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安全生産 油麻與石棉

天氣蒸籠般悶不透風,槿榮心裏琢磨着事,不防被前面一條曲曲縮縮的黑色影子給吓到。

下午的日頭将人影拖變了形,顯得頭大腳細。槿榮沉聲問道:“誰啊,幹什麽呢!”

影子漸漸走近,繞出剛砌了一面的屋牆。

原來是虎子。

嗨,竟是她杯弓蛇影了。

“槿榮姐姐。”虎子張着小口打招呼,聽起來聲音含含糊糊的。

“怎麽,哪裏不舒服嗎?”槿榮說着就要上去瞧瞧。

“唔沒有沒有!”虎子頭垂得更低,嘴巴不停地動作。

越是如此,槿榮越擔心這孩子吃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她輕輕擡手,掌心托着虎子的下巴。

“啊。讓姐姐看看,路邊撿的東西不能吃的。”

這下倒是虎子急了,擰了兩下面條似的小身板,擡頭張嘴道:“啊——我真沒亂吃東西!”

槿榮一瞧,忍不住“噗嗤”笑了出來。

倒是她猜錯了。虎子嘴巴裏別的沒有,盡是薯片渣。

槿榮在腦海裏搜尋了一下,薯片還是上一次給孩子們做的土豆零食,距今也有好幾天了。

“吃便大大方方吃嘛,還藏着掖着的。”槿榮呼嚕呼嚕虎子的頭發,嗔道。

虎子委屈巴巴地解釋:“我,先頭我怕雙雙樂樂她們來搶,悄悄藏着想給妹妹吃的。可是妹妹開始換牙,薯片都有點潮了,我就只好自己吃。”

Advertisement

“姐姐一出聲,我就想起你叮囑我們薯片不能久放。才,才沒說。”

這樣啊,槿榮聽明白了,不覺眼角彎彎。

“這兩天忙,過後我肯定再給你們做好吃的。誰跟你搶,你告訴我。”

虎子連連點頭。

槿榮伸手擦擦他嘴角的薯片屑,這才放懂事的小屁孩離開。

虎子也真是的,他一開始不心虛地畏畏縮縮,槿榮也不會想那麽多。

“誰能想到他藏薯片藏了那麽些天。”槿榮自言自語,笑着搖搖頭。

倏然想到什麽,槿榮停下腳步,忐忑的心放了下來。

可不正是這麽個理兒?

槿榮仔細想想,周蘭譏諷她“裝”還真未必是說穿越的事情。對方哪裏曉得這些東西,倒是槿榮自己心虛。

如果只是日常生活的嫉妒,看不慣,也說不定?

“以後再說吧。”近日事情多得很,槿榮暫且沒精力管她。

桃花村迎來今年以來最最悶熱的一日,天上低沉濃厚的灰雲不知何時可能就要凝墜成豆大的雨珠。

槿榮匆匆注好村西蓄肥池的水線,封好。随後和村人們來到第一個池子檢驗。

池頂掀開,因着四面無風,水面半點波瀾也無。

參與施工的村人最為好奇,一馬當先趴下去瞧。

只聽他驚嘆道:“我的天,還真沒有!”

不明就裏的看客們問道:“大驚小怪的,沒有什麽呀?”

“水面!真神了,我自己修的池子,我都不敢相信。水面只落了一分半都沒有。”

槿榮心裏也高興。兩日過去,偌大的蓄肥池的水面僅僅下降了四五毫米,是不錯。

她喜悅地宣布:“村中的蓄肥池,驗收合格!”

村裏的頭一個基礎建設,順利完成。

“真好啊。”村人們圍着蓄肥池,暢想着秋日莊稼豐收的情景。

“可不是嘛。”

一衆贊慨的議論聲中,頭兩天參與施工的村人們走向槿榮,認真地開口道:“我服了,我如今真服了槿榮你的本事。”

“哪裏哪裏。”牛刀小試而已,不用大驚小怪。

“真的!後頭我一細想,蓋房挖池子還真就得這樣較真才能出好活。今後再有類似的機會村長你一定要找我!”村人眼神真誠。

“我說幾寸,就是幾寸?”槿榮玩笑道。

“哪能呢,你說幾分,就是幾分!”

一陣哄笑。

既然對方心誠,槿榮也不計較前事,坦白道:

“蓄肥池修成多虧大夥兒,我能做的也只是些紙面上的東西。日後若再一起共事,咱們商量着來,那就是最好的了!”

“沒問題!”

村裏頭發花白的老人看了看天,斷言早則午後,晚則今晚,大雨定會降下。

槿榮和鄉人們商議後,決定還是等雨後再開始挖最後一個蓄肥池,以及埋管。

她拎着個鬥笠,前往趙老爺子閨女趙姐姐家的院子。

那裏圍聚了十多名媳婦姑娘,是村裏唯一沒有因天氣停工的地方。

“槿榮你來啦。正好,快給她們講講,一個個都好奇這油麻要如何使呢!”趙姐姐手上不停,熱情招呼着。

槿榮找個小板凳坐下,撿起一把油麻絲,擰成三绺,編了起來。

“若要說油麻,就得先講講這陶管。咱們一根一根的陶管,皆是用承插的方式來連接到一起的。”

“具體呢,就是每一根陶管的兩頭分別是承口和插口。管道的插口要小一點,外壁有凹陷;而承口則是大一圈,內壁稍稍凸起。”

有姑娘正好在喝水。聽了這話,左右手各端起一個陶杯,大小口貼合,勉強怼在了一起。

槿榮擰緊了手裏的油麻,繼續道:“剛剛說的承插連接便是将插口插入承口。”

端着水杯的姑娘勁兒使大了,兩個杯子的碰擊聲響起,錯縫開來。

槿榮舉起編好的油麻辮:“但還有兩個關鍵步驟。對好位置後,先用油麻辮嵌縫;再用石膏密封,如此才能是一個合格的排水陶管。”

姑娘們看向面前遍地的油麻纖絲,明白了自己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麽。

原來是為了給陶管嵌縫,免得漏水!

有人左右手使勁拽了拽油麻,開口道:“油麻耐磨,不容易爛,虧得槿榮你想到它。”

其實油麻并不是槿榮在桃花村臨時找的替代品。

即便在現代,因其抗腐蝕能力極好,油麻也正兒八經是工地施工最常用的密封防水材料。

槿榮仔細打緊手中的油麻辮,将直徑控制在接口間隙一點五倍的長度。

“對了槿榮。”趙姐姐想起一件事來,開口道:“油麻需要現編,我才想到村裏有種火浣布,也耐蝕得很。”

火浣布?槿榮一時不知道那是什麽材料,莫不是如同糯米砂漿一樣,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之一。

有知道的點頭道:“火浣布火燒不壞,反而愈發潔白。用來嵌縫沒準兒還真行。”

若是有現成的,那當然便宜多了,槿榮也期待起來。

“什麽樣子呢,我瞧瞧看。”

趙姐姐進屋取出一塊枕巾大小的火浣布來,材料偏硬,聞着有點異味。

槿榮拿在手裏一瞧。

原來火浣布即是石棉纖維做成的織物,難怪高度耐火,還絕熱。

石棉是現代主要的防火、絕緣和保溫材料,大家熟知的石棉網便是由它做的。

石棉用作管道嵌縫材料也是常有的事,然而在槿榮這裏,卻是過不了關。

她開口道:“原則上,火浣布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衆人神色一喜,卻見槿榮頗為遺憾地搖了搖頭:“然而,我卻不能用它。”

“為什麽呀?”

“因為不安全。石棉是由非常非常細的纖維束組成,就像大家常說的抽絲一樣。聞着便有異味,用久了對人對肺、胸都不好。”

像這種危險性物質,槿榮從來不會采用,便是能賺再多的錢也不行。

建設施工,安全第一。

為了省錢或者省些功夫,連累鄉親們患上石棉肺或者胸膜間皮瘤等病症,那可就是她的罪孽了。

“喲,那還真是別用了,左右咱們這兩日也能編完油麻。”趙姐姐收起火浣布,打算日後如非必要,再不碰它。

村人們一面編着油麻辮,一面閑聊。

“我家那口子還嫌咱們油麻編得慢,殊不知慢工出細活。”

“誰想到會下雨,明兒過後咱們可就比他們快了。”

趙姐姐安排道:“一會兒大家都散了吧,各自帶一大筐油麻回去,下雨也不耽誤咱們編它嘛。”

“其實比起編油麻,我更想去幫着埋管。”一位身量高挑的姐姐開口道。

“瞧瞧,開始偷懶咯!前兩天的時候你怎麽不說,這會挖坑的歇工了才提。”

高個姐姐也不惱,不卑不亢答道:“因為今天槿榮在嘛,我才願意說出來。你們就只會笑話我。”

槿榮聽到有人願意主動加入,高興都來不及:“天氣順利放晴的話明天開始埋管,姐姐你跟我一起罷。”

高個姐姐雙眼放光,反倒擔心槿榮哄她:“真的可以嗎?可我力氣哪裏比得上男人們?”

槿榮笑了笑:“為何不能。現場施工固然有力氣活,但更多的是瑣碎零細的步驟。只要你不怕曬不怕苦,願意過來幫忙我開心得很。”

“不得了不得了,男人的活咱們也能幹了。”眼見起風了,衆人邊收拾一地的油麻絲邊調侃着。

槿榮也彎腰忙活,語氣輕快:“只要幹得好,男的女的又有什麽關系。我可從沒說過只有男人才能修池埋管的話。”

高個姐姐欣喜得嘴巴就沒合上過,笑容滿面:“行,今兒我照舊拿些油麻回去。明早村中的蓄肥池旁見。”

“一言為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