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替罪
之所以帶着這麽一點人出來,是因為一來不想招搖,而來也不曾為自身安危擔憂。結果,越是在這種時候,就越是要鬧出點事來。
後半夜的時候,桓聶大喊“有刺客”,神熇等都是和衣而卧,聞言紛紛起來,便看見外邊已經來了十幾個黑衣蒙面人,手裏都拿着明晃晃的刀劍。
神熇大吃一驚,冷汗直流,對方這麽多人,而己方只有成時郁和桓聶二人能一戰,情況不妙。難道當年神煚之事要重現于此了?
正慌亂之際,只見成時郁已經挺劍上前,與敵纏鬥起來。對方本來就人多,而且早有預謀,知道神熇這邊的情況,所以留了數人在外圍觀察,伺機而動。
神熇按住佩劍,如此驚險之狀,她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成時郁、桓聶二人身上,又目視身邊的康闵陶、高君岄,不覺流露出驚駭之态。
“主上,快走!”
康闵陶忽然大喝一聲,也就是這個時候,三個蒙面黑衣人持刀沖了過來,将神熇與高君岄分開,并且挺刀刺向神熇。此刻,亦容不得成時郁、桓聶二人回援。千鈞一發之際,康闵陶拔劍了。
康闵陶出身士族九姓,雖然是女子,佩劍亦不足為其。神熇不知她真有武藝,以為寶劍不過飾物,所以驟然見之,又驚又喜。
敵人人數上占了上風,武藝亦不若,纏鬥下去無益。康闵陶見狀,就拉起神熇遁入林中,狂奔數裏,茫茫黑夜,不知身在何方。
天亮時,二人都是又困又餓,面帶憔悴,一齊到了河邊,用清水洗了個臉。康闵陶看見河裏有魚,就叉了幾條,又生了火,就在岸邊烤着魚。她做這些,輕車熟路,都用不着神熇幫忙。
神熇嗅到了烤魚的香味,這才清醒許多。飽食之後,方才有力氣思考昨夜的事。
“那份密奏,本尊看了。”
神熇坐在河岸邊的大石頭上,吹着風,漫不經心地說道。
“主上恕罪。”
康闵陶聞言,即刻跪在大片鵝卵石上,叩頭請罪,“臣欲為神煚報仇,請主上成全。”
神熇一笑,道:“神煚乃先代神尊,為奸人所害,此乃國仇,本尊亦當為其複仇。只是,你所言之事,難以置信。”
Advertisement
因為康闵陶還是跪着,神熇想着那一地的鵝卵石,便說道:“別跪着,你起來說話。”
康闵陶站起來後,神熇就問她甲子會的事。
“甲子會,罪大惡極,已被衛謹剿滅。昨夜刺客,竟然自稱甲子會,倒令人真假難辨。”
神熇雖然這麽說,到底是不信甲子會已經被完全消滅,因為一直宣稱神煚為甲子會所殺,倘若甲子會不複存在,那麽她亦不用為神煚報仇了。只是,昨晚的刺客到底是怎麽回事?
康闵陶道:“臣這些年來,也在秘密查訪。臣以為,穆剡父子絕不是甲子會首領,這是甲子會的障眼法。”
穆剡父子那些罪名裏,最要緊的除了謀反之罪,就是創立甲子會謀害勳舊了。康闵陶這麽一說,等于直接否認這件事,無疑在打神熇的臉。
神熇沒有生氣,她知道要翻案不容易,所以不會因為康闵陶的只言片語就給穆剡平反什麽的,“本尊原本不信,如今倒有七分信了。”
神熇又強調:“凡事,拿出證據來。”
凡事,得有證據,自神熇繼位以來,穆剡父子的案子,衛謹的案子,死的人都是數百數千的,她不能再輕易相信任何話,因為任何事情都已經有可能發生。
衛謹那日在大殿上所言,就這麽清晰地出現在神熇腦海中,神熇打了個寒顫。她隐約覺得,如果繼續調查甲子會的事,一定會有了不得的答案。雖然恐懼,到底不能因此放棄。
休息夠了,神熇就準備返回洵都,她想着自己不在,那些人也該急了。結果,看康闵陶的神情,頗為好笑。
“你不認得路?”
雖然是洵都土著,到底是一呼百應的貴家小姐,不會記得鄉間小路的走向。康闵陶那副茫然而懊惱的表情,與她平日的狀态形成了鮮明對比。
“勳舊子弟,都是這個毛病。”神熇忍不住笑罵道,她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前呼後擁慣了,更是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正當二人糾結之際,有兩個衣着得體的奴仆騎着馬路過,他們看見康闵陶,就過來拜見,原來是康家的家奴。
原來,康闵陶的三弟康闵生在南山狩獵獻祭,這兩個奴仆是回去傳話的。神熇一時生出興致,就要去南山看看。康闵陶無奈,只好請神熇上馬,她親自牽馬,令奴仆帶路,就往南山方向去。
這段路不長不短,神熇心情甚好。到了南山神廟外邊,康闵生已經祭了神,正準備回去,康闵陶趕緊叫他帶人過來拜見。
康闵生是個英俊的年輕人,目光炯炯,不像那些神都城裏嬌貴的勳舊子弟,倒有些獵人的意思。他身後那些奴仆,都是二三十歲的人,手裏都拿着弓/弩,儀容嚴整。
“護送本尊回洵都。”
南山神廟就在眼前,神熇卻不肯進去了。康闵生驟然見到神熇,又得了這麽一個重任,驚喜之态表露在臉上。
奴仆們分為兩隊,一開道,一殿後,康闵陶、康闵生姐弟一左一右護送着神熇,天黑之前進了城。
源弘謇、平夙等人焦慮不已,已經封鎖了消息,又派出大隊人馬搜尋,就是沒找到。成時郁、桓聶等人脫身後,尋不見神熇,也都回城請罪,各自帶了人馬尋找,如今還在外邊。
遍尋不着的神熇,忽然就從天而降了,平夙喜極而泣,拉着神熇的手,又是責備,又是請罪的。神熇覺得感動,心生愧疚,她能感覺到平夙的真心。
康闵陶姐弟得了重賞,桓聶夫妻沒有獲罪,神熇只是下令追查刺客的事,并且要求留意甲子會的事。
“衛謹奸猾,以滅甲子會為其功,如今看來,當是欺神。”
神熇一句話,否定了之前關于甲子會的所有定論。關于甲子會的事,将重新開始,這無疑令不少人困惑苦惱。
而康闵陶一家,由此進入神熇視線。
神熇親自前往康宅,召見康氏子弟,賞賜豐厚。康氏族人,感激涕零。在康家後宅,神熇僅留下桓聶、成時郁、康闵陶三人,說是一起賞花。
“神煚之死,不明不白,本尊深以為憾。今日,欲借機徹查此事,諸位以為如何?”
桓聶、成時郁乍然聽聞此言,俱是面露訝異之色,待觀察了神熇與康闵陶的神情,各自明白了幾分。
一定是康闵陶請求神熇徹查神煚的死因,而刺客之事刺激了神熇,故而神熇有此言。如此說來,康宅一行,也是早有準備了。
能坐在這裏的人,都已經得到了神熇的信任,誰也不會自己把自己踢出去。于是,成時郁道:“主上蒙難,臣下羞愧欲死。神煚之死,理應徹查。”
桓聶則道:“神煚之死,将近二十年,當年不得兇手,今日舊事重提,可是有什麽新證據?”
神煚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于是目視康闵陶,令其解釋。
康闵陶道:“入手之處,還是甲子會。臣這些年秘密訪查,發現所有的甲子會分堂都是直接聽命于總堂,互不統屬。分堂雖然人數衆多,卻只有堂主、副堂主能與總堂接觸,而且,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人見過總堂主的臉,甚至,連此人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桓聶作為曾經調查甲子會的人,對于這些事,當然知道一些。所以,他只是靜靜地聽着。
“衛謹搜捕甲子會,臣派出的人暗中觀察,發現只有不到一半的分堂為官兵所破,餘下的都全身而退,就好像他們早就知道會發生什麽,所以故意犧牲了部分分堂。”
康闵陶還補充道:“臣并未查出甲子會的所有分堂,所以臣看到的,也許只是九牛一毛。”
這麽要緊的事,桓聶等人竟一無所知,反而是康闵陶這個“世外”之人說出來,也足以令桓聶等人臉紅了。
神熇的臉色也不好,她真是低估了康闵陶,也高估了自己手下那些人。
“臣在查訪中,還發現一件事。”康闵陶忽然看着神熇,頓了頓,然後跪下道:“臣做這些事,不合身份,已經是死罪。蒙主上寬宥,方才大言不慚。只是,臣又無意中窺見宮中之事,如無赦令,不敢再言。”
這一下子,氣氛立刻就變了。
桓聶與成時郁面面相觑,不敢說話。神熇默然,良久才道:“過去的事,本尊不怪你。今日所為,正宜将功贖罪。你知道些什麽,不論忌諱,一概說出來。”
在這個時候,神熇也只有寬宥康闵陶,斷無追究之理。
得到了許可,康闵陶還是不敢站起來,她跪着道:“臣欲調查神煚死因,不得不與神宮裏的人打交道。在臣的印象中,神烻一直身強體健,不該英年早逝的。”
神熇臉色為之一變,這樣的事,她何嘗沒有想過?只是自己處在那個位置上,沒有證據什麽的,也沒有多少得力的人,一旦徹查這類事件,只怕會累及己身,所以也就裝聾作啞了。如今,康闵陶這麽一說,她又是要調查神煚死因的,就将神烻死因一并調查,又有何不可?
這是件大事,神熇只覺得從頭冷到腳,她努力使自己鎮定下來,問:“你有什麽發現?”
康闵陶緩緩道:“神烻沒有病,醫官用了藥,外間只知神烻之病日益沉重,終至不治。”
神熇覺得冷汗冒了出來,她聲音顫抖,“是……穆剡……”
“不是穆剡,”康闵陶否認了神熇的“直覺”,“據臣所知,穆剡也在密查此事,只是無果而已。當時,神烻對後繼之神人選頗有主張,穆剡有所懷疑,故而勸阻,方有靈前掣簽之事。所以,此事另有其人。”
這件事關系到神尊之位的傳承,也關系到神熇的合法性,所以不能不慎重。神熇默然良久,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當初的決定。
“主上,臣以為,神烻之死與甲子會有關。”
康闵陶又說了自己的推測,正是這個推測,逼着神熇下了決心。
如果前邊兩代神尊都死于甲子會,那麽作為現任神尊的神熇,就不能不産生危機感。于是,神熇要求康闵陶、桓聶、成時郁三人同心協力,秘密調查神煚、神烻兩代神尊的死因,以及甲子會的事。三人直接聽命于神熇,桓聶因此得了三百衛士作為手下。
“臣的三弟闵生,與臣一起調查過此事,請主上許其效力。”
康闵陶推薦了康闵生,神熇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就令他跟着康闵陶辦事。
——————
洵都的普通民宅裏,一個人坐在簾子後邊,一群人跪在地上。
跪在地上的人說:“李純他們認為,甲子會既然要殺光勳舊,就該善始善終,斷無今日畏縮之理。他不能理解總堂的苦心,擅自出手,壞了規矩,論罪當死。”
簾子後邊的人問言冷笑一聲,道:“你們是不是也不理解總堂的苦心?”
這聲音沙啞難聽,不辯男女,帶着不同尋常的威嚴,令人不自覺地臣服。
“屬下死罪,屬下死罪。”
跪在地上的人只是瘋狂請罪,把頭叩得砰砰響,很快就将地面染上顏色。
“這天下,只一個理,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李純背叛我,當碎屍萬段!”
簾子後邊的人,用沙啞的聲音緩緩吐出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