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子選未來的王妃。到時她們自然會把自己和女兒全打扮得美麗漂亮,恨不得把全天下最貴重的首飾都戴在身上,以吸引小王子的注意。那時只要把事情交給我辦,我就有辦法叫她們帶着這些價值連城的珠寶進宮卻帶不出宮。”
張遠楓聽得極為高興,如今他是國內最有可能登基為皇之人。做了他的媳婦,将來就是皇後,是一國之母,怎不叫那些人滿心歡喜之下忘記一切防備而把所有的珍寶都戴在身上顯示其富有美麗,又豈知他這裏設有陷阱。
他含笑問道:“既雲雙管齊下,那另一管呢?”
蘇鳳儀眉目帶笑說:“大王再次宴請那些富商,請他們多捐些錢,他們若再哭窮,大王就……”她忽然附近他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張遠楓聽得失笑起來,“這樣陰損的計策怕是只有你可以想得出來,不過用來對付那些陰損小氣的人倒是再合适不過的了。”
蘇鳳儀聽得此言也不覺嫣然一笑。
張遠楓望着她臉上令一切絕色女子失色的飛揚神采,眼中不由射出神光,這個來自天朝的女子真真是掘之不盡的寶藏。他知道這一生他永不會對這樣一個女子失去興趣。
蘇鳳儀正為自己可以從那些富豪手中逼出錢來幫助無助的難民而高興,忽然感覺到那兩道熱辣辣的目光,這一向剛毅決斷的女子竟不敢迎視,不自覺地垂下頭來。
張遠楓臉上卻露出了笑容,本來因為富商的吝啬和林湘思的作為而郁悶的心,忽然飛揚起來了。
宮中的宴會廳裏一衆國內最有錢的富豪正在大吐苦水。
“大王你不要看我們的生意做得大,可每年應付各種稅務、軍項就窮到底了。”
“大王,這裏連着打了好幾仗,我們的玉器根本賣不出去,早就連陳年的壓箱錢都拿出來買飯吃了。”
“是啊,大王,我們雖已窮成這個樣子,但大王你的軍令一發,我們還是把最後剩下的錢全交了出來,如今我們全家上下每天只吃一頓飯,只不過怕大王知道了為我們難過,我們才一直瞞着不說,如今也是不得不說了。”
“對啊,大王,如今我們個個都是只吃青菜豆腐度日,其實我們的日子過得比那些難民還苦一點。”
聽到這些人說出這樣的話來,本該怒火上升的張遠楓臉上卻是平和的笑意,“大家說了這麽久,都口渴了,先喝杯茶,再慢慢地講。”
衆人聽得他如此講來,只道他已明白不能在他們身上榨出錢來,已經放棄了,心中暗喜,紛紛拿起茶來喝。誰知一喝下去就只覺一股酸澀從胸口直升了起來,紛紛張口嘔了起來。一時間這宮中富麗堂皇的大廳變得腥臭難聞之極。
Advertisement
張遠楓卻全不在意,泰然自若地說:“來人,給我看看這些人有誰嘔出了青菜豆腐。”
下人忙上前查看,不一會兒過來報道:“禀大王,這裏所嘔出來的全是雞鴨魚肉。”
張遠楓不避腥臭地走過來,一一看過去,方才冷笑一聲,“你們說當着本王的面說謊話是什麽罪?”
這一幹人個個臉無人色,不敢答言。
張遠楓漫聲道:“本王就算把你們處死也是理直氣壯的,不過本王當然不是這種殘忍的人,從現在開始你們就留在宮中每天吃青菜豆腐,省下這雞鴨魚肉的錢多救一些難民也是好的。”
這幫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張遠楓擺明了是要把他們扣在宮中,不交出足夠的錢不放他們出去,雖然舍不得錢財,可真要留在宮中日日吃青菜豆腐又哪裏受得了。
就這樣,張遠楓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裏籌到了以前費盡唇舌心機都籌不到的款子。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後宮中歡宴一衆貴婦的蘇鳳儀正含笑說:“小王子年紀雖輕,卻是有王者之風了,他常說為王者最重要的就是愛護他的百姓。”
這些穿金戴銀,全身珠玉的貴婦們忙着道:“小王子仁慈無比,真是我們國家之福。”
“怎麽各位也以為小王子的想法很對嗎?”蘇鳳儀笑問。
“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幫得上小王子,一定會全力支持将來小王子推行仁政的。”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成為未來的王妃,一衆貴婦忙着表明自己的态度。
蘇鳳儀盈盈含笑而起,“小王子仁愛百姓,得知這次天災,難民無數,大為傷心,特将身邊的珠玉寶物全捐出來,希望可以幫得了百姓。我也為其仁愛所感,自當有所表示。”說着把自己身上所佩的所有值錢的珠玉全都取下來,交到一邊侍玉捧上來的玉盤上。
看了林湘思的下場,還有哪個妃子敢不聽蘇鳳儀的吩咐,趙婉如和楚春琴依照蘇鳳儀事先的安排,“既然小王子和紅妃都能如此表示,我等又豈能落後。”說着忙把自己身上的珠寶取下來。
蘇鳳儀目光再一掃其他預感到麻煩的貴婦,笑道:“各位既已表态願全力支持小王子,就請共襄盛舉吧。”
話音一落,侍玉就端着玉盤走了上前。
這些貴婦心知中計,但無法反口,只得紛紛解下身上的珠寶。臉上雖然還帶着笑,心頭卻在滴血。這次為了引起小王子的注意,她們個個把家中最珍貴的珠寶拿了出來,可誰知卻落在了別人的陷阱裏。
這一天蘇鳳儀施計得來的財物足以幫助大部分難民重建家園了。而沒過幾天,海上又來了天朝皇帝運來的大量救助之物,也解了一部分饑苦。
第15節:鳳儀天下(15)
張遠楓不掩蘇鳳儀之功,讓人們把事情的細節傳了出去,一時間天朝公主之名傳遍全國,難民們視她如女神,對她無比感激。有能為有遠見的官員,也佩服這個女子,慶幸大王得此內助。
災民的憂患得以解決,張遠楓也開始騰出手來,處理這一次大戰得勝之後的種種事項了。
扶餘國兩大最強諸侯,各自舉着皇帝和太子的旗號,用仁義道德,尊王除奸的名義打了一仗,實際上,無非就是權臣争霸罷了。這一戰張遠楓雖獲得了勝利,卻并沒有完全把張遠秀的勢力毀滅掉。他只是令張遠秀交出了太子,以皇上之旨,判忤逆之名處死。再将張遠秀的大部分軍隊解散,願意留在他軍中的就留下,不願意留的就任憑離去。對張遠秀本人不但不殺不囚,反而讓他帶走了一小部分軍隊。并且不曾将他的領土全部占領,留下了好幾個城市讓他有落腳之地,任他休生養息,并不過分幹涉他。
張遠秀本以為必死無疑,誰知竟有這樣的好事。當下喜出望外發誓永為藩屬,再不敢有所反抗了。
張遠楓的下屬并不明白主人為什麽要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不少将領連連向張遠楓進言要求他不可放過張遠秀,就算放過他也不能白白留給他一批軍隊和領地。可張遠楓卻只說與張遠秀都是一殿之臣,共主多年,又都是皇族宗室,彼此頗有情義,又何忍趕盡殺絕呢?言下不勝唏噓。他的一衆手下目瞪口呆,跟随這位主子這麽多年,何曾見過他有這樣的婦人之仁。
同時大勝之後,張遠楓在諸侯中的實力已無人能及,一衆下屬都紛紛上言,要叫皇上退位讓他登基。
張遠楓把手下上的表章全都擱置了下來,并不住地表示自己發兵只是為皇上除害,絕無自立為帝之心,要臣下們不可再有這種提議。誰會相信他是忠臣?大家只道他是依例禮讓,做做樣子,所以全都不理他的推辭,一再上表請他稱帝。連被軟禁在深宮中的皇上為求自保也下诏給他,說自知年老多病不能治國,唯一的兒子又謀逆而死,宗室中只有他有此大才,欲将皇位相讓。
張遠楓忙加辭謝。可手下仍不斷上表章。張遠楓被煩得頭疼無比,他為了躲避這些太過熱心的臣子,已經連着幾天不去理事了。整日裏在宮中與蘇鳳儀相伴,說些風花雪月之事。張遠楓學識過人,而蘇鳳儀更是世間少有的才女,二人吟詩唱和,竟別有一番樂趣。
蘇鳳儀見張遠楓長時間留連後宮不去,便問他為何不去理事。張遠楓即刻把臣下追着逼自己當皇帝以及殺張遠秀之事,一一道來。
蘇鳳儀聽罷只是微笑,眼中有異樣的光華流轉。張遠楓見了心中不覺一動,細想起來,若是別的妃子,聽了這話只怕要立刻跪下,求自己快些登基;而她,只聽一席話,似乎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心意,竟比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還要了解自己。想到這裏,不覺微微一笑,只覺天大憂煩,都可化于無形。
正思索間,前面忽然傳來一陣騷亂,他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