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對這位紅妃再也不敢小看了。更覺大王寵愛她是對的,這樣一個女子,簡直勝過百個謀士了。

張遠楓到後來只是癡癡地望着蘇鳳儀臉上逼人的神采,只覺她明豔照人,根本就聽不到她在說什麽了,但相信她說的必是最好的。此刻看到衆臣個個汗濕衣衫,俯首認輸,不由笑道:“你們以為我這紅妃說得如何?”

衆臣臉上大紅,無言以答。好一會兒張遠浩方回道:“大王聖明,臣等愚昧,從此再不言此事了。紅妃才慧無雙,實是大王之福,天下之福。”

張遠楓擊案道:“說得好,紅妃若是男子,就算是把一個國家交給她相信也能治理好。不過我也非拘于男女之人,凡事任人唯才,以後凡我施政行政之事,紅妃盡可進言。”

一句話真是震動所有人,他竟當衆宣布一個女人可以參與政事,實在是太讓人吃驚了。

蘇鳳儀震了一震,情知無可推卻,只得低頭謝恩。

衆臣雖覺不合舊制,但蘇鳳儀之才已令他們太過震驚,如此之才,若埋沒內宮确是可惜。何況他們連進兩次錯言,此刻也再不敢駁張遠楓的意思了。

張遠楓注目蘇鳳儀,只覺無論如何,也按捺不住胸中湧起的激情。他不願以平常女兒來看待她,他是那樣喜歡她,想要給她信任和尊重,讓她可以盡情發揮她的才智,并一步步在衆臣心中奠定她的地位。想要看她的明眸中永遠閃爍智慧的光彩,想要看飛揚的神采,永遠在她的眉鋒上。

今日一會之後,蘇鳳儀才智之名傳遍朝中。而後張遠楓有計劃的一步步引蘇鳳儀介入政界。在朝中論事,稍有疑決不下總讓人請來蘇鳳儀,當着百官隔簾詢問意見。蘇鳳儀雖盡力收斂鋒芒但怎及張遠楓有意而為。就象一粒珍珠雖暫時用灰塵掩住了光芒,但如有人執意要把灰塵擦去,珍珠的光華又如何掩得去?所以蘇鳳儀的才華也在一步步展現。每一次對施政的精僻分析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無法不服。蘇鳳儀終于在這些輕視女人的男人眼中奠定了崇高的地位。這些臣子心中有事都會衷心地請教她。

蘇鳳儀本人一方面想要掩飾自己的才能,一方面又忍不住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她素來多才善斷,但自知身為女子一生也休想有人重她的才,用她的才,因此才心灰意懶,有意收斂自己。誰知如今竟有一個人如此看重她,信任她,推崇她。讓她全力展現自己的才華,給她足夠的權力,全不在意她會否遮去他的風采。讓她可以不負此生,不負才學,叫她何以為報?張遠楓令她茫然,令她害怕,但她知道在她的內心之中不知多麽感激這個男人,他給她如此精彩的生命,如此飛揚的翅膀,實在是百死難報。

第17節:鳳儀天下(17)

在這大半年裏,蘇鳳儀所說的長遠利益漸漸顯現出來。張遠楓在半年前本已財力支拙,可如今卻飛速發展起來了。張遠楓仁義之名遠揚,各地有能之士紛紛來投。同時百姓對張遠楓感激無比,對他的任何施政方式都全力支持。只要再有一些時日就足以應付任何大規模戰役了。一切都如蘇鳳儀所言發展,百官對她又豈能不敬佩?

而張遠楓更借着這機會,幹脆讓蘇鳳儀随他一起臨朝聽事,由蘇鳳儀坐在簾後。剛開始百官尚覺不自在,但蘇鳳儀每每言出有物,極有見地,令人反駁不得。有時連張遠楓都沒想到的事也被她想到提出來了。同時由于張遠楓本人英明,蘇鳳儀又才智過人,全力相助,使他施政得體,他的領地發展極快。漸漸的群臣就忘了蘇鳳儀是個女子,習慣了她的存在,對于張遠楓和她一起聽政便習以為常了。有時奏本上幹脆不寫請大王聖斷,只寫請二聖聖斷。無形中蘇鳳儀成了自張遠楓以下最有權勢的人。

同時因她即得上寵,又在政治上有着超卓的地位,主理後宮時也善待下人,賞罰分明,即使是異國女子,在後宮也一樣威望日重上下敬服。

這将近一年的時間裏張遠楓對她一直專寵無比,縱然偶然到其他妃子房裏,但第二天必然又出現在她的房中。可除貼身為蘇鳳儀打點一切的侍玉外,根本沒有人知道張遠楓一直沒有真正地碰過蘇鳳儀。身為王者,對政治婚姻習以為常,卻出奇地在意一個女子的心意,若非她真心情願,他絕不願以禮法身份,迫她順從,雖然有時他忍得十分辛苦,卻不願有絲毫輕侮她、委屈她之舉。而且蘇鳳儀實在太奇妙,太有才華了,即使沒有夫妻之實,與她剪燭夜談一樣是樂趣無窮。時日越長,他越覺蘇鳳儀是發掘不盡的寶藏。她不但于治國安邦極有見地,于詩詞文章的造詣也極深。她能和他做詩唱和,她可以在他心煩時為他彈出令人忘憂的琴韻。和她下棋不至于像和別人下那麽索然無味,因為她敢下贏他。與她對陣,他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才可以不輸給她。她還會在他拔劍做舞時在一旁為他畫一幅英氣無雙的畫。這樣的一個可人兒,叫他越來越愛,越來越難以割舍。

這一天蘇鳳儀又想到一個新的施政計劃,想也不想就急急去尋張遠楓商量。

Advertisement

張遠楓的書房守衛森嚴,不過蘇鳳儀因權傾朝中宮內,外加深得張遠楓的寵愛,早已出入自如了。她一時間玩心忽起,想吓張遠楓一跳,伸手止住了想要通報的衛兵。自從上次她救了全宮之後,宮中侍衛無不尊崇于她,又知她身份極高,雖然此舉不太合宮中規矩,仍然從命不再出聲。

蘇鳳儀輕盈盈地走進書房,外間沒有人,想必張遠楓正在內間。她走到內間門外,剛要敲門,忽聽裏面傳出一句話來。她本不至去偷聽張遠楓與人的談話,但那話中正好提到了她,她一怔之下,下意識地側耳傾聽。

“老臣覺得紅妃娘娘實在是太能幹太聰明了。”

蘇鳳儀聽得出那是朝中重臣方俊臣的聲音。

接着是張遠楓飽含贊賞熱愛的聲音:“是啊,我從未想到過世間會有那樣的女子,幸虧她嫁給了我,否則如此才情白白埋沒,實是一大憾事。”

蘇鳳儀乍聞張遠楓在人前以那樣的深情談論她,心神不由一震。

方俊臣繼道:“可是老臣十分擔心,紅妃就是太好,太能幹了,大王給她的權力又太大,而且沒有什麽限制。恕老臣無禮,他日大王若有不測,只怕武氏臨朝的天朝舊事,要在扶餘重演了。”

蘇鳳儀聽得暗嘆一聲,她畢竟是個女子,又是異國人,縱然盡心為扶餘百姓謀劃,沒想到,百官明裏敬重他,暗中,卻已忌憚她如此之深。唯恐将來張遠楓有個差錯,她會以一女子之身而治國。雖然這些人敬重佩服她的才情,但要讓她成為一國之尊卻是這些向來輕視女子的男人不能接受的事。

以張遠楓對她的寵愛,方俊臣敢來說這樣的話,可是大膽之至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樣的話實是為國為主的忠谏,就算因此而獲罪于王也是忠臣。只不知張遠楓聽了這話,又做何反應,是勃然大怒,還是深有同感?

出乎蘇鳳儀與方俊臣的意料,張遠楓在乍聞此語之後,竟大笑起來。把房裏房外二人全笑得莫名其妙。張遠楓大笑道:“你竟把蘇鳳儀比做武氏,太小看她了,也太小看了我。”

方俊臣聞言一怔。

蘇鳳儀卻是全身劇震,似是把握到張遠楓的心意了。她雖然猜到了,但卻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不過耳中傳來張遠楓的話,證明了她的猜想。

如果蘇鳳儀人在房中必可看到張遠楓說話時眼中流露出深刻的感情,“武氏能以女子之身掌權,多因丈夫軟弱無能,不能脅制妻子。武氏以狠辣手段除盡朝中宮內的敵人,方能掌握天下。鳳儀行事,光明正大,坦蕩從容,豈會行此鬼祟之事。我愛鳳儀才情,我敬鳳儀風骨。我不忍她一身才華埋沒于宮宇,我不願她清貴風骨,不為世人所知,所以才盡力給她一個可以發揮才華的世界。我待她,是君臣相托,夫妻相信,知己相重,她不遺餘力報我知遇之情,信重之托,他日我若有不測,她必歇盡心力,護我國土,撫我幼子,豈會如武氏一般誅殺親兒。我既與她有夫妻之情,便是生死之難,也不能棄她,又怎能為一點流言猜忌于她。俊臣啊俊臣,你小看了蘇鳳儀,小看了張遠楓。我素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手下尚且如此,何況她是我的妻子。”

方俊臣聽得目瞪口呆。

房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