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盤店

林原從廣東回來, 晚上到的家。

這次他離開将近一個禮拜,茶水攤的生意交給崔明打理。

林原又去了廣州的服裝廠,還是服裝生意更令他動心。

廣州那邊的商業氛圍比北方好的多, 政策開放,大街小巷都能見到擺攤的小商販。

上次的買賣大傷元氣,林原也不敢随意鋪開生意。

在火車上,林原碰到了誠哥, 徐誠上次賠了一次錢,後來不信邪又進了貨, 大概是因為貨品不對路, 在家裏壓着一直賣不出去, 連本錢都賣不回來。

火車上的徐誠頹喪消瘦:“林原吶,服裝生意我不做了,做生意太難風險太大, 我奉勸你一句,咱們玩不轉,趁早死心。”

林原不會死心的。

離開廣州,林原去了一趟義烏。

林原還是第一次聽說過這個小城市,他是在大街上聽小商販提起的,說那邊都是小商品, 琳琅滿目的,種類很多。

林原去義烏,進了一些貨,都是小玩意,看起來不值多少錢。

他考慮過,自己擺茶水攤,迎來送往的都是旅客, 三分錢一碗的大碗茶人家喝,你賣服裝就不行,沒有誰在茶水攤上買衣服穿。

可小商品不一樣,這些小物件就是圖個新鮮好玩,價格也不貴,幾分錢到幾毛錢。

林原把他從義烏上的貨帶了幾樣給田馨看:女同志喜歡的頭繩、小孩子喜歡的小玩具、還有襪子、氣球。

這些東西品類豐富,田馨把頭繩拿在手裏把玩,款式好看,雖然沒百貨商店裏的精致,不過百貨商店款式單一,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個圖樣,二哥這個頭繩,圖個新奇好看。

田馨認真道:“這些小物件可以在茶水攤捎帶着賣,價格也都不貴,本錢不大,也沒啥風險,二哥,你準備怎麽定價?”

Advertisement

林原舉起手指:“翻五倍賣。”

田馨點頭,五倍利潤聽起來高,但架不住東西便宜,八分錢的玩具,翻五倍也才四毛錢。

林原道:“其實我還沒捋明白,這次是順便過去看看,進點貨看看銷量,如果後續還想去進貨,怕也沒那麽容易,光是火車票、住宿都得不少錢,咱們量小,這麽攤在成本裏,太虧了。”

萬事開頭難,田馨道:“你先賣賣看,要是銷路好,咱們再想辦法。”

林原雖然是男同志,但目光敏銳,選品很厲害,光是這幾種頭繩,田馨就覺得足夠吸引人。

第二天,田馨帶了幾個頭繩到學校,分給關系還不錯的女同學。

馬争一簡樸,她也嫌梳頭發麻煩,索性剪成一頭短發,田馨送給馬争一一枚發卡,發卡是荷花牌的一字發卡,藕粉色的發卡上墜着銀色的亮片,戴在頭上,經過陽光的照耀閃着光。

馬争一笑着收下:“田馨,這個價格不便宜吧?我給你錢。”

這年頭買發卡,不光要錢,還得有布票,費事得很。

田馨搖頭:“我送你的,別給我錢,你覺得好看就成。”

“好看,可太好看了,我還沒用過這麽好看的發卡。”

隔壁班的楊文茹自然不能落下,田馨課間特地去送了一條頭繩,頭繩上鑲着塑料做的粉蝴蝶,楊文茹愛不釋手:“好看呢。”

五班田馨有兩三個關系相處不錯的女同學,田馨每人也給了頭繩或發卡。

其中一位女同學是田靜的後桌,田靜盯着田馨,田馨被女同學圍着,紛紛誇她的發繩好看。

田靜挺不屑的,田馨花錢大手大腳的,她媽剛給她一百三十塊錢,這才幾天?她買了這麽多頭繩送人,敗家!

田靜嘆口氣,憂傷道:“我姐也不送我頭繩。”

好朋友闫玲安慰她:“田靜,你別傷心,你姐可能忘了,你們是親姐妹,你肯定惦記你。”

田靜的後桌冷笑着,大聲道:“還記得是親姐妹呀,不知道是誰連親姐姐都陷害,給你發繩?你好意思戴嗎?”

“魏淑娟,你把話說清楚!”

後桌魏淑娟是個脾氣暴躁的,她立馬叉腰道:“我怕你嗎?人家田馨為啥不給你?你心裏沒數嗎?你先是誣陷田馨作弊,後來又撺掇周輝偷田馨的筆記本!扔掉也不給你。”

田靜最愛美,百貨商店有好看的發飾,她總會磨着沈紅纓給她買。

田馨帶來的發繩發卡田靜偷偷觀察了,特別好看,和百貨商店的款式不一樣,她從沒見過。

田靜挺想要的,田馨給好幾個女同學都送了,唯獨沒給她,田靜心裏難受。

她和田馨怎麽也是親姐妹,田馨無視自己,田靜面子上挂不住:“關你啥事,還不是因為得了田馨的發卡,你就當她的狗腿子!”

田靜和魏淑娟吵了起來,同學們勸了半天才熄了火。

田馨沒吱聲、沒上前,不過下課後她過來,又送了一個發卡給魏淑娟:“淑娟,謝謝你為我說話。”

林原買來的發繩和發卡,班裏的女同學反響很好。

高中生正是愛美的年紀,她們的評價不會有錯,田馨安心不少。

其實田馨手裏還剩下好幾個發繩,但她不會給田靜,一根發繩線頭都不會送她。

林原這次進了差不多一百塊錢的貨品,簡單粗算一下,如果能全部順利賣完,可以賺四百多塊錢。

四百……

田馨拿普通職工的工資去比,一個月四十塊錢的工資,這麽倒一趟手,趕上一年的工資了!

林原信心滿滿:“這趟貨賣完,家裏欠的債也能全還上。”

田馨一直惦記一件事,那就是這個臨時的營業執照。

營業執照薄薄的一張紙,上面是規定了經營範圍的。

之前田馨賣茶水,是符合經營範疇的,後來林原添加了爆米花、現在又有小商品,如果商管組認真起來,他們算是違法經營。

在田馨的印象中,商業經濟後面是越來越寬松,別說田馨他們這種有臨時執照的,後面就算是随意擺攤,也沒人再去管,市場鼓勵自由經濟。

田馨不能賭,她怕會有新的變化,還是遵守規則比較好。

田馨帶着林原跑了一趟商管所,說臨時執照快過期了,經營範圍也變一變,添加了爆米花,經營範圍能不能改成小商品。

商管組的人沒當一回事:“爆米花你想賣就賣,你們知青自主就業不容易,我們商管組不會去查。”

田馨松口氣,不過她還是堅持:“同志,我們遵紀守法,也是圖個安心,幫我們換個執照吧。”

這也不是啥難事,營業執照批都批下來了,改個經營範圍罷了。

商管組的同志也接到上面的通知,說是要支持回城知青創業,不能寒了知青的心,讓他們全力配合。

換了嶄新的營業執照,田馨眉開眼笑:“二哥,我請你吃面條,蘑菇面。”

“你不能大方點?我想吃炒菜。”

田馨:“就吃蘑菇面,不吃算了。”

田馨和林原去了田爺爺的迎客飯店,不是飯點,小小的店鋪裏坐滿人,不再像田馨第一次去那麽冷清。

田爺爺在後廚忙,田奶奶招呼田馨:“想吃啥呀!”

“還是蘑菇面,田爺爺的蘑菇面特別好吃。”

等了一會兒,田爺爺低着頭,端面條出來。

田馨察覺出不對勁:“田爺爺,你臉咋了?”

田爺爺擡頭,咧個笑容:“我沒事。”

田奶奶過來,責怪道:“還沒事?臉上都帶着傷呢,還不是人民飯館的人,看着我們這生意紅火嫉妒,故意找人上門挑事。”

“沒證據別瞎說。”

“還要啥證據,挑事的是李老板小舅子!”

“報公安了嗎?”田馨擔心的問。

田奶奶:“報了,不過沒實質性證據,他們裝成食客,說我們食材不新鮮,就這麽糊弄過去,撕扯的時候你田爺爺撞到桌角上。”

“沒事沒事兒,田馨你別擔心,鬧兩回就消停了。”

林原把碗重重摔在桌子上:“下次再來喊上我,看我不打折鬧事人的腿。”

田馨拍拍林原:“二哥,你倔脾氣又上來了。”

田奶奶心裏有了想法,說道:“這幾天我一直琢磨着,想把飯館給兌出去,你田爺爺不樂意,說耗費着不少心血,舍不得,但田馨你瞧,我倆這麽大歲數,經不住折騰,本打算退了休,憑借這點手藝開個店,人家眼紅鬧事,我們實在遭不住。”

林原火氣上來,撸撸袖子:“這幾天我不去擺攤,我就守在飯館,看誰敢鬧事!”

田爺爺擺擺手:“我們年紀大了,也不想惹事,或許你田奶奶說得對,把館子兌出去,我們樂得自在,前幾天孩子還說接我們過去養老,孩子們的工作都分配在了隔壁省,這裏就我們老兩口,早晚也得走。”

“那找到合适的人接手了嗎?”

田爺爺搖頭:“哪那麽容易,你田奶奶背着我找了幾天主顧,有兩三個想買,但出價太低,我們想把這個屋子一起賣了,要是去隔壁省,以後也就不回來了。”

帶着這間鋪子一起賣,那價格就貴了。

現在不時興買賣民房,私下有交易的,但是少,城裏端鐵飯碗的多,都想等着單位給分房住,自己花錢買,一來是手裏沒錢,二來是不值當,房子又不值錢。

田爺爺道:“房子不好賣,實在不行把飯館兌出去也行,我們去投奔兒子。”

這碗蘑菇面田馨吃的格外沉重。

田爺爺田奶奶都是很好的人,田馨周日時常會過來看看,吃碗面,陪着他們聊聊天,想到他們要離開,田馨心裏酸澀的不行。

田奶奶說:“人民飯館的人想盤下我們這家店,我沒同意,賣給誰也不給他!黑心人!”

迎客飯館生意好,回頭客不少,就像名字一樣,迎客迎客,迎接八方來客,蘑菇面有了名氣,還有專程過來吃面的,這個飯館買下來不虧。

從迎客飯館出來,田馨悶悶不樂,快到家時,田馨突然說:“二哥,田爺爺的店,我想盤下來。”

盤店?

田馨比他膽子還肥。

林原潑了一盆冷水:“開店沒那麽容易,你沒聽田爺爺說嗎?人民飯館的人時不時來鬧事,再者你不懂經營,還在上高中,哪有時間打理飯館。”

田馨心裏有些計劃:“這不是還有你嗎?茶水攤有崔明和紅星,你能騰開手,時不時去看一眼就成,你當時招紅星,也是這個打算吧?不想把時間耗費在茶水攤,想再找其他的發財路。”

心裏的想法被田馨猜個七七八八,林原不好意思摸摸頭:“确實,茶水攤不值當我再浪費時間。”

田馨掰着手指頭:“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不是一時興起,田爺爺飯館生意你看到,很紅火,田爺爺不藏私,如果咱們盤店,他一定願意傾囊相授,把廚藝教給咱們。以後田爺爺在隔壁省,跟咱們又沒競争,至于供貨渠道我也想過,讓田爺爺幫忙引薦引薦,還是按照之前的供貨走,我看來飯館吃面的多,偶爾有幾個點葷菜的,每天食材成本并不高。”

林原被田馨繞了進去:“咱們?我又沒說和你合夥。”

田馨笑吟吟:“二哥,我得和你搭夥,你說的對,我要上高中、考大學,沒時間打理飯館,你有時間啊,錢我出大頭,你負責照看生意,行吧?”

田爺爺的鋪面田馨恐怕買不起,她還得留着錢還給蘇蔚冬。

盤店的錢價格不高,田馨和林原出得起,更何況林原手裏還有些小商品,過些日子賣掉又能賺上一筆。

林原還是不太同意:“我一個人忙不過來。”

“不用你親自上手,雇人,就跟茶水攤一樣,省城現在閑散的勞動力不少,飯館的工作怎麽也比茶水攤強,不用風吹日曬,還管頓飯,肯定好招人。”

兄妹倆回家又讨論好一會兒,最後還是沒定下來。

時間到了深夜,田馨翻着政治課本犯困,政治真是攔路虎呀!怎麽學也學不明白,田馨不是學文科的料。

田馨抱着書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再次醒來是雞鳴時,擡頭看牆上的挂鐘,淩晨四點半。

田馨沒了困意,她爬起來,裹着被子開始盤算盤下迎客飯館的可行性。

對一個飯館來說,廚子非常關鍵,這也是林原反對的重要原因。

田馨沒時間,林原廚藝不好,誰來掌勺呢?

田馨想起了大嫂黃翠翠。

林家是她最信賴的娘家人,大嫂黃翠翠人也不錯,不知道願不願意來飯館幫忙。

家裏就這麽幾個人,包括上蘇家人,田馨都算了進去,趙桂芬要上班,蘇蔚蘭蘇蔚秋在上學,除了黃翠翠,實在沒有其他合适人選。

飯館掌勺的位置,只有信得過的人才行,一家人是最好的,心齊。

田馨想了又想,還是決定給李梅花發電報,讓她問問黃翠翠,願不願意來城裏。

電報按字收費,田馨的電報內容盡量簡潔:

欲開飯館,問嫂是否願來,掌勺,可教。

現在電報的價格全國都一樣,一個字是三分五。

“同志,一共十四個字,四毛九,字多,要減點嗎?”

田馨搖搖頭,字數再少她怕李梅花看不明白:“謝謝同志,就這些,我給你錢。”

田馨掏出花花綠綠的鈔票,數了四毛九遞過去:“錢正好。”

發完電報,田馨心裏忐忑,如果黃翠翠願意來,那這事就成了一半。

回北澱村這兩次,家裏的飯菜都是黃翠翠做,田馨嘗過,都是農家普通菜,但挺有滋味,比李梅花炒菜好吃。

大嫂這個人田馨觀察過,有點自己的小九九,但人不壞,為人也踏實勤奮,和大哥很般配。

現在二哥在省城已經站住腳,如果能拉大嫂一把,對林家也是好事。

農村人種地賺錢也不易,土裏刨食一年下來累死累活,以後大城市發展越來越好,能早點出來站住腳,那是再好不過的。

李梅花很快回了電報:“願來。”

兩個字的電報簡潔又表明意思,挺省錢,田馨噗嗤笑了。

既然黃翠翠沒意見,田馨就琢磨着盤店的事。

人民飯館惹事田馨不怕,林原不怕事,她也不怕,現在是法治社會,還沒有講理的地方?對方橫,他們也能來狠的。

田馨能接手飯館,田爺爺非常欣慰,嚷嚷着轉讓費要再低兩成,田馨沒同意:“交情歸交情,我不能讓您吃虧,有些事還得麻煩田爺爺,咱們食材從哪進貨,這些菜怎麽做,還得您教。”

田爺爺絲毫沒猶豫:“迎客飯館是我和你田奶奶的心血,現在辦不下去,我也希望接手的人能辦的紅火,進貨上你放心,我帶你去找國棉三廠的老鄭,啥貨都能供上!至于菜譜,我都給你寫出來,我和你田奶奶還有事處理,離開省城也得一個月以後,這段時間可以手把手教。”

迎客飯館目前的客流,兩三個人足夠忙活過來,黃翠翠過來在後廚掌勺,再找一到兩個人在前面幫忙就行。

田爺爺這間是門臉房,後面還有個小屋,面積不大,五六平米,但也能住人。

關于住這方面田馨和林原商量過,大嫂自己過來,雖然陳奶奶那有空房,但畢竟林原住在那,名聲上不好聽。

既然飯館有小屋,林原就搬到飯館過夜,之前陳奶奶家租的屋子給大嫂住。

田馨又發了一封電報,兩天後,大嫂黃翠翠來了省城。

鐵蛋在北澱村,讓李梅花照看着,林軍心心念念自己的磚廠生意,對來城裏沒興趣。

黃翠翠第一次坐火車,一切都覺得稀奇。

林原忙,田馨晚自習請了假,去火車站接黃翠翠。

出了站,黃翠翠挽着田馨的手:“小妹,這就是省城呀,房子真高,還有小轎車呢,路上騎自行車的人真多,火車上盒飯貴得要死,一盒得四毛錢,我偷着看了一眼,青椒炒肉絲,味道聞着不錯,也不要糧票,就是太貴!冤大頭才在火車上買盒飯吃!”

田馨低下頭,心裏說,我就是那個冤大頭,每次坐火車,趕上賣盒飯的田馨都會買,畢竟不要糧票呀,價格也能接受。

火車餐車人少,還播放音樂,在這樣的環境下吃份不要飯票的盒飯,田馨覺得值!

不過田馨沒搭話,換個話題:“大嫂,我跟二哥一起盤了個飯館,現在缺掌勺的,我思前想後覺得自家人才放心,這才讓你過來。”

田馨的話說的妥帖,聽的黃翠翠心裏暖洋洋的,她拍拍胸脯:“可不是嗎?外人不靠譜,小妹咱是一家人,大嫂肯定幫你好好管着飯館。”

黃翠翠這次進城,是要大幹一番的,省城之前,李梅花千叮咛萬囑咐,說讓黃翠翠好好幫襯田馨,別出岔子。

掌勺做廚子,還有專人教她,黃翠翠不擔心。

她努力認真點學,炒菜就那些花樣,無非是火候、調料,掌勺人的經驗,她覺得自己能行。

田馨先把黃翠翠安頓好,現在天黑了,她帶黃翠翠先在蘇家吃了晚飯,做了簡單介紹,明天讓林原帶大嫂去一趟迎客飯館。

田馨想盤飯館這事,已經跟趙桂芬提過,趙桂芬不懂,感覺風險大,畢竟是一個私人飯館呢,省城一共才兩家,心裏打怵。

趙桂芬講理懂分寸,既然兒媳婦願意幹,她也不攔着,大不了賠點錢,田馨自己做主。

再者趙桂芬也觀察過,田馨那個二哥做生意是把好手,田馨茶水攤交到他手裏,那可是越來越紅火,規模都擴大了,在省城裏小有名氣,有這麽一個哥哥支持,估摸着開飯館也有幾分成算。

趁着放假,田馨和林原帶着錢,去迎客飯館找田爺爺簽飯館的轉讓合同。

合同是田馨拟定的,這段時間她往商管所跑了幾趟,跟所裏的辦事員有幾分熟絡,田馨帶着兩斤糕點,拜托商管所的人看了看轉讓合同,不合适的地方給提了修改的意見。

合同拟完,田爺爺田奶奶仔細看後,也覺得都很合理,雙方簽字按手印,田馨還找來街道辦的人作為見證。

迎客飯館的轉讓費用是二百八十元,店裏的桌椅碗盆都給田馨留下,另外這筆錢還包括了這個店五年的租金,價格屬實不貴。

嶄新的鈔票遞給田爺爺,黃翠翠看的眼睛都直了,她還沒見過這麽多錢。

黃翠翠想,怪不得老二來省城做生意,還是大地方賺錢容易。

黃翠翠要跟着田爺爺學做菜,田爺爺不藏私,他做了一輩子的食堂大師傅,有幾道拿手好菜,做菜的那些技巧也爛熟于心,教會徒弟,他這個師傅也餓不死。

國營工廠食堂的師傅不好當,大鍋菜想炒的好吃也不易,田爺爺有一絕,他做的大鍋菜味道沒比食堂小炒差多少!這其中掌勺的火候、調味料取決于師傅的手藝。

田爺爺在國營食堂裏翻滾了幾十年,一手的好廚藝,現在有黃翠翠這個小學徒,學的認真,整天誇他,說他廚藝好,水平高,田爺爺願意傾囊相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