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冬季菜單

田馨把飯館盤過來, 首先要去商管所重新領營業執照,以前飯館的歸屬人是田爺爺,現在飯館到了田馨手裏, 執照必須得換。

田馨往商管所跑了好多趟,見是她來,辦事的女同志笑盈盈:“田馨同志,營業執照變更需要三天, 三天後你來取。”

商管所的女同志叫韓鳳貞,是鄭小梅的小學同學, 省城說小也小, 兜兜轉轉, 通過鄭小梅還能搭上關系。

手裏握着營業執照,田馨飯館的經營就有了保障。

午飯時間,韓鳳貞和商管所的同志一起來迎客飯館吃飯。

“最近小梅總說迎客飯館的蘑菇面好吃, 我們也來嘗嘗。”

商管所的同志幫了田馨很多忙,田馨說面條不收費,韓鳳貞死活不同意:“田馨同志,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工作,吃面應當給錢,你們開店不容易!”

在後廚, 田馨讓黃翠翠往面上多放點蘑菇。

黃翠翠的蘑菇面已經有苗爺爺八分的手藝,還差了點火候,不過一般食客也吃不出區別。

飯館的店面不大,人一多顯得擁擠,大長條凳不好挪動又礙事,田馨琢磨着,最好弄點小木凳來。

韓鳳貞嘗嘗蘑菇面, 不住地點頭:“好吃,比家裏的熱湯面好吃太多,這是啥蘑菇,真鮮啊。”

田馨笑笑:“就是普通的山蘑,從鄉下摘來的,在油裏滾幾下,能把香味激出來。”

蘑菇面價格便宜,不需要糧票,私人飯館态度好,人家老板笑眯眯又和善,比去國營飯店強多了。

韓鳳貞感慨:“我們商管所每天迎來送往不少人,回城知青裏自己創業單幹的,田馨你還是第一個。”

田馨無奈苦笑:“我這也是沒辦法,回城知青太多,一時半會兒知青辦也安排不完,還是你們的工作好,鐵飯碗又體面。”

韓鳳貞:“只要靠自己的勤勞賺錢,都光榮!”

Advertisement

韓鳳貞和商管所的同志來得晚,店裏只有一排長凳,擋着過道,坐着很不舒服,等人散了些,田馨給她們調換了位置。

百貨商店有賣桌椅板凳的,款式也好看,很有設計感,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票,價格還貴。

田馨望而卻步,她一個開店的,飯館裏的椅凳不需要太昂貴,只要實用就行。

朱大爺那邊也不用指望,收廢品收到的椅凳量少,也不配套,只适合自己家裏留着用。

田馨想來想去,想要買凳子,還得找木匠一鉚一錘的做出來。

木材一般木匠都能想辦法,田馨花錢就成。

胡同盡頭的張家男人就是一位木匠,祖孫三代做木工活,以前是在家具廠上班的,現在也接左鄰右舍的活,這家孩子結婚打個衣櫃,那家要一張雙人床,都來找他。

現在最時興一種五鬥櫃,田馨在娘家見過,是沈紅纓去年添置的,純實木材質,沈紅纓捏着二十五塊錢和櫃子票,排了半宿隊才買到。

張木匠聽到田馨的要求,痛快的應下來:“就是幾個普通的凳子,按照你的要求,一星期我就能做完!”

一星期非常快了,趕上百貨商店缺貨從外地調,一星期都運不過來。

在張家的院子,田馨一眼相中角落裏的沙發。

沙發是最近兩年時興起來的,跟電影裏那種真皮的沒法比,就是沙發上有彈簧,坐到上面有彈性,扶手是木頭的,張木匠把扶手修的很平整。

沙發面有泥點,就那麽随意擺放着,田馨問:“張大哥,這個沙發賣嗎?”

張木匠瞥了一眼,随意道:“之前有人結婚定做的,後來鬧着分手,婚沒結成,沙發人家不要了,我這才收了一半的定金,退婚的沙發我媳婦嫌晦氣,就這麽擱着。”

田馨心想,我不嫌晦氣,能分手就能離婚,我可盼望着早日離婚呢。

田馨詢問價格,這張沙發也是張木匠做了好幾天的心血,扔也舍不得扔,現在能換幾個錢他也樂意,田馨五塊錢就買到了這件簡易沙發。

趙桂芬的過堂屋空蕩蕩的,有人串門得擠在小板凳上,有了這個沙發,靠着牆一擺,家裏能增色不少。

自然,田馨沒敢說這是人家退婚不要的沙發,趙桂芬圍着沙發繞了兩圈,覺得新奇:“張木匠手藝活真好,我還是第一次見沙發。”

蘇蔚蘭和蘇蔚秋往沙發上撲,直說坐着舒服,一屁股坐上拉都拉不走。

趙桂芬也高興,她這人感情豐沛,眼睛濕潤:“田馨哪,我們蔚冬娶了你,是他上輩子積了福,自從你進蘇家的門,咱家日子越來越好。”

這話田馨聽的心虛,結婚這半年,她沒少折騰,婆婆心大不計較,現在這麽誇她,田馨忍不住臉紅起來。

以後離了婚,田馨都覺得愧對趙桂芬。

沙發風吹日曬也髒,趙桂芬說找時間好好擦擦,多曬曬太陽,再拿出來用。

這沙發田馨是買給趙桂芬的,自然任憑她做主。

田馨白天忙着上學,飯館的雜事交給林原打理。

茶水攤那邊一切安好,林原從義烏進來的小商品賣的很好,聽崔明說,還有人專門過去買氣球、買發卡的。

林原的貨已經賣掉一半,早就回本,剩下全是賺下的,林原打算再往義烏那邊去一趟。

“大老遠跑一趟路費也不少,這次我打算多進點貨,小商品不占地方,好帶回來,我讓大哥跟我一起去,小妹,這次咱們手裏的現金都得壓進去。”

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如果畏手畏腳、一味求穩也賺不到錢,田馨沒直接答應,拿出紙筆和林原分析了小商品每日銷售的種類、數量,還有他們目标的客人有哪些,田馨用做數學題的思考方式,列了幾項出來。

“做生意不是做題,你列這些有啥用?”

田馨擡頭,認真道:“二哥,我覺得有用,咱們把小商品具體的情況列出來,就能找出其中的規律,哪些物品最受歡迎,哪個年齡段,還有剩下的貨多久能賣完,都能大致估算出來。”

“那你比劃半天,結果咋樣?”

田馨鄭重的點頭:“二哥,你去進貨吧,我感覺都能賣出去。”

林原把紙收起來:“鼓搗半天和我的想法一樣,多此一舉,哥這次得離開幾天,茶水攤有時間你去看幾眼,崔明和紅星是靠譜,但咱家自己的生意,還得有人盯着。”

茶水攤比之前規模大了些,支着兩個篷子,田馨去得早,早上九點半,攤子前就有游客排隊買大碗茶喝。

崔明跟田馨打招呼:“田馨,你來得正好,幫忙燒點水。”

攤位生意忙,兩個人也有點支應不開,紅星在一旁搖爆米花機,身邊守着好幾個小孩,眼巴巴望着他。

忙過這一陣子後,時間到了十點半。

崔明說:“早上來的游客多,從七點多就開始忙活,一般到了十一點,人就少了。”

篷子那有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喝甜水碗,蜂蜜水清甜,小孩喝完還嚷嚷着要,父母沒辦法,又過來續一碗。

氣球也受歡迎,帶小孩的都會買一個帶走。

崔明說:“做這些天生意我明白一個道理。”

田馨好奇,問:“什麽道理?”

崔明痛心疾首道:“小孩和女同志的錢,是最好賺的,那些小物件,他們最感興趣!”

田馨笑道:“這不是好事嗎?人家花錢,咱們賺錢。”

觀察小半天,茶水攤比田馨上次過來還要紅火。

紅星的爆米花出來兩大爐,他給田馨剩了半碗:“田馨姐,咱們還招人嗎?我和明哥每天快忙不過來了。”

田馨點頭:“招吧,之前林原和我商量過,我倆都同意招人。”

田馨轉頭問:“明哥,沒安排工作的知青有适合的人選嗎?我琢磨着還是想找沒就業的知青。”

崔明:“我認識好幾個,男同志女同志都有,有時間我打聽問問,咱們茶水攤有點小名氣,連我家鄰居都知道,給的工資也不少,招人不難。”

之前,田馨和林原算過一筆賬,現在的茶水攤和田馨當初一樣完全不同,每天的盈利高的驚人。

旅游景點人來人往,天氣越來越暖和,出來活動散心的人也多,外行看熱鬧,一碗大碗茶三分錢,聽着是小利,利滾利,長年累月下來,加上爆米花和小商品,是很大一筆錢。

茶水攤賺得多,田馨和林原手上的現錢卻有限,這次林原出門,帶走了大部分的現金,上次買的蜂窩煤快見底,田馨預留出蜂窩煤的錢,燒茶水沒有煤可不成。

找個天氣冷的日子,田馨讓崔明和紅星歇了半天,去鄉下拉了一板車蜂窩煤回來。

崔明的動作也快,第二天,就給田馨找來了合适的人選。

這次找的是位女同志,也是下鄉回城的知青,和崔明是同一條街的,從小就認識,也算知根知底,叫鄧英。

田馨這次主張招女同志,之前茶水攤招男人,是因為都是累活還得搬東西,得有體力才行。

現在不一樣,這會兒添置了小商品,頭繩、氣球這類的物件,得女同志去吆喝賣才有效果,男同志不懂這些。

人家客人問一句麻花辮搭哪個頭花好看,崔明這樣的老實性格就得傻眼。

鄧英田馨見到了,是一位開朗的女同志,前兩年去了省城下面的村鎮下鄉,也是今年剛回的城。

回城知青多,工作安排要等,大家都是這麽個情況,得知茶水攤招人,鄧英也沒猶豫,說每個月二十五塊錢,她樂意來。

田馨在一旁待了兩個鐘頭,開始有客人問頭花,鄧英還有些腼腆,半小時以後就熟練上手,還跟客人介紹說相比頭花,藍色發卡更适合她的發型,臨走前對方還買走了一包爆米花。

茶水攤有三個人一起忙活,比之前輕松不少,田馨從茶水攤離開,順路去了朱大爺那。

朱大爺的廢品收購如今也紅火,每天都能收來不少東西,他在這片紮根幾十年,周圍的鄰居都熟悉,大家有東西,也願意賣給朱大爺,朱大爺價格公道,給的錢高。

田馨養成習慣,隔段時間就來朱大爺這淘淘貨。

紙殼、酒瓶、橘子皮、都能拿來換錢,普通的破爛朱大爺整理打包,再往上面送賺差價,稍微值錢的物件,他就清理消毒,擺在格子櫃上,自由主顧上門來尋。

這兩天最受歡迎的是課本書籍,其次是一些老家具。

說起家具,朱大爺收了一個雕花首飾盒,像是老物件,有些年頭。

朱大爺:“我是個大老粗,首飾盒我沒用處,田馨哪,你需要你拿走。”

田馨把首飾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看雕工很是精致。

“朱大爺,你留着吧,過幾年沒準能賣上價,我看挺值錢。”

朱大爺揮揮手:“就算它是古董,無非也是首飾盒,我吃喝不愁,手裏還有錢,早就知足了,你帶回去吧,放點銀镯子。”

田馨哭笑不得,怎麽還有非得送人首飾盒的。

田馨只好收下:“朱大爺,如果這首飾盒值錢,以後賣了我給你分錢。”

“等它能賣錢,沒準我都成了墳堆,就是個首飾盒,你拿去随便用。”

田馨:“……”

來朱大爺這收獲不小,田馨還買了一個小櫥櫃,心滿意足的回了家。

田馨手裏還有幾張票,是從黑市換來的,是省城家俱臨時的供應票,過期不買就作廢了,田馨趕在過期前,去一趟百貨商店。

搪瓷臉盆、腳盆、鐵皮暖壺,這幾樣都是田馨需要的,暖壺給趙桂芬在家裏用,現在的暖壺用了好多年,保溫效果很差,熱水放進去三個小時,就成了溫水。

田馨的腳盆是臉盆替換下來的,盆底早就有了洞,補了又補,這次直接換新的。

至于搪瓷臉盆,田馨打算送給大嫂,黃翠翠現在都沒有像樣的臉盆用。

此外,田馨還買了一個保溫瓶,上學帶熱水保溫,之前田馨就琢磨買,苦于手裏沒票買不到。

保溫杯的款式田馨沒相中,大紅色的瓶身,上面繪着梅竹的圖案,顏色太亮。

售貨員愛答不理道:“就這一款,還有兩個保溫杯,再不買就得斷貨。”

田馨嘆口氣,沒得選,就它吧,保溫杯價格貴,四塊二一個,是首都貨。

這些東西加一起,田馨裝滿了黃色的尼龍口袋,從三樓下來,拖着口袋有點不雅觀,田馨心裏高興,在百貨商店,有票的是大爺,這次她豪放消費了一回。

在一樓的服裝櫃臺,田馨見到了呂愛可。

這位省城千金,和同齡的朋友一起逛街,周圍圍着兩個售貨員,在熱情的介紹。

田馨拖着尼龍口袋,聽見呂愛可和朋友的對話。

“愛可,你父母給你安排相親沒?”

“我爸媽整天催,我不願意,他們介紹的人又俗又不好看,我沒看上,”

“你條件這麽好,挑一點也正常,你們單位沒合适的?”

呂愛可苦着臉,不耐煩道:“身邊同齡的男同志文绉绉的,捧着書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單位就是圖個穩定,沒前途。”

田馨從呂愛可身邊路過,這是第三次見她。

呂愛可比上次見消瘦許多,圓臉變成了尖下巴,依舊是頂着卷花頭,一臉的高傲。

田馨慨嘆,同人不同命,人家在出生那一刻,就超過大部分人。

關于書裏這位蘇蔚冬的紅顏知己,田馨的心情複雜。

蘇蔚冬會回省城,兩個人終究會遇到,她這位前妻,攢攢錢還給蘇蔚冬,早日把婚離掉,躲這二位遠遠的才是正途。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努力賺錢吧,田馨想。

回到家,田馨把臉盆給黃翠翠送去,黃翠翠剛從飯館回來,滿身疲憊:“謝謝小妹,我學的慢,怕耽誤你。”

黃翠翠低着頭,滿眼愧疚:“省城不好落腳,之前是我癡心妄想,圖多賺點錢。”

田馨連忙說:“大嫂,你撇下孩子來幫我,我心裏感激,做生意不易,當初茶水攤也是我一點點擺起來的,凡事都有個過程,你廚藝不錯,還有田爺爺在旁邊指點着,在咱們小飯館掌個勺沒問題,也別和田爺爺比,人家幹了一輩子,廚藝咱們追不上,人得跟自己比,我請你過來不是當廚神的,只要在後廚把菜炒好,客人挑不出毛病,事就成了。”

田馨這一番話,點醒了黃翠翠。

可不是嗎?

她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跟田爺爺比啥,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就像蘑菇面,做個八分像,開店攬客也足夠,又不用去參加廚藝比賽争第一。

黃翠翠心裏敞亮不少,這段時間她情緒低落,郁悶了許久,這會兒胸口也暢快:“小妹你說的對,是我鑽牛角尖,田爺爺的手藝我學個六七分,好好幫你在飯館掌勺!我這次來,鐵蛋還念叨,問姑姑啥時候回去。”

想起鐵蛋,田馨忍不住笑了:“鐵蛋這孩子挺聽話,你和大哥教得好,等飯館生意穩了,把大哥也喊過來。”

黃翠翠發愁:“你大哥滿心都是他的磚廠,不樂意來,我也管不住,随他吧。”

關于飯館的分成,大家也早就商議好,張羅盤飯館的主要是田馨,各項供應也算田馨的關系拿下來的,田馨占五成,黃翠翠掌勺,換成廠裏也算技術工,她占三成,至于林原,平常的雜事有他打理,占個兩成。

田馨給大嫂分了成,黃翠翠的幹勁更足了!

這飯館是自家的生意,賺到錢她能分不少哩。

田馨大致給黃翠翠估算過飯館的月收入,不是信口胡說,是根據田爺爺每月的收支算出來的,黃翠翠聽完,驚的半宿沒睡着。

城裏的錢這麽好賺嗎?一個月賺的鈔票,在農村一年都賺不來!

本來,田爺爺要在省城留一個多月,可兒子發來電報,說兒媳婦懷孕了,需要老兩口過來照看,沒辦法,田爺爺田奶奶只能提前動身。

好在田爺爺的手藝多半傳給了黃翠翠,在飯館時,做菜黃翠翠在旁邊跟着學,有時候還上手炒點簡單的,其他沒教的,田爺爺都整理在菜譜裏,臨走前,給田馨留下的菜譜足足寫滿一個筆記本。

這是田爺爺一生的心血,他沒藏私,傾心相教。

田爺爺走後,飯館就沒了主心骨,一切得田馨他們來應付了。

田馨盤下店以後,人民飯館的人來鬧過兩次,田馨和林原都在,直接把人攆了出去,林原拿着棍子追出去幾百米,鬧了兩次,林原比對方還蠻橫,也就消停下來。

壓力最大的還是黃翠翠,掌勺師傅是飯館的門面,以後人家顧客對飯館的評價好壞,都在她這。

田馨給她分了成,黃翠翠也是這間飯館的老板之一,黃翠翠咬咬牙,這個掌勺師傅,她必須好好做。

田爺爺早晚會走,這個擔子得她背着,城裏不好待,要吃苦,來之前黃翠翠就有準備。

村裏的同齡人,都在種地管孩子,每年拿着微薄的收入。

林家有田馨這門親戚,比其他農家院的人強太多,田馨在省城拉扯一把,她也跟着出來賺錢。

迎客飯館的菜單分冬夏兩種,冬季的菜單菜式少,黃翠翠差不多都會。

菜單上有兩三個複雜的菜式,黃翠翠只跟着苗爺爺見過一次,還沒上手做過,都是肉菜,豬肉太貴,黃翠翠也舍不得自己上手,做上一次至少半斤一斤的肉。

黃翠翠沒當回事,這麽昂貴的肉菜,誰來私營的小飯館點?省城人是有錢,但也不至于敗家,說不準菜單存了灰,也沒人點上一回。

當田馨問她冬季菜單是否都娴熟時,黃翠翠按下忐忑,心虛的點了頭,說自己全都掌握住,不會有問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