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池魚之殃

“澹臺汜留”,五子在紙上反複寫着這四個字,這是她親生父母所賜的名字,從未忘記。

今日若服不曾來找她玩,便有些冷清。若服是個喜歡熱鬧的孩子,一來就會叽叽喳喳的說個不停,令五子有些煩了。若服不來時,又覺得平日疏遠了,倒是矛盾的很。

放下毛筆,把寫過的紙張揉成一團丢掉,五子心煩意亂地走到窗前,外面下着淅瀝的小雨,滴滴答答的聲音格外清晰。

杜若前幾天回家去了。回洵都後,她隔三差五地回一次裔家,每次都能給五子帶些外面的消息,還都不是什麽好消息。五子也懶得去理那些言論,該怎麽辦只在于神燚一句話。神燚都沒有開口,她操什麽心?

紫貝走後,五子常覺得心裏少了什麽。她活了十幾年第一次嘗到失去的滋味,親情、友情同時被割掉一塊,只讓人覺得這世上沒有什麽是永遠靠得住的。

轉身回到內室,五子拿出一把匕首把玩。這是她剛回洵都時去給神燚請安,看到神燚手中正把玩着,便厚着臉皮讨了過來。這不過是比一般的匕首鋒利些、堅韌些、精致些的兵器,因五子沒有貼身的刀劍,看了它又說不出的喜歡,便常在手裏把玩。

用手輕輕撫着匕首上的鋒刃,五子小心而緊張。她想着這匕首刺破人的肌膚時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場景,不禁覺得悲哀。人是何其強大而又何其脆弱,可以用這白刃去人性命,也可以成為它刃下的亡魂,區別就在于誰掌握了刀柄。

五子幼時喜歡玩鋒利的小刀,以至于曾削下手指上的肉。長大一點後,喜歡上了強弓勁弩,百步穿楊的樂趣甚于其他。這時候說閑話的人也多了起來。

在所有的長輩中,五子最不喜歡的人就是康老夫人。那個老太太活得太久了,愛訓斥晚輩,常在五子姐妹三人中間制造嫌隙,讓她們意識到各自的不同。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五子十二歲那年,神燚病危,濋留匆忙舉行笄禮又匆匆完婚,開始以神女身份主持教務。這時候在康老夫人府上舉行了一次家宴,請的就是五子姐妹三人。

那一次濋留坐了主位,康老夫人反而在下座陪着。

“神女大人都還沒有入座,你怎麽可以坐下?”

五子至今忘不了那突如其來的呵斥,當時的她慌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茫然無措的看着在場的人。

待所有的人都入座後,五子才膽戰心驚地坐下,結果剛上第一道菜,她又被叫去侍奉長姐用飯,完全成了一個下人。

那時候的濋留也是個孩子,或許是為了在關鍵時候樹立神女的威嚴,或許是康老夫人早有交代,大人模樣的她沒有出來說一句話,坦然接受了五子不情願的禮敬。

若服當時才八歲,沒有成為被直接呵斥的對象,但站在一旁懵懵懂懂的看着,也足以留下深刻印象。

Advertisement

“你們要記着,神女不僅僅是你們的長姐,還是未來的神尊,長幼尊卑的道理,你們不可不懂。忠于神女,就是忠于神尊。”

如果神女死了呢?當時的五子曾立馬在心中蹦出這句話,她當然不敢說出來,但卻将那種怨恨連同這句話一起埋入心中。

五子不記得她是怎麽離開那場家宴的,她只記得那是第一次為自己的身份感到委屈,回去後哭了許久,幾天不曾說一句話,也不知是在誰的勸慰下才緩過來。

所以,五子不喜歡參加在康老夫人府上舉行的任何宴席,只要是能夠推辭掉的,她一律不參加。久而久之,便收不到相關的請柬了。她覺得自己一定是被老太婆讨厭了,也樂的不去接觸那些人,于是離康老夫人那邊越來越遠。

這次康老夫人的壽宴辦得很隆重,五子依舊沒有去參加,連賀禮也懶得挑一件送過去。她對這個過一年少一年的老太太不停地做壽感到不滿,至高無上的神尊神燚崇尚節儉,繼任以來從未辦過大的壽宴,這樣一比起來更讓人生氣。

因為想的太激動了,五子差一點割破自己的手指頭。她沒好氣地把匕首收了起來,踱了幾步,雨天人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這段時間深居簡出的生活也快把她弄得發黴了。

“五子,你在裏面嗎?”

是杜若的聲音,五子勉強應了一聲。

“這麽快就回來了,外面還下着雨吧。”

五子看杜若是一個人回來的,鞋上還沾了些泥水,不免有些疑惑。

“待在裔家都是些家長裏短,還不如回來有意思。”

杜若淺淺地笑了起來,無論何時何地,她都能笑得從容自然。

五子看了一眼僅剩的伴讀,道:“你在外面聽到了不少風言風語吧,都告訴我。我也想聽聽別人怎麽說。哎呀,這幾日連鬼都不上門,悶死了。”

杜若道:“五子還在乎別人的看法?也罷,這閑來無事的,最适合做一個長舌婦了。不過,這樣可就沒了清靜的日子了。”

五子道:“你怎麽也說這樣的話?母親大人嘴上不說,心裏怕是數落我很久了。不給她争口氣就算了,還跑出去闖禍,平白讓人說她教女無方。”

杜若道:“主上還是疼五子的,外人的話不必放在心上。這次出去的事鬧開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他們也不會在洵都城裏把你怎麽樣。何況你尚未在教中握有實權,實在不值得他們大費周章。最多,弄出些不中聽的話而已。”

五子道:“你說,權力就那麽重要嗎?”

紫貝之死給了五子重新考慮權力重要性的機會,那放下一切的一跪,遠不如神女的一句話要緊。她甚至懷疑,她在風悼那些人面前遇到危險,依舊得不到任何幫助。

“重不重要,不過看你需不需要。”

杜若道:“五子沒有辦法忘掉紫貝的事吧。風悼沒有錯,就是太死板。神女大人并沒有處置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因此傷了你們姐妹間的和氣,那就不值得了。”

五子避開杜若的目光,道:“姐妹之間本來就很難和睦相處,更何況是我們這種情況。再說了,拿紫貝的性命跟姐妹間的和氣相提并論,簡直是個笑話。”

杜若道:“經過這件事情,你果然變了些。”

五子冷笑道:“恐怕是暴露本性了。”

杜若道:“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許五子本來就是這樣,只是大家從前都沒有注意到。”

“你在挖苦我?”

五子冷眼看着杜若,憤怒溢于言表。

“五子要是這麽想的話,還是沒有自知之明。”

杜若毫不在意地笑了起來,雖無嘲諷之意,卻足以令五子難堪。

“連你也要棄我而去了?”

五子本想怒斥杜若一番,誰知話一出口,竟是出奇的平靜,連她自己都覺得驚訝。

“五子還是要學會隐藏自己的心思啊。”

杜若毫無畏懼之意,接着道:“我棄你而去之日,便是魂歸西天之時。”

五子聽後先是一怔,感動随即湧上心頭。她轉過身,背對着杜若,道:“抱歉,天氣不好,心情也不好。”

杜若掩口輕笑道:“五子什麽時候學會找生氣的理由了?”

五子眉頭一皺,無話可說。

“冬至快到了,祭典正準備着,你要不要參加?”

“又不是我主祭,去了礙眼,不去。”

冬至祭典是翕教重要的祭祀,一向由在任神尊主祭,五子說這話的時候顯然沒有考慮太多,她自然也不會料到這次冬至祭典上發生的一個意外事件會令她流落在外數年。

冬至那天是個好天氣,在那個好天氣裏,青城派滅門之時僥幸活下來的大弟子郭庭宇喬裝企圖行刺神燚,被武士當場刺死,事後追究責任成了一件要緊的事情。

聽到這個消息後,五子趕緊跑去給母親請安,結果正撞上議論紛紛的祭司和長老們,她不得不躲遠點兒,在離開前趁機聽了些牆角。

接替康家子弟擔任首座長老,卻一直頂着“代理”二字的邵東滿主張興師問罪,不僅僅要揪出此事的幕後主使,還要給那些心懷不滿的人一個狠狠的教訓。附和他的人有之,這些人多主張将這個重任交個尚在外面的神女濋留。

以大祭司察輔為首的一方則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刺客已死,無需節外生枝。神女久在中原,宜早日返回洵都,将那些瑣事交給一位得力的長老去辦即可。

這時,突然有人把火燒到了五子身上,說五子在中原時如何如何不顧大局,私自結交中原武林人士,洩露教中機密,又說五子行事魯莽,致使伴讀殒命,有愧于神尊之女的身份。

五子聽到這兒後怕自己忍不住跳出去和他們理論,便溜走了。回去後立刻向杜若抱怨道:“今日我算是知道什麽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他們實在是有本事,什麽髒水都往我身上潑。”

杜若聽了事情的經過後,道:“我聽說那個郭庭宇還是神女放走的,若真要追究起來,與神女的赫赫威名不符。他們這麽着急打壓咱們,是不想讓我們有任何威脅神女的可能。”

五子聽到“咱們”二字,還想了一會兒,明白後苦笑道:“打壓我?他們到底想要怎樣?要殺了我不成?要知道,只要是姓澹臺的女人都有資格去競争那個位置。而我,只是看起來最靠近的人罷了。”

杜若道:“五子真的敢說自己無意于權位嗎?”

五子道:“你這麽問,不是早有了答案?不管有沒有,大家都這麽想,我還能說沒有嗎?只是那個位置只能坐一個人,長姐現在在上面,我就多餘了。”

杜若道:“這次的事情正好用來試探主上的心意,那幫人煽風點火這麽久,總得給個明白的結果。”

五子心中煩悶,她不知道神燚會怎麽對待自己。是要對那些言論充耳不聞,任由她照着從前的模樣生活,還是做出實質性的懲罰,以滿足老太太打壓濋留潛在敵人的心思?

想着想着,五子竟忘了自己現在的處境,一心一意期待起神燚的反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