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古劍

神熇五年,春天到了盡頭的時候,神熇啓程前往洵都。按照慣例,首座宣本頤留守神都,大祭司源弘謇與神熇同行,大都督桓茂因為年老留在神都,遣世子桓鄭同行。

行程到了大半的時候,因連日大雨,道路泥濘不堪,大隊人馬行進緩慢。于是,神熇不顧勸阻,在成時郁等人的護衛下,輕騎前行,一口氣到了洵都城外。

這時候,又下起了大雨,進城避雨是來不及了。

“前面就是什桐神廟,去那邊避雨。”

洵都有八廟一宮,什桐神廟名列八廟,初時籍籍無名,後來,這裏成了神燚長大的地方,地位就不一樣了。神燚之後的神熺,對此廟情有獨鐘,巫神退隐之後,也在此地度過餘生。什桐神廟的地位,因此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對于尊崇巫神的神都勳舊來說,什桐神廟當然一個具備特殊意義的地方。當年,頗有遷廟之議,只是礙于大巫們的阻攔,才沒有最終成功。不過,勳舊們在神都立了一座新的神廟,同樣命名為“什桐神廟”。為了區分,新的神廟常常被稱作“北什桐神廟”。

神熇到了這樣的地方,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引起騷動。

“不許驚擾百姓。”這是神熇的吩咐。

神熇領着親信随從到了大殿,祭拜過主神,又見了祭司、佐祭、護法等神官,然後就往後院去。她不喜歡一群人跟着,于是,只有成時郁等數人提劍扈從。

尋常人到神廟,通常都是在大殿上香了事,甚少能到後院來的。而這後院,通常會辟出若幹間房屋供奉已故的貴人,只有少數外人才能進來。

神熇知道這什桐神廟裏,除了主神,供奉的多半是神燚之後、神炔遷都之前的神尊、神女、勳舊。她從前身份卑微,不能到這後院來,所以只是聽聞其名,不見其實。

在幽靜的古廟中行走,內心竟不覺平靜下來。神熇随意走進一個院落,遠遠地就嗅到了香燭的味道。

她本不喜歡這味道,奈何在神廟裏,無從選擇。

站在天井裏,可以發現這個院子裏的房屋都是用來供奉先貴的。神熇環顧四周,發現左邊第一間屋子裏有個人。

是個女人,她跪在神案前,手持古劍,雖然看不見此人表情,卻能感受到那種莊嚴肅穆,令人不覺收起雜念。

那屋子裏只供着一副畫像,畫像上乃是一年輕女子,端莊穩重,眉目之間,隐隐有英氣。因為距離不遠,神熇看到了畫像上的題字“神女濋留”。

Advertisement

神女濋留乃是神燮長女、神燚外甥女、神熺之長姐,幼年喪父母,由神燚撫養長大,立為神女。神燚體弱多病,多次病危,故濋留幼年即接觸大小事務,及笄之年,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深得人心。

可惜的是,這位前途無量的神女,也如其母神燮一般英年早逝,而且都是死得不明不白。據說,濋留死後,神燚深為痛惜,命人畫像懸于什桐神廟中,以寄哀思。

當時之人頗為懷念這位神女,只是天長日久,時過境遷,人情也就淡了。後來,又有神女彥桾的事,更是動人心魄,誰還記得這位早逝的神女?

此時此刻,捧劍祭奠之人,肯定與神女濋留有些關系。

神熇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她也不敢去打擾,此刻大雨已經停了,就在外邊等着。左右之人也都噤聲,四下靜悄悄的,能聽見燭火燃燒的聲音。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女人似乎祝禱完畢,終于緩緩起身,又虔誠地向畫像拜了拜,這才捧着古劍,緩緩轉過身,正與神熇等人對上眼。

神熇看呆了,成時郁驚訝得張開嘴,衆侍從無不驚愕——如此見多識廣,亦未見過如此人物!

那并不是個妙齡女子,因為她臉上早已沒有少女的嬌俏,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風采。也許正因為不是二八年華,反而看呆了一衆人。

在這樣的人物面前,什麽都不去想,什麽都看不見了。回味過來時,只能默默感嘆:上天造物,窮極精華。

“小民康闵陶,拜見主上。”

那女人在看到神熇之後,略打量一番,便毫不猶豫地跪下,恭恭敬敬地報上了自家姓名。

她的聲音裏,有歷經滄桑之後的平靜。

神熇本來還是吃了一驚,待聽見“康闵陶”三個字時,便了然,只是道:“你怎麽知道我的身份?”

“适才外間喧嘩不已,說是主上避雨而來。康闵陶身在後院,料想不會驚動主上,誰知主上竟率左右而來。康闵陶雖不曾觐見主上,亦嘗聽聞主上風采,況八百年勳舊,不是白叫的。”

要是別人說這話,神熇未必不會生氣,只是對方是康闵陶,她就自然而然地覺得舒心。這種奇怪的感覺,讓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個傳聞。

據說,神煚當年肆意妄為,以至男女不忌。她末年時,借祭祀之名巡游洵都,徘徊不歸,就是因為遇上了康闵陶。後來,神煚暴亡,當時的大祭司裔湯急急地護送神女返回神都,中間的事,就沒人說不清了。

唯一可以證實的是,神煚确實與康闵陶有往來,而康闵陶并未受到神煚之死的牽連。至于更多的細節,就藏在民間傳說中,真假難辨。

當神熇見到康闵陶的時候,她幾乎可以肯定,哪裏是什麽傳聞?一定就是事實。像神煚那樣的性子,如何能逃得過康闵陶這樣的人物?

往事與今事對比,也是有趣。

“主上……”就在神熇失神之際,成時郁在一旁輕聲提醒。

神熇猛然回過神來,幹笑道:“快快請起。”

這時候,天空中又飄起了蒙蒙細雨,點點落在神熇身上,神熇渾然不覺。

“主上,不如進來避雨。”

康闵陶這麽一說,神熇才意識到臉上涼涼的,趕緊邁開步子,走到屋子裏去。原本供奉神女濋留的地方,就這麽成了避雨的場所。

“你手裏這寶劍?”

神熇看着康闵陶手裏的古劍,頓時來了興趣。

康闵陶問言,即将古劍奉上。神熇捧着古劍,沒感覺到多少分量,她撫着劍鞘,只覺得古樸陳舊,繼而拔出古劍,也沒有看到雪亮的劍身,只覺得顏色深沉,不知鋒利與否。

就在好奇的時候,神熇情不自禁地用手撫拭劍刃,想要試其鋒刃。康闵陶出言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只是手指碰到劍刃的那一剎那,神熇覺得肌膚被劃開了——她曾是半個獵人,熟悉那種感覺。

血很快就流了出來,不多不少,一點一滴往滲透在劍身,沒有半點落在地上,就仿佛這柄古劍能吸食人血。

“這……怎麽回事?”

神熇大為驚愕,急忙移開手,沖康闵陶發問。成時郁左手按劍,上來查看神熇傷情。

“啓禀主上,此乃神燮斬桓佶之劍。”

康闵陶拜伏在地,說起了一段往事。

神煊是一位長壽的神尊,她在位期間,更換了數位神女,最後看上了年幼聰慧的韻喬(即後來的神燮),決意将大位傳于此人。

當時,翊武桓氏的先人桓佶,入宮宿衛,得到神煊寵幸,權勢熏天。神煊晚年,深居簡出,甚少見外人,桓佶幾乎是代表神煊處理大小事務,自然引來神族和勳舊的不滿。

到了神煊三十八年的時候,矛盾爆發了。當時,神煊病重,不見外人許久,神族、勳舊擔心生出變故來,就慫恿當時年方十八的韻喬除去桓佶。韻喬就趁着中秋賜宴之機,領着一幫神族、勳舊少年提劍入宮,殺了桓佶,桓氏一族險些滅族。

當時,神煊還活着,韻喬提着桓佶人頭到了病榻前,将這位神尊氣死了。韻喬繼位成為神尊,不過七年時間,便喋血南山,不得壽終。此後歷代神尊,沒有能活到六十的。

“神燮提劍入神宮,神尊不見甲子壽”說的就是這件事。

據說,神燮自己也是死在那柄劍下的。她死之後,那柄劍本該供奉起來,誰知卻被她的長女、神女濋留拿去了。濋留拿着這柄劍,比她的生母還少活了一年,于是,這柄劍就有些“兇劍”的意思。

神燮提劍入宮,頗有逼宮之意,她的死,曾被理解為神靈怨怒的結果。到了她的長女濋留死于非命,罪惡就轉到那柄劍身上。

如此“邪惡之劍”,作出點吸食人血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神熇奇怪的是,這柄劍怎麽到了康闵陶手裏。

“回主上的話,神女濋留殁後,此劍即由其夫康恒保管。”

神熇明白了,康恒、康闵陶,原來是一家人。康恒保管着亡妻的劍,他死後,此劍就留在康氏一族,年月一長,加之種種傳說,肯定是被束之高閣了。康闵陶這會拿出來,還到神女濋留畫像前祭拜,自然意義非凡。

“你是想用本尊的血,祭奠此劍?”

神熇微笑着看着康闵陶,漫不經心地說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