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8.偶然必然
周海歌會和陸文栓認識,這完全是個巧合,而且是根本不引人注意的巧合。像周海歌這樣的人,朋友圈廣,交際圈大,不算商業合作對象在內,就是一面之緣聊上幾句這樣的人也是數不勝數。
然後朋友拉朋友,同事引同事,無論如何認識的人,見過的人,接觸的人都是比陳川等人要廣得多的。
認識陸文栓,除開年少時幾人命運般的相遇,可那時候是誰也不認識誰的,也沒打聽過誰誰的名字,自然更不會特意記得。所以這裏算上的“初見”便是幾年前謝安帶到自己生日會上來的人。
可确切說來也并不是謝安帶來的,而是當時帶謝安來的兄弟,順便謝安又拉了幾個朋友如此罷了。
周海歌他們當時的公司還在起步階段,不算有名也不算大公司,當然現在也算不得是大公司,只是在業內名頭已漸有聲音。
謝安當時介紹到了陸文栓,陸文栓長得不錯,看上去又是一個會說話的,在周海歌他們幾人看來,以謝安交朋友的慣性來說這樣的人會和他結識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誰也沒有去多打聽別人什麽,直到期間陸文栓主動找了過來。
周海歌還記得,陸文栓當時給了自己一張名片。上頭印的具體職位和公司名稱他已經不記得了,但知道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外貿公司,陸文栓負責的部門是市場調查和采購。當時陸文栓簡單介紹了一下公司現狀,然後說起想和ZARA合作,畢竟ZARA是線上營業,如果能與他們合作開出一個新版塊,一個負責從國外進貨一個負責營銷,豈不是兩全其美?
而ZARA自主生産的創意品牌,也能由他們公司推銷去國外。
周海歌對他的提議并沒有太大興趣,一來ZARA在前期規劃已經有了針對的客戶市場,二來他們還在起步階段,版塊經營太多太雜反而會使發展混亂。
比起想一口吞成個胖子,周海歌更喜歡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來做。
所以當時的合作被周海歌婉言謝絕了,陸文栓顯然沒想一次成功,聞言也不再提,反而轉了話題說起周海歌看上去很眼熟。
周海歌當時還想,這就又換友情牌開打了?沒想到的是,陸文栓接下來說得話還真讓他吃了一驚。
陸文栓說:“你是不是XX學校畢業的啊?”
周海歌愣了愣,心說對方就算想做這筆生意,也不至于為了套近乎把自己從小到大的歷史都給扒出來了吧?
見周海歌默認,陸文栓高興起來,說道:“果然是你啊,我就覺得你和那時候變化不大,還是這麽吸引眼球,不過比那時候更沉穩了啊。”
說着就在周海歌一臉茫然中提起了那次的志願者的事。
Advertisement
周海歌被他說來說去,還真就想起了這麽一出。同時也想起了當時他們五人組隊的事,記得家裏好像還有一張相片來的。
這一手牌打得不算不妙,重點是這是緣分,并不是陸文栓精心安排好的。
饒是周海歌不太想跟他套近乎,卻因為兩人共同擁有的一段回憶而拉近不少關系。
陸文栓是什麽人?小時候就膽大包天,惹是生非,又喜歡出頭喜歡拉人當小弟,喜歡別人崇拜他。眼下當然沒有那麽中二了,但有些本性是不會變的。比如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很快能知道別人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從而選擇性的出擊,即得到別人的好感,又襯托了自己的才能。
他雖和陳川同年,可論學習卻不如陳川。當然在社會上“學習”與否全看個人需求,陸文栓剛好和謝安同校,雖是學長卻很快與謝安混到了一起,因為自己剛好處在公司實習階段,他想拉上謝安這根藤蔓,順利爬到自己需要的位置。
至少在實習期間,把同期的實習生都給比下去。
謝安的叔叔在設計公司工作,又是負責創意部門的,想從謝安那裏混到幾個設計作品簡直輕而易舉。
而這些事,周海歌自然是不清楚的。陸文栓顯老成,加上謝安混的朋友圈什麽人都有,當陸文栓拿出名片的時候,周海歌壓根沒想到他還是個學生。
陸文栓卻是在短時間內将周海歌摸清楚了。和謝安認識,謝安又明顯對周海歌有好感,謝安是彎的,這個誰都清楚。而周海歌哪怕不是彎的,看他對謝安沒有明顯的排斥,至少也是個雙。
陸文栓分析得簡單粗暴,等兩人聊完志願者的事,眼看周海歌不準備再跟他打友情牌下去,他及時轉換話題道:“現在想來挺巧啊,你比我們大幾歲,當時居然還能分在一個組裏?這是緣分啊。”
“嗯?”周海歌端着酒杯很是漫不經心,“這确實是巧合,我那時候早已經畢業了,當時其實是代替我表妹去的。反正分了組,只要她們班同學不提,老師也監督不到。”
陸文栓趕緊道:“确實是巧啊,現在看來倒像是命中注定的。”
他這話如果平常時候說出來,感覺也沒什麽。但眼下這種情況說出來,又是在光線暧昧的包廂裏,聽起來就未免有點歧義。
陸文栓對自己的長相很有自信,否則也不會和挑剔的謝安混到一處去。他看起來鎮定自若地說完這句話,眼光卻在偷偷打量周海歌的表情,見周海歌沒有排斥卻也沒太大反應,心下更是肯定了之前的想法。
既然對方不會對自己感興趣,或許會感興趣的便是謝安那一類的人。
他放下酒杯,淡定道:“周哥現在有喜歡的人嗎?”
他說起話來感覺有點淡淡地憂傷,周海歌正看着謝安和自己一位好兄弟纏在一處,心裏正厭煩,聽到這句話,以為陸文栓也是被影響了,有些觸景生情什麽的。于是他也沒好離開,接話道:“沒有。”
“我以前有一個。”陸文栓嘆了口氣,“說不準你還記得,就是我們一起做志願者的時候同一組的人,照相的時候就站我旁邊。”
周海歌自然是不記得這麽一個人了,只是随口應付了一聲,“是嘛,男生?”
陸文栓差點摔地上去。感情這人甚至不記得他們當時一組裏的人是男是女了。
不過他還是決定要拉到這人的好感值,至少不會被排斥到圈外去,于是道:“男生,和我一個學校的,我們從小一起長大。”
這故事說起來似乎很美妙,有點寫小說的感覺。周海歌發現謝安一直朝自己這邊看,便放棄了離開的打算,想着和陸文栓坐一起頂多聽聽感情史,要是這會兒離開鐵定被謝安纏上。
左右盤算,還是原地不動對自己更好。
于是周海歌就沒走,也沒打斷他,道:“不錯啊,青梅竹馬什麽的。”
“可惜高三快畢業的時候分了。”陸文栓笑了笑,喝了口酒,“他人很好,錯都在我。”
“哦。”周海歌想了想,拿出一個不算安慰的安慰,“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陸文栓差點被酒嗆死,好不容鎮定下來,道:“周哥說得是,不過周哥這樣的人就不會有我這樣的問題了,要什麽有什麽,人也帥氣。我想你要是喜歡上,沒有人能拒絕你。”
這話又拍了馬屁,又恰到好處地顯示了一下自卑,給了對手适宜的虛榮心。正常人,誰都會安慰兩句的。
這話要是放到王煜面前,陸文栓就會改口直接誇王煜如何如何優秀,因為王煜不需要別人用自卑來襯托他,你可以直接拿事實說話。
如果是放到劉承雨面前,那誇他如何好看、如何聰慧,比說他工作能力如何優秀要來得有效,因為對于劉承雨來說,工作能力遠不如“你每天這麽忙居然看上去依然如此年輕帥氣,絲毫看不出疲憊,快說,到底是如何保養的!”重要。
周海歌一向是紳士有禮的,對誰都是如此。所以陸文栓的話當然起到了正确作用,周海歌謙虛了一番,然後又指出陸文栓事業心重,又是個難得癡人心巴拉巴拉,總之這話幾分真彼此心知肚明,但應對适宜的好印象總歸是留下了。
在社交工作中,讓對方給自己留下好印象——甭管彼此是不是知道這是應酬。讓對方知道你善于應酬、應對各種事宜和人物,總歸是讓對方覺得你有幾分能力的。
如陳川這般,不會說話又喜歡獨處和安靜,厭倦應酬的人,在外人面前也說不出什麽好話,生疏的模樣經驗老道的人或許能欣賞你簡單,淳樸,不帶心機;可更多的人卻覺得你拿不出手,哪怕你再善良簡單,融入不了交際圈子,你就是失敗的。
而陸文栓給周海歌的印象談不上太好,卻也不差。劃分在“真有什麽事可以一談”的類別之中。這就是給陸文栓留出了足夠的後路了。
生日活動結束後,陸文栓之後又跟周海歌手機聯系過幾次,最後雖沒拉到這筆生意,卻也給自己留出了适當的空間。
再後來陸文栓畢業,由于實習期表現不錯順利簽成了正式員工,和陳川不同,他步步經營着自己的未來,交際圈越來越廣,手頭的人脈也多了起來。
之後因為他發現的一筆國外手工生意,和公司商定後确定了找ZARA進行初步推銷。這一回他卻沒有直接找上周海歌,而是繞了個圈子找到了大學同學,眼下同在ZARA工作,負責營銷策略的昊興。
昊興不是ZARA的□□人,是後來才應聘加入的。不過為人認真,思維細膩,很快做出了一批成功的營銷策略,被公司大力認可之後,地位也就升了起來。
周海歌平時和他關系不錯,昊興年紀其實比周海歌小,不過兩人私下開玩笑總喜歡“X哥”“X總”的叫來叫去,也是側面印證了兩人不錯的關系。
昊興在聽過陸文栓的一系列講解後,覺得這東西還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剛好他們現在擴大公司經營範圍,很多東西都在調整。
于是寫好了一份策劃書交給了上頭,幾番審核和商談之後,初步敲定了第一批試驗品的推廣方案。
陸文栓就是這次方案的負責人之一。
第二次再見,周海歌并沒有第一眼将他認出來,還是陸文栓主動跟他打了招呼。周海歌心想這家夥眼力勁兒不錯,那麽早的時候就已經料定ZARA能發展起來,而通過他們的平臺來進行推廣銷售,能節省很大一筆成本費用。
ZARA現在的客戶幾乎已經成型,周海歌對陸文栓的眼光表示了一下欣賞,之後幾人就開始推動這個案子,打算年後正式打開一個新版塊進行上線。
然後,就發生了現在這件事。
周海歌覺得有些事可能真的不是偶然,而是無數個偶然形成的必然。從自己代替表妹去什麽志願者,到遇到陸文栓和陳川,再到後來的重逢。
一切的一切仿佛上帝早就寫好的劇本,一點一點沿着某條線規律地行進着。
這讓人莫名的不爽,卻又無法拒絕。
雖然還沒拿到切實的證據,可周海歌已經百分百确定,陸文栓曾提起過的念念不忘的男友就是指陳川。
陸文栓為了加深自己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的印象,不止一次提起過這麽一個年少時期的男友。ZARA也不知道是什麽磁場問題,其中男女各占一部分同的比例,昊興和周海歌則是雙。人類總有群體效應,為了不在其中加上一道屏障,陸文栓幾次三番暗示自己也是gay,還對曾經的戀人念念不忘。
周海歌之前覺得他是有意的,可現在居然不确定起來。
畢竟……對方是陳川啊。
作者有話要說: 我估計沒幾個人意識到一個問題。周海歌比陳川大3歲多,怎麽可能會一起參加志願者活動二下學期的活動,周海歌已經在大學了。所以其實他是被自己表妹給坑去的,然後命運的相遇!而那張相片顯然不可能放在17歲周海歌的相冊欄裏,表妹之所以記得那麽清楚,正是因為是她坑了自己表哥,又将相片放到了17歲欄裏,所以她比周海歌還清楚相片裏是哪些人,而這張相片又是放在哪兒的。逗比作者寫個傻白甜居然還帶了推理!簡直不得了!(深井冰)
【小劇場】
作者:“周先生,你會覺得這是上帝安排好的劇本是當然的,請擡頭看看我。(嚴肅臉)”
周海歌:“……我記得這篇文的中心思想是沖動。”
作者:“是呀是呀。”
周海歌:“也就是說因為不理智的沖動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是不會被你預測在內的,也就不可能被你事先安排好。”
作者:“……卧槽感覺好大一個坑”
周海歌:(笑眯眯)“接下來到底會怎麽發展,拭目以待。”
作者:“……等、等一下……有事好商量……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