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削藩集權,帝王之師
會寧宮中, 喬微半靠在扶手上翻看着書籍,就聽到外面着急的聲音傳來。
“怎麽回事?”喬微皺眉問道。
“是慕姑娘來了,聽說郡主病了很着急。”竹萱趕緊上前回禀道。
喬微無奈,有沒有病她心裏最清楚, 這樣子只是做給外人看, 畢竟她馬上就要離開, 長時間不出現在衆人面前, 總要有個理由。
“讓她進來吧。”喬微擺了擺手, 讓攔着慕兮的宮人将人放進來。
慕兮進來後看到喬微半卧在床上, 也顧不得行禮, “郡主, 你是哪裏不舒服?太醫來了嗎?是怎麽說的?”
“你不要着急,都是舊疾, 修養一段時間就好了,難為你惦記着。”喬微并沒有讓慕兮給她診脈,只是指了指旁邊的凳子讓慕兮坐下來說話。
“舊疾?郡主你才多大?怎麽會有舊疾?”慕兮心裏更着急了,“郡主這舊疾可馬虎不得, 需得好好醫治, 不然等到年紀大了, 會更受罪的。”
“我母親生我時難産, 所以我從小體弱。”喬微道:“倒也不是什麽大病。”
慕兮明白這大概是先天體弱, 其實在現代醫學中先天體弱分為很多種,很多都是因為早産導致的新生兒心肺功能不好,可惜的是現在沒有更好的儀器替江都郡主做檢查, 只能靠診脈這種原始手段。
“郡主, 我給你把把脈吧。”慕兮說道, 她前世雖然學的是醫科大學, 從事的是西醫工作,但是她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做中醫的,很是有些傳承,她也學了不少,診脈她還是會的。
“不用那麽麻煩。”喬微搖搖頭,“太醫已經診過脈了,開了湯藥,我覺得還好。”
慕兮聽到已經有太醫診過脈了,也沒強求。她雖然會診脈但是和太醫院裏的這些太醫比起來還是差太遠了,論現代醫學慕兮自認要領先這些太醫很多,但是如果是傳統中醫,那慕兮絕不敢自傲。
“郡主你臉色蒼白,還是要多吃一些養氣血的東西。”慕兮看着喬微白皙的臉頰,她之前就覺得江都郡主太白了,就像是一尊玉雕一般,現在看來這種白皙的皮膚應該和江都郡主的體弱有關。
“竹萱他們已經在準備了,你放心。”喬微點頭應道,沒有拒絕慕兮的好意。
喬微并不想慕兮在自己的身體上過分關注,只問道:“你在奚官局過得如何?”
Advertisement
“雖然有些累,但是我又學到了很多東西。”慕兮說道,她将自己沒有在祖父那裏學到的都在奚官局補上了,比如藥材的炮制等等。
“郡主,我聽奚官局的醫女說,她們并不能考太醫局?”慕兮疑惑地問道,江都郡主承諾她能夠考太醫局,她當然相信江都郡主,但是那些醫女的話又讓她心中疑惑。
喬微笑了笑,“一般的醫女自然是不能的,但只要宮中給了恩典,就可以。”
“郡主為我操勞太多了。”慕兮感激道,江都郡主為她廢的心太多了,她覺得如果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沒有江都郡主的幫助,估計她會過得一塌糊塗,現在別說是學醫估計還和劉氏鬥法呢。
“其實之前也有醫女能求到恩典去到太醫局,你也不是第一個,但我希望你能夠成為被太醫局授予官職的第一人。”喬微道。
慕兮好奇地問道:“是醫女即便入了太醫局也不會被授予官職嗎?”
“太醫局的官職實在是不多,除去太醫令、太醫正和太醫丞外,剩下的都是教授和醫生。”醫生這個詞并不是現代才有的,只不過在大魏醫生有着和現代不一樣的含義,不是指所有的醫者,必須是太醫局的醫者才可。
“正是因為醫者官職稀缺,所以女子更不可能入太醫局成為官員,你若是想要以女子之身成為醫官,這條路怕是不好走。”喬微說道,除了醫學這條路博大精深外,還有就是大魏對女子為官學醫的歧視。
“再不好走我也要走下去
。”慕兮眼神堅定。
喬微見慕兮如此,就知道對方真的下定了決心,也不再多說什麽。
“我過幾日要前往江南養病,你自己一個人在宮中,如果有事可以去求太後。”喬微說道。
“養病?”慕兮雖然知道喬微病了,但是從她看喬微說話的語氣還有神色看,除了臉色稍微蒼白一些,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了,也沒必要去江南養病吧。
喬微自然也看出來了慕兮的疑惑,只是道:“江南風景如畫,氣候适宜,最是适合人将養。當然我也是想要出去轉轉,江南煙雨迷人,我早就心有向往,只是一直不得閑,如今病了一場倒是覺得該出去走走,不然以後怕是出不了京都,會成了一生的遺憾。”
慕兮明白了,江都郡主只是打算養病和旅游一起。
“江南确實好,郡主在江南也不用像在京都一樣勞心勞累,可以遠離京都的紛争,很是能夠修養心神。”慕兮覺得喬微之所以病了,主要還是太勞累,一個還沒及笄的姑娘卻承受着不屬于她的重擔,太累了,再加上原本就先天體弱,如何能受得了?
“不和我一起去嗎?”喬微不動聲色地問道。
慕兮擺了擺手,“還是別了,我還是好好在奚官局學習吧。”作為一個學生她剛剛正式步入學業,怎麽能半路跑出去旅游呢,她還是別偷懶了。
“但願我回來的時候你學有所成,明年就能入考太醫局。”喬微笑道。
“我覺得我可以。”慕兮很堅定,她又不是一點經驗都沒有的人,她在現代這麽多年的學習實踐又不是白來的,她的基礎比那些醫女要紮實太多,她有信心在一年後考入太醫局成為醫學生。
“那郡主打算什麽時候去江南?”慕兮問道。
喬微道:“馬上就是殿試了,等殿試過後我就會離開京都。”
“聽說殿試以後就是狀元游街了,到時候郡主能帶我去看看嗎?”慕兮有些不好意思,實在是這狀元打馬游街的故事在後世人口中傳唱地厲害,她也是真的好奇。
這點小事喬微還是能夠滿足慕兮的,“殿試的時候奚官局也會休沐一天,到時候你可以回慕家,慕家的姑娘應該會去看,我性子喜靜,不愛湊這種熱鬧。”
慕兮當然不會勉強喬微跟她一起過去,她又不是那種不知分寸的人,她近來和劉氏慕岚的關系還可以,回慕家一起和姐妹們一起看熱鬧也挺好。
“對了,我二妹妹的未婚夫郗三郎似乎今年也中了貢士。”慕兮突然想到了什麽,有些興奮,“也不知道郗三郎這次能不能中個狀元,到時候二妹妹就是狀元娘子了。”這像極了戲文裏的故事,很讓人羨慕,但她并不嫉妒慕岚有這樣的好夫婿,她其實這輩子不太想結婚,她這個性子就不适合做大家族的主母,她也沒那個能耐。
喬微笑道:“堂兄省試的文章确實不錯,廷對應該也沒問題。”對于郗循,她還是比較相信的。
就這樣慕兮和喬微說了會兒話後,喬微就不再留這姑娘了,她現在是養病的人,自然不能待客太久,不然會引起別人的懷疑的。
這也是慕兮在喬微離開京都前最後一次見喬微,因為在這之後喬微就病重了,景祐帝每日兩次前來探望,郗太後更是守在幼妹身邊,這也讓外界知道江都郡主的身子确實不好了。
朝中很多人知道後都會道一句天妒英才,實在是喬微以未及笄的年紀就熟讀百家經典,精通釋儒道三家學問,更有數篇文章傳世,世人皆說再過十年,這大魏文壇将是江都郡主一人冠絕群芳。
只是可惜了,若是江都郡主這次沒有挺過去,怕是大魏文壇就要失去一顆璀璨的明珠了。
當然江都郡主生病一事,并沒有太多的人覺得奇怪,畢竟世人皆知江都郡主是早産,幼年時就幾次差點夭折,雖然這些年慢慢地身子好了起來,但底子到底是太差。
在大魏這樣一個一場風寒就能
要了人命的時代,一個體弱的姑娘因為風寒撐不過來再正常不過。
在很多人感到可惜的時候,太皇太後的心情是出奇地好,她厭惡郗太後自然也厭惡喬微,她覺得喬微小小年紀就滿身的刺,她根本就降不住,再加上喬微一篇君臣表将秦王推上風口浪尖之上,即便喬微對秦王有救命之恩,太皇太後還是恨不得喬微死了幹淨。
不過太皇太後的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随着景祐帝在殿試之時出現在朝堂之上,而秦王卻還在閉府自省的局面中,心态有些崩了,甚至在殿試當日景祐帝對她行禮的時候都懶得敷衍,臉色極為難看,這也讓擁護正統的官員十分不滿。
景祐帝倒是不驕不躁,面對太皇太後的為難依舊是沉着應對,朝中大臣都極為滿意,陛下仁孝又不失帝王風範,成為一代明君指日可待,他們現在越有信心盼着景祐帝長大,太皇太後退居後宮的日子了。
最終的狀元郎還是落在了郗循的身上,實在是在場沒有人的文章比郗循更好了。景祐帝也拿着郗循地文章對比自己姨母的文章,兩人是完全兩種風格,喬微的文章更加有理有據,而郗循則是大開大合,說不上哪種更好,但是現在這文章讓郗循很容易力壓一衆貢士博得頭籌。
看着下面英姿勃發的郗循,景祐帝覺得自己姨母舉薦的沒錯,以郗循的才能确實能夠做自己的北門學士。
得到一個才子,讓景祐帝心情不錯,在場所有的貢士也因為景祐帝的出現狂喜。景祐帝年幼但他們中也有不少青年才子,和一樣年輕的帝王共同締造一個錦繡河山,是他們的志向,也讓他們充滿了朝氣與志氣。
殿試後的打馬游街是京都少有的大喜事,慕兮很喜歡這樣熱鬧的場面,看着那些平日裏的矜持的女娘拼命地往下面扔帕子砸香囊,弄得她目瞪口呆。
比起無人關心的慕兮,旁邊一起來的貴女們都在一口一個恭喜慕岚,郗循的家世雖然差一些但能有如此才學,再加上郗氏宗婦的身份足以上在場的很多貴女羨慕起慕岚來。
慕岚被打趣地低着頭,臉上紅紅的,羞得開不了口。
旁邊的慕兮看着慕岚害羞的時候依舊保持着大家閨秀的溫婉動人,再看看呆在慕岚身邊的兩個教養嬷嬷,很快就明白自己和慕岚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自從慕岚和郗循訂婚後,郗太後就直接從宮中派了一個教養嬷嬷過去,郗循雖不是郗太後的親弟,但到底是郗家未來的家主,所以郗太後對家中未來的宗婦十分重視,當日她見到被王彤堵得說不出來話的慕岚,就覺得慕岚若是想要當宗婦還有的要學,所以讓自己身邊的嬷嬷來多教一教慕岚。
除了郗太後,劉氏也覺得女兒的一些性子需要好好板正,又從外面請了一個女師。
慕兮去聽過幾次教養嬷嬷和女師給慕岚上課,從宮禮到祭祀,從中饋到莊務,一樣一樣地事無巨細,她真的覺得自己是來不了,慕岚能當宗婦,她是絕對不行的。
讓她從早到晚地坐診看病她能行,但讓她又主持祭祀又要處理中饋莊務,還要待人接物,調理族中矛盾,這些她萬萬是來不了的。
也因此慕兮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的丈夫不要像郗循一樣,她甚至覺得如果自己不嫁人似乎更好。
人一旦有了不嫁人的想法,就很容易在心裏生根發芽,越長越大。
在殿試結束後三日,江都郡主的身子才開始好轉,但也沒徹底養好,太醫建議去江南調養,郗太後和郗相為了江都郡主着想,在兩日後就命人護送喬微去江南了。
在喬微走之前,景祐帝将自己身上的禦令給了喬微。作為一個還未親政的帝王,他手中沒有玉玺,唯一能夠證明他身份的就是這塊禦令了。
“朕期待姨母大勝而歸。”景祐帝将禦令放在了喬微手中。
喬微接過禦令,鄭重道:“必不負陛下期望。”
護送喬微的儀衛隊在離開京都
後就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護送車架去江南,一路則跟随喬微快馬奔向河西道。
等到喬微到河西道的都護府所在的涼州城前,卻并沒有能夠進入到涼州城內。
“去看看出了什麽事兒?”喬微對着孔開吩咐道,涼州城門大開卻不讓客商和行人進入,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孔開做事圓滑,很快就打聽到了。
“是懷化将軍的女兒今日發嫁,定的是走此門去京都,所以現在不允許客商和行人進出,說是怕擾了這吉時。”孔開道。
“懷化将軍?馮毅?”喬微這才想起了這位懷化将軍的女兒是何身份,“未來的秦王妃?”
“是的,禮部定的吉時是下月初六,馮家離京都太遠,決定先在涼州城發嫁一次,到京都的別院再發嫁一次,今日就是從涼州城發嫁的日子。”孔開道:“只是這發嫁就要禁止城門通行,未免太霸道了些,在京都就算是公主出嫁也不能禁止都城不讓進出啊。”
“涼州城可沒有皇帝,涼州知州的官職還沒有懷化将軍的品級高,馮毅又有軍權傍身,發嫁的還是未來的秦王妃,馮氏女在這涼州城的地位怕是比公主還高些。”喬微搖搖頭,地方上的官員橫行霸道地她見過不少,馮毅這樣的她倒是不覺得奇怪。
“鐘大人也不管管?”孔開皺眉,涼州知州管不了馮毅,節度使鐘隽總能管得了吧。
“看這情況,鐘大人在河西怕是很不如意。再說鐘大人配合京中官員整理軍籍都快忙得腳不沾地了,哪裏還有心思管這種事?”喬微搖搖頭,鐘隽來到河西道也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怕是才剛剛摸清楚河西道的情況。
馮毅能以殺豬匠做到現在懷化将軍的位置,又為秦王所倚重,自然不是個好對付的,鐘隽初到此處,怕是被馮毅明裏暗裏使了不少絆子。
“那我們今日還進城嗎?”孔開問道。
喬微看着這架勢,涼州城這一日怕是不得再有人進出了,搖搖頭,“我們去姑臧。”
“姑臧?”孔開不解,“咱們現在不去見鐘大人嗎?”
“姑臧是涼州最重要的縣,甚至從地位來說還要高過你面前的涼州城。”喬微給孔開普及了一下姑臧的歷史,“在大魏之前,姑臧才是涼州的州府所在。姑臧在前涼甚至是都城,大魏一開始并未收複姑臧,所以才在姑臧旁邊新建涼州城,以達到和姑臧對峙的局面,後來前涼徹底敗亡,姑臧才被收複。”
“雖然現在的涼州城是知州府和都護府所在,可實際上姑臧的繁華遠超涼州城。姑臧和四周通商已久,更是多次被建都,其規模是除了京都外最繁華的城池。”喬微說道:“來到河西道,可以不去涼州府,但一定要去姑臧。”
當然喬微去姑臧更是為了去見一個人。
姑臧是河西道的命脈和門戶,從經濟地位來說涼州城都無法和姑臧并列,而且姑臧的城池是前涼作為都城建造的,其巍峨程度不下于京都,便是從京都來的見過大場面的孔開等人都被姑臧驚着了。
他們之前以為京都才是天下最大的城池,但是姑臧并不比京都遜色,這裏人口繁多,更是能見到非常多的胡人,從北狄到回纥等各個部族不同打扮的商人聚在一起買賣,是在京都都不曾見到的繁榮。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這裏居然還有宮殿,威儀赫赫,絲毫不遜于大魏的皇宮。
“這是……”孔開看到後都驚呆了,這裏怎麽會有宮廷建築,朝廷并未将姑臧設為陪都啊。
“是前涼留下的皇宮。”喬微說道,“比起京都曾經遭戰火,現在的宮城是大魏建立後才修築的,這裏的前涼皇宮歷經四代王朝,更疊不休,卻從未遭受過戰火。”
見到這樣的宮殿群已經讓孔開等人開了眼界,可是更讓他們憤怒的是,這宮殿上懸挂的牌匾,赫然三個大字:秦王府。
“秦王竟将前涼的宮殿化為自己的王府?”孔開震驚了,“京
中并未将姑臧的宮殿賞賜給秦王吧。”
“自然是沒有。”喬微的目光也落在了這三個大字上,不過她并不像孔開等人一樣氣憤,反而很平和,因為憤怒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她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思考。
“秦王府不應該在涼州城內嗎?”孔開疑惑。
喬微搖頭,“秦王的封地在秦地,秦地廣大,秦王府選在何處建制都看秦王的意願。”但無論秦王要把王府選在何處,都不該是這姑臧的前涼宮殿,以秦王之位僭越居于前朝皇帝宮殿,是何野心可想而知。
“當然秦王府也許不止眼前這一座。”她如果猜得沒錯除了京都的秦王府和眼前這座宮殿,涼州城內應該還有一座秦王府。
看着秦王府前駐守的秦王護衛,喬微并沒有停留太久,直接帶着人直奔姑臧知縣湯震的府邸而去。
“煩勞将此拜帖呈送湯大人,就說是老家安門郡有弟來投。”孔開按照喬微的指示将拜帖遞到了湯震的門下。
那人見喬微和孔開等人穿着不俗,并不像是那種來打秋千的窮親戚自然不敢怠慢,趕緊領着請帖進去了。
湯震看着請帖上寫得右下角落款“弟仲玄”這三個字的時候很快就反應到了來人的身份。江都郡主在家行二,嫡次女是為仲,道經載“微妙玄通”,玄字和微字同出一詞,這來人是誰不言而喻。
“人在哪裏,快帶我過去。”湯震趕緊起身迎了出去。
下人哪裏敢怠慢,趕緊帶着湯震朝着門前而去。
湯震見到一身男裝打扮的喬微後,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想要對着喬微行禮,卻見喬微給他行了個平輩禮,“仲玄見過兄長。”
很快湯震也反應過來,壓制住心中的激動,“仲玄快進門,一路上奔波辛苦了。”他前些日子已經收到江都郡主要來的密信,只不過沒想到對方比他想象中還要快一些。
作為最早投效于喬微門下并為喬微在姑臧一呆就是數年的人物,湯震盼這一天已經盼了太久,見到喬微的這一刻,他知道河西道的天馬上就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