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朝廷一下子連着廢掉了好幾個舉足輕重的親王,外面的藩王們都各個緊張不安起來,但這情況到了朝廷卻是另外一回事。
“其實只有皇上出馬,便沒有敢繼續反抗的藩王!”
“皇上是時候該乘勝追擊,一舉将所有的藩王都消滅了。”
“皇上,我們已經連着廢了五個王爺了。是時候該對燕王有所動作了,燕王是衆王之首。只要他降服了,那今後大明便再也沒有藩王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朝堂上,衆臣喜氣洋洋。想着最近朝堂接二連三的捷報,衆人便激動萬分。
“子澄,齊愛卿,老師你們怎麽看?”
年輕皇帝坐在上面也是興奮不已,望着他眼中的蠢蠢欲動。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翰林侍講方孝孺這三位皇帝最信任的重臣,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魏國公徐輝祖臉上出現擔憂之色,但見滿朝文武全部都意見一致。怕自己開口會落得一個幫助燕王和妹妹的罪名,到了最後他便只能閉上自己的嘴巴。
“應該沒事吧,齊泰管理兵部多年。方孝孺是出名的睿智有遠見,他們的觀點應該錯不了。而且即便打起來,朝廷有雄兵百萬。而燕京只有區區幾萬人嗎,所以應該不會有事!”在皇帝已經決定下一個就要對付燕王後,回到家中的徐輝祖在書房忍不住對着手下念念叨叨道。
手下人連忙勸起他來,而站在門口本想去書房找大哥問一下代王妃他的二姐到底怎樣的,徐增壽卻一下子愣住。
慢慢的轉身,想着那對待燕王情同父子的父親。想着對待自己極好的燕王和大姐,想着自己那跟着代王貶為庶民,至今都下落不明的二姐。回頭死死的看着那關緊門扉的書房,想着自己的大哥在燧兒和煦兒落水後,毫無愧疚的樣子。想着自己兄長輕飄飄的說出,代王和二姐被貶為庶民流放他地時的無所謂神情。徐增壽猛然轉過身子,随即便立馬回了自己的院子。
朝廷還在想着該拿什麽借口對付燕京的燕王,而此時一徐府跟在徐增壽身邊的貼身侍衛,悄悄的出了京都直奔燕京而去。
弟弟身邊的近身侍衛突然不見了,這事情待報到魏國公徐耀祖耳中時,他立即大驚。待有人禀報,他在書房議事時,徐增壽曾經靠近過後,他立馬大怒。
“說你到底做了什麽!”将自己的弟弟打跪在徐家的祠堂,徐耀祖氣的脖子都粗了。
徐增壽是父親最小的兒子,是他最小的弟弟,從小就受盡寵愛。如今見他低着頭什麽都不說,徐耀祖舉着手高舉了半天,終究沒有在打下去。
“以後再也不許聯系燕京那邊了,記住我們只是臣子,凡事都要先以皇上為重以國家為重。至于兒女情長這樣的私事,能放下的我們一定要放下!”
Advertisement
徐增壽沒有回答,在後方的祠堂大門被重重甩上後,他身子抖了一下而後便繼續沉默的跪着。
魏國公府的事情被探子報到皇宮,到了第二日皇帝朱允炆便接見了已經是左都督的徐增壽。
“愛卿是不是覺得朕做錯了?是不是覺得朕冤枉了燕王,覺得燕王他肯定不會謀反!”
以為他會受到兄長的懲罰是因為他和他兄長的政見不符,所以朱允炆好脾氣道。
“皇上,燕王他是衆王之首,在軍中威望極高。能得到的他都已經得到了,他已經富貴至極,已經尊貴至極了,肯定不會再起其他心思了!”
說着連自己都不信的話,但到了此時此刻他卻只能這麽說。皇帝削藩,他的三個姐姐連同她們的孩子都會被貶為庶民。甚至可能一輩子都要關在那狹小的宮道中,一輩子都受盡苦楚磨難。而若燕王當真有大志,最起碼燕王他不會随意的殘害他的家人。
徐增壽是徐達老年得來的兒子,所以年紀并不大。望着這只比自己大幾歲,但卻天真異常冥頑不靈的徐增壽。朱允炆終究沒有了想跟他解釋,想勸他不要太天真的念頭。
“下去吧!”
不耐煩的揮手讓他退下,在徐增壽下去後。朱允炆便決定以後再也不想見這人,再也不能重用這個人了。
建文元年六月未,就在朱允炆想着要用何借口緝拿燕王時。燕王府內那早先與他見過面,并且說過幾句話的王府長史葛誠,突然來信密報燕王根本無疾!
“來人立即将燕王在京的,所有家奴使臣全部都關押起來,命齊泰好好的審問。還有讓北平的布政使張昺和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立即行動,立即将燕王給朕捉拿到京城!”
感覺受到欺騙的朱允炆,想着他因為心軟放走的燕世子,此刻更是恨得牙癢癢。
“皇上,燕王裝了這麽久,他身邊的王府護衛軍功不可沒。陛下何不下令,讓他們将燕王身邊那些重要的受重用的将領,全部一同壓過來到時一同治罪!”望着燕王府長史葛誠送來的書信,看着那上面那熟悉的名字。沒想從一開始陳林便在欺騙自己,想到陳林的事情若是被有心人看到,肯定會陷自己和陳府不利。所以即便有些舍不得,但陳水還是想大義滅親一次。
“朕明白,朕這就下令,等那些膽敢欺君的奴才都來了,我要一個一個的審問他們,一個一個的告訴他們膽敢欺君的下場!”不是沒有看到上面的名字,本來氣憤異常。但此刻見陳水這般的忠心耿耿,朱允炆的心情卻奇異的好了一點點。
心情好了一些的朱允炆,立即招來了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幾人商談一番,最終還是決定按照皇上的意思辦,立即派人緝拿裝癱子的燕王朱棣。但考慮到燕王勢大,王府護衛軍又特別多。所以大家一致決定要萬無一失,一定要一次就成功的緝拿住燕王朱棣。
朝廷的命令立即送了下去,在皇帝的聖旨即将到達燕京前。左都督徐增壽身邊的近侍,又将一書信送到了燕王府。
在十二日後在皇帝的使臣剛剛到達燕京時,燕王府的護衛軍便将長史葛誠的屍體拖出了燕王府扔到了亂墳崗!
負責監視燕王的張信聽到這消息一驚,立即親自帶着手下去了一趟亂墳崗。當看到那被野狗吞食的慘不忍睹的屍體時,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張信都不免有頭皮發麻的感覺。
渾渾噩噩的趕到北平都司,在見到朝堂的密使。接到讓他們謀取緝拿燕王的密诏後,他整個人更是七魂六魄丢了一半。
身邊的謝貴和張昺都在商量該怎麽緝拿燕王,該怎麽避免與燕王府的護衛軍起正面的沖突。而張信腦袋中想的,卻還是那被曲折成奇怪樣子被野狗吞食的王府家奴。
“大人你怎麽了?”
有手下發現他的臉色不對立即擔心道,臉色發白的張信身子一僵,立即借口身子不适退出了都司衙門。
魂不守舍的回到家中,張信整個人都坐立不安着。見家中老母擔心不已,張信立即小聲試探道:“母親要是朝廷命兒子去緝拿燕王---”
“緝拿燕王!”聲音猛然高了起來,張母立即大驚道:“燕王豈是你能抓的,他可是皇子龍孫是大貴人,這樣的人豈是你能動的!”
不想兒子攙和到這樣的事情中,怕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所以張母立即念叨起燕王這些年的功德來,還告誡他若是沖動行事可能會為全族招來不幸。
被母親吓得一愣一愣的,半夜睡不着覺的張信冷汗直冒,最終決定偷偷的跑一次燕王府。
張信秘密到訪時,朱棣正在與屬下衆人商讨下一步的計劃。裝癱被識破,朝廷勢必會有所動作。所以此刻大家正在讨論要不要立即就舉事,該用什麽名義舉事。
而知道朝廷已經有密诏下來的朱棣,在接到張信到訪的消息後,想了想便立即命令手下将張信帶了過來。
“殿下,會不會有詐?”想到此人自來到燕京,一雙眼睛便時時的盯着王府,心有餘悸的丘福便擔心道。
“他是來幫助殿下的!”怕燕王當真會聽到丘福的話,将願意效忠他的人趕出去。幾個月來在議事時,一直都裝作啞巴的陳林想也沒有多想便開了口。
“你怎麽知道的?”張武摸着腦袋也問了起來。
見陳林張張嘴巴,一副不知該如何回答的樣子,在他的身邊的張輔笑了笑立即小聲道:“一群蠢材,咱們殿下的情況如今這麽特殊。若不是有要事,若不是鐵了心的想歸順殿下,張信他何至于深更半夜的铤而走險落人話柄!”
張輔此人極為聰明,加之他父親又是燕王身邊數一數二的猛将張玉。所以張武和丘福一幹還有疑問的将領們,只能硬生生的收下他給的不雅稱呼。
而待不久後,當跪在下面的張信。像倒豆子一般将朝廷的密诏和都司衙門明日的行動都道出來後,衆人便再也不在意其他了。
“指揮大人的恩情,本王一定會牢記的!”知道張信不能久留,所以朱棣便立即給了他最想聽的話。
“那裏,那裏,這都是屬下該做的!”挂在半空一整天都擔驚受怕的心髒,終于恢複了正常的跳動。連忙說了一大串誓死效忠的話,見時辰越來越晚,張信這才依依不舍的退了下去。
而待張信一退出後,朱棣便立即站了起來毫不猶豫道:“去圓殿!”
圓殿是燕王與衆護衛軍将領切磋武藝的地方,也是燕王行軍打仗調派将領傳達軍令的地方。衆人一聽知道燕王這是下定決心了,便全部都精神抖擻異常興奮的跟了上去。
衆人的興奮一點點的感染着夾在其中的陳林,待跟着大家到了圓殿後。望着那被張玉和紀綱親自鋪在大桌案上的燕京地圖,陳林也不覺興奮的瞪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