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題大做

一首抒情而悠揚的歌曲,一點點顯露山水。

“生活的重擔和忙碌,有時讓人感到孤獨,繁華背後,蒼涼荒蕪。”

“和你的相遇好似電影開頭,如此老套又如此新穎,不知這是否就是命運,給我的重要牽引。”

“你似乎隐藏在假面背後,全然無法看透,若有一天能望進你雙眸,定要将所有秘密全都看透,讓你掙脫枷鎖,活得逍遙快活。”

這首歌在連恺之生動的演繹下,全然飄進季心諾的心底。

自謝沖一事後,她更多投身于事業當,久而久之也會覺得戴了一層面具,一刻都不得松懈。

當樂聲落幕時,她一時還意猶未盡,感慨萬千。

連恺之很在意唯一聽衆的感想:“我唱得這麽賣力,不知道季大主持,還滿意嗎?”

他鞠了一躬,臉上笑意越發遏制不住。

季心諾本來那點惆悵惘然,被這麽一攪和,煙消雲散,從音樂本身出發:“還不錯,旋律朗朗上口,會是一首火遍大街小巷的歌。”

一首歌要流行起來,除了歌手本身的知名度和宣傳外,旋律和歌詞也很重要。

這首歌在後者做到極致,加上“連恺之”這個金字招牌,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會成為爆款。

“你知道我問得不是這個。”連恺之敏銳地不讓她躲開話題。

“要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每個人都有幾張面具,在公司裏唯唯諾諾,在朋友面前肆意開懷,在愛人面前甜蜜癡纏。”季心諾用起樂評那一套話術,“就好比在別人眼裏,你是神秘的天王,站在臺上,你是掌控音樂的王者,私底下,又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

“所以才盡量減少曝光度,保持神秘感,不知道你怎麽想?”他更希望大衆關注他的作品。

季心諾其實很羨慕他:“不是每個人都能到你這個位置,底氣需要實力加持,你是當之無愧的天王,當然可以恣意一些,別人就不同了。”

她這個別人裏,包含自己,假面具戴得久了,已經融于臉面,成了她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怎麽可能輕易回歸本真。

“什麽時候發行?”她話鋒一轉,為宣傳出謀劃策,“宣發的時候,你從我說的那幾點入手,社畜們聽了肯定感同身受。”

“MV還沒拍,要去國外取景,估計會在一個月後了,這首歌是在你華安那天寫的,一點都沒有卡殼。”連恺之說起寫歌的趣聞,“本來真的叫《面具美人》,後來公司覺得不夠大氣,改成了《假面》,我覺得挺好聽,就同意了。”

季心諾說出自己的理解:“我也更喜歡《假面》,聽起來有一種游離感,也更符合東方人內斂含蓄的表達。”

“那等這首歌發布了,我是不是可以再上一次節目?”連恺之兜兜轉轉一會兒,切入正題,“這次表現不好,我得加倍掙回來才是。”

他看着有扳回一城的信心,因此顯得格外自信。

“沒想到你對自己标準這麽高。”季心諾嘴上調侃,口風還是把得很牢,“我代表個人很歡迎你,但這事你得和上面協調,我沒什麽發言權。”

連恺之看了看面前幹幹淨淨的空盤,皺了皺鼻子,:“吃了我的東西還這麽說話,真是難辦。”

季心諾笑而不答。

氣氛正變得越發歡快之際,她手機屏幕突然亮了起來,收到來電。

陳瑩這次一改常态,沒有發送微信,而是打來電話,顯然是碰到大事。

果不其然,一接起電話,就聽到對面語聲急促:“不好了,心諾,你快看熱搜,全是連恺之。”

“我知道了。”季心諾知道事态緊急,看了看就在身旁的當事人,挂斷電話,打開微博。

和連恺之有關的熱搜在50個熱搜欄上,占據4個位置,還全都是排在前10名的高位熱搜。

“連恺之”

“連恺之參加《與樂同行》錄制”

“連恺之和《與樂同行》節目組産生糾紛”

“連恺之疑似耍大牌”

詞條從他的名字到事件性質,一點點變得嚴重。

季心諾點進後兩個罪名扣得較大的詞條裏,只見營銷號們齊刷刷發着一段時長不到兩分鐘的盜攝視頻。

畫質并不清晰,但音頻裏的話公放出來,卻字字分明,赫然就是下午連恺之點評食物那段。

營銷號們拿錢辦事,在描述這段音頻時,沒有加上前因後果,而是用大同小異的文案,将大衆的偏向帶歪。

“連恺之今天參加《與樂同行》錄制,現場疑似嫌棄工作人員準備的食物難吃。”

“連恺之為同門師妹劉璐璐傾情打造的《做我自己》,的确是首好歌,但是學藝先學德,在成為一個史詩級歌手之前,還是先學會怎麽做個好人吧。”

“曾經放話不接受記者采訪的連恺之,為了宣傳《做我自己》,再度出現在觀衆視野,所以之前不露面,是情商太低,怕采訪露餡嗎?”

營銷號們起碼擁有百萬級別粉絲,此時通通出來帶風聲,帶節奏,自然也讓許多吃瓜網民紛紛站隊。

“我出一塊錢,資助連恺之買本《說話的藝術》來看,學學怎麽說話。”

“看起來真的好沒禮貌啊,一點都不尊重工作人員,真就是做我自己,不管別人。”

“媽呀,還好我只聽歌,不粉人,看了這個感覺以後也粉不上了。”

還有人順勢扯上了季心諾,捧一踩一。

“本來對季心諾無感,覺得這人很假,這次好感UP,瘋狂救場。”

下面很多回複紛紛表示贊同。

“季心諾主持水平一直可以的,人也有禮貌,參加過她訪談的人都對她贊不絕口。”

“就算她很假又怎麽樣,現實裏肯定更喜歡和這種面面俱到的人相處,起碼不會讓人下不來臺。”

“但凡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像連恺之那樣說話吧。”

季心諾一條條翻閱評論,看到輿論的大風向後,嘴角緊抿,面色沉重。

“在看我的熱搜嗎?”連恺之本尊笑着湊了過來,看了眼季心諾的手機屏幕,不知自誇還是自嘲的來了一句,“沒想到才4個,比我想象中少。”

“這些無聊的東西,沒什麽好看的。”他聳了聳肩,無謂地道,“不給錢的話,過幾個小時熱搜也會下去的,最多到明天,別人就忘了。”

人們的娛樂方式如此多樣,取悅自己不如去B站抖音看看短視頻,去網絡平臺看看小說,誰會管一個歌手禮貌與否?

“別這樣說,是我該代表節目組道歉。”季心諾很不好意思。

節目組沒做好保密工作,讓圍觀的人群有機可乘,令嘉賓蒙受不白之冤,遭到無端謾罵,按理說應當即刻補救。

節目官方微博“與樂同行官博”由運營打理,這時湧入不少連恺之的粉絲,有的言辭激烈,有的相對溫和,但目的不外乎是維護偶像。

“铠甲們一個個都想吸新鮮的恺,結果你們的保密工作是這麽做的嗎?”

“@《與樂同行》官方微博,你的嘉賓都快被黑成碳了,還不出來解釋解釋?”

“垃圾節目,連恺之能來是你們燒高香了,為了炒熱度還買黑熱搜,祝早日糊穿地心。”

眼看着事态越演越烈,豆瓣小組、養雞場和兔區論壇也有負面聲音傳出,季心諾連忙給方晨陽去電,向他報備:“方主任,連先生的事情,您看要怎麽處理?”

比起她急于解決事端的态度,方晨陽極為冷靜:“心諾,你是主持人,不是公關,這不是你該管的事情。”

“可是方主任,現場沒有不愉快,結束後全體人員也有合影,只要現在發出來就沒事了。”

“心諾。”方晨陽喝了一聲,點出上下屬間應有的界限,“你今天說話很反常。”

季心諾自知口氣不當,咬了咬下唇。

但事關嘉賓和節目組的名譽,她不想就此妥協:“可是方主任,是我們對圍觀人群處理不當,才……”

方晨陽直接打斷了她:“心諾,難道你不懂雙贏的道理嗎?”

一剎那間,她明白內裏門道。

今天的熱搜,是華安音樂和桃子網互利互惠的預熱。

華安成功宣傳了新歌,桃子網不費吹灰之力,就給節目增加看點,順帶捧一把旗下的主持人,而連恺之,只是被雙方利用的一環,是利益的犧牲品,

就算他今天的回答全都完美無缺,雙方也會想盡辦法,從其它角度弄出黑料,畢竟黑紅也是紅。

所有參與着的心血,在資本面前,微不足道,這讓季心諾有了深深的無力感。

她努力游說,還是失敗結局,再對上連恺之視線時,羞愧地低下了頭:“對不起,沒幫上忙。”

“又不是你的錯。”連恺之倒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樣子。

他咧着嘴笑道:“不過難得看你這麽着急,也算值了,看來《假面》沒白寫,如果再寫一手,就叫《真誠》好了。”

“說得好像我才是上熱搜的。”季心諾見他當真不痛不癢,倒也緩和幾分,“難為你心态不錯,這樣也能産生靈感。”

不過想到他此刻處境,她又是莫名辛酸。

他的所作所為,就算只有芝麻那麽小,發酵起來也能弄成西瓜那麽大,就算拼搏奮鬥,憑才華為人所知,也免不了受人擺布,淪為棋子。

她話音落下,背轉過身,結果眼前突然一黑,像是被什麽東西刻意遮住。

墜入黑暗中,她急急掀開頭上蒙着的異物,發現竟是連恺之趁自己不注意,把那頂廚師帽對折後,蓋在了她的頭上。

“這是幹嘛?”她摘下帽子,不解地問道。

“看你愁眉不展的,和你玩個游戲。”連恺之揚起了下巴,出了謎題,“用我剛才的舉動,打一句歌詞?”

“我可沒這麽聰明。”季心諾壓根沒這個心思。

連恺之還是十分耐心:“這麽有名的歌,你肯定知道,不然你這個音樂主持,可就說不過去了。”

季心諾只好打起精神,陪他玩起小游戲,思索幾秒後答道:“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你眼前那道簾,是你自己掀開的。”連恺之認可這個答案,雙手誇張的掠過頭頂,模仿她的動作,“你沒看見,你掀帽子那個手勁,簡直力大如牛。”

“我幫你說話,你卻總想看我出糗。”季心諾不由失笑,但她沒有忘記正事:“這事明天我還會和主任提,明天沒消息,那就後天,就算他們不澄清,幾天後節目一播,大家也會知道,你是個很真誠的人。”

“我不着急。”連恺之不慌不忙,“反正還有人相信我。”

他目光短暫地停留在她身上,而後緩緩移了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