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節
,他們卻起兵作亂,必激起天下人的悲憤之心。我們再宣布皇上是被他們謀害的,那樣一來就算是他們自己的百姓也不肯支持他們。他們名不正言不順出師無名;我們卻是保家衛國,替皇上報仇,堂堂正義之師,更何況哀兵必勝,再加上有你這位先皇在世時也常常稱贊的當世虎将,破敵如易反掌。”
群臣本為皇上剛崩國家內憂外患而煩惱,聽蘇鳳儀此言也覺勝利在望,精神大振。
第30節:鳳儀天下(30)
張遠浩對這位才智出衆的表嫂真是心服口服,至今才知為何皇兄會對她如此深愛,“太後神機妙算,臣敬服無比。”
蘇鳳儀笑道:“王叔不必多禮,王叔沙場将才,這連番大戰就要交由王叔全權處理了。”
張遠浩道:“臣必定聽從太後的指示,誓殺敵軍。”
蘇鳳儀搖頭,“不,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戰場情況千變萬化,要一個真正知兵的人做出種種應對決策。如果由我這麽一個半知半解遠在京師的人,不親臨戰場就胡亂下令,再好的将軍也勝不了。王叔你放心去應敵,大軍全部交給你指揮,你是先皇信任的兄弟,是我國中幹将,國家興亡,盡付于你。我和皇帝,以及朝中所有人都信得過你。”
張遠浩熱淚盈眶,他萬萬料不到這個女子身居大位,竟不像任何掌權者一樣獨攬大權,如此地信重他,把如此重的軍權交給他,而且完全任他指揮,不加任何拘束,讓他完完全全憑自己的心意和能力去作戰。哪一個帝王能有如此肚量,如此信人?他撲身拜倒,“臣受太後重恩,萬死不能相報,定盡心竭力,為國而戰。”
這一刻他下決心一生為這個女子效忠,不因為她是太後,不因為先皇的遺诏,只因為她确是一個值得讓人為之效死的人。
蘇鳳儀又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先皇剛崩,我就令何銳緊急抽調全國的糧草,以為備用了。”
衆人心中更是大服,原來在他們全都沒意識到将會發生什麽時,這個剛死了丈夫,本該最彷徨無助的女人已做好了一切準備。國家有這樣一個有先見之明的人主政,何愁不能昌盛!
蘇鳳儀下令道:“何銳,自即日起你就是糧草專使,三軍糧草全部由你負責,若遲了半日,就提頭來見。”
何銳上前領旨,“太後放心,臣必盡心歇力以保我軍糧草充足,全心作戰。”
蘇鳳儀點頭又道:“為防戰事起後各大諸侯派在京中的內應作亂,自今日起京中進入緊急狀态,派人徹查所有可疑的人。為防內奸,宮中的安全,暫由天朝太使府的兵士負責,你們以為如何?”
衆臣無不稱是,心中對這位太後更是佩服不已,暗呼厲害。
蘇鳳儀采取這種放權政策,使得張遠浩無比感激。而其他諸侯必不能像她這樣将軍權如此交給別人,必會對軍事調動中處處幹預,那麽在作戰時的靈活度和應變能力就遠不如張遠浩了,種種天時地利人和盡失,想不敗也難。而蘇鳳儀也不是那種不懂政事,盲目讓王權旁落的人。她調何銳負責押糧,固然是為了戰事順利,但對她本身也是保障。糧草是三軍的命脈,由這個絕對的親信掌握糧草,別的人無論手上有多重的軍權,也不能反叛她。而她調太使府的人護衛皇宮更是為防先皇一死,她一個女人執政,萬一發生變亂之故,天朝的官兵百分之百忠于她,有他們在,京中宮內,誰也作不起亂來。別人更沒有機會重施故伎,派人行刺她,令前線的軍隊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作戰。
Advertisement
這樣一個女子真是讓人不能不服,就這樣蘇鳳儀初次獨掌朝政就令得群臣驚服。
但在這朝中心情最複雜的人是張路靖,他素知蘇鳳儀多才,今天才真的看到她臨朝理政的本事與能為。這樣的人自能令國家安定昌盛,他本該為自己的國家高興,可不知為什麽,心中卻暗有隐憂。
他在沉思中一擡頭,看到蘇鳳儀正在用一種奇異的目光望着他,心中不由一震,忙又低下了頭。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想些什麽,卻直覺地怕蘇鳳儀從他眼中看到他的心思。
蘇鳳儀淡淡一笑移開目光,張路靖不知道蘇鳳儀已經看出了連他自己都還沒有意識到的心思。
時光輾轉,七年歲月也不過是一眨眼之間而已。蘇鳳儀掃平了各地諸侯,天下一統,國勢昌盛。蘇鳳儀本人治理國事也是得心應手,群臣稱頌。至于蘇鳳儀內心可有傷心痛苦,就非旁人能知的了。
也許只有從小侍奉她的侍玉明白她的心思。因何銳在戰事中建功甚偉,蘇鳳儀加封他為侯,如今的侍玉已成為侯爺夫人了。蘇鳳儀更與她結為姐妹,寫信去天朝求封。中原皇帝因為這個幹公主竟能在異國做下如此大事十分得意,給一個封賞又不損失什麽,痛快地封侍玉為郡主。如今的侍玉已是人上之人,再非昔日的小丫頭了。
蘇鳳儀唯一的女兒取名為張夢楓,也許是為了紀念心中一個永不能實現的夢幻。蘇鳳儀十分疼愛這個女兒,她一直在盡心地将自己的才華教給張夢楓,并盡力竭養她自立自主自強的性格。但就是這個女兒她也不常讓她在自己身邊,往往讓她到侍玉家中去玩,并且讓她認侍玉做義母。
侍玉因有天朝郡主的封號,如今倒也受得起。她與丈夫都極為喜愛這個小公主,小公主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住在那個充滿親情味的侯府,勝過了處處要受拘束的皇宮,也因此蘇鳳儀的生活還是大多處在孤獨中。
人們對這個精于治國的女子完全不了解,都不明白這個從不哭泣流淚的女子心中在想什麽?人們只知道,這女子聰慧剛毅,于朝堂上,殺伐決斷,震懾群臣。人們只知道,這女子,自七年前喪夫之後,常常病痛纏身,請了舉國良醫來治,甚至派人遠去天朝尋訪名醫,服用過無數下面獻上來的養身至寶,也不見好轉。人們只知道,這女子,對先帝情深義重,至先帝逝世後,在七年間,竟多次于國庫撥重金,修膳先帝陵墓。
人們也同樣知道,這女子,總攬大權,戀棧權位,皇上已經年滿弱冠,她竟仍以積威相脅,不肯還政。多年來,她不讓身為皇上的張路靖有任何參政的機會,處處壓制他,讓他這個皇上只成為一個擺設。
作為皇上而且已到了親政的年紀的張路靖則一向對蘇鳳儀恭敬無比,不敢有半點違抗,或許在蘇鳳儀積威之下也已經認了命。
但是忠臣義士仍然為這位皇上費盡心思,也有人大膽上書請太後還政于皇上,無不被貶于偏遠之地,甚至有幾個特別大膽直言的被下了獄。剩下的人大多不敢多口,只拼命向太後示忠,表示對太後的忠誠無以倫比,認為皇上根本不足以理政。暗中或有幾個忠直之士也不敢再明來,只暗暗向皇上表示忠心,等待時機。
這一日正是張遠楓的死忌,蘇鳳儀令滿朝文武随皇上與自己去皇陵參拜。
于是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起程了。
蘇鳳儀特令皇上張路靖與自己同一輛馬車相伴,說說話,把其他下人都打發出去了。張路靖正為自己的大計劃而緊張萬分,又不能不應付蘇鳳儀,人在馬車裏,心卻不知在哪裏。
蘇鳳儀望着他,心中暗笑,“皇上在想什麽呢?”
張路靖忙道:“兒臣思及父皇,所以有些傷神。”
蘇鳳儀淡淡一笑道:“皇上雖然傷神,做事還是不差的,秘召人馬要趁着你父死忌之時歸政,又聯絡了朝中不少臣子以待突變後安定局面,計劃得十分周詳。”
第31節:鳳儀天下(31)
張路靖全身一震,第一個想法是撲上去,把這個可怕的女人掐死,但一看到蘇鳳儀威嚴的眼神,在積威之下竟不敢造次。
他這幾年早就暗中籌劃對付蘇鳳儀了。他不愧是張遠楓的兒子,聰明過人,加上蘇鳳儀這個無形的威脅更使他倍加發奮,平時交給蘇鳳儀看的課業平平,實際上他努力地讀史學識,蘇鳳儀雖不讓他有機會過問政事,可他每日與蘇鳳儀同時聽政,也從蘇鳳儀身上學到不少治國之道。他暗中聯絡朝中忠良,又刻意結交手中掌軍權的将領就是為有朝一日扳倒蘇鳳儀。
好不容易這一次蘇鳳儀要離開防衛重重的京都,正是他下手的機會,他安排好一切,卻想不到全在蘇鳳儀的掌握之中。
蘇鳳儀看到他慘白的臉色笑道:“你想對付我也無可厚非,但你完全可以發動兵變,将我囚