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城下

神熇元年,夏天最熱的時候,有千騎自北而來,直抵神都城下,他們不是官軍,而是北郡的叛軍。

衛三,這小支叛軍的統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夜之間名動天下。

叛軍叩門帶來的恐懼是無法估量的,原來還保持樂觀心态的勳舊,紛紛謀劃舉家出逃。遷都的議論,從闾巷到宮廟,清晰地傳入神熇耳中。

“怎麽回事?甲子會跟叛軍聯手了?”

神熇召見桓聶,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昨夜,就在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甲子會在城內放火,燒了一片民房,連帶着聖母廟的一角。而事先,負責緝捕甲子會的桓聶沒有任何消息。

“臣有罪。”桓聶沒有推脫責任,他跪在地上,緩緩擡起頭,“神都巡查署成立數月,官吏至今未滿員,長老院又以本署草創,不肯盡數撥給俸祿。臣到了今天,才知道辦正經事不容易。”

神熇看了桓聶一眼,發現他說話的時候也是如此一本正經,“辦正經事難,辦不正經的事就容易了?”

桓聶看着神熇,面色如常。

“好,你缺人缺錢是吧?”神熇踱着步子,“給你八百衛士,以後,神都巡查署的俸祿到宮內省去領,行了嗎?”

“主上此舉,不合規矩。”

“怎麽不合規矩?”

桓聶緩緩道:“衛士宿衛宮廟,一向歸衛将軍統領。宮內省管着宮中度支,從來沒有供給其他官署的先例。神都巡查署何得何能?竟然能讓主上如此?”

神熇停下來,盯着桓聶,良久才道:“這不像是桓聶會說的話,難道你是假的?”

眼看着神熇俯下身子,桓聶倒是不慌不忙,朗聲道:“臣若是假的,定是甲子會的奸計。”

二人相對,相視而笑。

“好了,我不管什麽制度規矩,這世上多的是權宜之計,否則也不會有什麽便宜行事。甲子會是根刺,把它拔了。”

Advertisement

桓聶正欲叩頭拜謝而退,手邊卻觸碰到毛茸茸的東西,一看,是那只名為“黑白無常”的貓——神尊的貓,總是來蹭舊主,不知道會不會蹭出禍患來。

“它要跟你敘舊呢。”神熇笑道。

桓聶不覺得好笑。

在桓聶之後入宮觐見的,是北溫侯夫人、河陽君平夙。這位大人,最近入宮的次數有點多。

“主上,無論如何,不能遷都。”

平夙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反駁遷都,她說:“叛軍雖然兵臨城下,不過是逞匹夫之勇,亦是試探。否則,早該由賊首率領大軍南下。如今,神都雖然人心惶惶,尚可收拾。一旦遷都,萬事難料。”

神熇不在意這個,她內心也是不贊成遷都的,但聽的話多了,總有微微心動的意思。如今平夙這麽一說,倒是安慰人。

“不會遷都。”神熇坐在平夙身邊,左右都已經屏退,高君岄也不例外,“我不明白的是,都說是太平盛世,兵多将廣,為什麽一到我坐這個位置,甲子會猖狂也就算了,神都竟然也會遭兵災。”

她頓了頓,到底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我看這不是什麽盛世,倒是末世的征兆。”

神國自聖母創業以來,已經八百多年,就是從神炔遷都算起,也過去了兩百餘年,有些末世的擔憂,也不足為奇。只是,這種尚未發生,而且也從未發生過的事,從堂堂神尊嘴裏說出來,總顯得那麽不合時宜。

平夙顯然沒有那樣的擔憂,但她還是順着神熇的話說了下去,“八百年積弊,總要有人來清理。視而不見,才是末世的征兆。當務之急,還是平定叛亂。”

她用餘光觀察了四周,作出一副鄭重模樣,“借平叛之機,主上應該動一動兵權,以鞏固尊位。”

這話說中了神熇心思,神熇的表現可沒平夙那般從容。從前讀史書時,看到神尊受制于人,總是大呼不解,想着若是自己該如何如何奪回大權。如今,真的輪到自己了,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想找個倚為腹心的人難,找個辦大事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正應了那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俗話。

平夙能懂神熇的心思,她緩緩道:“主上放心,無論何時,北溫宣氏、孝和堂平氏都會為主上盡忠的。”

平夙拿出了夫家和娘家來支持神熇,這比源弘謇的“避嫌”更令人感動。神熇得了這話,展露了笑顏。

遷都的事,雖然衆議紛紛,但因為大祭司榮淖、首座長老穆剡、大都督桓茂都在駁斥遷都之論,當然不能實現。那就只有坐鎮神都,征讨叛軍了。

不甘寂寞的甲子會,準備趁着這個時候鬧點動靜。

“刺殺神熇,聲援北郡,大事可成,總堂難道不知道?”甘十六娘難得收起笑臉,對着屬下大吼。

分堂主的憤怒,屬下能夠理解。作為神國核心地帶的神都分堂,有足夠多的機會接觸到神國最有權勢的人物并将其殺掉。但是,這樣的請求屢屢被駁斥,身為神都分堂堂主的甘十六娘,只能拿些小魚小蝦出氣。所以,這口惡氣憋了很久。

副堂主丁老五是個堅決執行總堂命令的人,他不允許分堂裏任何人有任何違背總堂命令的行為,甘十六娘也在他的監視範圍之內,所以這兩人才産生了矛盾。

矛盾總是有的,表面上還是要團結些,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副堂主,你們聯名向總堂請命,如何?”甘十六娘面對丁老五時,顏色和緩許多。

丁老五不為所動,語氣生硬地說道:“總堂嚴令,不許輕舉妄動,上次焚燒民宅,已經鑄成大錯。這次,堂主又想違背總堂之令?”

這樣的話傳到甘十六娘耳中,一百個不悅,可又不是翻臉的時候,擡頭不見低頭見呢,只好道:“副堂主不願意,我就自己向總堂請命。就算總堂不答應,也該給個說法吧。”

說罷,甘十六娘也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拂袖而去,韋鳶跟在她後邊。韋鳶自從來到這裏,就是她的追随着。

“你聽我的,還是聽總堂的?”

走到四下無人的地方,甘十六娘忽然駐足,轉身盯着韋鳶,如此一字一頓道。仿佛對方的回答一旦不如意,就得出人命。

韋鳶面色如常,淡淡道:“總堂讓我追随堂主,唯堂主之命是從。”

韋鳶一直稱甘十六娘為“堂主”,否則,這話聽來就有別的意思。甘十六娘認為韋鳶站在自己這一邊,終于露出了一點笑容。

韋鳶是個沒後臺的,不為副堂主所容,那就只有追随堂主了。甘十六娘可以懷疑韋鳶的忠心,卻不會懷疑韋鳶對勳舊的仇恨。

只有立志掃除勳舊的人才能加入甲子會,甲子會的宗旨也就是這個。韋鳶在加入甲子會之前,已經跟勳舊結了仇,可以說半只腳已經踏進甲子會,甘十六娘對此有信心。

“那就準備一下,我要神熇的人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