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封賞楊瑛:我當官了?

吃完午飯,也未做休息,便趕去了各鎮參觀。

集村并寨後,一些重要的農用生産工具就成了集體共用的工具。比如改良過的耧車與牛等。

這些都是州郡府發放的東西,村民只需對其進行保養維護就行。像牛騾這些牲畜,則是由每家每戶給予少量的錢,用來買飼料喂養。

這對農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每個鎮上有牛二十頭,這大大解決了耕地難的問題。這些村民來到鎮裏時都給予了土地置換,無産者也給予了田地。但是由于亂世的混亂,許多人家裏的勞動力不夠,而這些牛則能幫助他們解決許多問題。

那些騾子也是好東西。進城買個東西或者賣個東西都得靠這些騾子。而且鎮上也會組織人幫這些村民找商家,進行集體收購。

如此一來,村民的日子就眼見得好過起來了。

在楊瑛現代耕田的思想指導下,這些村民都采取了立體養殖的耕種方式。種田的同時還放鴨子,養雞,甚至還種了不少的經濟作物。比如這兩年紅火起來的辣椒,便是很好的經濟作物。

楊瑛做的川菜傳播出去後,大昭許多人就迷上了這種味道。辣椒的需求也變得大了起來。這兩年辣椒賣得非常好,比種地劃算,所以在玉米推廣開後,這些農民也開始種辣椒、青椒以及果樹等經濟作物。

劉勰來到鎮上,看到這一切那是非常震撼的。

修得平整的道理,幹淨的街道,栉次鱗比的商鋪,統一規劃的房屋,四處可見的水壓手井……

講真,這地方都比京城好了。

這真是農村?

而且鄉民精神良好,面色紅潤,走路帶風,這顯然是日子很好過吶!城裏也就罷了,怎鄉下人過得也這般好?

而屬于鎮上的官田裏的景象更是讓他感到震撼。

四頭牛齊驅并進帶動的大型犁看着就覺厲害。一來一回一倒騰,一畝地沒幾下居然就翻好了。

改進行過的耧車甚至都不用畜力,只需兩人,前後一拉一推,一畝地便播種好了。而更讓他詫異的是,這裏居然還有水田!

“我從山裏帶來的種子被培育出了一小部分。”

楊瑛介紹道:“兖州這氣候種一季稻子沒問題的。而那些種子都是高産種,一畝地能打個四五百斤糧食,也就是大昭的□□百斤。”

劉勰眼睛瞪得老大,“□□百斤的水稻?那,那以後我大昭百姓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吃大米了?”

楊瑛笑了起來,“陛下,你可知我山中稻米畝産多少斤?”

“多少?”

楊瑛微微昂起下巴,頗有些驕傲地道:“畝産基本要在1000公斤左右,也就是你們的4000斤這樣。而我們還在不斷研究,有的已經能達到兩千公斤,也就是8000斤這樣……”

“你,你說什麽?”

劉勰腳下都發軟了,顫着聲音道:“這,這是人能造出來的東西?”

“自然。”

楊瑛道:“我們科學講的就是不斷突破,唯有不斷提升才可能獲得幸福。”

話說到這裏,楊瑛不由想起那個以耄耋之軀還行走在田間的老人,沉默了下,便道:“饑荒太可怕了,我那些前輩們很怕再餓肚子,所以不停地在突破自我的極限,便是耄耋老人還奔走田間野外,研究提升産量的辦法。”

劉勰下意識地*點點頭,“這世上最可怕的事便是沒有東西吃……”

他望向那些水田,眼裏湧起期待,“希望那畝産幾千斤的稻子也能出現在大昭吧。”

“會的,只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停去尋找希望,便一定會找到希望。”

楊瑛抿嘴一笑,“艱苦奮鬥的人生才是值得回想的一生;為百姓甘願奉獻一生的官才是好官。我們那有個先賢曾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想為人為官者若能做到這地步,這世道便會太平了吧。”

跟随來的大臣都低下了頭,滿是羞愧。

別人都做出這麽多成就了,還想着當孺子牛。而他們這些人以前錦衣玉食,卻只想做牛背上的人,何曾想過低頭做事?更別提在董谏等權臣面前唯唯諾諾的慫樣了!

接下來劉勰又跟着去參觀了小高爐,口紅香水等各作坊,望着工廠裏的工人,他不由感嘆,“若是大昭所有地方皆如這兖州該多好……”

“會有那一天的。”

楊瑛笑了起來,“我大昭的百姓是天下最好的百姓。他們聰明,勤勞,勇敢,只要我們君民團結一心,便沒有什麽困難能打倒我們!”

這話頓時就将一幹人等心中的熱血點燃了,尤其是劉勰!

他想着自己的那些祖宗,那些将匈奴打得頭都擡不起的祖宗,那些萬邦來朝的盛世,他不由握了握拳頭,道:“玉貞先生說得好!為了這天下安定,朕願以性命相托,終其一生不負你與曹肅!”

曹肅的眼睛一下就紅了,連忙拉着楊瑛跪下道:“陛下言重,忠君愛國乃是人臣本分。陛下此言,臣萬萬擔不起。”

楊瑛都迷糊了。

這曹肅表現得也太像了吧?這哪裏是奸雄,這是大昭大忠臣啊!

參觀完兖州,又安排去了青州,參觀鹽場與青州的各工坊。回來沒幾天,天子便對兖州一幹人等進行了封賞。

得知衛俊武力過人,有勇有謀,天子便封他為車騎将軍。這可了不得了!消息傳到衛家,整個衛家都沸騰了!

在大昭,車騎将軍是僅次于大将軍與骠騎将軍,位次上卿,堪比三公一般的存在。像京城的兵馬都是由其統帥,連宮中衛士都要聽其號令。而在戰時,那更是戰車統帥,還擔着督軍的職責。

如此大的權利若不約束,那自不是好事。所以,在先帝之前,這個官職只是戰時官職,一旦戰争結束,便會罷官。只是在先帝那會兒,賣官鬻爵之風盛行,這官職也成了常設官職。

衛俊從一介平民直接跨過幾道坎,一下子就成了大昭的高級武官,這等事怎能不慶賀?更別提,天子還同時賜了他為亭內侯的爵位。雖這爵位并不怎麽高,但爵位本就要靠功勞獲取。

天子歸來後,衛俊還未有什麽表現機會,但也直接賜了爵位,也足見皇恩浩蕩了。

而這還是讓衛家最歡喜的事。最歡喜的事是,楊瑛居然被*封官了。女子為官,從未聽過啊!而且還是大官!

大司農!這可不得了啊!

大司農又叫治粟內史,主要掌管征收賦稅、調撥物資、財政開支、國營貿易等財政事務,屬九卿之一。

而除去給國家管錢外,像官田、鹽業、冶鐵等其他手工業也都歸大司農管。所以這個權利是大得不得了,而且是超級肥缺,能撈的油水不少,能坐到這位置上的人,那一般都是很得天子信任的。

這還不止,為了表示楊瑛非一般女子,哪怕嫁人也是跟丈夫平起平坐的,天子還特意為她設了個女子封賞的爵位:鄉君。

大昭本是沒有這封位的,一般王爺這樣的子女也是只封為鄉主。但楊瑛非皇室子弟,而且似乎還是四知堂的人,為了避免身後勢力過大,天子在諸臣的勸阻後,便想了一個專門用來封賞功臣子女的爵位。

鄉君、縣君、郡君、縣主、郡主五個等級,可以留着慢慢恩賞了。

楊瑛不會想到,她的出現讓郡主這些本該是皇家子女享受的封位從此變成了有功女子的爵位封號,而她這個史上第一個獲封的人也被寫進了史書,激勵着後世無數女子為平權之路而奮鬥不息,勇敢前進!

當聖旨到了衛家,楊瑛都懵了好一會兒。

我?

當官了?

還是財政工業一把抓?我滴個乖乖!我的手機呢?趕緊拍個照,以後回去了也能發圈裝逼啊!

衛家那是高興壞了。

比起衛俊當将軍,他們還是覺得楊瑛更讓他們為之驕傲。

天下當将軍的男人多了去了,哪有女子當官稀罕?這可是開天辟地第一遭,榮耀得很吶!

更別提,天子居然還給楊瑛與衛俊的孩子起了名字,叫衛萱。

“萱”,乃指萱草,有忘憂的意思。賜了這樣的名字,寓意明顯,就是希望這孩子一輩子都不會記得憂愁,只有快樂。

聖旨到達衛家的時候,楊瑛與衛俊的官服也一并被送到。

大昭尚黑,官服都以黑紅為主。楊瑛身材修長,穿上官服後,更顯身姿挺拔,英氣不凡。

張氏帶着家仆圍着楊瑛看,眼裏滿是羨慕與敬佩,“玉貞,你真是我們女兒家的榜樣。以後若誰敢再說女子不如男便讓他們看看你,看看你這官服。千百年來,女子為官,還是大司農這樣的大官,真是開天辟地啊!”

衛蓉也是一臉憧憬與羨慕,“小嬸嬸,我會好好讀書的。我以後也要跟你一樣,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也要以女子之身進官場,為民做主!”

楊瑛笑了,摸着衛蓉的小腦袋,道:“那你可要記住自己的志向,為官後,一定要為民做主,讓世間男兒瞧瞧咱們女兒家的志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