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鹽水選種楊瑛的計謀
當一個農民無疑是很辛苦的。這幾日,楊瑛充分體會到了這種辛苦。她長期健身,體力已優于常人,可跟着幾個老農在試驗地裏幹了幾天農活下來後,她便覺得自己都散架了。
曹肅讓人打的曲轅犁早就送過來了。随着曲轅犁一起來的,還有幾頭牛。她讓幾個老農試了試,他們都驚為天人,還說什麽“有了這犁牛都不用”的話。她以為曲轅犁真有這麽厲害呢,自己上去拉了拉,好家夥,夠沉的,就這還說輕松?
再使勁拉了拉,沒幾步,直接摔了,啃了一嘴泥,好不狼狽。
幾個老農跟她混熟了,也沒了之前的拘謹,見她狼狽,便忍不住笑了起來。楊瑛也不在意,爬起來,拍了拍,一本正經地道:“術業有專攻,聖人誠不欺我。”
說罷便是将犁給了老農,道:“其實我還知道一種手拉犁,不過還得琢磨琢磨,等那個東西出來了,你們才知道什麽樣的犁叫好用。”
“先生,這犁就夠好用了。”
老農伯伯很質樸,擦了擦頭上的汗,笑着道:“更好的東西也不該是我們用的。”
“胡說。”
楊瑛搖頭,“工具就是用來改善生活的,有什麽該不該的?你們等着,早晚我會将手拉犁做出來的,到時我第一個給你們送去。”
“多謝先生。”
幾個農民伯伯笑得憨厚,可眼神明明白白的:我們不信這世上還有比曲轅犁更好的犁。
其實他們這樣想也沒錯。畢竟這玩意在種花家的七八十年代還在用呢,其經典可見一斑。
楊瑛也不去争論。她在農業書上看到的只是一個圖片,到底要怎麽複原出來,她還得琢磨琢磨。也得虧她理科功底紮實,手拉犁也不是很複雜,不然就一張圖,估計怎麽也是琢磨不明白的。
試驗田的地都被翻了一遍。楊瑛找來石灰,在試驗田撒了一遍後,又等待了兩日,又繼續去翻土。而在這回的翻土過程中,她讓人加入了肥料。萬丈高樓平地起,種地也是一樣的道理。
地不打基肥,想有個好收成基本是在*做夢。而大昭的人顯然沒這個意識,這也就解釋了,為啥他們的産量那麽低。
對土地進行翻耕、打肥、消毒只是耕種的一部分。而除去這些外,還要做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遴選種子。
Advertisement
優生優育的道理适合所有生物,糧食也不例外。這工作在翻耕土地時就在進行了。楊瑛讓人将種糧裏的黴變、破碎、種子挑出後,鋪到校場上,晾曬兩天後,便進行浸種。
浸泡種子也有講究,因這一步不但關系到發芽率,還能進一步的剔除那些不好的種子。她按照農學書上說的,在100斤水裏加上22斤鹽,使鹽水比重達到1:13後,就讓人将種子放進去,這樣浮起來的種子就可以直接撈出來,沉澱在下面的種子就是比較好的了。
用鹽水選種是很方便簡單的方式,但是在其他人看來,楊瑛簡直在敗家。鹽是什麽價?就用來泡種子?這是瘋了吧?
更別提用鹽水選種時,種子還會帶走部分鹽分,然後必須再加濃鹽水進行調配。而再次調配的過程中,還要用到新鮮雞蛋,不然無法得知鹽水比重。
這選種方式雖新鮮,但也太奢侈了吧?
當這些老農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瑛後,楊瑛沉默半晌後,道:“可是用了這個方法後,你們的産量能提升七八倍,平均畝産能達到300斤這樣,我就算選種要用的鹽要花去100斤糧的成本,但就這樣,還能得到兩百斤糧,不是比現在好得多?哦,不對,你們的計量單位跟我們不一樣,所以應該說,最後你們還能剩下400斤糧,這樣不是很好嗎?”
“先生?”
幾個老農瞪大眼,“您,您在說什麽?四,四百斤糧?一畝地?”
“對啊。”
楊瑛笑了起來,“我不做虧本生意的,所以放心吧。”
“這,這怎麽可能呢?”
幾個農民神情激動了起來,可嘴裏問出的話還帶着遲疑。
楊瑛堅定地點頭,“行不行等收獲時就知道了。”
說着便是望向遠方,輕聲道:“若成了,許多人便能活下去了……”
種地辛苦,可也踏實。看着種子被播種下去,便覺種下的不是種子,而是希望。
就在糧種下地沒兩天後,曹順來報,魚塘裏的松枝上出現了許多魚卵。
“您是沒看見,好多的小魚,密密麻麻的,看得頭皮都發麻。”
曹順面帶喜悅,“幸好您有先見,讓多挖了一個池塘,現在好了,只要将那實心板抽掉,魚便會自動流過去了。”
楊瑛掰着指頭算了算,點點頭道:“咱們放下魚大概也有十七天了。現在這個天,水溫正合适,五六天就孵化了。現在能看見的小魚都密密麻麻的了,看來咱們挖的池塘不夠,還要再挖。”
聽曹順的形容,楊瑛便覺孵化算成功了。所以,兩個池塘應該是不夠的,不如趁着天氣暖和,再挖些池塘。
“好,我這就讓人*去辦。”
“等等。”
楊瑛捏了捏自己有些酸疼的肩膀,道:“這幾日我在地裏忙活,也未跟大兄照面。之前就聽說董谏派了手下大将封冼過來鎮壓,現在這事如何了?”
提起這事,曹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封冼過來又如何?董谏淫.亂後宮,踐踏天子,亂殺功臣,諸侯早就不服了。如今大兄帶頭起義,自是紛紛響應。如今已有十七鎮諸侯響應,不日就會到陳留酸棗縣會盟。”
他說着臉上便有了自豪之色。
“依我看,大兄這回保準能當上這諸侯盟軍盟主。”
楊瑛想起書裏十八路諸侯讨董的描寫,不由搖頭,“這盟主還是不當的好。各路諸侯未必是真心讨董。再者,有袁貞袁樞兄弟在,這盟主便輪不到大兄來做。”
曹順愣了下,臉色扭曲了起來。他恨恨地道:“叔公雖是宦官,可卻救了很多人,為朝廷也推舉許多賢才。這些賢才都是品德上佳之輩,至今鄉裏都流傳着這些賢才的美名。那袁家四世三公不假,可除了先祖有功外,他們又為這蒼生社稷做了多少事?”
“你不服氣又有什麽用?”
楊瑛撇撇嘴,“你們這兒就是論門第不論才能的。我沒來這兒前還以為寒門說的是窮人,結果來了後才知道,所謂寒門就是門第稍差的世家。我就奇怪,窮人吃飯尚艱難又是怎麽讀書的?你們這讀書可費錢了,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門路。”
她說着便是搖搖頭,“知識掌握在幾家人或特定人群手裏,這社會又怎能進步?你也別氣憤,這做法是不可取的,我看這世家吃棗藥丸。”
曹順兩眼冒圈圈,這話他又聽不懂了。不過楊瑛不喜歡世家的意思倒是明明白白的。這就怪了,楊瑛是隐士高人子弟。隐士高人定也不會是寒門出生,楊瑛既是得利者又怎會對世家如此厭惡?
不過他被關照過,不許多問楊瑛的身世,所以也只得按下心中疑問,扯開話題道:“那按先生的意思……”
他身子稍稍前傾了些,壓低聲音道:“大兄做不了盟主?”
“你自己也知道門第的重要,大兄父親雖是太尉,但和袁家怎能比?所以我看盟主必是袁家人。”
頓了下又道:“讓他們讓盟主也沒什麽,不過咱們也應該謀劃謀劃,争取讓大兄多撈些好處才是。”
“敢問先生……”
曹順拱手,态度越發恭敬了起來。這些日子楊瑛雖然搞出了許多花樣,但是在謀略上卻從未有過展示。所以他也很想看看,高人子弟能出些什麽好主意。
“該如何争取?”
“簡單耳。”
楊瑛笑了起來。她看過的網絡小說電視劇也不少,裏面有不少計謀可以拿來用。
“大兄是京都跑出來的,這是天下人盡知的事。所以大兄若是攜有天子诏書不就很正常了嗎?而現在董谏挾天子以令諸侯,鎮壓我等的诏書也是以天子身份頒*布的。所以,只要大兄拿出天子密诏,董賊就成了反賊,我等就是正義之軍了。”
她抿嘴一笑,道:“盟軍眼下就缺這個。所以有诏書在手的我們就可撈好處了。”
曹順一喜,道:“先生真是深得大兄信賴,竟是将這等機密事都告訴你。”
他說着便是搓搓手道:“那诏書可藏好了?這等事先生以後還是別告訴別人了。不過先生如此信任我,我……”
他抱拳彎腰,“必不負先生信……”
“誰跟你說我們有诏書的?”
“啊?”
楊瑛一臉奇怪,“你是什麽理解能力?我這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造一封天子诏書出來,然後拿去給諸侯看,特別是給袁家兄弟看,這樣我們才可以多弄些好處啊。”
“啊?!”
曹順的眼都瞪圓了。他滿臉震驚,望着楊瑛結結巴巴地道:“沒,沒有诏書?這,這不就是矯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