都被放在水桶裏,怕魚死了,都是快馬運回來的。楊瑛得到消息後也不敢耽擱,立刻将魚放入池塘。
她望着這些魚,臉上露出笑容。好似看到了滿池塘的魚跳出來的場景。
收獲固然喜悅,但是播種耕耘時帶來的期盼也是一樣幸福的。
弄好了魚,便該去播種了。陳留屬于北方,一般都是種植粟米和小麥。楊瑛也沒騎出什麽糧種來,所以也只能按照農學書上寫的,讓人一邊打造工具的同時,一邊對化肥進行優化。
講真,雖然這些人知道金坷垃可肥地的作用,但做法太原始,太粗糙,所以還得改進改進。
這過程自然是難受,但楊瑛也沒得選。她想回家去,就必須要忍受這個。
還是那句話。
吃不飽肚子的人是沒資格談發展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